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驀見兩公主入宮,至御座前斂衽下拜,力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兩晉演義》《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

卻說武帝決意遣攸,不願從諫。

驀見兩公主入宮,至御座前斂衽下拜,力請留攸。

武帝道:「汝等婦女,怎知國事?不必來此糾纏!」兩公主跪不肯起,甚至叩頭涕泣,惹得武帝怒起,拂衣外出,趨往別殿。

兩公主見他自去,無從再求,沒奈何起身歸家。

那武帝怒尚未息,至別殿間,正值侍中王戎值日,便顧語道:「兄弟至親,今出齊王,乃是朕家事,甄德王濟,橫來干涉,今且遣妻入宮,向朕哭泣,朕不死,何勞彼哭?齊王亦未嘗死,更何勞彼哭呢!」婦人兩行珠淚,最能動人,不意此次卻用不著。

王戎聽了,也不敢多言。

武帝即令戎草詔,黜濟為國子祭酒,德為大鴻臚。

濟與德因公主歸來,複述武帝拒諫情形,更覺得自尋沒趣,及左遷命下,越加掃興,唯與公主相對涕洟罷了。

獨羊琇以楊珧排攸,運動最力,意欲與珧面論是非,懷刃尋釁。

偏楊珧預先防備,托疾不出,暗囑有司劾琇。

降官太僕,恚憤而死。

得死為幸。

光祿大夫李熹,亦因年老辭職,罷死家中。

是時已值年暮,齊王攸奉詔未行,暫留京都守歲。

越年仲春,詔命太常議定典禮,崇錫齊王,促令就道。

博士庾敷秦秀等,再上章挽留,仍不見報。

祭酒曹志歎道:「親如齊王,才如齊王,不令他樹本助化,反欲遠徙海隅,晉室恐不能久盛了。」

乃復上書極諫,謂當從博士等言。

武帝覽書大怒道:「曹志尚不明朕心,何論他人!」遂黜免志官,並庾敷等七人除名。

原來中書監荀勖,曾在武帝前進讒,謂百僚已歸心齊王,試詔令就國,必致朝議沸騰。

武帝先入為主,且見群臣陸續留攸,果如勖言,免不得忮心愈甚,所以奏牘上陳,無一見信,反加嚴譴。

齊王攸亦不願蒞鎮,奏乞守先後陵,仍被駁斥。

滿腔孤憤,無處上伸,累得攸鬱鬱成疾,竟至嘔血。

這也何必。

武帝遣御醫診視,御醫希旨承顏,復稱齊王無疾。

武帝遂連番下詔,催促起程。

攸素好容儀,猶力自整肅,入闕辭行。

武帝見他舉止如恆,益疑他居心多詐,哪知過了兩日,即由攸子冏呈入訃音,稱攸嘔血不止,竟爾逝世。

武帝以變生意外,不禁大慟,馮紞在旁勸解道:「齊王名不副實,盜譽有年,今自薨逝,未始非社稷幸福,陛下何必過哀。」

武帝乃收淚而止。

詔為齊王發喪,禮儀如安平王孚故事,見第三回。

並親自往吊。

攸子冏對帝悲號,訴稱為御醫所誣,武帝也覺不忍,令即收誅御醫。

但知希旨,不知有此一著。

命冏承襲父爵,冏亦八王之一。

謚攸為獻。

攸為晉室賢王,享年只三十有六。

扶風王駿,聞武帝遣攸出鎮,也曾上書力阻,嗣因武帝不從,憂憤成疾,與攸同時告終。

駿遺一愛一及民,西人多樹碑誌德,悲泣盈途,晉廷追贈為大司馬,予謚曰武。

敘攸及駿,不沒賢王。

