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傳第五十四:張立道,字顯卿。其先陳留人,後徙大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清史稿》列傳第五十四

清史稿

列傳第五十四

○張立道

張立道,字顯卿。

其先陳留人,後徙大名。

父善,登金進土第。

歲壬辰,國兵下河南,善以策干太第拖雷,命為必闍赤。

立道年十七,以父任備宿衛。

世祖即位,立道從北征,未嘗去左右。

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給所部軍儲,以干敏稱。

皇子忽哥赤封雲南王,往鎮其地,詔以立道為王府文學。

立道勸王務農以厚民,即署立道大理等處勸農官,兼領屯田事,佩銀符。

尋與侍郎寧端甫使安南,定歲貢之禮。

雲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專制歲久,有竊據之志,忌忽哥赤來為王,設宴置毒酒中,且賂王相府官無洩其事。

立道聞之,趨入見,守門者拒之,立道怒與爭。

王聞其聲,使人召立道,乃得入,為王言之。

王引其手,使探口中,肉已腐矣。

是夕,王薨。

寶合丁遂據王座,使人諷王妃索王印。

立道潛結義士,得十三人,約共討賊,刺臂血和金屑飲之,推一人走京師告變。

事頗露,寶合丁乃囚立道,將殺之。

人匠提舉張忠者,燕人也,於立道為族兄,結壯士夜劫諸獄,出之,共亡至土蕃界,遇帝所遣御史大夫博羅歡、王傅別怗與告變人俱來。

二人者遂與立道俱還,按寶合丁及王府官嘗受賂者,皆伏誅。

有旨召立道等入朝,問王薨時狀。

帝聞立道言,泣數行下,歔欷久之,曰:「汝等為我家事甚勞苦,今欲事朕乎,事太子乎,事安西王乎?惟妝意所向。」

立道等奏願留事陛下,於是賜立道金五十兩,以旌其忠,張忠等亦皆授官有差。

八年,復使安南,宣建國號詔。

立道並黑水,跨雲南,以至其國,歲貢之禮遂定。

十年三月,領大司農事,中書以立道熟於雲南,奏授大理等處巡行勸農使,佩金符。

其地有昆明池,介碧雞、金馬之間,環五百餘里,夏潦暴至,必冒城郭。

立道求泉源所自出,役丁夫二千人治之,洩其水,得壞地萬餘頃,皆為良田。

爨、僰之人雖知蠶桑,而未得其法,立道始教之飼養,收利十倍於舊,雲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羅羅諸山蠻慕之,相率來降,收其地悉為郡縣。

