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003: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忽然靜坐處,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西遊記》第003: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西遊記

第003: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卻說美猴王榮歸故里,自剿了混世魔王,奪了一口大刀,逐日躁演武藝,教小猴砍竹為標,削木為刀,治旗旛,打哨子,一進一退,安營下寨,頑耍多時。

忽然靜坐處,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頭,說我們躁兵造反,興師來相殺,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戟方可。

如今奈何?」

眾猴聞說,個個驚恐道:「大王所見甚長,只是無處可取。」

正說間,轉上四個老猴,兩個是赤尻馬猴,兩個是通背猿猴,走在面前道:「大王,若要治鋒利器械,甚是容易。」

悟空道:「怎見容易?」

四猴道:「我們這山,向東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廂乃傲來國界。

那國界中有一王位,滿城中軍民無數,必有金銀銅鐵等匠作。

大王若去那裡,或買或造些兵器,教演我等,守護山場,誠所謂保泰長久之機也。」

悟空聞說,滿心歡喜道:「汝等在此頑耍,待我去來。」

好猴王,急縱觔斗雲,霎時間過了二百里水面。

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悟空心中想道:「這裡定有現成的兵器,我待下去買他幾件,還不如使個神通覓他幾件倒好。」

他就捻起訣來,念動咒語,向巽地上吸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風,飛沙走石,好驚人也。

炮雲起處蕩乾坤,黑霧陰霾大地昏。

一江一 海波翻魚蟹怕,山林樹折虎狼奔。

諸般買賣無商旅,各樣生涯不見人。

殿上君王歸內院,階前文武轉衙門。

千秋寶座都吹倒,五鳳高樓幌動根。

風起處,驚散了那傲來國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關門閉戶,無人敢走。

悟空才按下雲頭。

徑闖入朝門裡。

直到兵器館、武庫中,打開門扇,看時,那裡面無數器械:刀、槍、劍、戟、斧、鉞、毛、鐮、鞭、鈀、撾、簡、弓、一弩一、叉、矛,件件俱備。

一見甚喜道:「我一人能拿幾何?還使個分身法搬將去罷。」

好猴王,即拔一把毫毛,入口嚼爛,噴將處去,念動咒語,叫聲:「變!」變做千百個小猴,都亂搬亂搶;有力的拿五七件,力小的拿三二件,盡數搬個罄淨。

徑踏雲頭,弄個攝法,喚轉狂風,帶領小猴,俱回本處。

卻說那花果山大小猴兒,正在那洞門外頑耍,忽聽得風聲響處,見半空中,丫丫叉叉,無邊無岸的猴一精一,唬得都亂跑亂躲。

少時,美猴王按落雲頭,收了雲霧,將身一抖:收了毫毛,將兵器亂堆在山前,叫道:「小的們!都來領兵器!」眾猴看時,只見悟空獨立在平一陽一之地,俱跑來叩頭問故。

悟空將前使狂風,搬兵器,一應事說了一遍。

眾猴稱謝畢,都去搶刀奪劍,撾斧爭槍,扯弓扳一弩一,吆吆喝喝,耍了一日。

次日,依舊排營。

悟空會集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

早驚動滿山怪獸,都是些狼、蟲、虎、豹麂、獐、麂、狐、狸、獾、□【左「反犬」右「各」】、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

每年獻貢,四時點卯。

也有隨班躁備的,也有隨節徵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各路妖王,又有進金鼓,進彩旗,進盔甲的,紛紛攘攘,日逐家一習一 舞興師。

美猴王正喜間,忽對眾說道:「汝等弓一弩一熟諳,兵器精通,奈我這口刀著實榔-,不遂我意,奈何?」

四老猴上前啟奏道:「大王乃是仙聖,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裡可能去得?」

悟空道:「我自聞道之後,有七十二般地煞變化之功;觔斗雲有莫大的神通;善能隱身遁身,起法攝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水不能溺,火不能焚。