乃進汝南王亮為太尉,錄尚書事,光祿大夫山濤為司徒,尚書令衛瓘為司空。

濤年垂八十,老病侵尋,因固辭不許,力疾入謝,途中又感冒風寒,歸臥不起,旋即去世。

武帝優加賻給,賜謚曰康。

濤字巨源,河內人氏,早年喪父,食貧居賤,嘗向妻韓氏道:「勉耐饑寒,我將來當位至三公,但未知卿堪做夫人否?」

及年已四十,始為郡曹,從祖姑為宣穆皇后生母,宣穆皇后見首回。

瓜葛相連,得與武帝為中表親,乃累遷至尚書僕射,兼領吏部銓衡。

有知人鑒,平居貞順節儉,家無妾媵,祿賜俸秩,分贍親故,歿後只遺舊屋十間,子孫不敷居住。

左長史范晷,為白朝廷,武帝乃令有司撥款,代為營室,總算是酬答勳親的惠意;另簡右僕射魏舒為司徒。

舒籍隸任城,幼即失怙,寄食外家寧氏。

寧氏嘗增築居宅,有堪輿家相宅道:「此宅應出貴甥。」

舒聞言自負,欣然語人道:「當為外家成此宅相。」

已而與寧氏別居,身長八尺二寸,儀容秀偉,不修小節,專喜騎射,以漁獵為生涯,嘗投宿野王逆旅,聞有車馬聲隱隱前來,約至門外,即有人互相問答。

問語為是男是女?答語稱是男子。

接連又有人應聲道:「是男至十五歲,當死兵刃。」

過了片刻,復問為何人借宿?答稱為魏公舒。

言迄遂去。

舒臥至天明,起詢寓主,始知主人一妻夜產一男,乃記憶而行。

蹉跎蹉跎,已過了十五年,貧困如故,往探野王主人,問及生男所在?主人黯然答述,謂:「伐桑傷斧,創重身亡。」

舒覺前聞已驗,惟年登強仕,故我依然,又似前兆未符,轉思平時不學,何從上達?不如發憤攻書,借博功名。

由是月習一經,期月有成,出與郡試,得升上第,除澠池長,遷浚儀令,入為尚書郎,不數年位至尚書,晉職司徒。

舒處事明決,持躬清儉,散財好施,與山濤相同,所以德望亦與濤相亞。

舒亦晉初名臣,故隨筆插敘。

司空衛瓘,向與舒友善,至此更同心來輔,整飭紀綱,故太康年間,雖經武帝荒一婬一,三楊用事,尚賴兩老臣極力維持,幸得少安。

瓘世居安邑,父顗曾仕魏為尚書,中年去世,瓘得襲父蔭,弱冠已仕尚書郎,後來佐晉立功,受封菑一陽一公。

第四子宣,得尚帝女繁昌公主,瓘得邀一寵一眷,遇事攄忠,嘗慮儲貳非人,欲密請廢立,屢次入見,且吐且茹,始終未敢直陳。

會武帝幸凌雲台,召集百僚,各賜盛宴。

瓘飲至數觥,佯為醉狀,起身至御座前,下跪道:「臣有言上陳,未知聖意肯容納否?」

武帝許令直陳。

瓘欲言又止,如是三次,乃用手撫一床一道:「此座可惜。」

武帝已悟瓘意,權詞相答道:「公真大醉麼?」

瓘亦知武帝托詞,叩頭而退。

及宴畢還宮,過了數日,武帝想出一法,特召東宮官屬,悉數入殿,概令侍宴。

暗中卻封著尚書疑案,遣內侍繼付東宮,令太子判決,當即覆命。

太子衷呆笨得很,驟接來文,曉得什麼裁答,慌忙召問僚屬,急切不見一人,那時倉皇失措,只好入問一床一頭夜叉,與她商議。

賈妃南風雖然讀過好幾年詩書,略通文墨,但欲代為答覆,亦覺自愧未能,急來抱佛腳,忙遣侍婢趨問外臣,當有人代為擬草,引古證今,備具典博,傳婢持報賈妃,妃恐忙中有錯,再召入給事張泓,使決可否。