十五年,除中慶路總管,佩虎符。

先是雲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為先師。

立道首建孔子廟,置學舍,勸士人子弟以學,擇蜀士之賢者,迎以為弟子師,歲時率諸生行釋菜禮,人習禮讓,風俗稍變矣。

行省平章賽典赤表言於朝,有旨進官以褒之。

十七年,入朝,力請於帝以雲南王子也先帖木兒襲王爵,帝從之。

遂命立道為臨安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仍佩虎符,陛辭,賜以弓矢、衣服、鞍馬。

始赴任,會禾泥路大首領必思反,扇動諸蠻夷。

及發兵討之,拔其城邑,鼓行而前,徇金齒甸七十城,越麻甸,抵可蒲,皆下之。

有遺以馴象、金鳳異物者,悉獻諸朝。

二十二年,又籍兩江儂士貴、岑從毅、李維屏所部戶二十五萬有奇,以其籍歸有司。

遷臨安廣西道軍民宣撫使。

復創廟學於建水路,書清白之訓於公廨,以警貪墨,風化大行。

入朝,值權臣用事,遂退居散地。

條陳十二策,皆切當之務,帝嘉納焉。

二十七年,北京地陷,人民震驚,命立道為本路總管。

未行,安南世子陳日燇遣其臣嚴仲維、陳子良等詣京師告襲爵。

先是,其國主陳日烜累召不至,權遣其族父遺一愛一入貢,朝廷因封為安南王。

遺一愛一還,日烜一陰一害之。

遣使問罪,日烜拒使者不受命,遂遣將討之,失利而還。

帝怒,欲再發兵,丞相完澤、平章不忽木言:「蠻夷小邦,不足以勞中國。

張立道嘗再使安南有功,今復使往,宜無不奉命。」

帝招至香殿,諭之曰:「小一柄一不恭,今遣汝往諭朕意,宜盡乃心。」

立道對曰:「君父之命,雖蹈水火不敢辭,臣愚恐不足專任,乞重臣一人與俱,臣為之副。」

帝曰:「卿朕腹心臣,使一人居卿上,必敗卿謀。」

遂授禮部尚書,佩三珠虎符。

賜衣段、金鞍、弓矢以行。

至安南界,謂郊勞者曰:「語爾世子,當出郭迎詔。」

日燇乃率其屬,焚香伏謁道左。

既抵府,日燇拜跪,聽詔如禮。

立道傳上命,數其罪,為書曉之。

日燇曰:「比三世辱公使,公大國之卿,小一柄一之師也,何以教我?」

立道曰:「昔鎮南王奉詞致討,汝非能勝之也,由其不用嚮導,率眾深入,不見一人,遲疑而還,曾未出險,風雨驟至,弓矢盡壞,眾不戰而自潰,天子亦既知之。

汝所恃者,山海之險、瘴癘之惡耳。

且雲南與嶺南之人,習俗同,技力等,今發而用之,繼以北方之勁卒,汝復能抗哉?汝戰不利,不過遁入海中,島夷乘釁,必來寇抄汝,汝食少不能支,必為彼屈,汝為其臣,孰若為天子臣乎?今海上諸夷,歲貢於汝者,亦畏我大國之爾與也。

聖天子有德於汝甚厚。

前年之師,殊非上意,邊將讒汝爾。

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謝罪請命,輒稱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國之師,今禍且至矣,惟世子計之。」

日燇拜,且泣涕而言曰:「公之言良是也,為我計者,皆不知出此。

前日之戰,救死而已,寧不知懼!天子使公來,必能活我。」

北面再拜,誓死不敢忘天子之德。

遂迎立道入,出奇寶為賄,立道一無所受,但要日燇入朝。

日燇曰:「貪生畏死,人之常情,誠有詔貸以不死,臣將何辭。」

乃先遣其臣阮代之、何惟巖等隨立道上表謝罪,修歲貢之禮如初,且言所以願朝之意。

廷臣有害其功者,以為必先朝而後赦。

日燇懼,卒不敢至,議者惜之。

二十八年,遣立道奉使按行兩浙,尋以為四川南道宣慰使,遷陝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

