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四 戲術:削木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成其影,則得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四 戲術

博物誌

卷之四 戲術

【原文】

削木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成其影,則得火。

取火法,如用珠取火,多有說者,此未試。

【譯文】

取一塊冰,削成圓形,拿起來朝向太一陽一,再把艾絨放在下面承受日影,就能取火。

取火的方法,有一種是用珠取火,談論的人很多,但這種方法尚未試過。

【原文】

《神農本草》云:雞卵可作琥珀,其法取伏毈黃白渾雜者煮,及尚軟隨意刻作物,以苦酒漬數宿,既堅,內著粉中,佳者乃亂真矣。

此世所恆用,作無不成者。

【譯文】

《神農本草經》上說:雞蛋可以製成琥珀,製作方法是:把茯苓同孵雞不成而蛋黃蛋白混雜的雞蛋放在一塊兒煮,趁它還是軟的時候,按自己所需要的樣子刻成各種形狀,再用醋泡上幾夜,堅硬後,放進粉裡。

這樣,做得好的琥珀就可以以假亂真了。

這種方法為世上人所常用,製作沒有不成功的。

【原文】

燒白石作白灰,既訖,積著地,經日都冷,遇雨及水澆即更燃,煙焰起。

五月五日埋蜻蜓頭於西向戶下,埋至三日不食則化成青真珠。

又雲埋於正中門。

【譯文】

把石灰石燒成生石灰後,堆積在地上,經過一天全都冷卻,倘若遇到下雨以及水澆,生石灰就會重新燃燒,騰起煙霧和火焰。

五月初五把蜻蜓的頭埋在朝西的門下面,一連埋三天不給它餵食物,就會變成青色的珍珠,另一種說法是埋在正中門下面。

【原文】

蜥蜴或名蝘蜒。

以器養之,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支體,終年不滅。

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

《傳》云:「東方朔語漢武帝,試之有驗。」

取鱉挫令如棋子大,搗赤莧汁和合,厚以茅苞,五六月中作,投池中,經旬臠臠盡成鱉也。

【譯文】

晰蠍又名蝘蜒。

把蜥蜴裝在器皿裡養起來,用硃砂餵它,它的身體會變得通紅,餵養滿了七斤,再用木柞反覆搗爛,用這東西塗在女人的肢體上,終身都不會消除。

只有在男女同房後,才會消除,所以又稱蜥蜴為守宮。

書傳上說:「東方朔把守宮這一用法告訴了漢武帝,武帝一試,果然有效」。

取一隻甲魚,把它切成一塊塊像棋子那麼大,又把赤莧搗成汁與甲魚塊和勻,外面厚厚地裹上箐茅草,在五六月的時候投進池塘中,過十天左右,一塊塊的甲魚塊全都變成甲魚了。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