泓搖首道:「太子不學,為聖上所深知,今答詔多引古義,明明是倩人代擬,一或查究,水落石出,屬稿吏當然被譴,恐太子亦不能安位了。」

賈妃大驚道:「這卻如何是好?』泓答道:「不如直率陳詞,免得陛下動疑。」

賈妃乃轉驚為喜,溫言與語道:「煩公為我善復,他日當與共富貴。」

泓因為具草,令太子自寫。

太子衷勉強錄成,再由泓複閱,方交內使持去。

武帝接視覆文,詞句雖多鄙俚,意見卻是明通,不由的放下憂懷,既欲考驗太子,何妨召入面試,乃仍輾轉遲回,墮入狡吏計中,何其不明若是?便又召入衛瓘,持示答草。

瓘才閱數行,即逡巡謝過,左右始知瓘有毀言,齊稱陛下聖明,不受讒間,說得瓘滿面懷慚,容身無地,還是武帝替他調解,方使瓘徐徐引退,尚得蓋愆。

是時賈充尚在,得此消息,使人語賈妃道:「衛瓘老奴,幾破汝家。」

妃因此恨瓘,嘗思設計報復,只因武帝知瓘忠誠,一寵一遇日隆,一時無可下手,不得不容忍過去。

及瓘為司空,遇有軍國大事,武帝輒令會商,瓘亦有所獻替,補益頗多。

會日蝕過半,瓘與太尉汝南王亮,司徒魏舒,聯名上表,固請避位,有詔不許,至太康五年正月,龍現武庫井中,武帝親自往觀,頗有喜色。

百官將提議慶賀,瓘獨無言。

邊有一人閃出道:「昔龍降夏庭,終為周禍,尋案舊典,並無賀龍故例,怎得創行?」

瓘聞言急視,乃是尚書左僕射劉毅,是由司隸校尉新升,便隨口接下道:「劉僕射所言甚當,何必賀龍。」

百官才打消賀議。

武帝亦命駕馳歸。

先是魏尚書陳群,因吏部不能相士,特命郡國各置中正,州置大中正,令取本地人士,甄別才德,列為九品,吏部得援格補授。

相沿日久,一奸一弊叢生,往往中正非人,徇私去取。

劉毅不忍緘默,因力請更張,期清宿敝,奏疏有云:

臣聞立政者以官才為本,官才有三難,而國家興替之所由也。

人物難知,一也;一愛一憎難防,二也;情偽難明,三也。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一操一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一愛一憎決於心,情偽由於己,公無考校之負,私無告訐之忌,用心百態,求者萬端,廉讓之風滅,苟且之俗成,竊為聖朝恥之。

臣嘗謂中正之設,未獲一益,反得八損,高下逐強弱,是非隨興衰,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親私登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慢主罔時,實為亂源,所損一也;重其任而輕其人,所立品格,徒憑一人之意見,未經眾望之所歸,卒使駁違之論,橫於州里,嫌仇之隙,結於大臣,所損二也;推立格之意,以為才德有優劣,倫輩有首尾,序列高下,若貫魚之成次,秩然不亂,乃法立而弊生,名是而實非,公以為格,坐成其私,徒使上欺明主,下亂人倫,優劣易地,首尾倒錯,所損三也;國家賞罰,自王公以至庶人,無不如法,今置中正,委以重一柄一,無賞罰之防,遂至清平者寡,怨訟者眾,聽之則告訐無已,禁絕則侵枉無極,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聞,所損四也;一國之士,多者千數,或流徙異地,或取傍殊方,面猶不識,遑問才力,而中正無論知否,但采譽於台府,納毀於流言,任己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所損五也;職有大小,事有劇易,稽功敘績,庶足鼓舞人才,今則反是,當官著效者,或附卑品,在官無績者,轉得高敘,抑功實而隆虛名,長浮華而廢考績,所損六也;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則成,失其能則敗,今不狀才能之所宜,而徒第為九品,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長,以狀取人,則為本品之所限,即使鑒衡得實,猶慮品狀相仿,況意為取捨,黑白混淆,所損七也;前時銓次九品,朝廷猶詔令善惡必書,以為褒貶,故當時猶有所忌,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惡,所上不列其善,廢褒貶之義,任一愛一憎之斷,清濁同流,懲勸不明,天下人焉得不隳行而騖名,所損八也。

由此論之,職名中正,實為一奸一府,事名九品,實有八損。

古今之失,無逾於此。

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則銓政清而人才出矣。

事關重要,懇切上聞!

