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志第十一 地理二:徒存其名而無城邑者,不在此數。本省計站一百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史》志第十一 地理二

元史

志第十一 地理二

遼一陽一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七、府一,屬州十二,屬縣十。

徒存其名而無城邑者,不在此數。

本省計站一百二十處。

遼一陽一路,上。

唐以前為高句驪及渤海大氏所有。

梁貞明中,阿保機以遼一陽一故城為東平郡。

後唐升為南京。

石晉改為東京。

金置遼一陽一府,領遼一陽一、鶴野二縣;後復改為東京,宜豐、澄、復、蓋、沈、貴德州、廣寧府、來遠軍並屬焉。

元初廢貴德、澄、復州、來遠軍,以廣寧府、婆娑府、懿州、蓋州作四路,直隸省。

至元六年,置東京總管府,降廣寧為散府隸之。

十五年,割廣寧仍自行路事,直隸省。

十七年,又以婆娑府、懿州、蓋州來屬。

二十四年,始立行省。

二十五年,改東京為遼一陽一路,後廢婆娑府為巡檢司。

戶三千七百八,口三萬三千二百三十一。

壬子年抄籍數。

領縣一、州二。

縣一

遼一陽一。

下。

倚郭。

至元六年,以鶴野縣、警巡院入焉。

州二

蓋州,下。

初為蓋州路。

至元六年,並為東京支郡,並熊岳、湯池二縣入建安縣。

八年,又並建安縣入本州。

懿州,下。

初為懿州路。

至元六年為東京支郡,所領豪州及同昌、靈山二縣省入順安縣,入本州。

廣寧府路,下。

金為廣寧府。

元封孛魯古歹為廣寧王,舊立廣寧行帥府事;後以地遠,遷治臨潢,立總管府。

至元六年,以戶口單寡,降為東京路總管府屬郡。

十五年,復分為路,行總管府事。

有醫巫閭山為北鎮,在府城西北二十里。

至順錢糧戶數四千五百九十五。

領縣二:

閭一陽一,下。

初立千戶所,至元十五年,以戶口繁夥,復立行千戶所。

後復為閭一陽一縣。

望平。

至元六年,省鍾秀縣入焉。

十五年,為望平軍民千戶所,今復為縣。

肇州。

按《哈剌八都魯傳》至元三十年,世祖謂哈剌八都魯曰:「乃顏故地曰阿八剌忽者產魚,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納思、乞裡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為宣慰使。」

