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181--190: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圍爐夜話》181--190

圍爐夜話

181--190

181、君子尚義,小人趨利

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趨利之小人,並不願其為害也。

〔註釋〕

趨利:急於圖利。

【譯文】

在義行之中也會得到利益,這個利益是重視義理的君子始料所不及的。

在謀利中也會有不利的事發生,這是一心求利的小人不願得卻得到的。

182、小心謹慎,必善其後,高自位置,難保其終

小心謹慎者,必善其後,暢則無咎也;高自位置者,難保其終,亢則有悔也。

〔註釋〕

慎:戒慎,小心。

咎:過失。

亢:極也,指極尊之位。

悔:悔恨。

【譯文】

凡是小心謹慎的人,事後必定謀求安全的方法,因為只要戒懼,必然不會犯下過錯。

凡是居高位的人,很難能夠維持長久,因為只要到達頂點,就會開始走下城路。

183、勿以耕讀謀富貴,莫以衣食逞豪奢

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而後世乃假以謀富貴矣。

衣取其蔽體,食取其充飢,此衣食之實用也,而時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註釋〕

本原:本意。

假:借。

【譯文】

耕種是為了餬口活命,讀書是為了明白道理,這是耕種和讀書的本意,然而後世卻被人當作謀求富貴的手段。

穿衣是為了遮羞,食物是為了充飢,衣食原本是為了實際上的需要而用,然而現在卻被人用以誇示豪富奢華。

184、富而不懂佈置則恥,官而不諳管理亦羞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佈置?

〔註釋〕

佈置:運用。

【譯文】

人都希望自己貴顯,但是請問一旦做了官,要怎樣去推行政務,改善人民的生活?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是有沒有想過,自己一旦富可敵國,要如何將這些錢用到有益之處?

185、莫惟學文而離道,勿以取藝而棄德

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孔門為學之序也,今但學其藝而已。

〔註釋〕

文:指詩書禮樂等典籍。

行:是行為。

忠、信:是品性上的訓練。

志道:立志研究真理。

據德:做事依據道理。

依仁:絕不偏離仁恕。

遊藝:以六種技藝作為具體本領。

【譯文】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導學生所立的科目,現在卻只教學生文學了。

志道、據德、依仁、遊藝,是孔門求學問的次序,現在只剩最後一項學藝罷了。

186、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技末之學無益身心

隱微之衍,即干憲典,所以君子懷刑也;技藝之末,無益身心,所以君子務本也。

〔註釋〕

衍:過失。

干:違犯。

憲典:法度。

【譯文】

一些不留意的過失,很可能就會幹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禮法,以免犯錯。

技藝是學問的末流,對身心並無改善的力量,所以君子重視根本的學問,而不把精力浪費在旁枝末節上。

187、士知學恐無恆,君子貧而有志

士既知學,還恐學而無恆;人不患貧,只要貧而有志。

〔註釋〕

知學:知道學問的重要性。

【譯文】

讀書人既知道學問的重要,卻恐怕學習時缺乏恆心。

人不怕窮,只要窮得有志氣。

188、用功於內者心秀,飾美於外者心空

用功於內者,必於外無所求;飾美於外者,必其中無所有。

〔註釋〕

飾:裝飾

【譯文】

在內在方面努力求進步的人,必然對外在事物不會有許多苛求;在外表拚命裝飾圖好看的人,必須內在沒有什麼涵養。

189、盛衰之機貴諸人謀,性命之理講求實用

盛衰之機,雖關氣運,而有心者必貴諸人謀;性命之理,固極精微,而講學者必求其實用。

〔註釋〕

性命之理:形而上之道,講天命天理的學問。

【譯文】

興盛或是衰敗,雖然有時和運氣有關,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

形而上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是講求這方面的學問,一定要它能夠實用。

190、魯如曾子,於道獨得其傳,貧如顏子,其樂不因以改

魯如曾子,於道獨得其傳,可知資性不足限人也;貧如顏子,其樂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註釋〕

魯:愚魯。

【譯文】

像曾子那般愚魯的人,卻能明孔一以貫之之道而闡揚於後,可見天資不好並不足以限制一個人。

像顏淵那麼窮的人,卻並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樂,由此可知遭遇和環境並不足以困往一個人。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圍爐夜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