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030: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那怪陡起凶性,要殺公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西遊記》第030: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西遊記

第030: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卻說那怪把沙僧捆住,也不來殺他,也不曾打他,罵也不曾罵他一句,綽起鋼刀,心中暗想道:「唐僧乃上邦人物,必知禮義,終不然我饒了他性命,又著他徒弟拿我不成?噫!這多是我渾家有甚麼書信到他那國裡,走了風訊!等我去問他一問。」

那怪陡起凶性,要殺公主。

卻說那公主不知,梳妝方畢,移步前來,只見那怪怒目攢眉,咬牙切齒。

那公主還陪笑臉迎道:「郎君有何事這等煩惱?」

那怪咄的一聲罵道:「你這狗心賤一婦,全沒人輪!我當初帶你到此,更無半點兒說話。

你穿的錦,戴的金,缺少東西我去尋,四時受用,每日情深。

你怎麼只想你父母,更無一點夫婦心?」

那公主聞說,嚇得跪倒在地,道:「郎君啊,你怎麼今日說起這分離的話?」

那怪道:「不知是我分離,是你分離哩!我把那唐僧拿來,算計要他受用,你怎麼不先告過我,就放了他?原來是你暗地裡修了書信,教他替你傳寄;不然,怎麼這兩個和尚又來打上我門,教還你回去?這不是你幹的事?」

公主道:「郎君,你差怪我了,我何嘗有甚書去?」

老怪道:「你還強嘴哩!現拿住一個對頭在此,卻不是證見?」

公主道:「是誰?」

老妖道:「是唐僧第二個徒弟沙和尚。」

原來人到了死處,誰肯認死,只得與他放賴。

公主道:「郎君且息怒,我和你去問他一聲。

果然有書,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無書,卻不枉殺了一奴一奴一也?」

那怪聞言,不容分說,輪開一隻簸箕大小的藍靛手,抓住那金枝玉葉的發萬根,把公主揪上前,-在地下,執著鋼刀,卻來審沙僧,咄的一聲道:「沙和尚!你兩個輒敢擅打上我們門來,可是這女子有書到他那國,國王教你們來的?」

沙僧已捆在那裡,見妖一精一兇惡之甚,把公主摜倒在地,持刀要殺。

他心中暗想道:「分明是他有書去,救了我師父,此是莫大之恩。

我若一口說出,他就把公主殺了,此卻不是恩將仇報?罷罷罷!想老沙跟我師父一場,也沒寸功報效,今日已此被縛,就將此性命與師父報了恩罷。」

遂喝道:「那妖怪不要無禮!他有甚麼書來,你這等枉他,要害他性命!我們來此問你要公主,有個緣故,只因你把我師父捉在洞中,我師父曾看見公主的模樣動靜。

及至寶象國,倒換關文,那皇帝將公主畫影圖形,前後訪問,因將公主的形影,問我師父沿途可曾看見,我師父遂將公主說起,他故知是他兒女,賜了我等御酒,教我們來拿你,要他公主還宮。

此情是實,何嘗有甚書信?你要殺就殺了我老沙,不可枉害平人,大虧天理!」

那妖見沙僧說得雄壯,遂丟了刀,雙手抱起公主道:「是我一時粗鹵,多有衝撞,莫怪莫怪。」

遂與他挽了青絲,扶上寶髻,軟款一溫一 柔,怡顏悅色,撮哄著他進去了,又請上坐陪禮,那公主是婦人家水性,見他錯敬,遂回心轉意道:「郎君啊,你若念夫婦的恩愛,可把那沙僧的繩子略放鬆些兒。」

老妖聞言,即命小的們把沙僧解了繩子,鎖在那裡。

沙僧見解縛鎖住,立起來,心中暗喜道:「古人云,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我若不方便了他,他怎肯教把我松放鬆放?」

