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白話文 卷二 閒情記趣:記得我小的時候,好奇心甚重,凡事都要探個究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浮生六記》白話文 卷二 閒情記趣

浮生六記

白話文 卷二 閒情記趣

花癖

記得我小的時候,好奇心甚重,凡事都要探個究竟。

碰到花花草草,小蟲小動物,總喜歡細心觀察,所以經常有意外的收穫。

夏天的時候,蚊子成群結隊,場面壯觀,我私底下把之想像為「群鶴舞空」,看到蚊子集成一堆飛舞,遠處看,果然真的很像仙鶴跳舞。

每次抬頭,目不轉睛看個半天,可是蚊子飛著飛著也會散開。

後來又想出一個方法,一口氣抓很多蚊子放在蚊帳中,慢慢地往蚊帳裡噴煙,使得蚊群在煙裡飛舞,果然又有了鶴捩雲端的感覺,這才拍手稱快,玩了個過癮。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趴在土牆下或者花台周圍,下巴貼著地面,把花草想像成叢林,蟲蟻想像成野獸,泥土拱起的地方想像成山,凹下去的地方想像成山溝或山谷。

聚一精一會神地觀察,很是自得其樂。

有一天,見兩隻蟲子在草間爭鬥,正看得興起的時候,忽然有一隻龐然大物撲山倒海地襲來,只見舌頭一伸,蟲子便被它吞進肚子裡去了,原來這龐然大物是只癩蛤蟆。

我正出神看蟲子打架,它這樣突然出現,不由地被它嚇了一大跳,好容易才定下神來,心中惱它殘害生靈,便把它抓住,隨手拔下一根細籐,往它身上抽了十鞭,然後放到別家的院子裡去了。

等到長大了一點,對這件事又有新的想法,兩隻蟲子相鬥,是因為誰都不服氣誰,想當老大,誰都不是好東西。

古話說:奸近殺。

蟲子跟人也不是一樣的嗎?

又覺得這兩隻蟲子該死。

於是,我就抓蟲卵喂蚯蚓,可惜蚯蚓不吃。

氣得我拿蚯蚓喂鴨子。

我讓一奴一婢扳開鴨子的嘴巴,手拿著蚯蚓伸進鴨子的喉嚨深處去,讓它吐不出來。

有次一奴一婢不小心失手,讓鴨子閉上了嘴巴,鴨子一個吞嚥,連我的手都要吞進肚子的樣子,我被嚇得號啕大哭,這事情被傳為笑柄,到我年長了還被時常提起,真是汗顏!