那些兒去不得?」

四猴道:「大王既有此神通,我們這鐵板橋下,水通東海龍宮。

大王若肯下去,尋著老龍王,問他要件甚麼兵器,卻不趁心?」

悟空聞言甚喜道:「等我去來。」

好猴王,跳至橋頭,使一個閉水法,捻著訣,撲的鑽入波中,分開水路,逕入東洋海底。

正行間,忽見一個巡海的夜叉,擋住問道:「那推水來的,是何神聖?說個明白,好通報迎接。」

悟空道:「吾乃花果山天生聖人孫悟空,是你老龍王的緊鄰,為何不識?」

那夜叉聽說,急轉水晶宮傳報道:「大王,外面有個花果山天生聖人孫悟空,口稱是大王緊鄰,將到宮也。」

東海龍王敖廣即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出宮迎道:「上仙請進,請進。」

直至宮裡相見,上坐獻茶畢,問道:「上仙幾時得道,授何仙術?」

悟空道:「我自生身之後,出家修行,得一個無生無滅之體。

近因教演兒孫,守護山洞,奈何沒件兵器,久聞賢鄰享樂瑤宮貝闕,必有多餘神器,特來告求一件。」

龍王見說,不好推辭,即著鱖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

悟空道:「老孫不會使刀,乞另賜一件。」

龍王又著鱍大尉,領鱔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來。

悟空跳下來,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輕!輕!輕!又不趁手!再乞另賜一件。」

龍王笑道:「上仙,你不看看。

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龍王心中恐懼,又著□【左「魚」右「便」】提督、鯉總兵抬出一柄畫桿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

悟空見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丟幾個架子,撒兩個解數,插在中間道:「也還輕!輕!輕!」老龍王一發怕道:「上仙,我宮中只有這根戟重,再沒甚麼兵器了。」

悟空笑道:「古人云:『愁海龍王沒寶哩!』你再去尋尋看。

若有可意的,一一奉價。」

龍王道:「委的再無。」

正說處,後面閃過龍婆、龍女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

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一江一 海淺深的一個定子。

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

龍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與他,憑他怎麼改造,送出宮門便了。」

老龍王依言,盡向悟空說了。

悟空道:「拿出來我看。」

龍王搖手道:「扛不動!抬不動!須上仙親去看看。」

悟空道:「在何處?你引我去。」

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

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

他盡力兩手撾過道:「忒粗忒長些!再短細些方可用。」

說畢,那寶貝就短了幾尺,細了一圍。

悟空又顛一顛道:「再細些更好!」那寶貝真個又細了幾分。

悟空十分歡喜,拿出海藏看時,原來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做「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

心中暗喜道:「想必這寶貝如人意!」一邊走,一邊心思口念,手顛著道:「再短細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長短,碗口粗細。

你看他弄神通,丟開解數,打轉水晶宮裡。

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鱉黿鼉皆縮頸,魚蝦鰲蟹盡藏頭。

悟空將寶貝執在手中,坐在水晶宮殿上。

對龍王笑道:「多謝賢鄰厚意。」

龍王道:「不敢,不敢。」

悟空道:「這塊鐵雖然好用,還有一說。」

龍王道:「上仙還有甚說?」

悟空道:「當時若無此鐵,倒也罷了;如今手中既拿著他,身上無衣服相趁,奈何?你這裡若有披掛,索性送我一件,一總奉謝。」

龍王道:「這個卻是沒有。」

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

』若沒有,我也定不出此門。」

龍王道:「煩上仙再轉一海,或者有之。」

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千萬告求一件。」

龍王道:「委的沒有;如有即當奉承。」

悟空道:「真個沒有,就和你試試此鐵!」龍王慌了道:「上仙,切莫動手!切莫動手!待我看舍弟處可有,當送一副。」

悟空道:「令弟何在?」

龍王道:「舍弟乃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

悟空道:「我老孫不去!不去!俗語謂『賒三不敵見二』,只望你隨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老龍道:「不須上仙去。