那老妖又教安排酒席,與公主陪禮壓驚。

吃酒到半酣,老妖忽的又換了一件鮮明的衣服,取了一口寶刀,佩在腰裡,轉過手,摸著公主道:「渾家,你且在家吃酒,看著兩個孩兒,不要放了沙和尚。

趁那唐僧在那國裡,我也趕早兒去認認親也。」

公主道:「你認甚親?」

老妖道:「認你父王。

我是他駙馬,他是我丈人,怎麼不去認認?」

公主道:「你去不得。

』老妖道:「怎麼去不得?」

公主道:「我父王不是馬掙力戰的一江一 山,他本是祖宗遺留的社稷。

自幼兒是太子登基,城門也不曾遠出,沒有見你這等凶漢。

你這嘴臉相貌,生得這等醜陋,若見了他,恐怕嚇了他,反為不美,卻不如不去認的還好。」

老妖道:「既如此說,我變個俊的兒去便罷。」

公主道:「你試變來我看看。」

好怪物,他在那酒席間,搖身一變,就變做一個俊俏之人,真個生得:形容典雅,體段崢嶸。

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

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

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雲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

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光明。

丰神真是奇男子,聳壑軒昂美俊英。

公主見了,十分歡喜。

那妖笑道:「渾家,可是變得好麼?」

公主道:「變得好!變得好!你這一進朝啊,我父王是親不滅,一定著文武多官留你飲宴。

倘吃酒中間,千千仔細,萬萬個小心,卻莫要現出原嘴臉來,露出馬腳,走了風訊,就不斯文了。」

老妖道:「不消吩咐,自有道理。

』你看他縱雲頭,早到了寶象國,按落雲光,行至朝門之外,對閣門大使道:「三駙馬特來見駕,乞為轉奏轉奏。」

那黃門奏事官來至白玉階前,奏道:「萬歲,有三駙馬來見駕,現在朝門外聽宣。」

那國王正與唐僧敘話,忽聽得三駙馬,便問多官道:

「寡人只有兩個駙馬,怎麼又有個三駙馬?」

多官道:「三駙馬,必定是妖怪來了。」

國王道:「可好宣他進來?」

那長老心驚道:

「陛下,妖一精一啊,不一精一者不靈。

他能知過去未來,他能騰雲駕霧,宣他也進來,不宣他也進來,倒不如宣他進來,還省些口面。」

國王准奏叫宣,把怪宣至金階,他一般的也舞蹈山呼的行禮。

多官見他生得俊麗,也不敢認他是妖一精一,他都是些肉眼凡胎,卻當做好人。

那國王見他聳壑昂霄,以為濟世之梁棟,便問他:

「駙馬,你家在那裡居住?是何方人氏?幾時得我公主配合?怎麼今日才來認親?」

那老妖叩頭道:「主公,臣是城東碗子山波月莊人家。」

國王道:「你那山離此處多遠?」

老妖道:「不遠,只有三百里。」

國王道:「三百里路,我公主如何得到那裡,與你匹配?」

那妖一精一巧語花言虛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兒好一習一 弓馬,采獵為生。

那十三年前,帶領家童數十,放鷹逐犬,忽見一隻斑斕猛虎,身馱著一個女子,往山坡下走。

是微臣兜弓一箭,射倒猛虎,將女子帶上本莊,把一溫一 水一溫一 湯灌醒,救了他性命。

因問他是那裡人家,他更不曾題公主二字。

早說是萬歲的三公主,怎敢欺心,擅自配合?當得進上金殿,大小討一個官職榮身。

只因他說是民家之女,才被微臣留在莊所,女貌郎才,兩相情願,故配合至此多年。

當時配合之後,欲將那虎宰了,邀請諸親,卻是公主娘娘教且莫殺。

其不殺之故,有幾句言詞,道得甚好,說道托天托地成夫婦,無媒無證配婚姻。

前世赤繩曾系足,今將老虎做媒人。

臣因此言,故將虎解了索子,饒了他性命。

那虎帶著箭傷,跑蹄剪尾而去。

不知他得了性命,在那山中修了這幾年,煉體成一精一,專一迷人害人。

臣聞得昔年也有幾次取經的,都說是大唐來的唐僧,想是這虎害了唐僧,得了他文引,變作那取經的模樣,今在朝中哄騙主公。

主公啊,那繡墩上坐的,正是那十三年前馱公主的猛虎,不是真正取經之人!」

你看那水性的君王,愚迷肉眼不識妖一精一,轉把他一片虛詞,當了真實,道:「賢駙馬,你怎的認得這和尚是馱公主的老虎?」

那妖道:「主公,臣在山中,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與他同一眠 同起,怎麼不認得?」

國王道:「你既認得,可教他現出本相來看。」

怪物道:「借半盞淨水,臣就教他現了本相。」

國王命官取水,遞與駙馬。

那怪接水在手,縱起身來,走上前,使個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語,將一口水望唐僧噴去,叫聲「變!」那長老的真身,隱在殿上,真個變作一隻斑斕猛虎。