三十年,皇曾孫松山封梁王,出鎮雲南。

大德二年,廷議求舊臣可為梁王輔行者,立道遂以陝西行台侍御史拜雲南行省參政。

視事期月,卒於官。

立道凡三使安南,官雲南最久,頗得土人之心,為之立祠於鄯善城西。

立道所著詩文,有《效古集》、《平蜀總論》、《安南錄》、《雲南風土記》、《六昭通說》若干卷。

子元,雲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張庭珍庭瑞

張庭珍,字國寶,臨潢全州人。

父楫,金商州南倉使。

歲壬辰,籍其民數千來降,太宗命監榷北京等路賦課,俄改北京都轉運使,因家北京。

歲辛亥,憲宗即位,以庭珍為必闍赤。

高麗不請命,擅徙居海中江華島,遣庭珍往問之。

其王言:「臣事本朝未嘗不謹,而大軍歲入侵掠,避而走險,不得已也。」

且賂庭珍金銀數千兩。

庭珍卻之而歸,以狀聞。

帝為禁戍兵無擅入其地,高麗以安。

帝伐宋,至閬州,授安一撫使。

世祖即位,自將北伐,以庭珍熟知西京入漠南路,遣立沙井諸驛,兼給糧運,俄授同僉土蕃經略使。

至元六年,安南入貢不時,以庭珍為朝列大夫、安南國達魯花赤,佩金符,由吐蕃、大理諸蠻至於安南。

世子光昺立受昭,庭珍責之曰:「皇帝不欲以汝土地為郡縣,而聽汝稱籓,遣使喻旨,德至厚也。

王猶與宋為脣齒,妄自尊大。

今百萬之師圍襄一陽一,拔在旦夕,席捲渡江,則宋亡矣,王將何恃?且雲南之兵不兩月可至汝境,覆汝宗祀有不難者,其審謀之。」

光昺惶恐,下拜受詔,既而語庭珍曰:「聖天子憐我,而使者來多無禮,汝官朝列,我王也,相與抗禮,古有之乎?」

庭珍曰:「有之。

王人雖微,序於諸侯之上。」

光昺曰:「汝過益州,見雲南王拜否?」

庭珍曰:「雲南王,天子之子,汝蠻夷小邦,特假以王號,豈得比雲南王?況天子命我為安南之長,位居汝上耶!」光昺曰:「既稱大國,何索吾犀象?」

庭珍曰:「貢獻方物,籓臣職也。」

光昺無以對,益慚憤,使衛兵露刃環立以恐庭珍。

庭珍解所佩弓刀,坦臥室中曰:「聽汝何為!」光昺及群下皆服。

明年,遣使隨庭珍入貢。

庭珍見帝,以所對光昺之言聞,帝大悅,命付翰林承旨王磐紀之。

授襄一陽一行省郎中。

與阿里海牙從數騎抵襄一陽一南門,呼宋將呂文煥語曰:「我師所攻,無不取者,汝孤城路絕,外無一兵之援,而欲以死守求空名,如闔郡之人何!汝宜早圖之。」

文煥帳前將田世英、曹彪執其總管武榮來降,文煥益孤,明日,遣黑楊都統來議納款。

將遣之還報,庭珍曰:「彼來,或以計覘我,未能必其果降。

此人呂氏腹心,不如留之,以伐其謀。」

元帥阿術然之,乃留不遣。

又明日,文煥舉城降。

以功遷中順大夫、遙授知歸德府行樞密院經歷。

諸軍南渡,復為行省郎中,俄授金虎符、襄一陽一總管,兼府尹,改郢、復二州達魯花赤。

宋平,遷平江路達魯花赤,改同知浙東宣慰使司事。

未行,拜大司農卿。

連居親憂,起復南京路總管,兼開封府尹。

開封有控鶴軍士十餘人,賃大宅聚居,縱橫街陌。

庭珍始至,察其必為盜,急捕之,得寶玩、器服、子女滿室,窮索其一黨一,俱殺之,民以為神。

河決,灌太康,漂溺千里,庭珍括商人漁子船及縛木為筏,載糗糧四出救之,全活甚眾。

水入善利門,庭珍親督夫運薪土捍之,不能止,乃頹城為堰。

水既退,即發民增外防百三十里,人免水憂。

俄卒於官。

庭珍一性一清慎,丞相伯顏嘗語人曰:「諸將渡江,無不荒貪,唯我與國寶始終自守。」

聞者以為知言。

弟庭瑞。

庭瑞字天表,幼以功業自許,兵法、地誌、星歷、卜筮無不推究,以宿衛從憲宗伐蜀為先鋒。

中統二年,授元帥府參議,留戍青居。

諸軍攻開州、達州,庭端將兵築城虎嘯山,扼二州路。

宋將夏貴以師數萬圍之,城當砲,皆穿,築柵守之,柵壞,乃依大樹張牛馬皮以拒砲。