我這裡有一面鐵鼓,一口金鐘,凡有緊急事,擂得鼓響,撞得鐘鳴,舍弟們就頃刻而至。」

悟空道:「既是如此,快些去擂鼓撞鐘!」真個那鼉將便去撞鐘,鱉帥即來擂鼓。

少時,鐘鼓響處,果然驚動那三海龍王,須臾來到,一齊在外面會著,敖欽道:「大哥,有甚緊事,擂鼓撞鐘?」

老龍道:「賢弟!不好說!有一個花果山甚麼天生聖人,早間來認我做鄰居,後來要求一件兵器,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

將一塊天河定底神珍鐵,自己拿出手,丟了些解數。

如今坐在宮中,又要索甚麼披掛。

我處無有,故響鐘鳴鼓,請賢弟來。

你們可有甚麼披掛,送他一副,打發出門去罷了。」

敖欽聞言,大怒道:「我兄弟們,點起兵,拿他不是!」老龍道:「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兒筋傷!」西海龍王敖閏說:「二哥不可與他動手;且只湊副披掛與他,打發他出了門,啟表奏上上天,天自誅也。」

北海龍王敖順道:「說的是。

我這裡有一雙藕絲步雲履哩。」

西海龍王敖閏道:「我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哩。」

南海龍王敖欽道:「我有一頂鳳翅紫金冠哩。」

老龍大喜,引入水晶宮相見了,以此奉上。

悟空將金冠、金甲、雲履那穿戴停當,使動如意棒,一路打出去,對眾龍道:「聒噪!聒噪!」四海龍王甚是不平,一邊商議進表上奏不題。

你看這猴王,分開水道,逕回鐵板橋頭,攛將上去,只見四個老猴,領著眾猴:都在橋邊等待。

忽然見悟空跳出波外,身上更無一點水濕,金燦燦的,走上橋來。

唬得眾猴一齊跪下道:「大王,好華彩耶!好華彩耶!」悟空滿面春風,高登寶座,將鐵棒豎在當中。

那些猴不知好歹,都來拿那寶貝,卻便似蜻蜓撼鐵樹,分毫也不能禁動。

一個個咬指伸舌道:「爺爺呀!這般重,虧你怎的拿來也!」悟空近前,舒開手,一把撾起,對眾笑道:「物各有主。

這寶貝鎮於海藏中,也不知幾千百年,可可的今歲放光。

龍王只認做是塊黑鐵,又喚做天河鎮底神珍。

那廝每都扛不動,請我親去拿之。

那時此寶有二丈多長,斗來粗細;被我撾他一把,意思嫌大,他就少了許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許多;再教小些,他又小了許多;急對天光看處,上有一行字,乃『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你都站開,等我再叫他變一變看。」

他將那寶貝顛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時就小做一個繡花針兒相似,可以塞在耳朵裡面藏下。

眾猴駭然,叫道:「大王!還拿出來耍耍!」猴王真個去耳朵裡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來粗細,二丈長短。

他弄到歡喜處,跳上橋,走出洞外,將寶貝攥在手中,使一個法天像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聲「長!」他就長的高萬丈,頭如泰山,腰如峻嶺,眼如閃電,口似血盆,牙如劍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把些虎豹狼蟲,滿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頭拜禮,戰兢兢魄散魂飛。

霎時收了法像,將寶貝還變做個繡花針兒,藏在耳內,復歸洞府。

慌得那各洞妖王,都來參賀。

此時遂大開旗鼓,響振銅鑼。

廣設珍饈百味,滿斟椰液萄漿,與眾飲宴多時。

卻又依前教演。

猴王將那四個老猴封為健將;將兩個赤尻馬猴喚做馬、流二元帥;兩個通背猿猴喚做崩、芭二將軍。

將那安營下寨,賞罰諸事,都付與四鍵將維持。

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

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一交一 賢友。

此時又會了個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左「反犬」右「禺」】狨王,連自家美猴王七個。