此時君臣同眼觀看,那隻虎生得:白額圓頭,花身電目。

四隻蹄,挺直崢嶸;二十爪,鉤彎鋒利。

鋸牙包口,尖耳連眉。

獰猙壯若大貓形,猛烈雄如黃犢樣。

剛須直直插銀條,刺舌——噴惡氣。

果然是只猛斑斕,陣陣威風吹寶殿。

國王一見,魄散魂飛,唬得那多官盡皆躲避。

有幾個大膽的武將,領著將軍校尉一擁上前,使各項兵器亂砍,這一番,不是唐僧該有命不死,就是二十個僧人,也打為肉醬。

此時幸有丁甲、揭諦、功曹、護教諸神,暗在半空中護佑,所以那些人,兵器皆不能打傷。

眾臣嚷到天晚,才把那虎活活的捉了,用鐵繩鎖了,放在鐵籠裡,收於朝房之內。

那國王卻傳旨,教光祿寺大排筵宴,謝駙馬救拔之恩,不然,險被那和尚害了。

當晚眾臣朝散,那妖魔進了銀安殿。

又選十八個宮娥綵女,吹彈歌舞,勸妖魔飲酒作樂。

那怪物獨坐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那艷質嬌姿,你看他受用。

飲酒至二更時分,醉將上來,忍不住一胡一 為,跳起身大笑一聲,現了本相,陡發凶心,伸開簸箕大手,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將過來,-咋的把頭咬了一口。

嚇得那十七個宮娥,沒命的前後亂跑亂藏,你看那:宮娥悚懼,綵女忙驚。

宮娥悚懼,一似雨打芙蓉籠夜雨;綵女忙驚,就如風吹芍葯舞春風-碎琵琶顧命,跌傷琴瑟逃生。

出門那分南北,離殿不管西東。

磕損玉面,撞破嬌容。

人人逃命走,各各奔殘生。

那些人出去又不敢吆喝,夜深了又不敢驚駕,都躲在那短牆簷下,戰戰兢兢不題。

卻說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酌。

喝一盞,扳過人來,血淋淋的啃上兩口。

他在裡面受用,外面人盡傳道:「唐僧是個虎一精一!」亂傳亂嚷,嚷到金亭館驛。

此時驛裡無人,止有白馬在槽上吃草吃料。

他本是西海小龍王,因犯天條,鋸角退鱗,變白馬,馱唐僧往西方取經,忽聞人講唐僧是個虎一精一,他也心中暗想道:「我師父分明是個好人,必然被怪把他變做虎一精一,害了師父。

怎的好!怎的好?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

他只捱到二更時分,萬籟無聲,卻才跳將起來道:「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休矣!」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松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駕起烏雲,直上九霄空裡觀看。

有詩為證,詩曰:三藏西來拜世尊,途中偏有惡妖氛。

今宵化虎災難脫,白馬垂韁救主人。

小龍王在半空裡,只見銀安殿內,燈燭輝煌,原來那八個滿堂紅上,點著八根蠟燭。

低下雲頭,仔細看處,那妖魔獨自個在上面,逼法的飲酒吃人肉哩。

小龍笑道:「這廝不濟!走了馬腳,識破風訊,-匾秤鉈了吃人,可是個長進的!卻不知我師父下落何如,倒遇著這個潑怪。

且等我去戲他一戲,若得手,拿住妖一精一再救師父不遲。」

好龍王,他就搖身一變,也變做個宮娥,真個身體輕盈,儀容嬌媚,忙移步走入裡面,對妖魔道聲萬福:

「駙馬啊,你莫傷我性命,我來替你把盞。」

那妖道:「斟酒來。」

小龍接過壺來,將酒斟在他盞中,酒比鍾高出三五分來,更不漫出,這是小龍使的逼水法。

那怪見了不識,心中喜道:「你有這般手段!」小龍道:「還斟得有幾分高哩。」

那怪道:「再斟上!