貴以城中人飲於澗,外絕其水。

庭瑞取人畜溲沸煮之,瀉土中以洩臭,人日飲數合,脣皆瘡裂。

堅守逾月,援兵不敢進。

庭瑞度宋兵稍懈,三分其兵,夜劫貴營,宋兵驚潰,殺都統欒俊、雍貴、胡世雄等五人,斬千餘級,庭瑞亦被傷數處。

以功授奉議大夫、知高唐州,改濮州尹,遷陝西四川道按察副使。

政過於猛,上官弗便,陷以罪,徙四川屯田經略副使。

東西川行樞密院發兵圍重慶,朝廷知庭瑞練習軍事,換成都總管,佩虎符,舟楫兵仗糧儲皆倚以辦。

蜀平,升諸蠻夷部宣慰使,甚得蠻夷心。

碉門羌與婦人老幼入市,爭價殺人,碉門魚通司擊其人。

羌酋怒,斷繩橋,謀入劫之。

魚通司來告急,左丞汪惟正問計,庭瑞曰:「羌俗暴悍,以鬥殺為勇。

今如蜂毒一人,而即以門牆之寇待之,不可。

宜遣使往諭禍福,彼悟,當自回矣。」

惟正曰:「使者無過於君。」

遂從數騎,抵羌界。

羌陳兵以待,庭瑞進前語之曰:「殺人償死,羌與中國之法同,有司擊諸人,欲以為見證耳。

而汝即肆無禮,如行省聞於朝,召近郡兵,空汝巢一穴一矣。」

其酋長棄槍一弩一羅拜曰:「我近者生裂羊脾卜之,視肉之文理何如,則吉其兆,曰:『有白馬將軍來,可不勞兵而罷。

』今公馬果白,敢不從命。」

乃論殺人者,余盡縱遣之。

遂與約,自今交市者,以碉門為界,無相出入。

官買蜀茶,增價鬻於羌,人以為患。

庭瑞更變引法,使每引納二緡,而付文券與民,聽其自市於羌,羌、蜀便之。

先時,運糧由楊山溯江,往往覆陷,庭瑞始立屯田,人得免患。

都掌蠻叛,蠻善飛槍,聯松枝為牌自蔽,行省命庭瑞討之。

庭瑞所射矢,出其牌半竿,蠻驚曰:「何物弓矢如此之力!」即請服。

惟斬其酋德蘭酉等十餘人,而招復其餘民。

授敘州等處蠻夷部宣撫使,改潭州路總管。

時湖廣省臣方剝民為功,庭瑞知不可拒,乃辭歸關中。

三年,思成都,遂從漢中分家奴往居焉。

以疾卒。

庭瑞初屯青居,其土多橘,時中州艱得蜀藥,其價倍常。

庭瑞課閒卒,日入橘皮若干升儲之,人莫曉也。

賈人有喪其資不能歸者,人給橘皮一石,得錢以濟,莫不感之。

家有一愛一妾,一日見老人與之語,乃其父也,妾以告庭瑞。

召視之,其貌甚似,問:「欲得汝女歸耶?」

其人以為幸侍左右,非敢求與歸。

庭瑞曰:「汝女居吾家,不過群婢,歸嫁則良人矣。」

盡取奩裝書券還之,時人以為難。

○張惠

張惠,字廷傑,成都新繁人,宋尚書右僕射商英之裔孫也。

其先徙居青河,後徙蜀。

歲丙申,惠年十四,兵入蜀,被俘至杭海。

居數年,盡通諸國語,丞相蒙速速一愛一而薦之,入侍世祖籓邸。

以謹敏稱,賜名兀魯忽訥特。

世祖即位,授燕京宣慰副使。

為政寬簡,奏免分數錢,罷硝鹼局。

俄遷侍中。

至元元年冬,拜參知政事,行省山東。

以銀贖俘囚二百餘家為民,其不能歸者,使為僧,建寺居之。

李璮之亂,山東民被軍士虜掠者甚眾,惠至,大括軍中,悉縱之。

又奏選良吏,去冗官,以蘇民瘼。

遷制國用司副使。

會改制國用司為尚書省,拜參知政事,遷中書左丞,進右丞。

伯顏帥師伐宋,十二年夏,詔惠主其饋餉,凡江淮錢谷皆領之。

十三年春,宋降,伯顏命惠與參知政事阿剌罕等入城,按閱府庫版籍,收其太廟及景靈宮禮樂器物、冊寶、郊天儀仗。

籍江南民為工匠凡三十萬戶,惠選有藝業者僅十餘萬戶,余悉奏還為民。

伯顏以宋主北還,俾惠居守。

惠不待命,輒啟府庫封鑰,伯顏以聞,詔左丞相阿術、平章政事阿塔海詰之,征還京師。

二十年,拜榮祿大夫、平章政事,行省揚州。

二十二年,入朝,覆命以平章政事行省杭州。

至無錫卒,年六十二。

惠所至有能聲,及老,頗以沉浮取譏。

子遵誨。

○劉好禮

劉好禮,字敬之,汴梁祥符人。

父仲澤,金大理評事,遙授同知許州,徙家保定之完州。

好禮幼有志,知讀書,通國言,憲宗時廉訪府闢為參議。