既至,定市裡,安民居,得魚九尾皆千斤來獻。

又《成宗紀》元貞元年,立肇州屯田萬戶府,以遼一陽一行省左丞阿散領其事。

而《元一統志》與《經世大典》皆不載此州,不知其所屬所領之詳。

今以廣寧為乃顏分地,故府注於廣寧府之下。

乃顏,孛魯古歹之孫也。

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

大寧路,上。

本奚部,唐初其地屬營州,貞觀中奚酋可度內附,乃置饒樂郡。

遼為中京大定府。

金因之。

元初為北京路總管府,領興中府及義、瑞、興、高、錦、利、惠、川、建、和十州。

中統三年,割興州及松山縣屬上都路。

至元五年,並和州入利州為永和鄉。

七年,興中府降為州,仍隸北京,改北京為大寧。

二十五年,改為武平路,後復為大寧。

戶四萬六千六,口四十四萬八千一百九十三。

壬子年數。

領司一、縣七、州九。

錄事司。

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錄事司。

縣七

大定,下。

中統二年,省長興入焉。

龍山,下。

初屬大定府。

至元四年,屬利州,後復來屬。

富庶,下。

至元三年,省入興中州,後復置。

和眾,下。

金源,下。

惠和,下。

武平。

下。

州九

義州。

下。

興中州,下。

元初因舊為興中府,後省。

至元七年,又降府為州。

瑞州。

下。

至元二十三年,伯顏奏准以唆都、哈等拘收戶計,種田立屯於瑞州之西,撥瀕海荒閒地及時開耕,設打捕屯田總管府,仍以唆都、哈等為屯田官。

高州。

下。

錦州。

下。

利州。

下。

惠州。

下。

川州。

下。

建州。

下。

東寧路,本高句驪平壤城,亦曰長安城。

漢滅朝鮮,置樂一浪一、玄菟郡,此樂一浪一地也。

晉義熙後,其王高璉始居平壤城。

唐征高麗,拔平壤,其國東徙,在鴨綠水之東南千餘里,非平壤之舊。

至王建,以平壤為西京。

元至元六年,李延齡、崔垣、玄元烈等以府州縣鎮六十城來歸。

八年,改西京為東寧府。

十三年,升東寧路總管府,設錄事司,割靜州、義州、麟州、威遠鎮隸婆娑府。

本路領司一,余城堙廢,不設司存,今姑存舊名。

錄事司。

土山縣。

中和縣。

鐵化鎮。

都護府,自唐之季,地入高麗,置府州縣鎮六十餘城,此為都護府,雖仍唐舊名,而無都護府之實。

至元六年,李延齡等以其地來歸,後城治廢毀,僅存其名,屬東寧路。

定遠府。

郭州。

撫州。

黃州。

領安岳、三和、龍岡、鹹從、江西五縣,長命一鎮。

靈州。

慈州。

嘉州。

順州。

殷州。

宿州。

德州。

領江東、永清、通海、順化四縣,寧遠、柔遠、安戎三鎮。

昌州。

鐵州。

領定戎一鎮。

泰州。

價州。

朔州。

宣州。

領寧朔、席島二鎮。

成州。

領樹德一鎮。

熙州。

孟州。

領三登一縣,椒島、椴島、寧德三鎮。

延州。

領一陽一巖一鎮。

雲州。

沈一陽一路,本挹婁故地,渤海大氏建定理府,都督沈、定二州,此為沈州地。

契丹為興遼軍,金為昭德軍,又更顯德軍,後皆毀於兵火。

元初平遼東,高麗國麟州神騎都領洪福源率西京、都護、龜州四十餘城來降,各立鎮守司,設官以撫其民。

後高麗復叛,洪福源引眾來歸,授高麗軍民萬戶,徙降民散居遼一陽一沈州,初創城郭,置司存,僑治遼一陽一故城。

中統二年,改為安一撫高麗軍民總管府。

及高麗舉國內附,四年,又以質子淳為安一撫高麗軍民總管,分領二千餘戶,理沈州。

元貞二年,並兩司為沈一陽一等路安一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仍治遼一陽一故城,轄總管五、千戶二十四、百戶二十五。

至順錢糧戶數五千一百八十三。

開元路,古肅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

唐初,渠長阿固郎始來朝,後乃臣服,以其地為燕州,置黑水府。

其後渤海盛,靺鞨皆役屬之。

又其後渤海浸弱,為契丹所攻,黑水復擅其地,東瀕海,南界高麗,西北與契丹接壤,即金鼻祖之部落也。

初號女真,後避遼興宗諱,改曰女直。

太祖烏古打既滅遼,即上京設都,海陵遷都於燕,改為會寧府。

金末,其將蒲鮮萬奴據遼東。

元初癸巳歲,出師伐之,生禽萬奴,師至開元、率賓,東土悉平。

開元之名,始見於此。

乙未歲,立開元、南京二萬戶府,治黃龍府。

至元四年,更遼東路總管府。

二十三年,改為開元路,領鹹平府,後割鹹平為散府,俱隸遼東道宣慰司。

至順錢糧戶數四千三百六十七。

鹹平府,古朝鮮地,箕子所封,漢屬樂一浪一郡,後高麗侵有其地。

唐滅高麗,置安東都護以統之,繼為渤海大氏所據。

遼平渤海,以其地多險隘,建城以居流民,號鹹州安東軍,領縣曰鹹平。

金升鹹平府,領平郭、安東、新興、慶雲、清安、歸仁六縣,兵亂皆廢。

元初因之,隸開元路,後復割出,隸遼東宣慰司。

合蘭府水達達等路,土地曠闊,人民散居。

元初設軍民萬戶府五,撫鎮北邊。

一曰桃溫,距上都四千里。

一曰胡裡改,距上都四千二百里、大都三千八百里。

有胡裡改江並混同江,又有合蘭河流入於海。

一曰斡朵憐。

一曰脫斡憐。

一曰孛苦江。

各有司存,分領混同江南北之地。

其居民皆水達達、女直之人,各仍舊俗,無市井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

故設官牧民,隨俗而治,有合蘭府水達達等路,以相統攝焉。

有俊禽曰海東青,由海外飛來,至奴兒干,土人羅之,以為土貢。

至順錢糧戶數二萬九百六。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為路十二、府七、州一,屬州三十四,屬縣一百八十二。

本省陸站一百六處,水站九十處。

河南江北道肅政謙訪司

汴梁路,上。

唐置汴州總管府。

石晉為開封府。

宋為東京,建都於此。

金改南京,宣宗南遷,都焉。

金亡,歸附。

舊領歸德府,延、許、裕、唐、陳、亳、鄧、汝、穎、徐、邳、嵩、宿、申、鄭、鈞、睢、蔡、息、盧氏行襄樊二十州。

至元八年,令歸德自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州隸之;升申州為南一陽一府,割裕、唐、汝、鄭、嵩、盧氏行襄樊隸之。

