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一 山水總論: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賞封內名山者,通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一 山水總論

博物誌

卷之一 山水總論

【原文】

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賞封內名山者,通靈助化,位相亞也。

故地動臣叛,名山崩,王道訖,川竭神去,國隨已亡。

海投九仞之魚,流水涸,國之大誡也。

澤浮舟,川水溢,臣盛君衰,百川沸騰,山塚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遲,白黑不別,大亂之征也。

【譯文】

祭五嶽,比照三公宴會禮物之數;祭四瀆,比照諸侯宴會禮物之數。

之所以諸侯只能祭祀封地境內的名山大川,是因為在通神靈以幫助化育萬民方面,它的地位比起三公來是次一等的。

要是發生地震,就產生臣子叛亂;要是名山崩塌,講求仁義的王道就會終結;要是河水枯竭,神靈的護佑就會離去,國家隨著就滅亡了。

海中投入七八丈長的大魚,流水乾涸,對國家來說是個大警戒。

沼澤上浮起船隻,河水漲溢,是臣盛君衰的跡象;大小一江一 河沸騰,山峰倒塌亂石崩,高山變深谷,深谷變山陵,預示著小人執掌國家命運,而君子一天天困厄,這叫黑白不辨,是大亂的兆頭。

【原文】

《援神契》曰:五嶽之神聖,四瀆之一精一仁,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

太山,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東方萬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長短。

【譯文】

《援神契》上說:五嶽的一精一靈,勢盛而聖聰;四瀆的一精一靈,仁慈而明察;黃河是水官,它與天上的銀河相應。

泰山是天帝之孫,主管召人魂靈。

東方是萬物開始生長的方位,所以泰山主管人的壽命的長短。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