歲乙卯,改永興府達魯花赤。

至元元年,以侍儀廉希逸薦召見,言舉人材數事,稱旨。

五年,應詔建言:「凡有司奏請,宜先啟皇太子,俾得閱習庶政,以為社稷生民之福。

陝西重地,宜封皇子諸王以鎮之。

創築都城,宜給直以市民地。

選榜不宜以中統三年為限,後是者不錄。」

帝是其言,敕中書施行。

七年,遷益蘭州等五部斷事官,以比古之都護,治益蘭。

其地距京師九千餘里,民俗不知陶冶,水無舟航。

好禮請工匠於朝,以教其民,迄今稱便。

或言榷鹽酒可以佐經費,好禮曰:「朝廷設官要荒,務以綏遠,寧欲奪其利耶!」言者慚服。

十年,北方諸王叛,執好禮軍中,幾死,其大將以好禮善應對,釋之。

十六年春,叛王召好禮至欠欠州曰:「皇帝疑我,致有今日。」

好禮曰:「不疑。

果疑王,召王至京師,肯還之耶?」

十七年春,好禮率眾走別部,守厄以待兵至。

遇叛王軍,迫好禮西逾雪峨嶺。

好禮自度,逾是則無望其還,遂以衣服賂叛王千戶,始獲東出鐵壁山口,間道南走數日,從者繼至且千人。

中道糧絕,捕獵以為食。

七月,至菊海,始與戍兵接,得乘傳至昌州。

入見,帝賜之食與鈔。

十八年,授嘉議大夫、澧州路總管。

十九年,入為刑部尚書,俄改禮部,又改吏部。

好禮建言中書:「像力最巨,上往還兩都,乘輿象駕,萬一有變,從者雖多,力何能及。」

未幾,像驚,幾傷從者。

二十一年,出為北京路總管。

再入為戶部尚書。

二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二。

子晸,為河西隴右道肅政廉訪使。

○王國昌

王國昌,膠州高密人。

初為膠州千戶,中統元年,入覲,世祖察其能,遷左武衛親軍千戶,佩金符,召問軍旅之事,國昌奏對甚悉,帝嘉之,賜白金、錦袍。

至元五年,人有上書言高麗境內黑山海道至宋境為近,帝命國昌往視之。

泛海千餘里,風濤洶湧,從者恐,勸還,國昌神色自若,徐曰:「奉天子威命,未畢事而遽返,可乎?」

遂至黑山乃還,帝延見慰勞。

而東夷皆內屬,惟日本不受正朔,帝知隋時曾與中國通,遣使諭以威德,令國昌率兵護送,道經高麗。

時高麗有叛臣據珍島城,帝因命國昌與經略使印突、史樞等攻拔之。

八年,復遣使入日本,乃命國昌屯於高麗之義安郡以為援。

冬十月,卒於軍。

子通嗣。

通,初襲爵為左衛親軍千戶,十二年,從諸軍伐宋,渡江,鎮鄂州。

時潭州不下,兵薄其城,通以所將千人破其柵,宋兵遁去,通縱兵追擊,殺獲甚眾,以功進武節將軍。

從攻靜江,下之。

十四年,改侍衛親軍千戶。

明年,通上書,言今南方已定,而北陲未安,請屯田於和林,率所部自效,帝慰勞遣之。

從破敵兵於金山,俘獲生口及馬羊牛駝不可勝計,進顯武將軍,賜金虎符,升僉左衛親軍都指揮使。

從討叛王乃顏,遷副都指揮使。

明年,屯田瓜、沙諸州,進階明威將軍。

武宗即位,命總京城衛兵。

樞密院復奏通攝左丞,領諸衛屯田兵。

尋遷屯儲衛親軍都指揮使,鎮海口。

以疾卒。

子燕出不花,襲武德將軍、左衛親軍副都指揮使。

○姜彧

姜彧,字文卿,萊州萊一陽一人也。

父椿,避亂往依濟南張榮,因家焉。

彧幼穎悟好學,榮守濟南,闢為掾,升左右司知事,尋遷郎中,進參議官。

中統二年,彧與榮孫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狀已露,宜先其未發制之,未報。

明年春,璮果反。

時諸郡不為兵備,璮即襲據濟南。

彧棄家從榮,招集散亡。

迎諸王哈必赤進兵討之。

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糧盡勢蹙,彧乃昏夜請見王曰:「聞王陛辭時,面受詔曰:『發兵誅璮耳,毋及無辜。