後來漸漸成|人,開始喜歡花草,幾乎成了一種癖好。

最喜歡修剪盆景。

認識一個叫張蘭坡的朋友,跟他學習 了「剪枝養節」的技巧,慢慢地自己摸索也開始精通「接花疊石」的盆景技巧。

花草中,我最愛蘭花,其幽香雅致無人能及。

但蘭花也分品種,那種花瓣品香稍微入流的,非常難得。

蘭坡臨終的時候,送給我一盆非常珍貴的荷瓣素心春蘭。

葉子平整舒展,花莖細,花瓣成色很乾淨,足可寫入花譜。

我愛之騖深,珍如拱壁。

後來我奉命去外地做幕僚,芸親自灌溉打理,養得花繁葉茂,生機勃勃。

不料沒開兩年,突然枯萎死亡了。

我把它連根拔出,看看到底怎麼回事,但是看到花根沒有半點爛死的跡象,而且還有一些新芽準備長出。

一開始我還百思不得其解,還以為是我沒福氣消受這盆上品的蘭花,唏噓不已。

後來才得知,原來是當初有人問蘭坡索要,蘭坡卻沒有給他,他心生嫉妒,便用滾燙的開水灌殺。

簡直是暴殄天物!我氣得當場發誓,從此再也不種蘭花。

於是我便改種杜鵑消遣,雖然杜鵑香味平凡,但是花色耐看,而且容易剪裁成景。

但芸又很憐惜枝葉,不忍大剪其枝,所以很難養成上好盆栽,只好隨其自然生長,偶爾小修一下。

其他的盆景也都是這樣,盡量隨其自然形成。

插菊

雖然芸不忍心大剪盆枝,但是每年菊花盛開的時候,我們便大發秋興,採摘菊花自己插在瓶中玩賞,不喜歡拿菊花做盆景欣賞。

陶翁不是有詩云「采菊東籬下」嗎?不過遺憾的是我家中無園圃,沒辦法自己種植。

市場上也有賣已經插好,但大部分插得雜亂不堪,無甚可取。

菊花這種花,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插單數,不適合雙數。

每瓶只插一種品種一種顏色,選用的花瓶,瓶口應該選開口大的,不要用那種很窄小的。

因為如果瓶口開闊,花朵就可以舒展開來,根據瓶口大小可插上五、七朵甚至三四十隻花。

而且每瓶中一定要有一叢比較突出此瓶的花意。

這叢花之間的距離要恰當,太過散漫或者太過緊湊都不好,也不適合離瓶口太近,這正是所謂的「起把宜緊」。

插花者可以突出花朵的亭亭玉立,嫻靜幽雅;可以插的飛舞橫斜,突出花朵的各種生動姿態,這就全憑個人想像愛好了。

總之花朵插的不要太整齊,盡量穿差進行。

花中放一個大小適當的花架固定住形態,以免花枝滑動或者傾斜。

選花也有講究,葉子不亂,花梗不能太硬,這樣比較容易用針固定。

如果針太長的話,寧願弄斷一截,絕不要讓針露出花梗,難看相,這就是所謂的「瓶口宜清」。

擺放的時候,根據桌子的大小格局而置,一般書桌、茶几放一到三瓶為止,書架頂多放一到七瓶,擺的太多就顯得雜亂無章,眉目不清,如同放在市場上售賣一樣俗氣了。

數瓶插花一起擺放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放在同一水平線上,高低相差三四寸到二尺五六寸為止,盡量將花瓶擺放的參差錯落,相互照應。

一目望去,能融貫各瓶不同韻味,使之一體呵成為最上。

如果放得中間高兩邊低,或者後面高前排底,列成一排或左右對稱整齊,那就犯了「錦灰堆」的忌諱了。

當然,擺放的時候,那裡緊湊哪裡稀疏,哪處放前哪處放後,這就要看每個人根據插花意境的不同,自己畫情寫意了。

如果用的不是花瓶,而是盆、碗、盤此類淺口的器物,可以先用漂青、松香、榆皮面和上油,加上稻灰熬製收成膠狀。

將中等長度的釘子釘在銅片上,釘尖朝上,再用熬製的膠塗在銅片的背面粘在盆、碗或盤上,待膠冷卻後釘滿釘子的銅片就固定在盆底了。

然後將花以鐵絲扎把,插在釘子上。

插的時候不要太垂直,最好插的有點偏斜,比較自然。

也不要插在盆子正中央,太過突兀。

花的枝葉要修剪乾淨,不能太擁擠雜亂,枝疏葉清為最佳。

插完後在盆中注上清水,加上細沙蓋住銅片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這盆插花就像從碗中細沙清水裡,自然生長出來。

