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朝臣重望,要算謝安王坦之,安已遷任吏部尚書,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

卻說孝武帝寧康元年,國亂粗定,大司馬桓溫,竟從姑孰入朝。

朝臣重望,要算謝安王坦之,安已遷任吏部尚書,坦之仍任侍中。

都下人士,相率猜疑,群謂溫無故入朝,不是來廢幼主,就是來誅王謝。

謝安卻不以為憂,獨坦之未免焦灼,偏宮廷又發出詔命,竟使安與坦之,赴新亭迎溫,坦之接詔,驚得面色如土,安仍談笑自若。

且語僚屬道:「晉祚存亡,在此一行。」

安而行之,可謂名不虛傳。

當下啟行出都,逕往新亭,百官相隨甚眾。

及與溫遇,溫大陳兵衛,延見朝士,凡位望稍崇的官員,但恐得罪,都向溫遙拜,戰慄失容,坦之更捏著一把冷汗,趨詣溫前,幾似魂靈出竅,連手版都致倒持。

人生總有一死,何必這般股慄?惟謝安從容步入,一些兒不拘形跡。

溫見他態度異人,自然加敬,便即起身延坐,兩下坐定。

安眼光如炬,已有所見,乃即語溫道:「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亦何須壁後置人?」

溫笑答道:「恐有猝變,不得不然。」

說著,即顧令左右,撤去後帳,帳後本列甲士,亦一齊麾退。

安與溫笑語移時,方才請溫動身,同入建康。

坦之呆若木雞,一語不發,只背上的冷汗,已經濕一透裡衣,幸溫無一語相責,始得將魂魄收回,偕行還都。

他平時本與安齊名,經此一舉,優劣乃分。

溫入朝謁見孝武帝,訊及盧悚犯闕事,由尚書陸始,檢察不嚴,以致賊入禁門,乃將陸始收付廷尉,按律治罪;此外沒甚舉動,朝臣才得少安。

溫寓居建康數日,安與坦之,屢往議事。

忽覺涼風入室,吹開後帳,內有一榻,榻上臥著一人,安略略瞧著,便識是中書侍郎郗超,當即微笑道:「郗生可謂入幕賓了。」

超本受溫密囑,留臥帳後,竊一聽客談,既被安瞧破機關,不得已起身出帳,與安相見,安謔而不虐,轉使溫超兩人,愧赧交並。

及安等去後,溫心下亦很覺忌安,但因安素孚物望,一時未便下手,只好暫從容忍,觀釁後動。

於是擬謁高平陵,詰旦登車,左右見他憑軾起敬,統暗暗稱奇。

途次復顧語道:「先帝究屬有靈,汝等可得見否?」

左右聽著,亦不知他說何鬼話。

到了陵前,溫下車叩拜,且拜且語道:「臣不敢!臣不敢!」及拜畢後,還說臣不敢三字,左右俱莫名其妙。

溫仍駕車還寓,復問左右道:「殷涓如何形狀?」

左右答稱涓身肥矮,溫不覺失色道:「不錯不錯,他亦曾在先帝左側呢。」

疑心生暗鬼。

是夕,即寒熱交作,譫語不休,經醫診治,好幾日才得少瘥,乃辭行還鎮。

既抵姑孰,病又轉劇,他還想榮膺九錫,特遣人入都請求。

謝安王坦之未敢峻拒,不過逐日延挨,至溫使再三催促,乃令吏部郎袁宏具草。

宏有文才,援筆即就,偏謝安吹一毛一索瘢,屢囑修改,遂至匝月未成。

宏密問僕射王彪之,究應如何著筆,彪之道:「如卿大才,何煩修飾,這是謝尚書故意如此,彼知桓公病勢日增,料必不久,所以借此遷延呢。」

宏始釋然。

溫未得如願,當然恚恨。

