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讀後感·可歎恩愛夫妻不到頭:首先浮生這個名字就好。然後文字恬淡安然,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浮生六記》讀後感·可歎恩愛夫妻不到頭

浮生六記

讀後感·可歎恩愛夫妻不到頭

《浮生六記》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

首先浮生這個名字就好。

然後文字恬淡安然,好。

最好是它記錄的這一段完美婚姻。

古代婚姻裡的夫妻,在大家庭裡生活,仰公婆鼻息度日,在公共場合要舉案齊眉,要嚴肅端莊,要相敬如賓,否則就是不成體統,結果是兩人獨處時反而像是在偷十情,因而夫妻間也不乏羞怯,躲躲閃閃,擔驚受怕。

都說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可是這樣的夫妻關係,有著合法身份,卻又不是偷十情勝似偷十情,實在是別有情趣,我看比現在的柴米油鹽、雞零狗碎、你檢查我的錢包我查看你的手機的監控夫妻關係好太多了。

「家庭之內,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問曰:何處去?私心忑忑,如恐旁人見之者。

…芸或與人座談,見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並焉。

彼此皆不覺其所以然者,始以為慚,繼成不期然而然。」

多麼美。

簡直跟私奔一樣美。

《浮生六記》作者沈復,是個典型的古代文人。

古代的文人,我看也比現在的好。

古代男人穿長衫。

長衫自然有一段風一流 的韻味不說,它還代表舒緩,一溫一 柔,細膩。

張敞畫眉這樣的逸事我相信在古時閨中絕非特例,而是常有。

這樣的男人好像有點娘的嫌疑,然而一個人的風骨其實不是一襲長袍掩得住的。

沈復十三歲認識妻子陳芸,兩小無猜。

喜歡她才思雋秀,又怕她福澤不深,跟他媽說:非陳芸不娶。

就這樣結了姻緣。

古人結婚年齡都早,似乎性成熟也早,真是令人羨慕。

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多好的程序啊。

他們夫妻倆一起去逛妓一院,結果芸愛上了一個叫「憨園」的妓十女,想以為丈夫納妾的名義,跟這個姑娘廝守終身。

李漁在《憐香伴》中寫過一個類似的同性戀的故事,(有人說李漁「憑空結撰」出這些一「反常情」的情節,除了新人耳目之外,笠翁亦寓其「不妒」的微旨,簡直就是臭男人左擁右抱夢想作祟下放的臭屁。

)說的是范生的妻子崔箋雲到佛堂進香,忽聞風中傳來女子奇香,循香覓見少女曹語花,兩人一見如故,(這個聞香識人是不是一種性吸引啊?)於是決定同事一夫,曹語花甘為范家側室,其實是二人借此為掩護得以結合。

曹語花一心要嫁范生為妾,卻一直連范生是何等人物也沒見過,她所心心唸唸的,只是崔箋雲。

所以她把嫁范生稱為「再嫁」,因為心裡已嫁了崔箋雲了。

而崔箋雲則怕曹父不肯讓女兒做妾,甘願退居次室。

兩人情深意篤,以一種「寄生」的方式,「女同性愛依附在陽物異性戀下,以不驚擾寄主、甚至是讓其愉悅(能多得一位美嬌娘)的方式,吸取寄主的資源,完成女女情愛的實踐。」

而《浮生六記》裡的芸則不必這麼大費周折,因為她有個天底下最好的老公,一口答應幫她娶憨園,心甘情願做她們的保護傘。

一個有夫之婦搞同性戀,還是愛上一個妓十女,老公還來幫忙,真是快意人生啊,比引刀成一快還要快的快意。

可是最終老鴇為了得高價,將憨園賣給了富家,芸竟然因此而死。

多年之後的病危之中,仍大叫:憨何負我!這個天下第一好老公不僅沒有吃醋,反而只有憐惜。

這樣的女人自然是得不到公婆垂青的,公公搞外遇她沒能及時給婆婆通風報信得罪了婆婆,婆婆搞監視公公又懷疑她從中幫忙,再加上想娶妓十女回家等大逆不道的行為,一紙逐書,她終於被掃地出門。

於是她的天下第一好老公陪著她也出了門。

失去了經濟來源,兩人窮困潦倒,彼時是乾隆盛世,可一介窮書生,再也無力花前月下地玩物喪志小資情調了。

兩人攜子帶女,顛沛流離,終至一死。

芸慘死後,沈復灰心地「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

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

這是一種多麼脆弱的哀傷。

人因缺憾和失去而對美好產生懷疑,是最可悲哀最可傷感的脆弱。

所謂恩愛夫妻不到頭,要想白頭偕老,必需彼此隔膜,或者如很多婚姻失敗者的所謂經驗之談所說的,無愛的婚姻最穩固,其實都是一種令人傷感的脆弱。

挫敗就不敢堅信了嗎?就不該堅信了嗎?就不能堅信了嗎?我不相信……

芸臨終前道:「憶妾唱隨二十三年,蒙君錯愛,百凡體恤,不以頑劣見棄。

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

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悠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悠遊泉石,煙火神仙,這才是不枉此生。

這幾天常常念叨一首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一向不喜歡以苦字修飾的詞,什麼苦命,苦戀,苦夜,太矯揉造作了,可是回想這對沒能到頭的恩愛夫妻的一生,真是甘苦合為一流,難品滋味。

啊啊啊我又抒情了。

打住,打住。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浮生六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