這疏上後,武帝雖嘗優容,仍然不見施行。

司空衛瓘,更與太尉汝南王亮等,申請盡除中正,規復鄉舉裡選的古制。

鄉舉裡選,可行於上古,不可行於後世。

試看今日選舉,便可知曉。

武帝但務因循,終不能改。

未幾劉毅疾歿,魏舒又以老疾辭官,旋亦謝世。

朝議征令鎮南大將軍杜預,還都輔政。

預已六十三歲,自荊州奉詔啟行,行次鄧縣,一病不起,告終驛館。

自武帝罷撤兵備,吏惰民嬉。

獨預鎮襄一陽一,常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所以文武並重,內立泮宮,外嚴堡寨,又引鑿滍淯諸水以溉原田,疏通揚夏諸水以達漕運,公私同利,兵民永賴,時人稱為杜父,又號為杜武庫。

平居無事,輒流覽經籍,自撰《春秋經傳集解》,又參考眾家譜弟,著成釋例,再作盟會圖春秋長歷。

再四斟酌,至老乃竣。

當時侍中王濟善相馬,和嶠善聚財,預謂濟有馬癖,嶠有錢癖,唯自己有《左傳》癖,迄今杜氏《集解》,流傳不替。

預歿後歸葬京兆,追贈開府,得謚為成。

天不憖遺,老成彫謝,只剩了一個衛司空,孤立無援,內為賈妃所忌,外為楊氏所嫌,免不得表裡相傾,不安於位。

衛宣曾尚帝女,見上文。

復好作狹邪游,伉儷間不甚和協。

楊駿等乘間設謀,謂宣若離婚,瓘必遜位,因囑黃門侍郎等劾瓘父子,諷武帝奪宣公主。

瓘當然慚懼,告老乞休。

武帝准如所請,聽令原爵休致,並命繁昌公主入宮居住,示與衛氏絕婚。

有司又奏宣所為不法,應付廷尉治罪,武帝總算不問。

後來知宣被誣,擬令公主仍歸衛家,哪知緣分已斷,不能再續,宣已病瘵亡身,徒使那金枝玉葉,坐守空幃,豈不可歎!

楊駿既排去衛瓘,復忌及汝南王亮,多方媒孽,不由武帝不從,竟命亮為大司馬,出督豫州諸軍事,使鎮許昌。

又徙封皇子南一陽一王柬為秦王,使出督關中,始平王瑋為楚王,使出督荊州,濮一陽一王允為淮南王,使出督揚江二州軍事。

柬瑋允三王,已見前文。

更立諸子為長沙王,穎為成都王,穎與瑋,並列八王中。

晏為吳王,熾為豫章王,演為代王,皇孫遹為廣陵王,遹為太子塚嗣,但不由嫡出,乃是宮妾謝玖所生。

謝玖本系武帝宮中的才人,才人系女官名。

秀外慧中,頗邀睿賞,特給賜東宮,使充妾媵,才閱年餘,便生一男,取名為遹。

遹年五歲,穎悟絕倫。

一夕,侍武帝側,驀聞宮外失火,左右驚惶,武帝欲登樓覘視,遹牽住武帝衣裾,不使上樓。

武帝問為何意?遹答說道:「昏夜倉猝,宜備非常,不可使火光照見人主。」

武帝不禁點首。

至火已救熄,內外安靜,益稱遹為奇兒。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且謂遹酷肖宣帝,將來必能纂承大統,所以太子不才,武帝未嘗不曉,只因遹生一性一敏慧,有恃無恐,所以不願廢儲,照舊過去。

賈妃南風,甚是妒悍,不悅皇孫,自遹得生長,更恐他妾再復生男,嚴加防檢。

適有一妾懷妊,腹大便便,為妃所覺,便用戟擲刺孕妾,隨刃仆地,且責宮女防閒不密,自持刀殺死數人。

武帝聞報大怒,命修金墉城冷宮,將妃廢錮。

充華趙粲,見首回。

為妃緩頰,從容入白道:「賈妃年少,未能免妒,待至長成以後,自當知改,願陛下三思!」就是楊後亦替她勸解,再加楊珧亦為進言,謂:「賈充有功社稷,不應遽忘,毋致廢及親女。」

此時力為悍妃幫忙,寧知後來反噬耶?武帝乃寢議不行。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轉瞬間已是太康十一年,改元太熙,進王渾為司徒,起衛瓘為太保,加光祿大夫石鑒為司空。

