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67 強大處下: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解讀》67 強大處下

道德經解讀

67 強大處下

人之生也柔十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十弱者生之徒。

人活著的時候,軀體是柔軟而富有彈十性十的,待到死了的時候,軀體就變成堅十挺強硬的了。

草木活著的時候,枝葉是柔十弱而有脆十性十的,死去的時候,也就乾枯了。

所以說,凡是堅強的,都是死亡了的,凡是柔十弱的,都是有生命的。

這是老子透過人和草木的生理現象所揭示的客觀規律:柔十弱、柔脆皆因生,堅強、枯槁皆因死。

然而老子所要揭示的不僅是這些自然現象,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老子正是要透過這一現象揭示其內在的本質,即堅強與柔十弱、死與生的辨證關係。

常言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有的人之所以懦弱,皆因顧及生命,如果不再顧惜生命,而是決心決一死戰的時候,人人都會變的堅強無比。

在不道的社會裡,統治階級視勞動人民如草木,勞動人民根本沒有人權和自十由,終年與饑荒相伴,面容枯槁,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所以說,在極度黑暗的日子裡,堅強的都是視死如歸的勇士,真正怕死的則是「求生之厚」的統治階級,他們才是真正的柔十弱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強大處下,柔十弱處上。

兵強則不勝:軍隊強大了卻不會取得最終勝利。

不勝的原因是,在不道的社會裡,統治者建立強大的軍隊是為了對付人民大眾的反抗、維護其統治地位的。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的強大意味著統治階級的強大,統治階級的強大意味著勞動人民處於弱勢。

上強下弱,以上欺下,以強凌弱,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強國在於強民,民是國之本,違背自然規律的統治必然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統治者的軍隊多麼強大,如果失去了人民這一堅強的後盾,其最終結局必定是要失敗的。

木強則兵:表面是說,強硬的木頭可以用來製作武器。

這只是比喻的說法,其深層意思是說,隨著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處於死亡線上的勞苦大眾都會變成堅強無敵的勇士。

這裡,「木強則兵」和「兵強則不勝」是因果關係。

強大處下,柔十弱處上:凡是強大的必處於下方,凡是柔十弱的必處於上方。

這是本章的中心論點,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統治者所面對的國家就像一棵大樹,只有根本強大,才有枝葉茂盛,倘若樹本枯死了,枝葉還能存活嗎。

王弼註:「強大處下,木之本也。

柔十弱處上,枝條是也。」

自然萬物是這樣,社會同樣是這樣,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才是真正強大的,處於社會上層由人民豢養的反動統治階級才是真正柔十弱的。

本章論述了堅強與柔十弱的辨證關係,得出了「強大處下,柔十弱處上」這一符合客觀事實的結論。

充分肯定了勞動人民的堅強偉大,揭示了統治階級的柔十弱本十性十。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解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