適溫弟江州刺史沖,過問溫疾,見溫病垂危,便問及王謝二人,溫喟然道:「渠等非汝所能處分,我死後熙等庸弱,所有部曲,歸汝統率便了。」

沖應命而出。

看官聽說,溫有六子,長名熙,次名濟,又次為韻禕偉玄。

熙聞沖面受溫命,將統遺眾,心中很是不服。

遂與弟濟謀諸叔秘,意欲殺沖。

沖詗悉一陰一謀,不敢復入,嗣由熙等報溫死耗,召沖臨喪,沖即遣力士直入喪次,拘住熙濟,且逐秘出外,然後舉哀。

已而奏徙熙濟至長沙,罷黜秘官,且稱溫遺命,以少子玄為嗣。

晉廷追贈丞相,賜賻袞冕,予謚宣武,此外喪葬禮儀,一依漢大將軍霍光及晉太宰安平獻王孚故事,即命玄襲封南郡公。

玄年才五歲,沖總道他幼弱易制,可無後憂,哪知他長成後,比乃父還要凶險呢?暗伏下文。

相傳玄為溫庶子,生母馬氏,夜坐月下,見流星墜盆水中,用瓢掬吞,因得有娠。

及生玄時,有光照室,家人詫為神奇,乃取一小名,叫作靈寶。

一乳一媼每抱玄省溫,經過重門,必易人乃至,說是沈重異常,故溫甚加一寵一愛一。

沖立玄為嗣,或果承溫遺命,亦未可知,這且待後慢表。

且說桓溫既死,有詔進沖為中軍將軍,都督揚雍江三州軍事,兼揚豫二州刺史,使鎮姑孰。

加右將軍荊州刺史桓豁,為征西將軍,都督荊揚廣三州軍事。

豁子竟陵太守石秀,為寧遠將軍,兼江州刺史,使鎮尋一陽一。

或勸衝入誅王謝,專執朝權,衝將他叱退。

衝力反溫政,一切生殺予奪,皆先時奏聞,然後施行,晉廷上下,始得解憂。

謝安尚恐桓沖干政,擬請褚太后臨朝。

褚太后為康帝后,康帝系元帝孫,與孝武帝本為叔嫂,從前簡文入嗣,比褚太后輩分較長,但因她既為太后,不得以家人禮相待,故仍稱為太后,且因她居住崇德宮,特尊為崇德太后。

至是由謝安倡議,再請訓政,群僚皆無異詞,獨尚書僕射王彪之抗議道:「前代人主,幼在襁褓,母子一體,故可請太后臨朝,但太后亦未能專斷,仍須顧問大臣。

今主上年逾十歲,將及冠婚,反令從嫂臨朝,表示人君幼弱,這難道好光揚聖德麼?」

議固甚是。

安不肯從,竟率百官奏白太后,大略說是:

王室多故,禍難仍臻,國憂始周,復喪元輔,天下惘然,若無攸濟,主上雖聖明天亶,而春秋尚富,兼在諒闇,蒸蒸之思,未遑庶事。

伏維太后陛下,德應坤厚,宣慈聖善,遭家多艱,臨朝親覽,光大之美,化洽在昔,謳歌流詠,播益無外,雖有莘熙殷,任姒隆周,未足以喻。

是以五謀克從,人鬼同心,仰望來蘇,懸心日月。

夫隨時之義,《周易》所尚,寧固社稷,大人之任,伏願陛下,撫綜萬幾,厘和政道,以慰祖宗,以安兆庶,不勝喁喁待命之至!

褚太后俯從眾議,便即復詔道:

王室不幸,仍有艱屯,覽省啟事,感增悲歎,內外諸君,並以主上春秋沖富,加以蒸蒸之慕,未能親覽,號令宜有所由。

苟可安社稷,利天下,亦未便有所固執。

當敬從所啟,但暗昧之闕,自知難免,望盡弼諧之道,獻可替否,則國家有攸賴焉。

這詔既下,次日便即臨朝。

進王坦之為尚書令,謝安為僕射,兩人同心輔政,終安晉室。

越年令坦之出督徐兗等州軍事,但命謝安總掌中書。

安好聲律,雖遇期功喪服,不廢絲竹,士大夫相率倣傚,浸成風俗。

坦之嘗貽書苦諫,安不能用。

這是謝安短處。

安又嘗與王羲之登冶城,慨然遐想,有出世志,羲之獨規誡道:「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