再斟上!」他舉著壺,只情斟,那酒只情高,就如十三層寶塔一般,尖尖滿滿,更不漫出些須。

那怪物伸過嘴來,吃了一鐘,扳著死人,吃了一口,道:「會唱麼?」

小龍道:「也略曉得些兒。」

依腔韻唱了一個小曲,又奉了一鐘。

那怪道:「你會舞麼?」

小龍道:「也略曉得些兒,但只是素手,舞得不好看。」

那怪揭起衣服,解下腰間所佩寶劍,掣出鞘來,遞與小龍。

小龍接了刀,就留心,在那酒席前,上三下四、左五右六,丟開了花刀法。

那怪看得眼吒,小龍丟了花字,望妖一精一劈一刀來。

好怪物,側身躲過,慌了手腳,舉起一根滿堂紅,架住寶刀。

那滿堂紅原是熟鐵打造的,連柄有八九十斤。

兩個出了銀安殿,小龍現了本相,卻駕起雲頭,與那妖魔在那半空中相殺。

這一場,黑地裡好殺!怎見得:那一個是碗子山生成的怪物,這一個是西洋海罰下的真龍。

一個放毫光,如噴白電:一個生銳氣,如迸紅雲。

一個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間,一個就如金爪狸貓飛下界。

一個是擎天玉柱,一個是架海金梁。

銀龍飛舞,黃鬼翻騰。

左右寶刀無怠慢,往來不歇滿堂紅。

他兩個在雲端裡,戰彀八九回合,小龍的手軟筋麻,老魔的身強力壯。

小龍抵敵不住,飛起刀去,砍那妖怪,妖怪有接刀之法,一隻手接了寶刀,一隻手拋下滿堂紅便打,小龍措手不及,被他把後腿上著了一下,急慌慌按落雲頭,多虧了御水河救了性命。

小龍一頭鑽下水去,那妖魔趕來尋他不見,執了寶刀,拿了滿堂紅,回上銀安殿,照舊吃酒睡覺不題。

卻說那小龍潛於水底,半個時辰聽不見聲息,方才咬著牙,忍著腿疼跳將起去,踏著烏雲,逕轉館驛,還變作依舊馬匹,伏於槽下。

可憐渾身是水,腿有傷痕,那時節:意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盡凋零。

黃婆傷損通分別,道義消疏怎得成!

且不言三藏逢災,小龍敗戰,卻說那豬八戒,從離了沙僧,一頭藏在草科裡,拱了一個豬渾塘。

這一覺,直睡到半夜時候才醒。

醒來時,又不知是甚麼去處,摸摸眼,定了神思,側耳才聽,噫!正是那山深無犬吠,野曠少雞鳴。

他見那星移斗轉,約莫有三更時分,心中想道:「我要回救沙僧,誠然是單絲不線,孤掌難鳴。

罷!罷!罷!我且進城去見了師父,奏准當今,再選些驍勇人馬,助著老豬明日來救沙僧罷。」

那呆子急縱雲頭,逕回城裡,半霎時,到了館驛。

此時人靜月明,兩廊下尋不見師父,只見白馬睡在那廂,渾身水濕,後腿有盤子大小一點青痕。

八戒失驚道:「雙晦氣了!這亡人又不曾走路,怎麼身上有汗,腿有青痕?想是歹人打劫師父,把馬打壞了。」

那白馬認得是八戒,忽然口吐人言,叫聲「師兄!」這呆子嚇了一跌,扒起來往外要走,被那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道:「哥啊,你莫怕我。」

八戒戰兢兢的道:「兄弟,你怎麼今日說起話來了?你但說話,必有大不祥之事。」

小龍道:「你知師父有難麼!」八戒道:「我不知。」

小龍道:「你是不知!你與沙僧在皇帝面前弄了本事,思量拿倒妖魔,請功求賞,不想妖魔本領大,你們手段不濟,禁他不過。

好道著一個回來,說個信息是,卻更不聞音。

那妖一精一變做一個俊俏文人,撞入朝中,與皇帝認了親眷,把我師父變作一個斑斕猛虎,見被眾臣捉住,鎖在朝房鐵籠裡面。

我聽得這般苦惱,心如刀割。

你兩日又不在不知,恐一時傷了性命。

只得化龍身去救,不期到朝裡,又尋不見師父。

及到銀安殿外,遇見妖一精一,我又變做個宮娥模樣,哄那怪物。

那怪叫我舞刀他看,遂爾留心,砍他一刀,早被他閃過,雙手舉個滿堂紅,把我戰敗。

我又飛刀砍去,他又把刀接了,-下滿堂紅,把我後腿上著了一下,故此鑽在御水河,逃得性命。

腿上青是他滿堂紅打的。」

八戒聞言道:「真個有這樣事?」

小龍道:「莫成我哄你了!」八戒道:「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掙得動麼?」

小龍道:「我掙得動便怎的?」

八戒道:「你掙得動,便掙下海去罷。

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呀。」

小龍聞說,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裡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淚道:「師兄啊!你千萬休生懶惰!」八戒道:「不懶惰便怎麼?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戰不過他,不趁此散火,還等甚麼?」