』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諭諸將分守城門,勿令縱兵,不然城中無噍類矣。」

王曰:「汝言城破,解一陰陽一耶?」

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於王,晚矣。」

王悟。

明日,賊眾開門出降,王下令諸軍,敢入城者論以軍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

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參議,改知濱州。

時行營軍士多佔民田為牧地,縱牛馬壞民禾稼桑棗,彧言於中書,遣官分畫疆畔,捕其強猾不法者置之法。

乃課民種桑,歲余,新桑遍野,人名為太守桑。

及遷東平府判官,民遮請留,馬為之不行。

至元五年,召拜治書侍御史,出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賜金虎符,改信州路總管。

後累遷陝西漢中、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

後以老病遍濟南,尋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

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

子迪吉。

○張礎

張礎,字可用,其先渤海人,金末,曾祖琛徙燕之通州。

祖伯達,從忽都忽那顏略地燕、薊,金守蒲察七斤以城降。

忽都忽承製以伯達為通州節度判官,遂知通州。

父范,為真定勸農官,因家焉。

礎業儒,丙辰歲,平章廉希憲薦於世祖潛邸。

時真定為諸王阿里不哥分地,阿里不哥以礎不附己,銜之,遣使言於世祖曰:「張礎,我分地中人,當以歸我。」

世祖命使者復曰:「兄弟至親,寧有彼此之間,且我方有事於宋,如礎者,實所倚任,待天下平定,當遣還也。」

己未,從世祖伐宋,凡征發軍旅文檄,悉出其手。

中統元年,立中書省,以礎權左右司事,尋出為彰德路拘榷官,復入為三部員外郎,賜金符,為平一陽一路同知轉運使,改知獻州,同知東平府事,又改知威州。

有婦人乘驢過市者,投下官暗赤之奴引鳴鏑射婦人墜地,奴匿暗赤家。

礎將以其事聞,暗赤懼,乃出其奴,論如法。

至元十四年,立諸道提刑按察司,以礎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副使,佩金符。

宣慰使失裡貪暴,掠良民為奴,礎劾黜之。

遂安縣民聚眾負險為亂,命礎與同知浙西道宣慰使劉宣領兵捕之。

宣即欲進兵,礎曰:「江南新附,守吏或失撫字,宜遣人招諭,以全眾命。」

宣不可,礎曰:「諭之不來,加誅未晚。」

遂遣人諭之,逆一黨一果自縛請罪,礎釋之,宣乃歎服。

遷嶺南廣西道提刑按察使。

廣西宣慰使也裡脫強奪民財,礎按其罪。

遷嶺北湖南道提刑按察副使,授賓州路總管,不赴,拜國子祭酒,尋出為安豐路總管。

三十一年,卒於官,年六十三。

贈昭文館大學士、正奉大夫,封清河郡公,謚文敏。

子淑,衛輝路推官。

○呂掞

呂掞字,伯充,河內人。

七世祖公緒,與宋丞相公著為從昆弟。

祖庭,金末避亂,去鄉里。

父佑,歸附,初隸兵籍,轉徙北郡,復至關中,家焉。

廉希憲宣撫京兆,聘許衡教授生徒,掞從衡學。

衡為國子祭酒,舉掞為伴讀,輔成教養,掞之功為多。

至元十三年,擢陝西道按察司知事。

未行,會宋降者言襄、漢新附,民情未安,有呂子開者,向為襄一陽一制置司參謀官,今退居鄂,其人悉知宋事,宜徵用之,朝廷議遣使而難其人。

或言子開舊名偉,金亂入宋,更名文蔚,字子開,於掞為從叔父,宜遣掞行。

時江淮兵猶未戢,掞聞之,慨然請行。

子開既入覲,陳安一撫襄、漢便宜,詔以子開為翰林直學士,辭不就。

十四年,授掞四川行樞密院都事。

時宋制置使張玨守重慶,安一撫使王立守合州,詔樞府分兵取之。

李德輝行西院事於成都,獲立偵卒張郃等數人,將殺之,掞曰:「彼不即降者,以昔嘗抗命,城降懼誅耳。

今宜釋郃等,俾歸諭立。」

未幾,立果遣郃等繼蠟書至成都,德輝請與東院同受降。

後期不至,德輝承製授立仍為安一撫使,知合州,開倉賑民,禁戢剽掠。

而瀘、敘、崇慶、播、夔、萬等郡聞之,相繼送款。

巴、黔民感掞與德輝之惠,並祠事之。

東院恥其無功,誣德輝越境邀功,械立於長安獄,將誅之。

掞適以事至京師,言於許衡。

衡白留守賀仁傑,遂奏釋立,賜金虎符,仍舊官。

掞亦以平定四川功,詔賜金織衣、弓刀、鞍勒、白金,升奉訓大夫、四川行省左右司郎中。

十九年,調同知順慶路總管府事,以疾辭。

二十年,征為國子司業,以未終喪辭。

三十年,改華州知州,勸農興學,具有成效,及代,民爭留之。

大德中,河東、關隴地震,月餘不止,掞與集賢學士蕭渼,各設問答數千言,以究其理,且移書廟堂,陳救災弭患之道。

仁宗即位,召拜翰林侍讀學士。

時方議行科舉,掞曰:「經明行修,質而少華,非惟士有實學,國家當得真才,以登治平。」

未幾致仕。

延祐元年,遣使給驛送還關中。