三人雖同心秉政,權力終不敵三楊。

更因武帝晚年,漁色成疾,常不視朝。

楊後居中用事,屢召入乃父楊駿,商榷要政。

至太熙元年孟夏,武帝病劇,索一性一將楊駿留侍禁中,一切詔令,俱出駿手,諸王大臣,無一與謀。

駿得擅易公卿,私樹心腹。

武帝連日昏沈,不省人事,既而迴光返照,偶覺清明,居然能起閱案牘,省視黜陟,適見駿所擬詔書,用人非才,因正色語駿道:「怎得便爾?」

駿惶恐謝罪。

武帝又道:「汝南王亮,已啟程否?」

駿答言尚未。

武帝又道:「快令中書草詔,留他立朝輔政。」

駿不得已傳命出去。

武帝臥倒一床一上,又昏昏睡著。

駿慌忙趨出,直至中書處索閱草詔,持還禁中,越宿尚未繳出。

中書監華廙入叩宮門,向駿乞還原稿,駿不肯與。

到了傍晚,復傳入華廙及中書令何劭,由楊後口宣帝旨,令作遺詔,授駿為太尉,兼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廙與劭不敢違慢,當即草就,呈與楊後。

楊後卻故意引入兩人,使就帝榻前作證。

兩人跪請帝安,然後由楊後遞過草詔,使武帝自視。

但見武帝睜著兩眼,看了許多時候,方才擲下,一些兒不加可否。

及廙與劭叩辭出宮,武帝已經彌留,臨危時忽問左右道:「汝南王來否?」

左右答言:「未來。」

武帝不能再言,長歎一聲,嗚呼崩逝。

在位二十五年,享壽五十五歲。

小子有詩歎道:

欲垂燕翼貴詒謀,悍媳蠶兒已兆憂。

況復托孤無碩彥,帷廧怎得免戈矛?

