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千乘第六十八:子曰:「不仁,國不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戴禮記》千乘第六十八

大戴禮記

千乘第六十八

公曰:「千乘之國,受命於天子,通其四疆,教其 書社,循其灌廟,建其宗主,設其四佐,列其五官,處 其朝市,為仁如何?」

子曰:「不仁,國不化。」

公曰:「何如之謂仁?」

子曰:「不一婬一於色。」

子曰:「立妃設如太廟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 相陵,斯庶嬪遧;遧,則事上靜;靜,斯潔信在中。

朝 大夫必慎以恭;出會謀事,必敬以慎言;長幼小大,必 中度,此國家之所以崇也。

立子設如宗社,宗社先示威,威明顯見;辨爵集 德,是以母弟官子鹹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婦私 謁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執事政也。

夫政以教百姓, 百姓齊以嘉善,故蠱佞不生,此之謂良民。

國有道則民 昌,此國家之所以大遂也。

卿設如大門,大門顯美,小大尊卑中度。

開明閉 幽,內祿出災,以順天道,近者閒焉,遠者稽焉。

君發 禁宰而行之,以時通於地,散佈於小。

理天之災祥,地 寶豐省,及民共饗其祿,共任其災,此國家之所以和也 。

國有四輔;輔,卿也。

卿設如四體,毋易事,毋 假名,毋重食。

凡事尚賢進能,使知事爵不世,能之不 愆。

凡民戴名以能,食力以時成,以事立,此所以使民 讓也。

民鹹孝弟而安讓,此以怨省而亂不作也,此國之 所以長也。

下無用,則國家富;上有義,則國家治;長有禮 ,則民不爭;立有神,則國家敬;兼而愛之,則民無怨 心;以為無命,則民不偷。

昔者先王本此六者,而樹之 德,此國家之所以茂也。

設其四佐而官之;司徒典春,以教民之不則時不 若不令,成長幼老疾孤寡以時通於四疆。

有闔而不通, 有煩而不治,則民不樂生,不利衣食。

凡民之藏貯,以及山川之神明加於民者,發國功 謀。

齋戒必敬,會時必節。

日曆巫祝,執伎以守官,俟 命以作。

祈王年,禱民命,及畜谷蜚征庶虞草。

方春三月,緩施生育,動作百物,於時有事,享 於皇祖皇考,朝孤子八人,以成春事。

司馬司夏,以教士車甲。

凡士執伎論功,脩四衛 。

強股肱,質射御,才武聰慧,治眾長卒,所以為儀綴 於國。

出可以為率,誘於軍旅。

四方諸侯之遊士,國中 賢余秀興閱焉。

方夏三月,養長秀蕃庶物。

於時有事,享於皇祖 皇考,爵士之有慶者七人,以成夏事。

司寇司秋,以聽獄訟,治民之煩亂,執權變民中 。

凡民之不刑,崩本以要閒,作起不敬以欺惑憧愚。

作於財賂六畜五穀曰盜。

誘居室家有君子曰義。

子女專曰●。

□五兵及木石曰賊。

以中情出,小曰閒, 大曰講。

利辭以亂屬曰讒。

以財投長曰貸。

凡犯天子之禁,陳刑制辟,以追國民之不率上教 者。

夫是故一家三夫道行,三人飲食,哀樂平,無獄。

方秋三月,收斂以時。

於時有事,嘗新於皇祖皇 考,食農夫九人,以成秋事。

司空司冬,以制度制地事 ,准揆山林,規表衍沃,畜水行,衰濯浸,以節四時之 事。

治地遠近,以任民力,以節民食,太古食壯之食, 攻老之事。」

公曰:「功事不少,而餱糧不多乎?」

子曰:「 太古之民,秀長以壽者,食也。

在今之民,羸丑以胔者 ,事也。

太古無遊民,食節事時,民各安其居,樂其宮室 ,服事信上,上下一交一 信,地移民在。

今之世,上治不平 ,民治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樂其宮;老疾用財,壯 狡用力,於玆民游;薄事貪食,於玆民憂。

古者殷書為成男成女名屬升於公門,此以氣食得 節,作事得時,勸有功;夏服君事不及暍,冬服君事不 及凍;是故年谷不成,天之饑饉,道無殣者。

在今之世 ,男女屬散,名不升於公門,此以氣食不節,作事不成 ;天之饑饉,於時委民,不得以疾死。

是故立民之居,必於中國之休地,因寒暑之和, 六畜育焉,五穀宜焉;辨輕重,制剛柔,和五味,以節 食時事。

東辟之民曰夷,一精一於僥,至於大遠,有不火食者 矣。

南辟之民曰蠻,信以樸,至於大遠,有不火食者矣 。

西辟之民曰戎,勁以剛,至於大遠,有不火食者矣。

北辟之民曰狄,肥以戾,至於大遠,有不火食者矣。

及 中國之民,曰五方之民,有安民和味,鹹有實用利器, 知通之,信令之。

及量地度居,邑有城郭,立朝市。

地以度邑,以 度民,以觀安危。

距封後利,先慮久固,依固可守,為 奧可久,能節四時之事,霜露時降。

方冬三月,草木落。

庶虞藏,五穀必入於倉。

於 時有事,蒸於皇祖皇考,息國老六人,以成冬事。

民咸知孤寡之必不末也,咸知有大功之必進等也 ,咸知用勞力之必以時息也。

推而內之水火,入也弗之 顧矣,而況有強適在前,有君長正之者乎?」

公曰:「善。」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戴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