今四郊多壘,宜思自效,若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世所宜為呢。」

安笑答道:「秦用商鞅,二世即亡,豈必是清談貽禍麼?」

未幾,坦之病歿,留有遺書,分貽謝安桓沖,語不及私,但以國家為憂。

晉廷追贈安北將軍,賜謚曰獻。

坦之為故尚書令王述子,父子俱有重名,歿後不衰。

只倒持手版一事,未免貽笑大方。

中軍將軍桓沖,因謝安素洽時望,願將揚州刺史兼職,轉一讓與安,自求外出。

桓氏族一黨一,莫不苦諫,沖竟出奏。

有詔調沖為徐州刺史,令安領揚州刺史。

寧康三年,孝武帝年已十三,冊立前司徒長史王濛孫女為皇后,後即哀帝后侄女,以貴戚入選中宮,又越年正月朔日,帝行冠禮。

褚太后歸政,仍居崇德宮,下詔改元,號為太元元年。

進謝安為中書監,錄尚書事,征郗愔為鎮軍大將軍,加桓豁為征西大將軍,遷桓沖為車騎將軍,兼尚書僕射。

此外,文武百官,各進位一等,毋庸絮述。

惟苻秦雄踞北方,嘗出兵寇晉,連陷梁益二州。

梓潼太守周弒,固守涪城,遣兵送母妻東下,擬由漢水趨江陵,使她避難,偏途中為秦將朱肜所獲,牽至城下,迫令招弒,弒不得已出降。

秦王堅素聞弒名,欲拜為尚書令,弒愀然道:「弒蒙晉室厚恩,理宜效死,只因老母見獲,沒奈何屈節偷生,今得母子兩全,已出望外,怎敢再邀富貴呢?」

遂辭不受官,堅更加器重,時常引見。

弒有時箕踞坐著,謾罵不遜,甚至呼堅為氐賊,既已降敵,何必再作此態。

秦人無不動怒,堅獨不以為意,反加優待,這也是大度包荒,非人所及。

一面召冀州牧王猛入關,使為丞相,另調一陽一平公苻融為冀州牧。

猛至長安,復加都督中外諸軍事。

猛辭章屢上,終不見許,乃受命就職。

嗣是放黜貪庸,擢拔幽滯,督課農桑,練習軍旅,官必當才,刑必當罪,國家大治,馴致富強。

會有彗星出尾箕間,長十餘丈,經太微,歷夏秋冬三季,光尚未滅,秦太史令張亞上言道:「尾箕二星,當燕分野,東井乃秦分野,今彗起尾箕,直掃東井,明是燕興秦亡的預兆。

十年後燕當滅秦,二十年後,代當滅燕。

臣想慕容暐父子兄弟,是我仇敵,今乃布列朝廷,貴盛無比,將來必為秦患。

天變已著,不可不防。」

果有天道,亦非人力所能挽回。

堅不肯聽。

嗣又接到一陽一平公融諫書,略稱燕據六州,南面稱帝,經陛下勞師累年,然後得滅,彼本非慕義前來,不過窮蹙乃降。

陛下格外親信,令他父子兄弟,森然滿朝,狼虎心腸,終未可養,況天像已經告變,務須留意為是。

堅仍然未信,且報書道:「朕方混六一合為一家,視夷狄如赤子,不勞汝等多憂,且修德方可禳災,豈多殺反能免禍?誠使內求諸已,無虧德行,還怕甚麼外患呢!」果如汝言,自可不亡,可惜心口未符。

已而,又有人入明光殿,厲聲呼道:「甲申乙酉,魚羊食人,悲哉無復遺!」堅聽到此語,叱左右立即搜捕,人忽不見,於是秘書監朱肜,秘書侍郎趙整,同請誅諸鮮卑,以為魚羊二字,便是鮮字左右兩旁,堅又復不睬。

慕容垂寓居關中,常恐遭禍,特遣夫人段氏,屢入秦宮,偵探舉動。

段氏小字元妃,幼即敏慧,具有志一操一,嘗語妹季妃道:「我終不作凡人一妻。」

季妃亦答道:「妹亦不作庸夫婦。」

元妃姊曾嫁慕容垂,遭讒致死。

見前文。

元妃得為垂繼室。

季妃亦適慕容德,果然得配英雄。

及元妃隨垂入秦,為夫所遣,常入謁堅,憑著那玉貌冰肌,錦心繡口,惹得秦王堅目迷耳軟,惟言是從。

一日,堅竟引元妃同輦,遊玩後一庭。

這豈是道德行為?趙整隨輦同行,信口作歌道:「不見雀來入燕室,但見浮雲蔽白日。」

堅聽得歌聲,回首返顧,見是趙整,也不覺內省懷慚,乃命元妃下輦,且改容謝整。

整本來是個宦官,博聞強記,善屬文,好諷諫,頗得堅一寵一,故語多見從。

至秦王堅建元十一年,就是晉孝武帝寧康三年,秦丞相王猛有疾,秦王堅親祈宗廟社稷,又分遣近臣,遍禱河岳,冀療猛病,果得少痊,當復為猛赦死錄囚,猛乃上疏稱謝,且進規道:

臣累蒙一寵一遇,得總百揆,報稱無方,忽罹重疾。

不圖陛下以臣之命,而虧天地之德,開闢以來,未之有也。

臣聞報德莫如盡言,謹以垂沒之命,竊獻遺款。

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聲教光乎六一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

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是以古先哲王,知功業之不易,戰戰兢兢,如臨深谷,伏惟陛下追蹤前聖,天下幸甚!