日逐講文論武,走-、中「禿寶蓋」(「冠」頭、下「斗」,古時酒器)傳觴,絃歌吹舞,朝去暮回,無般兒不樂。

把那個萬里之遙,只當庭闈之路,所謂點頭徑過三千里,扭腰八百有餘程。

一日,在本洞分付四健將安排筵宴,請六王赴飲,殺牛宰馬,祭天享地,著眾怪跳舞歡歌,俱吃得酩酊大醉。

送六王出去,卻又賞勞大小頭目,倚在鐵板橋邊松陰之下,霎時間睡著。

四健將領眾圍護,不敢高聲。

只見那美猴王睡裡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猴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

猴王漸覺酒醒,忽抬頭觀看,那城上有一鐵牌,牌上有三個大字,乃「幽冥界」。

美猴王頓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閻王所居,何為到此?」

那兩人道:「你今一陽一壽該終,我兩人領批,勾你來也。」

猴王聽說,道:「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

那兩個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進去。

那猴王惱走性來,耳朵中掣出寶貝,幌一幌,碗來粗細;略舉手,把兩個勾死人打為肉醬。

自解其索,丟開手,輪著棒,打入城中。

唬得那牛頭鬼東躲西藏,馬面鬼南奔北跑,眾鬼卒奔上森羅殿,報著:「大王!禍事!禍事!外面一個毛臉雷公,打將來了!」

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來著;見他相貌兇惡,即排下班次,應聲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猴王道:「你既不認得我,怎麼差人來勾我?」

十王道:「不敢!不敢!想是差人差了。」

猴王道:「我本是花果山水簾洞天生聖人孫悟空。

你等是甚麼官位?」

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陰間天子十代冥王。」

悟空道:「快報名來,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廣王、初一江一 王、宋帝王、忤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靈顯感應之類,為何不知好歹?我老孫修仙了道,與天齊壽,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為何著人拘我?」

十王道:「上仙息怒。

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或是那勾死人錯走了也?」

悟空道:「胡說!胡說!常言道:『官差吏差,來人不差。

』你快取生死簿子來我看!」十王聞言,即請上殿查看。

悟空執著如意棒,逕登森羅殿上,正中間南面坐上。

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來查。

那判官不敢怠慢,便到司房裡,捧出五六簿文書並十類簿子,逐一查看。

裸蟲、毛蟲、羽蟲、昆蟲、鱗介之屬,俱無他名。

又看到猴屬之類,原來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蟲,不居國界;似走獸,不伏麒麟管;似飛禽,不受鳳凰轄。

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悟空道:「我也不記壽數幾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罷!取筆過來!」那判官慌忙捧筆,飽掭濃墨。

悟空拿過簿子,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下簿子道:「了帳!了帳!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那十王不敢相近,都去翠雲宮,同拜地藏王菩薩,商量啟表,奏聞上天,不在話下。

這猴王打出城中,忽然絆著一個草疙瘩,跌了個□【左「足」右「龍」】踵,猛的醒來,乃是南柯一夢。

才覺伸腰,只聞得四健將與眾猴高叫道:「大王,吃了多少酒,睡這一夜 ,還不醒來?」

悟空道:「睡還小可,我夢見兩個人,來此勾我,把我帶到幽冥界城門之外,卻才醒悟,是我顯神通,直嚷到森羅殿,與那十王爭吵,將我們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號,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廝所轄也。」

眾猴磕頭禮謝。

自此,山猴都有不老者,以陰司無名故也。

美猴王言畢前事,四健將報知各洞妖王,都來賀喜。

不幾日,六個義兄弟,又來拜賀;一聞銷名之故,又個個歡喜,每日聚樂不提。

卻表啟那個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駕坐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際,忽有邱弘濟真一人啟奏道:「萬歲,通明殿外,有東海龍王敖廣進表,聽天尊宣詔。」

