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51--60:行善濟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圍爐夜話》51--60

圍爐夜話

51--60

51、行善人樂我亦樂,奸謀使壞徒自壞

行善濟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逞奸謀事,事難必其穩重,可惜他徒自壞心。

【註解】

快意:心中十分愉快。

【翻譯】

做好事幫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安逸保全,自己也會感到十分愉快。

使用奸計,費盡心力去圖謀,事情也未必就能穩當便利,只可惜他奸計不成,徒然擁有壞心腸。

52、以人為鏡吉凶可鑒,小河不察亦可覆舟

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則吉凶可鑒也;不蹶於山,而蹶於垤,則細微宜防也。

【註解】

鏡於水:以水為鏡。

鑒:明察。

蹶:跌倒。

垤:小土堆。

【翻譯】如果不以水為鏡,而以人為鏡來反照自己,那麼,許多事情的吉凶禍福便可以明白了。

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在小土堆上卻易跌倒,由此可知,愈是細微小事,愈要謹慎小心。

53、知足者,得其樂

凡事謹守規模,必有大錯;一生但足衣食,便稱小康。

【註解】

規模:原有的法度;一定的規則與模式。

【翻譯】

凡事只要謹慎地守著一定的規則與模式,總不致於出什麼大的差錯。

一輩子只要衣食無憂,家境使可算是自給自足了。

54、休爭閒氣處事良方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一味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註解】

不耐煩:不能忍耐煩瑣之事。

【翻譯】

對人對事不能忍受麻煩,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

對任何事情都能抱著寧可吃虧的態度,便是處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55、讀書自有樂,為善不邀名

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

【註解】

邀:求得。

【翻譯】

把讀書當作是終生事業的人,就該懂得由讀書中得到樂趣。

抱著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得「善人」的名聲。

56、謙虛美德矣

知往日所往之非,則學日進矣;見世人可取者多,則德日進矣。

【註解】

非:不是之處。

取:取法。

【翻譯】

知道自己過去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那麼學問就能日漸充實。

看到他人可學習的地方很多,自己的道德也必定能逐日增進。

57、敬人者人恆區之,靠他人莫若靠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註解】

敬:尊重。

【翻譯】

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賴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

58、學長者待人之道,識君子修己之功

見人善行,多方贊成;見人過舉,多方提醒,此長者待人之道也。

聞人譽言,加意奮勉;聞人謗語,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註解】

過舉:錯誤的行為。

謗語:譭謗的言語。

【翻譯】

見到他人有良善的行為,多多地去讚揚他;見到他人有過失的行為,也能多多地去提醒他,這是年紀大的人待人處世的道理。

聽到他人對自己有讚美的言語,就更加勤奮勉勵;聽到他人譭謗自己的話,要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是有道德的人修養自己的功夫。

59、奢侈慳吝俱可敗家,庸愚精明都能覆事

奢侈足以敗家;慳吝亦足以敗家。

奢侈之敗家,猶出常情;而慳吝之敗家,必遭奇禍。

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

庸愚之覆事,猶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見大凶。

【註解】

慳吝:吝嗇。

覆事:敗壞事情。

【翻譯】

浪費足以使家道頹敗,吝嗇也一樣會使家道頹敗。

浪費而敗家,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預料;而吝嗇的敗家,卻常常是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災禍。

愚笨足以使事情失敗,而太過精明能幹亦足以使事情失敗。

愚笨的人壞事,只是個小過失;精明的人壞事,事情就很嚴重了。

60、安分守成,不入下流

種田人,改習塵市生涯,定為敗路;讀書人,干與衙門詞訟,便入下流。

【註解】

塵市:塵市本意為城鎮,此處泛指市場上的商業行為。

干與:參與。

衙門詞訟:替人打官司。

下流:品格低下。

【翻譯】

種田的人,改學做生意,一定會失敗;讀書人,若是成了專門替人打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趨下流。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圍爐夜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