園藝

如果插花者選用的是枝幹明顯的花果為材料插瓶,就要看插花者修枝剪葉的功力了。

(切不可以看到好看的就折下來插瓶,很多長在樹上看上去漂亮,攀折下用來插瓶卻都不甚理想)。

選用枝幹,先將其拿在手中,分別從橫、斜兩處觀察它的氣韻,再從側面看它的韻態,如此觀察過,方才能選定插瓶好材料。

選定材料後,拿剪刀剪去雜枝,便可更加突出它原有的氣質,以疏瘦別緻為上品。

接著再考慮如何裝入瓶中,根據花和葉的長相,或是折彎或是扭曲,插入瓶中,才可以避免葉子朝背面,花果太靠邊的情況。

如果隨便拿一枝也不打理就隨便直直地插在花瓶中,肯定是枝亂葉雜,花側葉背,既沒辦法突出它原有的形態,也沒辦法顯出它的韻味。

當然,「折梗打曲」也有一定的技巧:將樹枝的梗部鋸開一小半,用小石頭墊在裡面,原本筆直的枝幹就變彎曲了。

如果怕樹枝承力不住而斷掉,可以敲一兩枚小釘子固定住,這樣的話,楓葉竹枝,亂草荊棘,都能在插花中做主材料選用了。

有時候,選用一竿青竹,枝節和葉子上粘上零星紅色的枸杞;或者采幾根狗尾草配上兩枝荊棘,如果擺放的恰當,也頗有世外野趣。

如果是種植花木用做盆景觀賞。

不妨一開始斜著種植,讓它側在盆中生長,悉心灌溉,其枝葉會自動往正上方生長,一年後就會自然長成蜿蜒曲折的形狀。

若每株植物都是直直的栽培,就很難有什麼別緻的姿態。

每盆盆栽成景,平時都需要根據它原本天然的韻態而修剪枝葉,便可更突出它的姿態。

而真正成景,還需要進行大剪修整,一般都是選用根部已經長的很發達,冒出土面成雞爪狀的盆栽。

先根據它本身原有樹幹上的節,分左、中、右修成三個部分,勾勒出一個整體框架,(樹幹的節稱之為「大節」,樹枝上的節又為「小節」)。

然後再分別修剪樹枝,將雜亂的枝葉分別去掉,每「大節」上最多留下七到九個「小節」。

樹幹上最忌諱的是小節修剪的像人的兩個肩膀一樣整齊,太過對稱,看上去就顯不自然,;小節太過臃腫也不行,像鶴鳥細腿上突出的膝蓋一樣,太過突兀搶眼。

最好的須枝是伸展盤旋而上的狀態。

所以修剪的時候,切記不要太過突出左右兩側,也不要讓枝葉從前後兩面直接伸出,以免看上去赤胸露背,含蓄全無。

有名的盆景,一般都是以「雙起」、「三起」為主修剪而成(即一根樹上兩到三分杈)。

如果盆栽的根部沒有突出,直直的埋在土裡,看上去就像樹枝插在花盆裡,也不可取。

假如留下的樹枝盤旋如寶塔而上,根部扎枝彎曲如蚯蚓,那絕對可稱得上是鬼斧神工、極具匠氣的一精一品。

不過一個上好的盆景從栽培到修剪成形,至少要花三四十年時間打理,而一精一品就更是難得了。

所以我尋尋覓覓,一生中也僅碰到過兩次;一次是遇到一個同鄉,名叫萬彩章的老先生,花了一生的心血才剪成幾棵上品的樹;還有一次就是在揚州一商人家中聽到他說起,有一個虞山的朋友到他家遊玩拜訪,帶來上好的黃楊樹和翠柏各一盆,言辭頗有些得意。

可惜明珠暗投,商人不願意拿出共賞,我也只好暗自神往一番。

點綴盆景的花石,也有一番講究。

簡單的點綴,令人賞心悅目。

如切合盆栽之形態點綴,使山石融入花果中,那就可讓人神遊其中。

手拿一蓋碗清茶,邊品茗邊觀賞,看著看著就入身其中,化做樹下山石上執棋的仙人,這才符合在幽居雅室閒賞的標準呢。

以前種水仙,一直苦無好石點綴,後來我想了一個方法,嘗試著用外形像石頭且造型別緻的木炭取代;再將黃芽菜撥開外面幾層,露出色白如玉的菜芯,在長方形的盆裡插上六七枝,埋上沙土,用木炭代替石頭,色彩黑白分明,富有鄉趣。

自行創意,樂趣無窮,如此類推,想了很多方法,在這裡難已一一舉出。

有次見溪邊石頭上石菖蒲(石苔的一種)結籽,用冷米湯和上石菖蒲籽,噴在木炭上,然後將木炭放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不久後木炭就長出一叢叢石菖蒲,隨便將這木炭放在盆或碗中,綠茸茸的非常可愛。

還有就是拿幾棵老蓮子,把兩頭磨薄。

嵌入生雞蛋中,放在雞窩裡讓母雞孵。

等到同一窩的雞蛋都孵成小雞時再取出來。

再用數年前燕子在房樑上做窩時用的泥土加上少許天門冬(百合科植物,根莖富含有機物),掏爛拌均勻,盛在小容器中,將已經有點發芽的蓮子種上,每天用河水灌溉,早晨讓其曬太陽。

當蓮花盛開的時候,一朵朵如酒杯大小,而菏葉縮得只有碗口大小,纖巧亭亭,迷你可人。

園林

再說到佈置園亭樓閣,套室迴廊中的景致。

一般是以疊石為假山,栽種花草取其生機。

景觀中見景色,景色中看景觀;看似無景卻有實景,虛中有實,實景中又描繪出虛擬景觀,實中有虛。

擺設或是明顯或是隱藏,層次分明或是清淡疏靜,這就不單單是「周回曲折」就能包含了。

且園景的好壞不在於地廣石多,工費多寡。

可以簡單地掘地堆土成山,放上一些別緻的大石塊,種花草夾雜於其中,以梅樹當籬笆,種長籐鋪滿牆壁,就可原本無山卻有山景了。

若是想景觀中見景色,可在比較寬闊的地方種上容易生長的竹子,以樹枝比較茂盛的梅樹做屏檔住,即可;如果想在景色中見景觀,則院子的牆壁,最好做的凹凸不平,用綠色顏料塗之,上面種上籐蔓,使籐條自然茂盛下垂,再在牆壁上嵌一塊大石,石頭上鑿字做碑,推開窗子看到牆壁,就如同像是面對著一座陡峭的山壁一樣,峻峭大氣;虛中有實:不是拐彎處看似已經山窮水盡無風景了,一拐彎又是一片風光。