九年,廢延州,以所領延津、一陽一武二縣屬南京路,統蔡、息、鄭、鈞、許、陳、睢、穎八州,開封、祥符倚郭,而屬邑十有五。

舊有警巡院,十四年改錄事司。

二十五年,改南京路為汴梁路。

二十八年,以瀕河而南、大江以北,其地衝要,又新入版圖,置省南京以控治之。

三十年,升蔡州為汝寧府,屬行省,割息、穎二州以隸焉。

本路戶三萬一十八,口一十八萬四千三百六十七。

壬子年數。

領司一、縣十七、州五。

州領二十一縣。

錄事司

縣十七

開封,下。

倚郭。

祥符,下。

倚郭。

中牟,下。

原武,下。

舊以此縣隸延州,元初隸開封府,後復為延州,縣如舊。

至元九年,州廢,後來屬。

鄢陵,中。

滎澤,下。

舊隸鄭州,至元二年來屬。

封丘,中。

金大定中,河水湮沒,遷治新城。

元初,新城又為河水所壞,乃因故城遺址,稍加完葺而遷治焉。

扶溝,下。

一陽一武,下。

舊隸延州,至元九年,州廢來屬。

杞縣,中。

元初河決,城之北面為水所圯,遂為大河之道,乃於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築新城置縣,繼又修故城,號南杞縣。

蓋黃河至此分為三,其大河流於二城之間,其一流於新城之北郭睢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東流,俗稱三叉口。

延津,下。

舊為延州,隸河南路。

至元九年,州廢,以縣來屬。

蘭一陽一,下。

通許,下。

尉氏,下。

太康,下。

洧川,下。

陳留。

下。

州五

鄭州,下。

唐初為鄭州,又改滎一陽一郡。

宋為奉寧軍。

金仍為鄭。

元初領管城、滎一陽一、汜水、河一陰一、原武、新鄭、密、滎澤八縣及司候司,後割新鄭、密屬鈞州,滎澤、原武隸開封府,並司候司入管城。

領四縣:

管城,下。

倚郭。

滎一陽一,下。

汜水,下。

河一陰一,下。

許州,下。

唐初為許州,後改穎川郡,又仍為許州。

宋升穎昌府。

金改昌武軍。

元初復為許州。

領五縣:

長社,下。

長葛,下。

郾城,下。

襄城,下。

臨穎。

下。

陳州,下。

唐初為陳州,後改淮一陽一郡,又仍為陳州。

宋升懷德府。

金復為陳州。

元初因之。

舊領宛丘、南頓、項城、商水、西華、清水六縣。

至元二年,南頓、項城、清水皆廢,後復置南頓、項城。

領五縣:

宛丘,西華,商水,至元二年,省南頓、項城入焉,後復置。

南頓,項城。

鈞州,下。

唐、宋皆不置郡,偽齊置穎順軍。

金改穎順州,又改鈞州。

元至元二年,又割鄭州密縣來屬。

領三縣:

一陽一翟,下。

新鄭,下。

密縣。

下。

睢州,下。

唐屬曹州。

宋改拱州,又升保慶軍。

金改睢州。

元因之。

領四縣:

襄邑,下。

倚郭。

考城,下。

儀封,下。

柘城。

下。

河南府路,唐初為洛州,後改河南府,又改東京。

宋為西京。

金為中京金昌府。

元初為河南府,府治即周之王城。

舊領洛一陽一、宜一陽一、永寧、登封、鞏、偃師、孟津、新安、澠池九縣,後割澠池隸陝州。

戶九千五百二,口六萬五千七百五十一。

壬子年數。

領司一、縣八、州一。

州領四縣。

錄事司。

縣八

洛一陽一,宜一陽一,下。

永寧,下。

登封,下。

中岳嵩山在焉。

鞏縣,下。

孟津,下。

新安,偃師。

下。

州一

陝州,下。

唐初為陝州,又改陝府,又改陝郡。

宋為保義軍。

元仍為陝州。

領四縣:

陝縣,下。

靈寶,下。

至元三年,省入陝縣,八年,廢虢州為虢略,隸陝州。

並虢略治靈寶,以虢略為巡檢司,並硃一陽一縣入焉。

閿鄉,下。

至元二年,省湖城縣入焉。

澠池。

下。

金升為韶州,置澠池司候司。

元至元三年,省司候司。

八年,省韶州,復為縣,隸河南府路,後割以來屬。

南一陽一府,唐初為宛州,而縣名南一陽一,後州廢,以縣屬鄧州。

歷五代至宋皆為縣。

金升為申州。

元至元八年,升為南一陽一府,以唐、鄧、裕、嵩、汝五州隸焉。

二十五年,改屬汴梁路,後直隸行省。

戶六百九十二,口四千八百九十三。

壬子年數。

領縣二、州五。

州領十一縣。

縣二

南一陽一,下。

倚郭。

鎮平。

下。

州五

鄧州,下。

唐初為鄧州,後改南一陽一郡,又仍為鄧州。

宋屬京西南路。

金屬南京開封府。

舊領穰縣、南一陽一、內鄉、淅川、順一陽一五縣。

元初以淅川、順一陽一省入內鄉。

舊設錄事司,至元二年併入穰縣。

領三縣:

穰縣,下。

倚郭。

內鄉,下。

至元二年,以順一陽一來屬。

新野。

下。

唐州,下。

唐初為顯州,後改唐州。

宋屬京西南路。

金改裕州。

元初復為唐州。

至元三年,以民力不及,廢湖一陽一、比一陽一、桐柏三縣。

領一縣:

泌一陽一。

倚郭。

嵩州,下。

唐為陸渾、伊闕二縣。

宋升順州。

金改嵩州,領伊一陽一、福昌二縣。

元初以福昌隸河南。

至元三年,省伊一陽一入州。

領一縣:

盧氏。

下。

至元二年,隸南京路。

八年,屬南一陽一府。

十一年來屬。

汝州,下。

唐初為伊州,又改汝州。

宋屬京西北路。

元至元三年,廢郟城、寶豐二縣入梁縣,後復置郟縣。

領三縣:

梁縣,下。

魯山。

下。

郟縣。

下。

裕州,下。

唐初置北澧州,又改魯州,後廢為縣,屬唐州。

金升為裕州。

舊領方城、舞一陽一、葉縣。

元初即葉縣行隨州事,就置昆一陽一縣為屬邑。

至元三年,罷州,並昆一陽一、舞一陽一二縣入葉縣,後復置舞一陽一。

領三縣:

方城,下。

倚郭。

葉縣,下。

舞一陽一。

下。

汝寧府,唐蔡州。

上蔡、西平、確山、遂平、平輿為屬邑。

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輿入汝一陽一,隸汴梁路。

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顏言:「蔡州去汴梁地遠,,凡事稽誤,宜升散府。」

遂升汝寧府,直隸行省,以息、穎、信一陽一、光四州隸焉,復置遂平縣。

抄籍戶口闕,至順錢糧戶數七千七十五。

領縣五、州四。

州領十縣。

縣五

汝一陽一,下。

元初廢,後置蔡州治此,仍復置縣。

上蔡,下。

西平,下。

確山。

下。

遂平。

下。

元初省入汝一陽一,後復置。

州四

穎州,下。

唐初為信州,後改汝一陰一郡,又改穎州。

宋升順昌府。

金復為穎州。

舊領汝一陰一、泰和、沈丘、穎上四縣。

元至元二年,省四縣及錄事司入州。

後復領三縣:

太和,下。

沈丘,下。

穎上。

下。

息州,下。

唐初為息州,後為新息縣,隸蔡州。

五代至宋皆因之。

金復置息州。

舊領新息、新蔡、真一陽一、褒信四縣。

元中統三年,以李璮叛,廢州。

四年,復置。

至元三年,以四縣併入州。

後復領二縣:

新蔡,下。

真一陽一。

下。

光州,下。

唐初為光州,後改弋一陽一郡,又復為光州。

宋升光山軍。

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屬蘄黃宣慰司。

二十二年,同蘄、黃等州,直隸行省。

三十年,隸汝寧府。

領三縣:

定城,固始,下。

宋末兵亂,徙治無常。

至元十一年復舊治。

光山。

下。

兵亂地荒,至元十二年復立舊治。

信一陽一州,下。

唐初為申州,又改義一陽一郡。

宋改信一陽一軍,端平間,兵亂地荒,凡四十餘年。

元至元十四年,改立信一陽一府,領羅山、信一陽一二縣。

十五年,改為信一陽一州。

二十年,以羅山縣當驛置要衝,徙州治此,而移縣治於西南,號曰羅山新縣,今州治即舊縣。

戶三千四百一十四,口三萬三千七百五十一。

至元七年數。

領二縣:

羅山。

倚郭。

信一陽一。

歸德府,唐宋州,又為睢一陽一郡。

後唐為歸德軍。

宋升南京。

金為歸德府。

金亡,宋復取之。

舊領宋城、寧陵、下邑、虞城、谷熟、碭山六縣。

元初與亳之酇縣同時歸附,置京東行省,未幾罷。

歲壬子,又立司府州縣官,以綏定新居之民。

中統二年,審民戶多寡,定官吏員數。

至元二年,以虞城、碭山二縣在枯黃河北,割屬濟寧府,又並谷熟入睢一陽一,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與寧陵、下邑隸本府。

