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13 參玄悟道: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解讀》13 參玄悟道

道德經解讀

13 參玄悟道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詰,故混而為一。

這大概是老子於道境之中對人十體基因組直覺後的體悟。

夷:平坦無阻的意思。

這是就基因組的能量場來說的。

希:真實、珍貴的意思。

這是就基因組所蘊藏的世界萬物的信息來說的。

微:細微的意思。

這是就構成基因組的物質微粒來說的。

「夷」(場)、「希」(信息)、「微」(微物)這三種成分不可過細地劃分,它們共同融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即細胞。

細胞是宇宙的縮影,它蘊藏著宇宙的一切奧妙。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是說道的境界是清晰、明淨的,其上面不耀眼,下面也不昏暗。

你所直覺之景物,無上下內外之分,無視覺障礙,只是一派立體的靈明。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前一個「繩」是動詞,即結繩。

後一個「繩」是名詞,即繩子。

「繩繩兮不可名」,十分形象地說明了人十體基因組的結構及其運動形式。

人十體細胞的細胞核中包含十著來自父母的十陰十陽十兩套染色體,基因組就是染色體上的全部基因,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呈雙螺旋結構,如同一條不停地扭十動的繩子,這也就是首章所說的「玄之又玄」。

「不可名」,是說無法為它具體命名。

在老子看來無法命名的東西,卻被現代科學命名為人十體基因組,且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隨著科學的發展,老子所創建的宏偉的哲學大廈之門,必將逐漸為人們所開啟,並為整個人類帶來無上的福音。

「復歸於無物」,是不停運動著的基因組「遠逝」的結果。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這種狀態、景像是對心靈而言的,對自我而言則「無狀」、「無象」。

之所以稱之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說的。

「是謂惚恍」,是說基因組處于飛速旋轉狀態,閃爍不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是說飛速旋轉的基因組是循環往復、無始無終、周流不息的。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修道者執著於古人所遵循的認識世界的道路,用來抵禦今人只追求外在名利(有)的思想觀念。

能夠知道遠古萬物的起源並能認識它們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因為道都作了真實的記錄。

這是說,人十體基因組是一部記載著宇宙萬物和人類歷史的活的百科全書,只要具備了破譯基因密碼的功夫,也就把握了世界,把握了自我命運。

現代科學已證明,人類基因組蘊藏著生命奧秘,記載著生命信息,決定著人的生老病死。

但在老子看來,人類基因組不僅蘊藏著生命密碼,還蘊藏著宇宙密碼。

只要破譯了這些密碼,就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過去和未來。

本章是老子對人十體基因組所作的具體、生動、形象的描述,表明了道是認識真理的真正源泉。

老子號召人們「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要再在違背自然規律的道路上走下去。

當今人類應當醒悟老子思想,走「返樸歸真」之路,遏制社會只片面追求物質文明而給人類的生態環境帶來嚴重毀壞的局面。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解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