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絕書》越絕卷第六:昔者,吳王闔廬始得子胥之時,甘心以賢之,以為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越絕書》越絕卷第六

越絕書

越絕卷第六

越絕外傳紀策考第七

昔者,吳王闔廬始得子胥之時,甘心以賢之,以為上客,曰:「聖人前知乎千歲,後睹萬世。

深問其國,世何昧昧,得無衰極?子其一精一焉,寡人垂意,聽子之言。」

子胥唯唯,不對。

王曰:「子其明之。」

子胥曰:「對而不明,恐獲其咎。」

王曰:「願一言之,以試直士。

夫仁者樂,知者好。

誠。

秉禮者探幽索隱。

明告寡人。」

子胥曰:「難乎言哉!邦其不長,王其圖之。

存無忘傾,安無忘亡。

臣始入邦,伏見衰亡之證,當霸吳厄會之際,後王復空。」

王曰:「何以言之?」

子胥曰:「後必將失道。

王食禽肉,坐而待死。

佞諂之臣,將至不久。

安危之兆,各有明紀。

虹蜺牽牛,其異女,黃氣在上,青黑於下。

太歲八會,壬子數九。

王相之氣,自十一倍。

死由無氣,如法而止。

太子無氣,其異三世。

日月光明,歷南鬥。

吳越為鄰,同俗並土,西州大一江一 ,東絕大海,兩邦同城,相亞門戶,憂在於斯,必將為咎。

越有神山,難與為鄰。

願王定之,毋洩臣言。」

吳使子胥救蔡,誅疆楚,笞平王墓,久而不去,意欲報楚。

楚乃購之千金,眾人莫能止之。

有野人謂子胥曰:「止!吾是於斧掩壺漿之子,發簞飯於船中者。

」子胥乃知是漁者也,引兵而還。

故無往不復,何德不報。

漁者一言,千金歸焉,因是還去。

范蠡興師戰於就李,闔廬見中于飛矢,子胥還師,中媿於吳,被秦號年。

至夫差復霸諸侯,興師伐越,任用子胥。

雖夫差驕奢,釋越之圍。

子胥諫而誅。

宰嚭諛心,卒以亡吳。

夫差窮困,請為匹夫。

范蠡不許,滅於五湖。

子胥策於吳,可謂明乎!

昔者,吳王夫差興師伐越,敗兵就李。

大風發狂,日夜不止。

車敗馬失,騎士墮死。

大船陵居,小船沒水。

吳王曰:「寡人晝臥,夢見井嬴溢大,與越爭彗,越將掃我,軍其凶乎?孰與師還?」

此時越軍大號,夫差恐越軍入,驚駭。

子胥曰:「王其勉之哉,越師敗矣!臣聞井者,人所飲,溢者,食有餘。

越在南,火,吳在北,水。

水制火,王何疑乎?風北來,助吳也。

昔者武王伐紂時,彗星出而興周。

武王問,太公曰:『臣聞以彗鬥,倒之則勝。

』胥聞災異或吉或凶,物有相勝,此乃其證。

願大王急行,是越將凶,吳將昌也。」

子胥至直,不同邪曲。

捐軀切諫,虧命為邦。

愛君如軀,憂邦如家。

是非不諱,直言不休。

庶幾正君,反以見疏。

讒人間之,身且以誅。

范蠡聞之,以為不通:「知數不用,知懼不去,豈謂智與?」

胥聞,歎曰: 「吾背楚荊,挾弓以去,義不止窮。

吾前獲功,後遇戮,非吾智衰,先遇闔廬,後遭夫差也。

胥聞事君猶事父也,愛同也,嚴等也。

太古以來,未嘗見人君虧恩,為臣報仇也。

臣獲大譽,功名顯著,胥知分數,終於不去。

先君之功,且猶難忘,吾願腐發弊齒,何去之有?蠡見其外,不知吾內。

今雖屈冤,猶止死焉!」子貢曰:「胥執忠信,死貴於生,蠡審凶吉,去而有名,種留封侯,不知令終。

二賢比德,種獨不榮。」

范蠡智能同均,於是之謂也。

伍子胥父子奢,為楚王大臣。

為世子聘秦女,夫有色,王私悅之,欲自御焉。

奢盡忠入諫,守朝不休,欲匡正之。

而王拒之諫,策而問之,以奢乃害於君,絕世之臣。

聽讒邪之辭,系而囚之,待二子而死。

尚孝而入,子胥勇而難欺。

累世忠信,不遇其時,奢諫於楚,胥死於吳。

詩云:「讒人罔極,一交一 亂四國。」

是之謂也。

太宰者,官號,嚭者,名也,伯州之孫。

伯州為楚臣,以過誅,嚭以困奔於吳。

是時吳王闔廬伐楚,悉召楚仇而近之。

嚭為人覽聞辯見,目達耳通,諸事無所不知。

因其時自納於吳,言伐楚之利。

闔廬用之伐楚,令子胥、孫武與嚭將師入郢,有大功。

還,吳王以嚭為太宰,位高權盛,專邦之枋。

未久,闔廬卒,嚭見夫差內無柱石之堅,外無斷割之勢,諛心自納,操獨斷之利,夫差終以從焉。

而忠臣籥口,不得一言。

嚭知往而不知來,夫差至死,悔不早誅。

傳曰:「見清知濁,見曲知直,人君選士,各象其德。」

夫差淺短,以是與嚭專權,伍胥為之惑,是之謂也。

范蠡其始居楚也,生於宛橐,或伍戶之虛。

其為結僮之時,一癡一醒,時人盡以為狂。

然獨有聖賢之明,人莫可與語,以內視若盲,反聽若聾。

大夫種入其縣,知有賢者,未睹所在,求邑中,不得其邑人,以為狂夫多賢士,眾賤有君子,泛求之焉。

得蠡而悅,乃從官屬,問治之術。

蠡修衣冠,有頃而出。

進退揖讓,君子之容。

終日而語,疾陳霸王之道。

志合意同,一胡一 越相從。

俱見霸兆出於東南,捐其官位,相要而往臣。

小有所虧,大有所成。

捐止於吳。

或任子胥,二人以為胥在,無所關其辭。

種曰:「今將安之?」

蠡曰:「彼為我,何邦不可乎?」

去吳之越,句踐賢之。

種躬正內,蠡治出外,內濁不煩,外無不得。

臣主同心,遂霸越邦。

種善圖始,蠡能慮終。

越承二賢,邦以安寧。

始有災變,蠡專其明,可謂賢焉,能屈能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越絕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