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巧治病》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中醫稱「白疕」、「疕風」、「松皮癬」等。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自我調養巧治病》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

自我調養巧治病

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

俗稱牛皮癬,是一種以紅色丘疹或斑片,上覆銀白色鱗屑為損害特點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

中醫稱「白疕」、「疕風」、「松皮癬」等。

認為因風寒外襲,營衛失調;風熱鬱於肌膚,郁久生燥;內熱外虛,濕毒所乘;肝腎不足,陰血虧虛等各種病因使經脈阻滯,氣血凝結,或營血虧耗,肌膚失養而發病。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可能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影響、神經精神因素和免疫功能障礙有關。

分尋常型和特殊型(包括膿瘡型、滲出型、關節炎型和紅皮病型)。

尋常型較多見,初起為針頭至綠豆大小的紅色丘疹,逐漸增多變大,形成邊緣清楚的紅色斑片,上附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手抓如雲母片樣層層脫落,刮除後見點狀出血。

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其在肘關節、膝關節附近,可發展到全身。

病程長,常反覆,夏輕冬重。

特殊型銀屑病又分關節炎型、膿瘡型、紅皮症型,極少見。

雖然此病在青壯年多發,但多至老年均未能治癒,所以老年銀屑病患者很多。

老年銀屑病皮損消退後易色素沉著。

(一)起居調養法

(1)保持生活有規律和心情舒暢,避免憂慮急躁,避免感冒、精神緊張。

(2)防止搔抓、外傷或其他不良刺激。

(3)去除可疑病因,如慢性感染病灶等。

(二)藥物調養法

1.常用驗方

(1)大蒜、韭菜各50克。

將韭菜與去皮的大蒜共搗如泥,放火上烘熱,塗擦患處。

每日1~2次,連用數日。

(2)枯礬120克,野菊花240克,川椒120克,芒硝500克,煎水沐浴或浸泡,每日1次。

(3)生地15克,赤芍10克,三稜10克,莪術10克,丹參15克,板藍根15克,白鮮皮15克。

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中成藥

內服復方青黛丸,每次3克、每日3次;克銀Ⅰ號、克銀Ⅱ號,每次5克,每日3次。

(三)飲食調養法

忌食煙酒、辛辣、油膩、魚腥之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飲食。

(1)生槐花30克,土茯苓30克,紅糖適量,粳米60克,將前2味加水煎成2碗,去渣再與粳米、紅糖一起煮成粥食用,連用7~10天。

(2)烏梅500克,白糖少許,將烏梅洗淨去核,以水熬成膏,裝瓶貯存,每次9克,加白糖調味服,每天3次。

(3)丹參、莪術、赤芍各30克,白石英20克,水煎去渣後加白糖、蜂蜜適量,熬成膏,收貯在瓶內,每次9克,每天3次。

(四)針灸調養法

取穴皮損局部阿是穴。

按艾炷隔蒜泥灸法施術。

取大蒜適量去皮,搗如泥膏狀,敷於患處,厚約0.3厘米,上置艾炷點燃施灸,艾炷如蠶豆大或棗核大。

如病灶範圍較大,可每炷間隔1.5厘米處多炷灸之。

施灸壯數不限,以灸至局部熱癢灼痛不可忍受為度。

據皮損程度及病灶範圍可每日,隔日或3日灸治1次。

7~10次為1療程。

(五)其他調養法

五月干艾葉適量,硫黃3克,白芷、木香、獨活各10克,冰片1克。

上藥研細末入艾絨混勻,卷作拇指粗、1.5厘米長的藥艾條備用。

用時點燃熏患處,每次約15~20分鐘,最後將藥艾灰塗抹患處,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可連用2~3個療程。

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 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 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自我調養巧治病
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動脈粥樣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壓和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冠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肺原性心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心功能不全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尿瀦留的自我調養方法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感染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結石的自我調養方法陽痿、早洩的自我調養方法前列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不育症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腦血管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神經衰弱的自我調養方法面神經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多發性神經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癔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精神分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週期性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三叉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糖尿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缺鐵性貧血的自我調養方法尿崩症的自我調養方法單純性肥胖症的自我調養方法癤的自我調養方法癰的自我調養方法丹毒的自我調養方法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闌尾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膽囊炎、膽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脫肛的自我調養方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淋巴結核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乳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自我調養方法腸梗阻的自我調養方法痔瘡的自我調養方法落枕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椎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腰椎骨質增生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腱鞘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肱骨外上髁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肋間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坐骨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骨折的自我調養方法肩周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腰扭傷的自我調養方法腕管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足跟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質疏鬆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蕁麻疹的自我調養方法濕疹的自我調養方法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硬皮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紅斑狼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皮肌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神經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帶狀皰疹的自我調養方法過敏性紫癜的自我調養方法斑禿的自我調養方法膿皰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痤瘡的自我調養方法扁平疣的自我調養方法丹毒的自我調養方法多形紅斑的自我調養方法凍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瘙癢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黃褐斑的自我調養方法白癜風的自我調養方法手足癬的自我調養方法單純皰疹的自我調養方法口、眼、生殖器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疥瘡的自我調養方法日光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體癬的自我調養方法阿弗他口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玫瑰糠疹的自我調養方法月經不調的自我調養方法痛經的自我調養方法經行頭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閉經的自我調養方法白帶異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的自我調養方法盆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子宮脫垂的自我調養方法乳腺增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更年期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胎位異常的自我調養方法產後腹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產後身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缺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不孕症的自我調養方法性功能低下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營養不良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厭食症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遺尿的自我調養方法鵝口瘡的自我調養方法鵝口瘡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腹瀉的自我調養方法流行性腮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麥粒腫的自我調養方法視神經萎縮的自我調養方法原發性青光眼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結膜炎的自我調養方法上瞼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白內障的自我調養方法斜視的自我調養方法耳聾的自我調養方法中耳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咽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牙痛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扁桃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聾啞的自我調養方法鼻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聲音嘶啞的自我調養方法牙周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顱內腫瘤的自我調養方法喉癌的自我調養方法乳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食管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胰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膀胱癌的自我調養方法惡性淋巴瘤的自我調養方法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胃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肝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宮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白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皮膚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膽囊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骨髓瘤的自我調養方法甲狀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縱隔腫瘤的自我調養方法鼻咽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肉瘤的自我調養方法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結核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氣腫的自我調養方法肺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動脈粥樣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壓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冠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病毒性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消化性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便秘的自我調養方法肝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膽囊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潰瘍性結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貧血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白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期糖尿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盂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腎功能衰竭的自我調養方法下尿道疾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結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腦血管疾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腦動脈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癡呆的自我調養方法癲癇的自我調養方法失眠的自我調養方法偏頭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精神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闌尾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腸梗阻的自我調養方法膽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痔瘺的自我調養方法脫肛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瘙癢症的自我調養方法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脂溢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干皮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接觸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藥疹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白髮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脫髮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疣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角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質蔬松的自我調養方法骨關節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類風濕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椎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肩周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腰痛的自我調養方法股骨頸骨折的自我調養方法風濕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顳頜關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美尼爾氏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耳聾的自我調養方法耳鳴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鼻出血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期陽痿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男性異常勃起的自我調養方法更年期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支氣管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食道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胃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原發性肝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陰莖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子宮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