《權謀殘卷》中傷卷十二:讒猶利器,一言之巧,猶勝萬馬千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權謀殘卷》中傷卷十二

權謀殘卷

中傷卷十二

天下之至毒莫過於讒。

讒猶利器,一言之巧,猶勝萬馬千軍。

譯文:天下最惡毒的事物沒有超過讒言的。

讒言就像利器,一句巧妙的讒言,就可能勝過千軍萬馬。

讒者,小人之故伎。

口變淄素,權移馬鹿。

逞口舌之利劍,毀萬世之基業。

譯文:進讒言,是小人常用的伎倆。

用口就可以顛倒黑白,就可以指鹿為馬。

用口舌作為利劍,就可以毀掉萬世的基業。

或誣之以虛,加之以實,置其於不義;或構之以實,誘之以過,陷其於不忠。

宜乎不著痕跡,欲抑而先揚,似褒而實貶。

譯文:或者用無中生有的言論加以誣陷,或者栽贓嫁禍,把對方置於不義的境地。

或者用製造事實來陷害對方,或者用利益來誘一惑對方犯錯,使他處於不忠的境地。

惡語中傷應該不露痕跡,想貶斥對方,就要先讚揚對方,看起來是讚揚其實是貶斥。

隨口毀譽,浮石沈木。

一奸一邪相抑,以直為曲。

故人主之患在於信讒,信讒則制於人,宜明察之。

然此事雖君子亦不免也。

苟存江山社稷於心,而行小人之事,可乎?

譯文:相信別人口中的是非,就如同相信了石頭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木頭會沉到水底一樣。

一奸一邪小人的言論,能夠把只得說成曲的。

所以領帶最忌諱的是相信別人的讒言,一旦相信了別人的讒言就會受制於一奸一人,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面應加以明察。

然而類似的事情即便身為君子也是難免會做的。

假如君子心中想著國家大事,但是卻去做小人做的事情,可以嗎?

小人之智,亦可謀國。

盡忠事上,雖讒猶可。

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譯文:小人的某些智慧也可以用在國事上面。

為了對領導忠誠,雖然進了讒言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君子常常做小人做的事情,也就和小人沒有什麼區別了,所以君子應該謹慎。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權謀殘卷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