小龍沉吟半晌,又滴淚道:「師兄啊,莫說散火的話,若要救得師父,你只去請個人來。」

八戒道:「教我請誰麼?」

小龍道:「你趁早兒駕雲回上花果山,請大師兄孫行者來。

他還有降妖的大法力,管教救了師父,也與你我報得這敗陣之仇。」

八戒道:「兄弟,另請一個兒便罷了,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

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兒咒》。

我也只當耍子,不想那老和尚當真的念起來,就把他趕逐回去,他不知怎麼樣的惱我,他也決不肯來。

倘或言語上,略不相對,他那哭喪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撈上幾下,我怎的活得成麼?」

小龍道:「他決不打你,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

你見了他,且莫說師父有難,只說師父想你哩,把他哄將來,到此處見這樣個情節,他必然不忿,斷乎要與那妖一精一比並,管情拿得那妖一精一,救得我師父。」

八戒道:「也罷也罷,你倒這等盡心,我若不去,顯得我不盡心了。

我這一去,果然行者肯來,我就與他一路來了;他若不來,你卻也不要望我,我也不來了。」

小龍道:「你去你去,管情他來也。」

真個呆子收拾了釘鈀,整束了直裰,跳將起去,踏著雲,逕往東來。

這一回,也是唐僧有命,那呆子正遇順風,撐起兩個耳朵,好便似風篷一般,早過了東洋大海,按落雲頭。

不覺的太一陽一星上,他卻入山尋路。

正行之際,忽聞得有人言語。

八戒仔細看時,看來是行者在山凹裡,聚集群妖。

他坐在一塊石頭崖上,面前有一千二百多猴子,分序排班,口稱「萬歲!大聖爺爺!」八戒道:「且是好受用,且是好受用!怪道他不肯做和尚,只要來家哩!原來有這些好處,許大的家業,又有這多的小猴伏侍!若是老豬有這一座山場,也不做甚麼和尚了。

如今既到這裡,卻怎麼好?必定要見他一見是。」

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見他,卻往草崖邊,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當中擠著,也跟那些猴子磕頭。

不知孫大聖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問:「那班部中亂拜的是個夷人,是那裡來的?拿上來!」說不了,那些小猴一窩蜂把個八戒推將上來,按倒在地。

行者道:「你是那裡來的夷人?」

八戒低著頭道:「不敢,承問了。

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道:「我這大聖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樣。

你這嘴臉生得各樣,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別處來的妖魔。

既是別處來的,若要投我部下,先來遞個腳色手本,報了名字,我好留你在這隨班點扎。

若不留你,你敢在這裡亂拜!」八戒低著頭,拱著嘴道:「不羞,就拿出這副嘴臉來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幾年,又推認不得,說是甚麼夷人!」行者笑道:「抬起頭來我看。」

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麼!你認不得我,好道認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豬八戒。」

他聽見一聲叫,就一轂轆跳將起來道:「正是!正是!我是豬八戒!」他又思量道:「認得就好說話了。」

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經去,卻來這裡怎的?想是你衝撞了師父,師父也貶你回來了?有甚貶書,拿來我看。」

八戒道:

「不曾衝撞他,他也沒甚麼貶書,也不曾趕我。」

行者道:「既無貶書,又不曾趕你,你來我這裡怎的?」

八戒道:「師父想你,著我來請你的。」

行者道:「他也不請我,他也不想我。

他那日對天發誓,親筆寫了貶書,怎麼又肯想我,又肯著你遠來請我?我斷然也是不好去的。」

八戒就地扯個謊,忙道:「委實想你!委是想你!」行者道:「他怎的想我來?」

八戒道:「師父在馬上正行,叫聲徒弟,我不曾聽見,沙僧又推耳聾。

師父就想起你來,說我們不濟,說你還是個聰明伶俐之人,常時聲叫聲應,問一答十。

因這般想你,專專教我來請你的,萬望你去走走,一則不孤他仰望之心,二來也不負我遠來之意。」

行者聞言,跳下崖來,用手攙住八戒道:「賢弟,累你遠來,且和我耍耍兒去。」

八戒道:「哥啊,這個所在路遠,恐師父盼望去遲,我不耍子了。」

行者道:

「你也是到此一場,看看我的山景何如。」

那呆子不敢苦辭,只得隨他走走。

二人攜手相攙,概眾小妖隨後,上那花果山極巔之處。

好山!自是那大聖回家,這幾日,收拾得復舊如新,但見那:青如削翠,高似摩雲。

周圍有虎踞龍蟠,四面多猿啼鶴唳。

朝出雲封山頂,暮觀日掛林間。

流水潺潺鳴玉-,澗泉滴滴奏瑤琴。

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後有花木-華。

上連玉女洗頭盆,下接天河分派水。

乾坤結秀賽蓬萊,清濁育成真洞府。

丹青妙筆畫時難,仙子天機描不就。

玲瓏怪石石玲瓏,玲瓏結綵嶺頭峰。

日影動千條紫艷,瑞氣搖萬道紅霞。

洞天福地人間有,遍山新樹與新花。

八戒觀之不盡,滿心歡喜道:「哥啊,好去處!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賢弟,可過得日子麼?」

八戒笑道:「你看師兄說的話,寶山乃洞天福地之處,怎麼說度日之言也?「二人談笑多時,下了山,只見路旁有幾個小猴,捧著紫巍巍的葡萄,香噴噴的梨棗,黃森森的枇杷,紅艷艷的楊梅,跪在路旁叫道:

「大聖爺爺,請進早膳。」

行者笑道:「我豬弟食腸大,卻不是以果子作膳的。

也罷也罷,莫嫌菲薄,將就吃個兒當點心罷。」

八戒道:「我雖食腸大,卻也隨鄉入鄉是。

拿來拿來,我也吃幾個兒嘗新。」

二人吃了果子,漸漸日高。

那呆子恐怕誤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師父在那裡盼望我和你哩。

望你和我早早兒去罷。」

行者道:「賢弟,請你往水簾洞裡去耍耍。」

八戒堅辭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師父久等,不勞進洞罷。」

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請就此處奉別。」

八戒道:「哥哥,你不去了?」

行者道:「我往哪裡去?我這裡天不收地不管,自一由 自在,不耍子兒,做甚麼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罷。

但上復唐僧:既趕退了,再莫想我。」

呆子聞言,不敢苦逼,只恐逼發他性子,一時打上兩棍,無奈,只得喏喏告辭,找路而去。

行者見他去了,即差兩個溜撒的小猴,跟著八戒,聽他說些甚麼。

真個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頭指著行者,口裡罵道:「這個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這個猢猻,我好意來請他,他卻不去!你不去便罷!」走幾步,又罵幾聲。

那兩個小猴,急跑回來報道:「大聖爺爺,那豬八戒不大老實,他走走兒,罵幾聲。」

行者大怒,叫:

「拿將來!」那眾猴滿地飛來趕上,把個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將回去,畢竟不知怎麼處治,性命死活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輸入:中華古籍oldbook.126.com

轉載請保留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西遊記
第001: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002: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第003: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第004: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第005: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第006: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第007: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008: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第009: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010: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第011:還受生唐王遵善果第012: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第013: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第014: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第015: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第016: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第017: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第018: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第019: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第020: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第021: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第022: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第023: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第024: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025: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第026: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第027: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第028: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029: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第030: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第031: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第032: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第033: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034: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第035: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第03: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第037: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第038: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第039: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第040: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第041: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第042:大聖慇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第043: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第044: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第045: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第046: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第047: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048: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第049: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第050:情亂性從因愛慾 神昏心動遇魔頭第051: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第052:悟空大鬧金山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第053: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第054: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第055: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第056: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057: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第058: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第059: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第060: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第061: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第062: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第063: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第064: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第065: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第066: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第067: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第068: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第069: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第070: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第071:行者假名降怪 觀音現象伏妖王第072: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073: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074: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第075: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第076:心神居捨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第077: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第078: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第079: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第080: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第081: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第082: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第083: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第084: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第085: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第086: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第087: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第088: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第089: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第090: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第091: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第092: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第093: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第094: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第095: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第096: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第097: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第098: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第099:九九數完魔剷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第100: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附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