就是在軒閣設一後門,開門可以通往別院;實中有虛:在不通其他院子的房間後門處,種上竹子放上假山,使人看起來彷彿後門還有花園。

或者將矮欄放在牆頭上,看起來以為上面還有一個月台。

這就是所謂的「實虛」。

一般窮人屋少人多,居住環境擁擠,可以借仿我們家鄉太平船後艙房的房屋擺設,

將台級做成床 (類似現在很多商品房中的窗台,上面可以坐人躺人),前後借湊一下,可成三個榻,當中隔上木板糊上白紙,前後連貫,上下暢通,屋子更加寬敞。

我和芸都非常滿意,她笑著自嘲說:這樣擺設雖然一精一巧,但始終不是富貴之家的排場。

我們相顧一笑。

實乃苦中作樂,增添雅趣而已。

我們掃墓時,由王癡憨揀來那有花紋的石塊。

回家後,我挑了幾塊,反覆思量,問芸:宣州石色白勻稱,疊在盆景中用白色油灰粘住固定,顏色看上去也很勻稱。

可我們這些本地石頭雖然古樸雅致,但顏色為黃色,如果也用油灰的話,痕跡就太明顯了。

這可怎麼辦呢?

芸也思量了半響,對我說:我們從裡面挑出幾塊劣等的石頭,將之搗成粉末,趁油灰還未乾透抹在上面,等干了顏色不就一樣了嗎?

我照著她說的話動手起來。

選用宜興窯制的長方淺盆,在右邊用幾塊大石疊起一座山,左側陸續放上小石排成一彎臨一江一 的丘陵。

當中空出一角,放上些許河泥和清水,種小巧銀白色的白萍與其上。

大石縫裡,種上雲松。

一精一工巧做,花費幾日時間才完成。

輾轉到了秋天,雲松蔓延滿山,有些如籐蘿般懸掛在石壁上,陸續開出小小的火紅色的花朵,水上白萍也長得茂盛。

紅白相間。

讓人身臨其境,彷彿登上蓬萊仙島。

閒時將長盆放在屋簷下曬太陽,跟芸一起欣賞。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設想如真有機會移居到如此美麗的地方,該怎麼佈置:這裡適合建造水上閣樓,那裡適合設茅亭,那處石壁適合鑿字,上寫:落花流水之間,這邊適合居住,那邊適合釣魚,這處山崖可以登高遠眺,及目望遠。

可惜的是有一日傍晚,幾隻貓兒爭食,有只從房頂上躍下,連盆帶架被之打翻在地,頓時碎得不成樣子。

我不免跺足惋惜,說:就這麼點小情趣,老天也要嫉妒而破壞!

芸和我都不免傷感起來,淚眼相顧。

焚香

幽雅的靜室中,有品位的人們都會放置一些香料,以突出整個居室的雅韻。

芸別出心裁用沉速等香料,放在籠上蒸透,製成餅狀。

又在香爐上放一個一寸左右高的銅絲架,把香餅放在上面。

底下點小火,徐徐烘培。

香味散發開來,幽雅迷人,若有似無,而且還不像其他的點香會有黑煙出來。

如果房間裡放香味植物,味道也清新迷人。

比如說放佛手,香味清新雅淡,但佛手最忌諱的是喝過酒的人用鼻子嗅,哪怕些微酒一精一的接觸,都讓佛手容易變質,不易保存。

水果中木瓜也有香味,與佛手比木瓜香味濃郁特別,但忌諱手掌出汗時觸碰,一旦有汗漬,及時拿清水洗一下就可以了。

所有天然香味植物中,只有香櫞最容易保存,沒有什麼忌諱。

當然這些香料在房中置放的位置也有講究,放在不同的地方,下風口、通風處等等,香味也會又不同的變化,或淡或濃,根據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在此就不一一列舉而出。

我在家閒暇的時候,總喜歡剪花插野,所以家中插花盆景很多。

一日芸對我說:你的插花,已經有了含蓋雨露風情的自然風韻,稱得上如詩如畫。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花鳥魚蟲的畫,其中花朵是配襯,立圖突出鳥蟲的生動自然,我們不妨也模仿一下,把這技法用在插花盆景中去吧。

我一聽,是個好主意,又覺得很困難,問芸:蟲子會爬會亂動,怎麼讓它們乖乖地放在花草上呢?

