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巧治病》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攝入過多,吸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自我調養巧治病》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

自我調養巧治病

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

肥胖病是指由於代謝失調造成脂肪組織過多,一般認為體重超過標準20%即為肥胖。

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攝入過多,吸收過少,易使脂肪貯存過多;也有由於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或其他疾病如輕型糖尿病,皮質醇增多症等引起的。

中醫屬「痰濕」範疇。

臨床表現與肥胖程度有關。

輕者無症狀。

體重超過標準30%、50%以上時,可能有善饑多食、腹脹、便秘、心慌、氣短、嗜睡等,體查可見皮膚有深紅色紫紋,多分佈於下腹部、大腿等處,口唇發紺。

肥胖可以合併脂肪肝、膽石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症等,所以胖人「發福」並非好事,應加以防治。

(一)起居調養法

堅持晨起、傍晚體育鍛煉,由小運動量逐漸加大運動量。

如散步、練太極拳、游泳、打乒乓球等。

(二)藥物調養法

1.常用驗方

(1)豬苓、茯苓、澤瀉各30克,白朮60克,桂枝18克。

上藥共研細末,製成散劑。

每次服3~6克,早晚各服1次,溫水送下。

(2)黃芪、防己、白朮、川芎,制首烏各15克,生山楂、丹參、茵陳、水牛角各30克,生大黃9克,將以上藥物加水煎成100毫升,分2次服。

2.中成藥

防風通聖散,每次9克,每天3次。

(三)飲食調養法

勿暴飲暴食。

控制飲食,特別是主食和脂肪性的食物應限制。

每餐只吃七分飽,少吃動物油、肥肉、糖果和花生,多吃粗糧、蔬菜、水果。

常服藥茶很有益處。

(1)玫瑰花10克,茉莉花10克,玳玳花10克,川芎10克,荷葉10克。

泡茶,代茶飲。

(2)大白蘿蔔1個,白米50克。

先煮蘿蔔,熟後攪汁去渣,用蘿蔔汁湯煮米成粥。

食粥。

(四)按摩調養法

仰臥,用手掌在整個腹部按揉5分鐘,再自上向下推腹直肌2分鐘,輕輕拍打1分鐘;然後,依次按揉四肢共15分鐘,每天1~2次,長期堅持可收到一定效果。

(五)氣功調養法

(1)兩腳呈倒八字站立,與肩同寬。

兩手手背相對,自身前提起,至胸兩側變成仰掌,同時深吸氣。

(2)兩掌手背相對,極力俯身下插,同時喊「咳」音,將肺中氣體盡可能咳出。

(3)兩手握拳,拳心相對,如提挈重物狀至胸前,拳心轉向上,同時深呼氣。

(4)兩臂左右側平舉,拳眼朝上,同時呼氣。

(5)擰轉兩臂,使拳眼朝下,拳心朝前,同時吸氣。

(6)擰轉兩臂,使拳眼朝後,拳心朝上,同時呼氣。

(7)兩臂回收至上腹兩側,同時深吸氣,兩拳加力壓腹,以助深長呼吸。

(8)兩拳鬆開,兩臂自然下垂。

自然呼吸3次後重複練習,共10~30次。

此功宜在早晨6時前做完。

(六)耳穴壓丸調養法

取主穴內分泌、饑點、神門;配穴:大腸、口、胃、肺、腦點、渴點。

將白芥子置於0.6厘米2的膠布中間,找出耳穴敏感點後準確地貼壓穴處。

加壓有酸、麻、脹、痛或灼熱感為度。

每次單側,雙耳穴交替進行,主穴必用,配穴取1~2穴,每週1次,10次為1療程。

附:老年人正常體重計算法:體重指數(kg/m2)=體重(kg)身高(m2),體重指數<24為老年人正常體重,體重指數≥24則為肥胖。

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 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 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 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 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 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 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 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自我調養巧治病
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大葉性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膿腫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膈肌痙攣的自我調養方法胰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細菌性痢疾的自我調養方法乙型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動脈粥樣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壓和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冠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肺原性心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心功能不全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尿瀦留的自我調養方法睪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感染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結石的自我調養方法陽痿、早洩的自我調養方法前列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不育症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腦血管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神經衰弱的自我調養方法面神經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多發性神經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癔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精神分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週期性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三叉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糖尿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缺鐵性貧血的自我調養方法尿崩症的自我調養方法單純性肥胖症的自我調養方法癤的自我調養方法癰的自我調養方法丹毒的自我調養方法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闌尾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膽囊炎、膽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脫肛的自我調養方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淋巴結核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乳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自我調養方法腸梗阻的自我調養方法痔瘡的自我調養方法落枕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椎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腰椎骨質增生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腱鞘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肱骨外上髁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肋間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坐骨神經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骨折的自我調養方法肩周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腰扭傷的自我調養方法腕管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足跟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質疏鬆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蕁麻疹的自我調養方法濕疹的自我調養方法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硬皮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紅斑狼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皮肌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神經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帶狀皰疹的自我調養方法過敏性紫癜的自我調養方法斑禿的自我調養方法膿皰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痤瘡的自我調養方法扁平疣的自我調養方法丹毒的自我調養方法多形紅斑的自我調養方法凍瘡的自我調養方法瘙癢