欲知武帝死後,宮中如何行動,待至下回敘明。

齊王攸憂死而晉無賢王,山濤魏舒,相繼謝世而晉無賢臣。

司空衛瓘,似尚為庸中佼佼者流,然不能直言無隱,徒假此座可惜之言,為諷諫計,已覺膽小如鼷!至閱及太子答草,又未敢發一奸一摘伏,皇然謝過,以視劉毅諸人,尚有愧焉。

武帝既知太子不聰,復恨賈妃之奇悍,廢之錮之,何必多疑,乃被欺於狡吏而不之知,牽情於皇孫而不之斷,受朦於宮帟而不之覺,卒至一誤再誤,身死而天下亂,名為開國,實是覆宗,王之不明,寧足福哉?閱此已為之一歎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兩晉演義
《兩晉演義》自序《兩晉演義》第一回 祀南郊司馬開基 立東宮庸雛伏禍《兩晉演義》第二回 墮詭計儲君納婦 慰癡情少女偷香《兩晉演義》第三回 楊皇后枕膝留言 左貴嬪攄才上頌《兩晉演義》第四回 圖東吳羊祜定謀 討西虜馬隆奏捷《兩晉演義》第五回 搗金陵數路並舉 俘孫皓二將爭功《兩晉演義》第六回 納群娃羊車恣幸 繼外孫螟子亂宗《兩晉演義》第七回 指御座諷諫無功 侍帝榻權豪擅政《兩晉演義》第八回 怙勢招殃楊氏赤族 逞兇滅紀賈後廢姑《兩晉演義》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後援周處捐軀《兩晉演義》第十回 諷大廷徙戎著論 誘小吏侍宴肆淫《兩晉演義》第十一回 草逆書醉酒逼儲君 傳偽敕稱兵廢悍後《兩晉演義》第十二回 墜名樓名姝殉難 奪御璽御駕被遷《兩晉演義》第十三回 迎惠帝反正除奸 殺王豹擅權拒諫《兩晉演義》第十四回 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兩晉演義》第十五回 討逆蠻力平荊土 拒君命冤殺陸機《兩晉演義》第十六回 劉刺史抗忠盡節 皇太弟挾駕還都《兩晉演義》第十七回 劉淵擁眾稱漢王 張方恃強劫惠帝《兩晉演義》第十八回 作盟主東海起兵 誅惡賊河間失勢《兩晉演義》第十九回 偽都督敗回江左 呆皇帝暴斃宮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回 戰陽平苟晞破賊壘 佐琅琊王導集名流《兩晉演義》第二十一回 北宮純力破群盜 太傅越擅殺諸臣《兩晉演義》第二十二回 乘內亂劉聰據國 借外援猗盧受封《兩晉演義》第二十三回 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兩晉演義》第二十四回 執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義旅關右迓親王《兩晉演義》第二十五回 貽書歸母難化狼心 行酒為奴終遭鴆毒《兩晉演義》第二十六回 詔江東愍帝徵兵 援靈武麴允破虜《兩晉演義》第二十七回 拘王浚羯胡吞薊北 斃趙染晉相保關中《兩晉演義》第二十八回 漢劉後進表救忠臣 晉陶侃合軍破亂賊《兩晉演義》第二十九回 小兒女突圍求救 大皇帝銜璧投降《兩晉演義》第三十回 牧守聯盟奉箋勸進 君臣屈辱蒙難喪生《兩晉演義》第三十一回 晉王睿稱尊嗣統 漢主聰見鬼亡身《兩晉演義》第三十二回 誅逆登基羊後專寵 乘釁獨立石勒稱王《兩晉演義》第三十三回 段匹磾受擒失河朔 王處仲抗表叛江南《兩晉演義》第三十四回 鎮湘中譙王舉義 失石頭元帝驚心《兩晉演義》第三十五回 逆賊橫行廷臣受戮 皇靈失馭嗣子承宗《兩晉演義》第三十六回 扶錢鳳即席用謀 遣王含出兵犯順《兩晉演義》第三十七回 平大憝群臣進爵 立幼主太后臨朝《兩晉演義》第三十八回 召外臣庾亮激變 入內廷蘇峻縱凶《兩晉演義》第三十九回 溫嶠推誠迎陶侃 毛寶負劍救桓宣《兩晉演義》第四十回 梟首逆戡亂成功 宥元舅顧親屈法《兩晉演義》第四十一回 察鈐音異僧獻技 失軍律醉漢遭擒《兩晉演義》第四十二回 並前趙石勒稱尊 防中山徐遐泣諫《兩晉演義》第四十三回 背顧命鴞子毀室 凜夢兆狐首歸邱《兩晉演義》第四十四回 盡愚孝適貽蜀亂 保遺孤終立代王《兩晉演義》第四十五回 殺妻孥趙主寡恩 協君臣燕都卻敵《兩晉演義》第四十六回 議北伐蔡謨抗諫 篡西蜀李壽改元《兩晉演義》第四十七回 餞劉翔晉臣受責 逐高釗燕主逞威《兩晉演義》第四十八回 斬敵將進滅宇文部 違朝議徙鎮襄陽城《兩晉演義》第四十九回 擢桓溫移督荊梁 降李勢蕩平巴蜀《兩晉演義》第五十回 選將得人涼州破敵 築宮漁色石氏宣淫《兩晉演義》第五十一回 誅逆子縱火焚屍 責病主抗顏極諫《兩晉演義》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兩晉演義》第五十三回 養子復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兩晉演義》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兩晉演義》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兩晉演義》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盜淫威張祚殺身《兩晉演義》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兩晉演義》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兩晉演義》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兩晉演義》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兩晉演義》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入洛《兩晉演義》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兩晉演義》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兩晉演義》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兩晉演義》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兩晉演義》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兩晉演義》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兩晉演義》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兩晉演義》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兩晉演義》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 應童謠秦主縊新城《兩晉演義》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謀段隨弒主《兩晉演義》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兩晉演義》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兩晉演義》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瑥斬將掃孱宗《兩晉演義》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兩晉演義》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兩晉演義》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兇弒孝武《兩晉演義》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兩晉演義》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祚衰魏兵深入《兩晉演義》第八十回 拓跋珪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兩晉演義》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兩晉演義》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兩晉演義》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兩晉演義》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兩晉演義》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兩晉演義》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暠獨立《兩晉演義》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兩晉演義》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兩晉演義》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兩晉演義》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兩晉演義》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兩晉演義》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主《兩晉演義》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兩晉演義》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入險《兩晉演義》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兩晉演義》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兩晉演義》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兩晉演義》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兩晉演義》第九十九回 入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兩晉演義》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