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47 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解讀》47 襲常

道德經解讀

47 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天下有始,始於大道,大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的母體。

認識世界,不應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而應是透過本質看現象。

母,蘊涵著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

子,代表著個別事物的現象和具體規律。

把握了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自然可以認識某一個別事物的現象和規律。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強調了母對子的指導作用。

只有始終堅持母的指導作用,才會終身沒有危害。

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所遵循的認識規律是從「一般——個別」,而不是我們現在所遵循的認識規律,從「個別——一般——個別」,並且需要經過多次反覆以至無窮。

前者是微觀認識論,後者是宏觀認識論。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口。

門:大腦思維的感知門戶。

不勤:是說練功不可急於求成,應順其自然,又要貴在堅持,具有誠心和恆心。

道德功的修煉,要求端正身姿,全身放鬆,閉口垂簾,舌抵上顎,內聽內視,掃除所有私心雜念,凝神調息,調息凝神,並且要終生堅持不懈。

大道的徹悟,決非一朝一夕之工。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是說修道,「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說行道。

後句意思是說:發表言論,從事安民濟世活動,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並且善始善終,決不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使自我居於支配地位,十操十控著國家大大小小的權力,否則,是極其危險的,個人身敗名裂事小,禍國殃民事大。

因為,國家的持久繁榮和穩定,是擺脫獨十裁統治,由民十主法治來實現的。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見小,就是破譯細胞、原子所包含的信息。

原子分裂,人類基因工程,目的就在於「見小」。

守柔,就是守樸,守樸才能戰勝自我。

只有「見小」,才能說是真正的明白。

守住真樸,不以自我感情用事,才是真正的強者。

運用大道所開啟的智慧之光,重新認識現實的人生和社會,才可以真正地明察事理。

用以治身、治國,就不會出現災殃,這是窺破天機的緣故。

襲常,即透過大道認識了永恆的自然規律。

本章是老子的微觀認識論,即透過微觀直接把握世界的本質和規律。

本質與現象的關係,就是母與子的關係,知子守母,強調了本質對現象的認識指導作用。

當代科學特別是生物學、原子物理學的發展方向,就是欲透過微觀來認識世界。

但是,這是一種機械的思維模十式,其成果對人類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著危害的一面。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解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