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21--30: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圍爐夜話》21--30

圍爐夜話

21--30

21、明辨愚和假,識破奸惡人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憐俐人做得來;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兩途,不無奸惡人藏其內。

【註解】

愚忠:忠心到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地步。

愚孝:旁人看來十分愚昧的孝行。

伶俐:靈活、聰明。

【翻譯】

有一種忠心被人視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種孝行被人視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兩個字,太過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

同樣地,仁和義的行為中,也有虛偽的「假仁」和「假義」,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說的仁義之士中,不見得沒有奸險狡詐的人。

22、權勢之徒如煙如雲,奸邪之輩謹神謹鬼

權勢之徒,雖至親亦作威福,豈知煙雲過眼,已立見其消亡;奸邪之輩,即平地亦起風波,豈知神鬼有靈,不肯聽其顛倒。

【註解】

權勢之徒:有權力威勢可倚仗的人。

煙雲過眼:比喻極快消失的事物。

風波:紛擾、爭端。

【翻譯】

有權有勢的人,雖然在至親好友的面前,也要賣弄他的權勢作威作福,哪裡知道權勢是不長久的?就像煙散雲消一般容易。

奸險邪惡之徒,即使在太平無事的日子裡,也會為非作歹一番,哪裡曉得天地間終是有鬼神在暗中默察的?邪惡的行為終歸要失敗。

23、不為富貴而動,時以忠孝為行

自家富貴,不著意裡,人家富貴,不著眼裡,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教,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註解】

胸襟:胸懷和氣度。

志量:志氣和度量。

【翻譯】

自身富貴顯達了,並不將它放在心上,或時時刻意去顯示自己高人一等。

至於別人富貴了,也不將它放在眼裡,而生嫉妒羨慕的心,這要何等的胸懷和氣度才能做得到?古代的人,常常將忠孝二字放在心上,不敢忘記要去實踐它。

現在的人,雖不如吉人那麼敬謹,卻也對他人忠孝的行為,能毫不吝惜地加以稱道,時常去提倡它。

這又要何等的抱負和度量才能實行?

24、己之不欲勿施於人,有過由改不失正道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無故卻不殺生,則物命可惜也;聖人不責人無過,唯多方誘之改過,庶人心可回也。

【註解】

王者:君王。

物命:萬物的生命。

責:要求。

庶:庶幾;差不多。

【翻譯】

為人君王的,雖然不至於下令叫人多多放生,但是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濫殺生靈,因為這樣至少可以教人愛惜性命。

聖人不會要求人一定不犯錯,只是用各種方法,引導眾人改正錯誤的行為,因為如此,才能使眾人的心由惡轉善,由失道轉為正道。

25、不論禍福而處事,平正精詳為立言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註解】

大丈夫:有志氣的男子。

士君子:讀書人;知識分子。

立言:樹立精要可傳的言論。

平正:持論平正。

精詳:精要詳盡。

【翻譯】

有志氣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只問如何做是對的,並不問這樣做為自己帶來的究竟是福是禍;讀書人在寫文章或是著書立說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立論要公平公正,若能更進一步去要求精要詳盡,那就更可貴了。

26、不求空讀而要務實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書之樂;講性命學者,不可無經濟之才。

【註解】

科名:科舉功名。

性命之學: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問。

經濟:經世濟民。

【翻譯】

存著追求功名利祿之心的人,無法享受到琴棋書畫的樂趣;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者,不能沒有經世濟民的才學。

27、遇事勿躁,淡然處之

潑婦之啼哭怒罵,伎倆要亦無多,唯靜而鎮之,則自止矣。

讒人之簸弄挑唆,情形雖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註解】

伎倆:把戲、花樣。

讒人:喜歡用言語譭謗他人的小人。

簸弄挑唆: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苟:如果。

【翻譯】

蠻橫而不講理的婦人,任她哭鬧、惡口罵人,也不過那些花樣,只要定思靜心,不去理會,她自覺沒趣,自然會終止吵鬧。

好說人是非、顛倒黑色的人,不斷地以言辭來侵害我們,自己似乎已經被他逼得走投無路了,如果不放在心上,對那些譭謗的言語,聽而不聞,那麼他自然會停止無益的言辭。

28、救人於危難,脫身於牢籠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

【註解】

菩薩:指具有慈悲與覺了之心,能救渡眾生於苦難迷惑,並引導眾生成佛的人。

【翻譯】

肯費心費力去救助陷於苦難中的人,便如同菩薩再世。

能不受社會人情的束縛,超然於俗務之外的人,便足以稱之為最傑出的人。

29、待人要平和,講話勿刻薄

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註解】

氣性:脾氣性情。

乖張:性情乖僻或執拗暴躁,和眾人不同。

夭亡:短命早死。

深刻:尖酸刻薄。

【翻譯】

脾氣性情怪僻或是執拗的人,多半是短命之人。

講話總是過於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斷定他沒有什麼福分。

30、千里之途始於足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捨近圖遠,難期有成矣。

【註解】

同流合污:被惡人所同化而跟著做壞事。

捨近圖遠:只想圖謀遠大的目標,而對就近可以完成的事不屑一顧。

【翻譯】

一個人的志氣不能不高,如果志氣不高,就容易為不良的環境所影響,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

一個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麼便會捨棄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遙遠不可達的目標,很難有什麼成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圍爐夜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