十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八。

贈陝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東平郡公,謚文穆。

子三人:杲、果、楨,皆顯仕。

孫魯,濟寧路總管。

○譚資榮

譚資榮,字茂卿,德興懷來人。

敦厚寡言,頗知讀書,仕金為縣令。

歲己卯,河朔歸版圖,資榮率眾款附,主帥稔聞其名,即日以金符授元帥左都監,為縣令如故。

後從征,以功賜金虎符,升行元帥府事,復以其弟資用代充元帥左監軍。

歲壬辰,資榮從攻汴梁有功。

既而舉資用自代,退而耕田讀書,以為逸老計,時年四十。

子二人:曰澄,曰山阜。

澄好讀書,又習國語,為監縣,多善政。

世祖在潛邸時,澄入見,世祖嘉其容止安詳,留居籓府,稱其官而不名,以其弟山阜代為縣。

遣邇臣出使,必以澄偕。

中統元年,制書褒美,以為懷孟路總管。

明年,入覲,賜金符。

四年,易虎符。

居官時,訟至立決,教民力田務本。

歷彰德同知,遷河南路總管,兼府尹。

明年,奔父喪。

中書不聽其終制,奏起復蒞職。

後歷司農少卿,遷陝西四川提刑按察使。

逾年,西南夷羅羅斯內附,帝以澄文武兼資,可使鎮撫新國,以為副都元帥、同知宣慰使司事。

至其境,諭之曰:「皇元一視同仁,不間遠近,特置大帥,安集招懷,以捍外侮,非利徵求於汝也。」

夷人一大悅。

尋以疾卒。

子克修,事裕宗於東宮,出為江南湖北、河北河南、陝西漢中三道提刑按察使。

孫男三人:曰忠,曰質,曰文。

○王惲

王惲,字仲謀,衛州汲縣人。

曾祖經。

祖宇,仕金,官敦武校尉。

父天鐸,金正大初,以律學中首選,仕至戶部主事。

惲有材干,一操一履端方,好學善屬文,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

史天澤將兵攻宋,過衛,一見接以賓禮。

中統元年,左丞姚樞宣撫東平,闢為詳議官。

時省部初建,令諸路各上儒吏之能理財者一人,惲以選至京師,上書論時政,與渤海周正並擢為中書省詳定官。

二年春,轉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尋兼中書省左右司都事。

治錢谷,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鹹究所長,同僚服之。

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監察御史,知無不言,論列凡百五十餘章。

時都水劉晸交結權勢,任用頗專,陷沒官糧四十餘萬石,惲劾之,暴其一奸一利,權貴側目。

又言:「晸監修太廟畢功,特轉官錫賞,今才數年,樑柱摧朽,事涉不敬,宜論如法。」

晸竟以憂卒。

秩滿,陳天祐、雷膺交薦於朝。

九年,授承直郎、平一陽一路總管府判官。

初,絳之太平縣民有陳氏者殺其兄,行賂緩獄,蔓引逮系者三百餘人,至五年不決。

朝廷委惲鞫之,一訊即得其實,乃盡出所逮系者。

時絳久旱,一夕大雨。

十三年,奉命試儒人於河南。

十四年,除翰林待制,拜朝列大夫、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尋改置諸道制下,遷燕南河北道,按部諸郡,贓吏多所罷黜。

十八年,拜中議大夫、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不赴。

裕宗在東宮,惲進《承華事略》,其目曰廣孝、立一愛一、端本、進學、擇術、謹習、聽政、達聰、撫軍、崇儒、親賢、去邪、納誨、幾諫、從諫、推恩、尚儉、戒逸、知賢、審官,凡二十篇。

裕宗覽之,至漢成帝不絕馳道,唐肅宗改服絳紗為硃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禮,亦當如是。」

又至邢峙止齊太子食邪蒿,顧侍臣曰:「一菜之名,遽能邪人耶?」

詹事丞張九思從旁對曰:「正臣防微,理固當然。」

太子善其說,賜酒慰喻之。

令諸皇孫傳觀,稱其書弘益居多。

十九年春,改山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在官一年,以疾還衛。

二十二年春,以左司郎中召。

時右丞盧世榮以聚斂進用,屢趣之不赴。

或問其故,惲曰:「力小任大,剝眾利己,未聞能全者。

遠之尚恐見浼,況可近乎!」既而果敗,眾服其識。

二十六年,授少中大夫、福建閩海道提刑按察使。

黜官吏貪一污不法者凡數十人;察系囚之冤滯者,決而遣之;戒戍兵無得寓民家,而創營屋以居之。

每謂為治之本在於得人,乃進言於朝曰:「福建所轄郡縣五十餘,連山距海,實為邊徼重地。

而民情輕詭,由平定以來官吏貪殘,故山寇往往嘯聚,愚民因而蟻附,剽掠村落,官兵致討,復蹂踐之甚,非朝廷一視同仁之意也。

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辟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