玉皇傳旨:著宣來。

敖廣宣至靈霄殿下,禮拜畢。

旁有引奏仙童,接上表文。

玉皇從頭看過。

表曰: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花果山生、水簾洞住妖仙孫悟空者,欺虐小龍,強坐水宅,索兵器,施法施威;要披掛,騁兇騁勢。

驚傷水族,唬走龜鼉。

南海龍戰戰兢兢;西海龍淒淒慘慘;北海龍縮首歸降;臣敖廣舒身下拜。

獻神珍之鐵棒,鳳翅之金冠,與那鎖子甲、步雲履,以禮送出。

他仍弄武藝,

顯神通,但云『聒噪!聒噪!』果然無敵,甚為難制,臣今啟奏,伏望聖裁。

懇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奉奏。」

聖帝覽畢,傳旨:「著龍神回海,朕即遣將擒拿。」

老龍王頓首謝去。

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師啟奏道:「萬歲,有冥司秦廣王繼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

旁有傳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亦從頭看過。

表曰:

「幽冥境界,乃地之陰司。

天有神而地有鬼,陰一陽一轉輪;禽有生而獸有死,反覆雌雄。

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數,不能易也。

今有花果山水廉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強行兇,不服拘喚。

弄神通,打絕九幽鬼使;恃勢力,驚傷十代慈王。

大鬧羅森,強銷名號。

致使猴屬之類無拘,獼猴之畜多壽;寂滅輪迴,各無生死。

貧僧具表,冒瀆天威。

伏乞調遣神兵,收降此妖,整理陰一陽一,永安地府。

謹奏。」

玉皇覽畢,傳旨:「著冥君回歸地府,朕即遣將擒拿。」

秦廣王亦頓首謝去。

大天尊宣眾文武仙卿,問曰:「這妖猴是幾年生育,何代出生,卻就這般有道?」

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

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

玉帝道:「那路神將下界收伏?」

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首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

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

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

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金星領了旨,出南天門外,按下祥雲,直至花果山水簾洞。

對眾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聖旨在此,請你大王上屆,快快報知!」洞外小猴,一層層傳至洞天深處,道:「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著一角文書,言是上天差來的天使,有聖旨請你也。」

美猴王聽得大喜,道:「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

叫:「快請進來!」猴王急整衣冠,門外迎接。

金星徑入當中,面南立定道:「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下界請你上天,拜受仙錄。」

悟空笑道:「多感老星降臨。」

教:「小的們!安排筵宴款待。」

金星道:「聖旨在身,不敢久留;就請大王同往,待榮遷之後,再從容敘也。」

悟空道:「承光顧,空退!空退!」即喚四健將,分付:「謹慎教演兒孫,待我上天去看看路,卻好帶你們上去同一居 住也。」

四健將領諾。

這猴王與金星縱起雲頭,升在空霄之上,正是那:高遷上品天仙位,名列雲班寶錄中。

畢竟不知授個甚麼官爵,且聽下回分解。

香港子才: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西遊記
第001: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002: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003: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004: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005: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006: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007: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008: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009: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010: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011:還受生唐王遵善果第012: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第013: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014: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015: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第016: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017: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018: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第019: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020: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021: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022: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023: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第024: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025: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026: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027: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028: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029: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030: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031: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032: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033: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034: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035: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03: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第037: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038: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039: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040: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041: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042:大聖慇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043: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044: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045: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046: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047: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048: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049: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050: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052:悟空大鬧金山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053: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054: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055: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056: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057: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058: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059: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060: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061: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062: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063: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第064: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065: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第066: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067: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068: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第069: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070: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071:行者假名降怪 觀音現象伏妖王第072: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073: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074: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第075: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076:心神居捨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077: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078: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079: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080: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081: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第082: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083: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084: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085: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086: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087: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第088: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089: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090: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091: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092: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093: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094: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095: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096: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097: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098: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099:九九數完魔剷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100: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附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