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黃褐斑的自我調養方法白癜風的自我調養方法手足癬的自我調養方法單純皰疹的自我調養方法口、眼、生殖器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疥瘡的自我調養方法日光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體癬的自我調養方法阿弗他口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玫瑰糠疹的自我調養方法月經不調的自我調養方法痛經的自我調養方法經行頭痛的自我調養方法閉經的自我調養方法白帶異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功能性子宮出血(崩漏)的自我調養方法盆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子宮脫垂的自我調養方法乳腺增生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更年期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胎位異常的自我調養方法產後腹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產後身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缺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不孕症的自我調養方法性功能低下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營養不良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厭食症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遺尿的自我調養方法鵝口瘡的自我調養方法鵝口瘡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小兒腹瀉的自我調養方法流行性腮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麥粒腫的自我調養方法視神經萎縮的自我調養方法原發性青光眼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結膜炎的自我調養方法上瞼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白內障的自我調養方法斜視的自我調養方法耳聾的自我調養方法中耳炎的自我調養方法咽炎的自我調養方法牙痛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扁桃體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聾啞的自我調養方法鼻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聲音嘶啞的自我調養方法牙周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顱內腫瘤的自我調養方法喉癌的自我調養方法乳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食管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胰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膀胱癌的自我調養方法惡性淋巴瘤的自我調養方法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胃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肝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宮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白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皮膚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膽囊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骨髓瘤的自我調養方法甲狀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縱隔腫瘤的自我調養方法鼻咽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肉瘤的自我調養方法感冒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肺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結核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支氣管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肺氣腫的自我調養方法肺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心律失常的自我調養方法動脈粥樣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壓病的自我調養方法冠心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病毒性肝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胃炎的自我調養方法消化性潰瘍的自我調養方法便秘的自我調養方法肝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膽囊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胃下垂的自我調養方法潰瘍性結腸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貧血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白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期糖尿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肥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高血脂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自我調養方法慢性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腎盂腎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腎功能衰竭的自我調養方法下尿道疾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泌尿系結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腦血管疾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腦動脈硬化的自我調養方法震顫麻痺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癡呆的自我調養方法癲癇的自我調養方法失眠的自我調養方法偏頭痛的自我調養方法精神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急性闌尾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腸梗阻的自我調養方法膽石症的自我調養方法痔瘺的自我調養方法脫肛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瘙癢症的自我調養方法銀屑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脂溢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干皮病的自我調養方法接觸性皮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藥疹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白髮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脫髮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疣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角化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骨質蔬松的自我調養方法骨關節炎的自我調養方法類風濕的自我調養方法頸椎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肩周炎的自我調養方法腰痛的自我調養方法股骨頸骨折的自我調養方法風濕病的自我調養方法顳頜關節病的自我調養方法美尼爾氏病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耳聾的自我調養方法耳鳴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性鼻出血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期陽痿的自我調養方法老年男性異常勃起的自我調養方法更年期綜合征的自我調養方法支氣管肺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食道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胃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原發性肝癌的自我調養方法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陰莖癌的自我調養方法子宮頸癌的自我調養方法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