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101--110:多記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閒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圍爐夜話》101--110

圍爐夜話

101--110

101、先賢格言立身準則,他人行事又作規箴

多記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閒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規箴。

【註解】

先正:指先聖先賢。

規箴:規是畫圖的器具,箴具有規勸性質的文體。

規箴是指可以規正我們行為的道理。

【翻譯】

多多記住先聖先賢立身處世的訓辭,心中才會有正確的主見。

旁觀他人做事的得失,便可作為我們行事的法則。

102、身為重臣而精勤,面臨大敵猶弈棋

陶侃運甓官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謝安圍棋別墅,其鎮定非學而能也。

【註解】

陶侃:晉鄱陽人,為人明斷果決,任廣州刺史時,經常運磚修習精勤。

甓:磚的一種。

可企而及:能夠做至意思。

謝安:晉陽夏人,淝水之役,前秦符堅投鞭斷流,人心為之惶惶,當時謝安為征討大都督,絲毫不驚慌,閒時仍與友人在別墅下棋,鎮定如常,最後他的侄兒謝玄大破符堅於淝水。

【翻譯】

晉代的名臣陶侃,在閒暇的時候,仍然運磚修習勤勞,這種精勤的態度,是我們做得到的。

晉代名相謝安,在面臨大敵時,仍然能和朋友從容不迫地下棋,這種鎮定的功夫,就不是我們學得來的。

103、以美德感化人,讓社會更祥和

但患不肯濟人,休患我不能濟人;須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註解】

濟人:救濟別人。

【翻譯】

只怕自己不肯去幫助他人,不怕自己的能力不夠。

應該使他人不忍心欺侮我,而不是因為畏懼我,所以才不敢欺侮我。

104、幸福可在書中尋求,創家立於教子成材

何謂享福之才,能讀書者便是;何謂創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註解】

創家:建立家庭。

【翻譯】

什麼叫做能享福的人呢?有書讀且能從中得到慰藉的人就是。

什麼叫做關於建立家庭的人呢?能夠教育出好子弟的人就是。

105、教子勿溺愛,子墮莫棄絕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則體孔子之言以勞之(愛之能勿勞物),勿溺受以長其自肆之心。

子弟習氣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以養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

【註解】

未漓:尚未變得澆漓。

自肆:自我放縱。

【翻譯】

當子弟的天性尚未受到社會惡習感染,而變得澆漓時,教導他是不難的,因此應以孔子「愛之能勿勞乎」的方式去教導他,而不要太過分溺愛,增長了他自我放縱的心。

當子弟習性已經敗壞,不易教導時,要依孟子「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的方式教他,不要輕易地放棄,使他失去了自新的機會。

106、若成事業,不可無識

忠實而無才,尚可立功,心志專一也;忠實而無識,必至僨事,意見多偏也。

【註解】

僨事:敗壞事情。

【翻譯】

如果一個人竭心盡力,雖沒有什麼才能,只要專心一志在工作上,還是可以立下一些功勞。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忠心賣力,卻沒有什麼知識,必定會產生偏見,將事情弄砸的。

107、有時勿忘無時,踏實勝於僥倖

人雖無艱難之時,卻不可忘艱難之境;世雖有僥倖之事,斷不可存僥倖之心。

【註解】

僥倖:意外獲得。

108、心靜則明,品超斯遠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遠,雲飛而不礙空。

【註解】

品超斯遠:品格高超則能遠離世事的糾纏。

【翻譯】

心能寂靜則自然明澈,就像靜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般;品格高超便能遠離物累,就像無雲的天空能一覽無遺一般。

109、讀書人貧乃順境,種田人儉即豐年

清貧乃讀書人順境,節儉即種田人豐年。

【註解】

豐年:米谷收成豐盛的年頭。

【翻譯】

對於讀書人而言,清高而貧窮才是順逆的日子;而對於種田的人而言,只要省吃儉用,就是豐收的年頭。

110、講求正直,莫入浮華

正而過則迂,直而過則拙,故迂拙之人,猶不失為正直。

高或入於虛,華或入於浮,而虛浮之士,究難指為高華。

【註解】

迂:不通世故,不切實際。

【翻譯】

做人太過方正則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過直率則顯得有些笨拙,但這兩種人還不失為正直的人。

理想太高有時會成為空想,重視華美有時會成為不實,這兩種人到底不能成為真正高明美好的人。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圍爐夜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