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二 異人:《河圖玉板》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二 異人

博物誌

卷之二 異人

【原文】

《河圖玉板》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

大秦國人長十丈,中秦國人長一丈,臨洮人長三丈五尺。

【譯文】

《河圖玉板》上說:龍伯國的人身高三十丈,活一萬八千歲才死。

大秦國的人身高十丈,中秦國的人身高一丈,臨挑人身高三丈五尺。

【原文】

禹致群臣於會稽,防風氏後至,戮而殺之,其骨專車。

長狄喬如,身橫九畝,長五丈四尺,或長十丈。

【譯文】

禹召集群臣到會稽聚會,防風氏後到,禹便殺了他,並將一屍一體陳列示眾,他的一節骨頭就裝滿了一車。

長狄族的喬如,此人身子橫下來要佔九畝地的面積,身高五丈四尺,也有的說是身高十丈。

【原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十二見於臨洮,長五丈,足跡六尺。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大人國僬僥氏,長三丈。

《詩含神霧》曰:東北極人長九丈。

【譯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十二個巨人出現於臨洮,身高五丈,足跡有六尺長。

東海海外,最荒僻遙遠的地方,有大人國、小人國,小人國的人身長只有三尺。

《詩含神霧》說:東北極地有一種人,身高只有九寸。

【原文】

東方有螗螂,沃焦。

防風氏長三丈。

短人身九寸。

遠夷之民雕題、黑齒、穿胸、儋耳、大足、岐首。

【譯文】

東方有怪人名螗螂、沃焦。

防風氏長三丈。

短小的靖人長九寸。

遠方外族的名稱,有雕題國,那裡的人額上刺有花紋;有黑齒國,那裡的人牙齒漆黑;有穿胸國,那裡的人胸部有洞;有儋耳國,那裡的人耳大垂肩;有一交一 跂國,那裡的人兩腿一交一 叉;有岐首國,那裡的人有兩個腦袋。

【原文】

子利國,人一手二足,拳反曲。

【譯文】

柔利國,那兒的人只有一條胳膊一條腿,腳是反過來彎曲朝上的。

【原文】

無啟民,居穴食土,無男女。

死埋之,其心不朽,百年還化為人。

細民,其肝不朽,百年而化為人。

皆穴居處,二國同類也。

【譯文】

無啟國的人,住洞穴,吃泥土,沒有子女。

他們死後埋掉,但心不會腐爛,百年後能復一活轉來變人。

鏐國的人,他們死後肺不會爛,百年後也會復一活。

細國的人,他們死後肝不會爛,百年後也還會化成一人 。

這三個國家的人都是居住洞穴的,都能死而復生,所以是同類的國家。

【原文】

蒙雙民,昔高一陽一氏有同產而為夫婦,帝放之北野,相抱而死,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頸二頭、四手,是蒙雙民。

【譯文】

蒙雙民的來歷:從前高一陽一氏有一兒一女結為夫婦,於是高一陽一帝就把他們放逐到蒙雙的原野上,兩人相互摟抱著死去。

神鳥用不死之草蓋在他們身上,七年後這對男女都活過來了,他們同一個頸項,上面長著兩個頭,又有四隻手,這就是蒙雙民的特徵。

【原文】

有一國亦在海中,純女無男。

又說得一布衣,從海浮出,其身如中國人衣,兩袖長二丈。

又得一破船,隨波出在海岸邊,有一人項中復有面,生得,與語不相通,不食而死。

其地皆在沃沮東大海中。

【譯文】

有一個國家也在海中,清一色的女人,沒有男人。

據說有人發現一件布衣服,從海中浮出,衣服的腰身與中國人衣服沒有什麼區別,但兩隻袖子竟長達三丈。

又有人發現一條破船,是隨著海浪飄浮到海岸邊來的,船上有個人頸部還有一張臉.把他活捉後,跟他談話,但言語不通。

此人不吃食物,便餓死了。

這些怪人生活的地方都在沃沮東部的大海中。

【原文】

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譯文】

南海外有一種人叫鮫人,他們像魚類一樣生活在水中.但不停歇地紡織,他們眼裡流下的淚會變成珍珠。

【原文】

嘔絲之野,有女子方跪,據樹而嘔絲,北海外也。

【譯文】

嘔絲野,有個女子正跪著,靠著大樹在吐絲。

這嘔絲野在北海外。

【原文】

一江一 陵有(豸區)人,能化為虎,俗又曰虎化為人,好著紫葛人,足無踵。

【譯文】

一江一 陵有一種人叫(豸區)人,能變為老虎。

人們又傳說這種老虎能變成一人 ,變人後喜歡穿紫色的粗布衣服,腳沒有腳後跟。

【原文】

日南有野女,群行見丈夫,狀皛目,裸袒無(尃)。

【譯文】

日南郡有野女,成群結隊出行尋覓丈夫,她們的外表長得白白淨淨,光著身子,什麼衣服也不穿。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