八年,以宿、亳、徐、邳並隸焉。

壤地平坦,數有河患。

府為散郡,設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員,直隸行省。

抄籍戶數闕,至順錢糧戶數二萬三千三百一十七。

領縣四、州四。

州領八縣。

縣四

睢一陽一,下。

倚郭。

唐曰宋城,亦曰睢一陽一。

金曰睢一陽一。

宋曰宋城。

元仍曰睢一陽一。

永城,下。

下邑,下。

寧陵。

下。

州四

徐州,下。

唐初為徐州,又改彭城郡,又升武寧軍。

宋因之。

金屬山東西路。

金亡,宋復之。

元初歸附後,凡州縣視民多少設官吏。

至元二年,例降為下州。

舊領彭城、蕭、永固三縣及錄事司,至是永固併入蕭縣,彭城並錄事司併入州。

領一縣:

蕭縣。

下。

至元二年,併入徐州,十二年復立。

宿州,中。

唐置,宋升保靜軍,金置防禦使。

金亡,宋復之。

元初隸歸德府,領臨渙、蘄、靈壁、符離四縣並司候司。

至元二年,以四縣一司併入州。

四年,以靈壁入泗州,十七年復來屬。

領一縣:

靈壁。

下。

邳州,下。

唐初為邳州,後廢屬泗州,又屬徐州。

宋置淮一陽一軍。

金復為邳州。

金亡,宋暫有之。

元初以民少,並三縣入州。

至元八年,以州屬歸德府。

十二年,復置睢寧、宿遷兩縣,屬淮安。

十五年,還來屬。

領三縣:

下邳,下。

州治所。

宿遷,下。

睢寧。

下。

亳州,下。

唐初為亳州,後改譙郡,又仍為亳州。

宋升集慶軍。

金復為亳州。

金亡,宋復之。

元初領縣六:譙、酇、鹿邑、城父、衛真、谷熟。

後以民戶少,並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谷熟入睢一陽一,酇入永城,其睢一陽一、永城去隸歸德。

後復置城父。

領三縣:

譙縣,下。

鹿邑。

下。

此邑數有水患,歷代民不寧居。

城父。

下。

襄一陽一路,唐初為襄州,後改襄一陽一郡。

宋為襄一陽一府。

元至元十年,兵破樊城,襄一陽一守臣呂文煥降,罷宋京西安一撫司,立河南等路行中書省,更襄一陽一府為散府,未幾罷省。

十一年,改襄一陽一府為總管府,又立荊湖等路行樞密院。

十二年,立荊湖行中書省,後復罷。

本府領四縣、一司,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光化、棗一陽一二縣來屬。

抄籍戶口數闕,至順錢糧戶數五千九十。

領司一、縣六、州二。

州領四縣。

錄事司。

縣六

襄一陽一,下。

倚郭。

南漳,下。

宜城,下。

谷城,下。

光化,至元十三年南伐,明年設官置縣,屬南一陽一,十九年來屬。

棗一陽一。

至元十四年,屬南一陽一,十九年來屬。

州二

均州,下。

唐初為均州,又為武當郡。

宋為武當軍。

元至元十二年,江陵歸附,割隸湖北道宣慰司。

十九年,還屬襄一陽一。

領二縣:

武當,下。

兵亂遷治無常,至元十四年復置。

鄖縣。

下。

兵後僑治無常,至元十四年復置。

房州,下。

唐初為遷州,後為房州,又改房陵郡。

宋置保康軍。

德祐中,知州黃思賢納土,命千戶鎮守,仍令思賢領州事。

至元十九年,隸襄一陽一路。

領二縣:

房陵,下。

竹山。

下。

蘄州路,下。

唐初為蘄州,後改蘄春郡,又仍為蘄州。

宋為防禦州。

至元十二年,立淮西宣撫司。

十四年,改總管府,設錄事司。

戶三萬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四萬九千三百二十一。

自此以後至德安府,皆用至元二十七年數。

領司一、縣五。

錄事司。

縣五

蘄春,中。

倚郭。

蘄水,中。

廣濟,中。

宋嘉熙兵亂,徙治大江中洲,歸附後復舊治。

黃梅,中。

嘉熙兵亂,僑治中洲,後復舊。

羅田。

下。

兵亂縣廢,歸附後始立。

黃州路,下。

唐初為黃州,後改齊安郡,又仍為黃州。

宋為一團一練軍州。

元至元十二年歸附。

十四年,立總管府。

十八年,又為黃蘄州宣慰司治所。

二十三年,罷宣慰司,直隸行省。

戶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萬六千八百七十九。

領司一、縣三。

錄事司。

縣三

黃岡,中。

州治所。

黃陂,下。

兵亂僑治鄂州青山磯,歸附還舊治。

麻城。

下。

兵亂徙治什子山,歸附還舊治。

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廬州路,上。

唐改廬江郡,又仍為廬州。

宋為淮南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設淮西總管府。

明年,於本路立總管府,隸淮西道。

二十八年,以六安軍為縣來屬,後升六安縣為州。

戶三萬一千七百四十六,口二十二萬九千四百五十七。

領司一、縣三、州三。

州領八縣。

錄事司。

縣三

合肥,上。

倚郭。

梁縣,中。

舒城。

中。

州三

和州,中。

唐改歷一陽一郡,後仍為和州。

宋隸淮南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置鎮守萬戶府。

明年,改立安一撫司。

又明年,升和州路。

二十八年,降為州,隸廬州路。

舊設錄事司,後入州自治。

領三縣:

歷一陽一,上。

倚郭。

含山,中。

烏江。

中。

無為州,中。

唐初隸光州。

宋始以城口鎮置無為軍,思與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

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路。

二十八年,降為州,罷鎮巢州為縣以屬焉。

領三縣:

無為,上。

倚郭。

廬江,中。

巢縣。

下。

六安州,下。

唐以霍山縣置霍州,後州廢仍為縣。

梁改灊山縣。

宋改六安軍。

元至元十二年歸附,二十八年降為縣,隸廬州路,後升為州。

領二縣:

六安,中。

英山。

中。

安豐路,下。

唐初為壽州,後改壽春郡。

宋為壽春府,又以安豐縣為安豐軍,繼遷安豐軍於壽春府。

元至元十四年,改安豐路總管府。

十五年,定為散府,領壽春、安豐、霍丘三縣。

二十八年,復升為路,以臨濠府為濠州,與下蔡、蒙城俱來屬。

戶一萬七千九百九十二,口九萬七千六百一十一。

領司一、縣五、州一。

州領三縣。

錄事司。

縣五

壽春,中。

倚郭。

安豐,下。

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言:「安豐之芍陂可溉田萬頃,若立屯開耕,實為便益。」

從之。

於安豐縣立萬戶府,屯戶一萬四千八百有奇。

霍丘,下。

下蔡,下。

至元十三年,隸壽春府。

二十八年罷府,與蒙城皆來屬。

蒙城。

下。

州一

濠州,下。

唐初為濠州,後改鍾離郡,又仍為濠州。

阻淮帶山,與壽一陽一俱為淮南之險郡,名初從豪,後加水為濠。

南唐置定遠軍。

宋為一團一練州,初隸淮南路,後隸淮南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設濠州安一撫司。

十五年,定為臨濠府。

二十八年,復為濠州,革懷遠為下縣來屬。

領三縣:

鍾離,下。

倚郭。

定遠,下。

懷遠。

下。

宋為懷遠軍,領荊山一縣。

至元二十八年,以軍為縣,隸濠州,省荊山入焉。

安慶路,下。

唐初為東安州,又改舒州,又改同安郡,又復為舒州。

宋為安慶府。

元至元十三年,立安一撫司。

十四年,改安慶路總管府,屬蘄黃宣慰司。

二十三年,罷宣慰司,直隸行省。

戶三萬五千一百六,口二十一萬九千四百九十。

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懷寧,中。

宿松,中。

望江,下。

太湖,中。

桐城,中。

灊山。

至治三年初立。

淮東道宣慰使司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

揚州路,上。

唐初改南兗州,又改邗州,又改廣陵郡,又復為揚州。

宋為淮南東路。

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處行中書省。

十四年,改為揚州路總管府。

十五年,置淮東道宣慰司,本路屬焉。

十九年,省宣慰司,以本路總管府直隸行省。

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復立淮東道宣慰司,止統本路屬淮安二郡,而本路領高郵府及真、滁、通、泰、崇明五州。

二十二年,行省按遷,宣慰司遂廢,所屬如故。

後改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移治汴梁路,復立淮東道宣慰司,割出高郵府為散府,直隸宣慰司。

戶二十四萬九千四百六十六,口一百四十七萬一千一百九十四。

領司一、縣二、州五。

州領九縣。

錄事司。

縣二

江都,上。

倚郭。

泰興。

上。

州五

真州,中。

五代以前地屬揚州,宋以迎鑾鎮置建安軍,又升為真州。

元至元十三年,初立真州安一撫司。

十四年,改真州路總管府。

二十一年,復為州,隸揚州路。

領二縣:

揚子,上。

倚郭。

至元二十年,省錄事司入焉。

六一合。

下。

滁州,下。

唐初析揚州地置,又改永一陽一郡,又復為滁州。

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總管府。

二十年,仍為州,隸揚州路。

領三縣:

清流,中。

至元十四年,省錄事司入焉。

來安,下。

全椒。

中。

泰州,上。

唐更海陵縣曰吳陵,置吳州,尋廢。

南唐昇泰州。

元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總管府。

二十一年,改為州,隸揚州路。

領二縣:

海陵,上。

倚郭。

如皋。

上。

通州,中。

唐屬揚州。

南唐於海陵東境置靜海鎮。

周平淮南,改為通州。

宋改靜海郡。

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總管府。

二十一年,復為州,隸揚州路。

領二縣:

靜海,上。

倚郭。

海門。

中。

崇明州,下。

本通州海濱之沙洲,宋建炎間有升州句容縣姚、劉姓者,因避兵於沙上,其後稍有人居焉,遂稱姚劉沙。

嘉定間置鹽場,屬淮東制司。

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

淮安路,上。

唐楚州,又改臨淮郡,又仍為楚州。

宋為淮安州。

元至元十三年,行淮東安一撫司。

十四年,改立總管府,領山一陽一、鹽城、淮安、淮一陰一、新城、清河、桃園七縣,設錄事司。

二十年,升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一陰一三縣入山一陽一,兼領臨淮府、海寧、泗、安東四郡,其盱眙、天長、臨淮、虹、五河、贛榆、朐山、沐一陽一各歸所隸。

二十七年,革臨淮府,以盱眙、天長隸泗州。

戶九萬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萬七千三百七十七。

領司一、縣四、州三。

州領八縣。

至元二十三年,於本路之白水塘、黃家疃等處立洪澤屯田萬戶村。

錄事司。

縣四

山一陽一,上。

至元十二年,安東州歸附,以本縣馬羅軍寨作山一陽一縣。

十三年,淮安路歸附,仍存淮安縣。

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

鹽城,上。

桃園,下。

清河。

下。

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軍,至元十五年為縣。

州三

海寧州,下。

唐海州。

宋隸淮南東路。

元至元十五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復改為海寧府,未幾降為州,隸淮安路。

初設錄事司,二十年,與東海縣併入朐山。

領三縣:

朐山,中。

沐一陽一,下。

贛榆。

下。

泗州,下。

唐改臨淮郡,後復為泗州。

宋隸淮南東路。

元至元十三年,降為下州。

舊領臨淮、淮平、虹、靈壁、睢寧五縣。

十六年,割睢寧屬邳州。

十七年,割靈壁入宿州,以五河縣來屬。

二十一年,並淮平入臨淮。

二十七年,廢臨淮府,以盱眙、天長二縣隸焉。

領五縣:

臨淮,下。

虹縣,下。

五河,下。

元隸臨淮府,十七年來屬。

盱眙,上。

宋招信軍。

至元十三年,行招信軍安一撫司事,領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

明年,升招信路總管府。

十五年,改為臨淮府。

十七年,以五河縣在淮之北,改屬泗州。

二十年,並招信入盱眙。

二十七年,廢臨淮府為盱眙縣。

天長。

中。

安東州。

下。

高郵府,唐為縣。

宋升為軍。

元至元十四年,升為高郵路總管府,領錄事司及高郵、興化二縣。

二十年,廢安宜府為寶應縣來屬,又並錄事司,改高郵路為府,屬揚州路。

今隸宣慰司。

抄籍戶口數闕,至順錢糧戶數五萬九十有八。

領縣三:

高郵,上。

興化,中。

寶應。

上。

舊為寶應軍,至元十六年為安宜府。

二十年,廢府為縣,來屬本府。

荊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

中興路,上。

唐荊州,復為江陵府。

宋為荊南府。

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總管府,設錄事司。

天歷二年,以文宗潛籓,改為中興路。

戶一十七萬六百八十二,口五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四。

領司一、縣七。

錄事司。

縣七

江陵,上。

公安,中。

石首,中。

松滋,中。

枝江,下。

潛江,中。

監利。

中。

宋末兵亂民散,收附後始復舊。

峽州路,下。

唐改夷陵郡,又為峽州。

宋隸荊湖北路,後徙治江南。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七年升為峽州路。

戶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萬三千九百四十七。

領縣四:

夷陵,中。

宋末隨州遷治不常,歸附後,復歸江北舊治。

宜都,下。

長一陽一,下。

遠安。

下。

安陸府,唐郢州,又改富水郡,又為郢州。

宋隸京西南路。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五年升為安陸府。

戶一萬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萬三千五百五十四。

領縣二:

長壽,中。

京山。

中。

兵亂移治漢濱,至元十三年還舊治。

沔一陽一府,唐復州,又改竟陵郡,又為復州。

宋端平間,移州治於沔一陽一鎮。

至元十三年歸附,改為復州路,十五年升為沔一陽一府。

戶一萬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萬九百五十五。

領縣二:

玉沙,中。

倚郭。

景陵。

中。

兵亂徙治無常,歸附後還舊治。

荊門州,下。

唐為縣。

宋升為軍,端平間移治當一陽一縣。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四年升為府,十五年遷府治於古城,降為州。

戶二萬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萬五千四百三十五。

領縣二:

