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秘聞
中國歷史上千奇百怪的十大狀元
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
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歷代狀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孫伏伽起,到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終,共有592人。
這592個狀元中,亦各有千秋。
現摘錄其中十位,以饗讀者。
中國歷史上唯一可考的駙馬狀元——鄭顥
自古以來,民間就經常把駙馬與狀元這兩個詞聯繫起來,好像中了狀元就可以做駙馬。
實際上中國歷代可考的駙馬狀元只有鄭顥一位。
鄭顥是唐會昌三年的狀元。
本來他早有婚約在身,中狀元後打算迎娶盧家的千金。
可是這位年輕英俊的狀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將自己心一愛一的女兒萬壽公主許配給他,鄭顥偏偏不一愛一公主,非娶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盧家小一姐。
唐宣宗便讓宰相白敏中說服他,白敏中費盡口舌,又多方威一逼一利誘,終於迫使他娶了萬壽公主,婚後兩人生活得並不幸福,後來鄭顥多次彈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虧,替白敏中壓下了彈劾的奏章。
臉皮最厚的狀元——裴思謙
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掌權,朝臣的生殺予奪,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裴思謙當時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
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一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
高鍇為官清正,將他轟了出去。
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
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考官高鍇,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
高鍇早把裴思謙忘掉了,對他說:「狀元已經有人了,狀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辦。」
裴思謙厚著臉皮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知道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會有好果子吃,就說:「既然如此,我要見裴秀才。」
裴說:「卑吏便是。」
不得已,只好讓他當了狀元。
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個狀元,此君臉皮之厚,狀元中無人可比。
最自信的狀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到山東某縣遊覽。
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頗有文采,便設宴款待。
知縣的公子很蔑視那書生,問其有何特長,書生說工詩。
公子便讓他誦讀一首,書生誦了一首,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
公子一聽,大笑說:「此乃一瞌睡漢。」
書生十分氣憤。
這書生便是呂蒙正,第二年,呂蒙正一舉奪魁。
他寫信給那公子:「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啦。」
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
第二年,新科狀元正是這位公子——胡旦。
綜觀科舉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當屬第一。
相撲撲出的狀元——王嗣宗
宋太祖趙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親臨講武殿舉行殿試。
考生王嗣宗、陳識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試卷均為上乘之作。
誰為第一太祖實在犯難。
最後馬上得天下的太祖讓二人角力(即相撲),勝者為狀元。
王嗣宗便與陳識在大殿上撲鬥起來,結果陳識倒地,王嗣宗奪得了當年的狀元。
身份最高的狀元——趙楷
宋徽宗的三兒子趙楷,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一靡一,進入了殿試。
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
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
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閒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
據傳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參加科舉,並獲得第三名(探花),但畢竟不是狀元。
所以趙楷便成了中國歷史上身份最高的狀元。
最悲慘的狀元——陳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間,福建閩縣人陳安於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為大明第六個狀元。
巧的是,這次中進士的都是南方人。
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榜一公佈,北方士子不服。
紛紛上告主考官偏袒同鄉,貶斥北方士子。
朱元璋大怒,命張信、陳安等12人複查。
這時又有人舉報張信、陳安有意將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試卷交皇上審閱,這本來莫須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將陳安革除功名,車裂而死。
陳安僅僅做了不足20天的狀元,便死於非命,下場極為悲慘。
最受人推崇的狀元——康海
明孝宗時,28歲的康海進京參加會試,他發誓要奪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還是被魯鐸奪去了,他僅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氣,對眾人說:「會試時讓了魯鐸,殿試時決不再讓他人!」殿試時,康海果然發揮出色,一舉奪魁。
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絕。
送皇上審閱時,孝宗也讚不絕口,聲稱:「我大明一百五十年來,無此佳作,此卷變今絕古!」遂朱批康海為狀元。
當初會試時康海不服魯鐸的氣,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氣,第二名孫清便是一個。
他對眾人說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強多了。
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時的文章,歎服。
跑到康海家裡,對著他拜了半天,稱自己甘願為徒。
皇上、首輔和同年的讚譽,使康海名揚天下,朝野景慕,爭一睹其風采。
能與康海家沾上點邊的,都引以為自豪。
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過官,南京人便聲稱:「康狀元乃南京風水所出。」
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們無法看到那篇變今絕古的奇文了。
富有傳奇色彩的狀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狀元,在他中狀元之前,浙江民間便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浙江的狀元在大清朝是「始於史,終於鐘。」
殿試時,他的試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皇上御覽時,十分推崇他的書法,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於是欽定他為狀元。
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後一個狀元叫鍾駿聲,驚人地驗證了「始於史,終於鍾」的說法。
能吃的狀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間丁丑科的狀元。
他身材高大,特別能吃,加之思路、寫字都很慢。
所以在殿試時揣了36個饅頭。
意思是,今天無論如何,賴也要賴在考場裡把文章寫完,怕到時挨餓,所以要帶足乾糧。
果然,天黑了,考生們都交了卷,李蟠才剛剛開了個頭,監考官過來催他交卷。
他急得滿頭大汗,聲淚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學生畢生之業,在此一舉。
請千萬不要催一逼一,容我慢慢寫完。」
監考官見他可憐,就發給他幾支蠟燭。
這時他帶的36個饅頭早已吃完,又厚著臉皮要了幾個饅頭,挑燈夜戰。
一直寫到深夜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這件事後,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認為這是一位難得的苦學之士,竟破例讓他當上了頭名狀元。
與他同榜的探花做詩一首調一戲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進土科。
儀容好絳勃,刀筆似蕭何。
木下還生子,蟲邊還出番。
一般難學處,三十六餑餑」自此,「餑餑狀元」李蟠傳遍士林。
最僥倖的狀元——畢沅
畢沅中狀元前是軍機處的一個小辟,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與同僚儲重光、童鳳三人在軍機處值班。
此三人都順利通過了會試,準備參加於4月26日舉行的殿試。
儲、童二人想回寓所準備明天的殿試,便對老實的畢沅說:「我倆書法好,有望奪魁。
你書法不行,就別做非分之想了,替一我倆代勞吧。」
清朝殿試的確有偏重書法的現象,而畢沅的書法又的確不行,就答應了。
當夜,陝甘總督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轉到軍機處,畢沅詳加研讀。
沒想到第二天殿試考時務策,題目正是關於新疆屯田事宜的。
畢沅胸有成竹,揮筆立就。
開榜結果,畢沅高中狀元。
儲重光中了榜眼,童鳳則列二甲第六。
當儲、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後,無不嗟歎。
宋朝小民的硬氣 敢當路擋住宰相大罵 宋捷:一個名字改變一代國運 唐朝的全民馬術熱潮:唐明皇親自參加馬球比賽 林白水以譏諷對聯和辛辣時評為慈禧祝壽 赤壁之戰的大功臣黃蓋為何差點凍死在廁所裡 高歡和婁昭君為何不待見才貌雙全的兒子高淯? 換種方式講西漢:呂雉為何要拉謀聖張良 朱元璋血洗湖南瀏陽的歷史真相 歷史上托孤大臣為何總無好下場 老想制約皇帝 秦始皇為什麼要殺呂不韋? 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是真是假 歷史上真有秋香 劉邦為何對蕭何最放心 劉邦、蕭何關係揭秘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