時行省討劇賊鍾明亮無功,惲復條陳列利害曰:「福建歸附之民戶幾百萬,黃華一變,十去四五。

今劇賊猖獗,又酷於華,其可以尋常草竊視之?況其地有溪山之險,東擊西走,出沒難測,招之不降,攻之不克,宜選一精一兵,申明號令,專命重臣節制,以計討之,使彼勢窮力竭,庶可取也。」

二十八年,召至京師。

二十九年春,見帝於柳林行宮,遂上萬言書,極陳時政。

授翰林學士、嘉議大夫。

成宗即位,獻《守成書鑒》一十五篇,所論悉本諸經旨。

元貞元年,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因集《聖訓》六卷上之。

大德元年,進中奉大夫。

二年,賜鈔萬貫。

乞致仕,不許。

五年,再上章求退,遂授其子公孺為衛州推官,以便養,仍官其孫笴秘書郎。

大德八年六月卒。

贈翰林學士承旨、資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謚文定。

其著述有《相鑒》五十卷、《汲郡志》十五卷、《承華事略》、《中堂事記》、《烏台筆補》、《玉堂嘉話》,並雜著詩文,合為一百卷。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清史稿
本紀第一 太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憲宗本紀第四 世祖一本紀第五 世祖二本紀第六 世祖三本紀第七 世祖四本紀第八 世祖五本紀第九 世祖六本紀第十 世祖七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本紀第十三 世祖十本紀第十四 世祖十一本紀第十五 世祖十二本紀第十六 世祖十三本紀第十七 世祖十四本紀第十八 成宗一本紀第十九 成宗二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本紀第二十一 成宗四本紀第二十二 武宗一本紀第二十三 武宗二本紀第二十四 仁宗一本紀第二十五 仁宗二本紀第二十六 仁宗三本紀第二十七 英宗一本紀第二十八 英宗二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本紀第三十三 文宗二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本紀第三十五 文宗四本紀第三十六 文宗五本紀第三十七 寧宗本紀第三十八 順帝一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本紀第四十二 順帝五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本紀第四十七 順帝十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上 五行一志第三下 五行二志第四 歷一志第五 歷二志第六 歷三志第七 歷四志第八 歷五志第九 歷六志第十 地理一志第十一 地理二志第十二 地理三志第十三 地理四志第十四 地理五志第十五 地理六志第十六 河渠一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志第十八 禮樂一志第十九 禮樂二志第二十 禮樂三志第二十一 禮樂四志第二十二 禮樂五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志第二十四 祭祀二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志第二十七下 祭祀六志第二十八 輿服一志第二十九 輿服二志第三十 輿服三志第三十一 選舉一志第三十二 選舉二志第三十三 選舉三志第三十四 選舉四志第三十五 百官一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志第三十七 百官三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志第四十 百官六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志第四十二 食貨一志第四十三 食貨二志第四十四 食貨三志第四十五上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下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兵一志第四十七 兵二志第四十八 兵三志第四十九 兵四志第五十 刑法一志第五十一 刑法二志第五十二 刑法三志第五十三 刑法四表第一 后妃表表第二 宗室世系表表第三 諸王表表第四 諸公主表表第五上 三公表表第五下 三公表二表第六上 宰相年表表第六下 宰相年表二列傳第一 后妃一列傳第二 睿宗列傳第三 后妃二列傳第四列傳第五列傳第六列傳第七列傳第八列傳第九列傳第十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三列傳第十四列傳第十五列傳第十六列傳第十七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九列傳第二十列傳第二十一列傳第二十二列傳第二十三列傳第二十四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六列傳第二十七列傳第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九列傳第三十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五列傳第三十六列傳第三十七列傳第三十八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一列傳第四十二列傳第四十三列傳第四十四列傳第四十五列傳第四十六列傳第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九列傳第五十列傳第五十一列傳第五十二列傳第五十三列傳第五十四列傳第五十五列傳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八列傳第五十九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一列傳第六十二列傳第六十三列傳第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五列傳第六十六列傳第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八列傳第六十九列傳第七十列傳第七十一列傳第七十二列傳第七十三列傳第七十四列傳第七十五列傳第七十六 儒學一列傳第七十七 儒學二列傳第七十八 良吏一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列傳第八十二 忠義三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列傳第八十四 孝友一列傳第八十五 孝友二列傳第八十六 隱逸列傳第八十七 列女一列傳第八十八 列女二列傳第八十九 釋老列傳第九十 方技(工藝附)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列傳第九十二 奸臣列傳第九十三 叛臣列傳第九十四 逆臣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列傳第九十六 外夷二列傳第九十七 外夷三●纂修元史凡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