長林,上。

當一陽一。

中。

德安府,唐安州,又改安陸郡,又仍為安州。

宋為德安府,鹹淳間徙治漢一陽一。

元至元十三年還舊治,隸湖北道宣慰司。

十八年罷宣慰司,直隸鄂州行省,為散府,後割以來屬。

戶一萬九百二十三,口三萬六千二百一十八。

領縣四、州一。

州領二縣。

縣四

安陸。

下。

孝感,下。

應城,中。

雲夢。

下。

州一

隨州,下。

唐初為隨州,又改漢東郡,又復為隨州。

宋為崇信軍,又為棗一陽一軍,後因兵亂遷徙無常。

元至元十二年歸附。

十三年,即黃仙洞為州治。

戶一萬五千九百六十六,口五萬二千六十四。

領二縣:

隨縣,下。

應山。

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史
本紀第一 太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憲宗本紀第四 世祖一本紀第五 世祖二本紀第六 世祖三本紀第七 世祖四本紀第八 世祖五本紀第九 世祖六本紀第十 世祖七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本紀第十三 世祖十本紀第十四 世祖十一本紀第十五 世祖十二本紀第十六 世祖十三本紀第十七 世祖十四本紀第十八 成宗一本紀第十九 成宗二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本紀第二十一 成宗四本紀第二十二 武宗一本紀第二十三 武宗二本紀第二十四 仁宗一本紀第二十五 仁宗二本紀第二十六 仁宗三本紀第二十七 英宗一本紀第二十八 英宗二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本紀第三十三 文宗二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本紀第三十五 文宗四本紀第三十六 文宗五本紀第三十七 寧宗本紀第三十八 順帝一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本紀第四十二 順帝五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本紀第四十七 順帝十志第一 天文一志第二 天文二志第三上 五行一志第三下 五行二志第四 歷一志第五 歷二志第六 歷三志第七 歷四志第八 歷五志第九 歷六志第十 地理一志第十一 地理二志第十二 地理三志第十三 地理四志第十四 地理五志第十五 地理六志第十六 河渠一志第十七上 河渠二志第十七下 河渠三志第十八 禮樂一志第十九 禮樂二志第二十 禮樂三志第二十一 禮樂四志第二十二 禮樂五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志第二十四 祭祀二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志第二十六 祭祀四志第二十七 祭祀五志第二十七下 祭祀六志第二十八 輿服一志第二十九 輿服二志第三十 輿服三志第三十一 選舉一志第三十二 選舉二志第三十三 選舉三志第三十四 選舉四志第三十五 百官一志第三十六 百官二志第三十七 百官三志第三十八 百官四志第三十九 百官五志第四十 百官六志第四十一上 百官七志第四十一下 百官八志第四十二 食貨一志第四十三 食貨二志第四十四 食貨三志第四十五上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下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兵一志第四十七 兵二志第四十八 兵三志第四十九 兵四志第五十 刑法一志第五十一 刑法二志第五十二 刑法三志第五十三 刑法四表第一 后妃表表第二 宗室世系表表第三 諸王表表第四 諸公主表表第五上 三公表表第五下 三公表二表第六上 宰相年表表第六下 宰相年表二列傳第一 后妃一列傳第二 睿宗列傳第三 后妃二列傳第四列傳第五列傳第六列傳第七列傳第八列傳第九列傳第十列傳第十一列傳第十二列傳第十三列傳第十四列傳第十五列傳第十六列傳第十七列傳第十八列傳第十九列傳第二十列傳第二十一列傳第二十二列傳第二十三列傳第二十四列傳第二十五列傳第二十六列傳第二十七列傳第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九列傳第三十列傳第三十一列傳第三十二列傳第三十三列傳第三十四列傳第三十五列傳第三十六列傳第三十七列傳第三十八列傳第三十九列傳第四十列傳第四十一列傳第四十二列傳第四十三列傳第四十四列傳第四十五列傳第四十六列傳第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八列傳第四十九列傳第五十列傳第五十一列傳第五十二列傳第五十三列傳第五十四列傳第五十五列傳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七列傳第五十八列傳第五十九列傳第六十列傳第六十一列傳第六十二列傳第六十三列傳第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五列傳第六十六列傳第六十七列傳第六十九列傳第七十列傳第七十一列傳第七十二列傳第七十三列傳第七十四列傳第七十五列傳第七十六 儒學一列傳第七十七 儒學二列傳第七十八 良吏一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列傳第八十二 忠義三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列傳第八十四 孝友一列傳第八十五 孝友二列傳第八十六 隱逸列傳第八十七 列女一列傳第八十八 列女二列傳第八十九 釋老列傳第九十 方技(工藝附)列傳第九十一 宦者列傳第九十二 奸臣列傳第九十三 叛臣列傳第九十四 逆臣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列傳第九十六 外夷二列傳第九十七 外夷三●纂修元史凡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