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
一個半朋友
從前有一個廣交天下豪傑的、很仗義的武夫。
他臨終前對兒子說:「別看我自小在江湖闖蕩,結交的人如過江之鯽,其實我這一生就交了。」
兒子納悶不已。
他的父親就貼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後對他說:「你按我說的去見我的這,朋友的要義你自然會懂得。」
兒子先去了父親認定的「一個朋友」那裡。
對他說:「我是某某的兒子,現在正被朝廷追殺,情急之下投身你處,希望予以搭救!」這人一聽,容不得思索,趕忙叫來自己的兒子,喝令兒子速速將衣服換下,穿在這個並不相識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讓自己的兒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
兒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關的時候,那個能與你肝膽相照,甚至不惜割捨自己的親生骨肉來搭救你的人,可以稱做你的一個朋友。
兒子又去了他父親說的「半個朋友」那裡,抱拳相求,把同樣的話說了一遍。
這「半個朋友」聽了,對眼前這個求救的「朝廷要犯」說:「孩子,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
我這裡給你足夠的盤纏,你遠走高飛快快逃命,我保證不會告發你……」
兒子明白了:在你患難時刻,那個能夠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稱做你的半個朋友。
智慧小語:患難見真情,真正的朋友只有在患難中才能認出來。
晉將軍蘇浚在《雞鳴偶記》中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種類型:能相互勸勉、相互鼓勵,及時指出朋友的錯誤,並幫助朋友改正錯誤、彌補不足,這是畏友或諍友;當朋友處於患難之際,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這是密友;湊在一起吃喝玩樂,說些互相恭維的話,以酒肉為基礎,這是暱友,也即人們常說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結成死一黨一,而一旦分贓不均,就大動干戈、互相殘殺,這是賊友。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