堅覽到此疏,不禁淚下。

過了旬餘,猛病按轉劇,勢且垂危。

堅親往省視,問及後事,猛一喘著道:「晉雖僻處江南,究竟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聞親仁善鄰,足為國寶,臣死後,願陛下勿再圖晉,惟鮮卑西羌,是我仇敵,終為大患,宜逐漸剪除,免誤社稷!」說到稷字,語不成聲,兩目一翻,嗚呼畢命,年五十有一。

堅大哭一場,因即還宮,撥給帛三千匹,谷萬石,使充喪費,又遣謁者僕射,監護喪事,追贈侍中尚書,余官如故。

安排就緒,復詣猛第哭靈,且挈太子宏同往。

至棺殮時,往返已歷三次,且語太子宏道:「天不欲使我平六一合麼?奈何奪我景略,有這般迅速呢?」

隨命葬禮如漢霍光故事,謚為武侯。

朝野巷哭三日,方才罷休。

猛之死,關係前秦存亡,故敘筆從詳。

先是王猛在日,因涼州牧張天錫,遣使詣秦,驟告絕交,猛奉堅命,特作書貽天錫道:

昔貴先公稱藩劉石者,惟審於強弱也。

今論涼土之力,則損於往時,語大秦之德,則非二趙之匹,而將軍幡然自絕,無乃非宗廟之福也歟?以秦之威,旁振無外,可以回弱水使東流,返江河使西注。

關東既平,將移兵河右,恐非六郡士民,所能抗也。

劉表謂漢南可保,將軍謂西河可全,吉凶在身,元龜不遠,宜深算妙慮,自求多福,毋使六世之業,一旦而墜地也!天錫得書,卻也知懼,因復通使修好,謝罪稱藩。

秦王堅不復苛求,待遇如初,惟天錫沈湎酒色,不恤國事,敦煌處士郭瑀,雖屢經天錫徵聘,終因他不足有為,屏居絕跡。

涼使孟公明,拘瑀門人,強脅瑀至,瑀歎道:「我乃逃祿,並非逃罪,如何害及門人!」乃出詣姑臧。

適值天錫母劉氏病歿,瑀即括發入吊,三踴遂出,仍返南山隱居去了。

天錫也不再強留,由他自去。

將軍劉肅染景,曾助天錫誅死張邕,因功得一寵一,賜姓張氏,並使預政。

又使肅景諸子,入侍左右,作為義兒,肅景得橫行無忌,弄法舞文。

天錫長子大懷,已立為世子,偏天錫得了一個焦氏女,一寵一冠後一庭。

生子大豫,尚在襁褓,焦氏因一寵一生驕,屢在天錫面前,求立己子為世子。

天錫為色所迷,竟遣大懷為征西將軍,封高昌郡公,改立大豫為世子,號焦氏為左夫人。

另有美人閻薛二姬,也為天錫所一寵一。

天錫嘗患重疾,顧語二姬道:「汝二人將如何報我?我若不測,難道汝等願為他人一妻麼?」

二姬齊聲道:「尊駕倘若不諱,妾當死隨地下,供給灑掃,決不敢再生異心!」既而天錫疾篤,二姬果皆自一殺。

二女入《烈女傳》故並表明。

哪知二姬死後,天錫反得漸瘳,因特加悲悼,喪葬用夫人禮。

只天錫怙過不悛,荒耽如故,二姬亡後,仍然別選麗姝,入充下陳。

忽聞秦遣河州刺史李辯,據守枹罕,儲粟募兵。

枹罕系涼州要塞,為秦所踞,整頓戎務,當然不懷好意。

那天錫也未免寒心,因就姑臧立壇,宰殺三牲,率領官屬,遙與晉三公為盟,即遣從事中郎韓博,繼送盟文,直達江南,約為聲援。

偏偏弄巧成拙,得罪秦廷。

至晉太元元年仲夏,秦王堅擬併吞涼州,下令國中道:

張天錫雖稱藩受任,然臣道未純,可遣使持節武衛將軍苟萇,左將軍一毛一盛,中書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萇等,將兵臨西河。

尚書郎閻負梁殊,奉詔征天錫入朝,若有違王命,即進師撲討,毋得稽延!

這令下後,就調集步騎十三萬,歸各將分領。

再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辯,涼州刺史王統,率三州部眾,作為繼應,閻負梁殊,先期出發,直赴姑臧。

小子有詩歎道:

十三萬眾下西涼,九世華宗一旦亡。

莫怨苻秦專黷武,敗家覆國是一婬一荒。

究竟張天錫如何對付,且看下回再詳。

桓溫入朝,都下恟懼,而一無拳無勇之謝安,猶能以談笑折強臣之焰,此由溫猶知好名,一陰一自戒懼,故未敢倒行逆施,非真為安所屈也。

且當其謁陵時,滿口譫言,雖天奪其魄,與鬼為鄰,而未始不由疚心所致。

及還鎮以後,復求九錫,理欲交戰於胸中,不死不止,幸有弟如沖,能修溫闕,桓氏宗族,不致遽覆,揆厥由來,猶食桓彝忠貞之報,至桓玄而祖澤乃斬矣。

彼王猛之不願隨溫,未嘗無識,迨為苻秦將相,立功致治,而臨歿遺言,唯以圖晉為戒,後人謂其不忘祖國,相率稱之。

然何如終隱華山,不受虜職之為愈也。

秦王堅以諸葛孔明比猛,堅固不得為劉先主,猛其亦自愧孔明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