芸含笑對我說:有倒是有點方法,阿彌陀佛,不過就是有點殘忍了。

我一聽,興趣來了,對她說;你說吧,說說看。

她對我說:昆蟲哪怕死了,外形都不會改變。

我們找一些螳螂,蟬和蝴蝶。

用針刺死,再找很細的那種絲線縛在它們的頸部或翅膀下,綁在花草上。

調整一下,讓它們或是抱著花梗,或是踩著葉子。

那不就更加栩栩如生了嗎?

我一聽,不禁撫掌大喜,就依照芸所說的這個方法,做了很多盆景和插花。

凡是看到的人,無不稱絕。

問我索取,搬回各自的家中。

想如今恐怕不會再有像芸這樣如此創意的人了。

雅友

我與芸兩個人曾經寄居在錫山姓華的一位朋友家,華夫人請芸教他們兩個女兒讀書認字。

因為朋友家地處鄉間,居院空曠。

夏日炎炎,芸便因地置宜的教大家做「活花屏」。

每個「活花屏」只分一扇,用長約四五寸的木梢,排訂成凳子四個角的樣子。

當中空出來,橫為四個檔,每個檔寬有一尺左右。

每檔的四個角上鑿圓眼,插上竹條,竹條相互一交一 錯編成方閣。

一個約五、六尺高的屏框就做好了。

再用砂盆種上扁豆等籐類植物,放在屏中,等到枝葉長出,豆籐隨竹編蔓上,長滿整個屏架。

「活花屏」就成品了。

這種「活花屏」兩個人就可以移動,多編幾個花屏,隨意的放在各處或遮或欄。

猶如滿窗的綠陰,又透風又遮太陽。

且可以隨意變更擺放自如,迂迴曲折,妙不可言。

所以顧名思義叫「活花屏」。

有這樣的好方法,一切蔓籐類植物都可以選用。

非常適合鄉居野趣的生活。

我的朋友魯半魴,名璋,字春山。

善於畫松柏和菊花梅花,隸書和鐵筆都書上乘。

我們也曾經借住在他家蕭爽樓有一年半時間。

蕭爽樓一共五套房間,朝東南。

我和芸住在第三間。

每每在樓上眺遠看春晴夏雨,晝夜更替,心中感覺舒暢自在。

蕭爽樓前有一個庭院,正當中種了一棵木犀樹。

清香撩人,整套原子有走廊有庭院,幽靜舒適。

搬來的時候,我還帶來一對傭人夫妻和他們的小女兒。

男僕會剪裁衣服,女傭會紡織,芸擅長繡工。

做好的衣服或賣或送禮,換來的財物可支付他們的薪水和生活日用開銷。

我平時比較好客,凡是家中有客必留他們吃飯開酒令玩。

芸可以用很普通的食材做出佳餚,凡是瓜果蔬菜,魚蝦肉食經過她的巧手烹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美味。

朋友們也知道我的經濟並不寬裕,每次都會給錢,讓我準備下次聚會的酒菜。

我這個人也喜歡乾淨,家中物什,地板天花,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裡又沒有住在家中與父母相處難免的尷尬和拘束,樂得逍遙。

當時有友人楊補凡,名暢緒,擅長人物寫生;友人袁少迂專長山水畫;王星瀾,名巖,花卉鳥類一絕,他們也都喜歡蕭爽樓乾淨幽雅的環境,經常帶著畫具來我家畫畫寫字。

我便同他們學習 繪畫,寫草豪,鐫刻圖章,並加以潤色。

交代芸備茶酒菜待客。

每日品詩論畫,可謂:談笑有鴻廬。

還有朋友夏淡安、廖山音、蔣韻香、陸橘香、周嘯霞、郭小愚、華杏帆、張閒憨等朋友,性格灑脫不羈,每每自來自去,如粱上飛燕。

可謂:往來無白丁。

為了招待這些朋友,有時錢不夠用,芸就拿自己的私蓄補上,從無半句責怪抱怨。

我們夫妻兩人灑脫,可真是應了一句:千金一散還復來,莫使金樽空對月。

可是如今大家天各一方,如風一流 雲散,佳人已逝,玉碎香埋。

不免執筆唏噓。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浮生六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