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第10章 團體的組建和管理:一、師卦解讀◆師:貞丈人吉,無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入門》第10章 團體的組建和管理

易經入門

第10章 團體的組建和管理

.item {position: relation;height: 20px;font-size: 14pt;font-weight: light;margin-bottom:20px;vertical-align: middle;padding: 4px;color: blue;}

一、師卦解讀

◆師:貞丈人吉,無咎。

《序卦傳》說「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

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師者,眾也」,意思是爭訟所引起力量的此消彼長,漸漸地大家都會去發動群眾,這就形成 「師」,「師」就是眾的意思。

《雜卦傳》說「師憂」,意思是說人多了力量雖然變得強大,但同時又帶來了許多其它問題,不認真解決就會有無盡的煩惱。

「師」,原意是有編製的眾人,主要指軍隊。

「丈人」,不是現在的岳父。

「丈」本身是長度單位,作動詞時為丈量、測量之意。

「丈人」是指測量、分配田地的 人,這樣的人一般都是貴族階層、有一定權勢之人、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

對於這樣有權勢、有軍隊支持的「丈人」,在紛爭的過程中,將立於不敗的之地,自然也 就「丈人吉,無咎」。

從卦象上來看,坤上坎下,坤為地而坎為水。

六個爻中只有二爻為一陽一爻,根據一陽一卦少一陽一的原則,整個卦為一陽一卦主動,九二爻的「吉無咎」也基本代表整個師卦的「吉 無咎」。

五個一陰一爻可比喻為民眾,一陰一爻主順,所以五個一陰一爻順從九二一陽一爻,九二一陽一爻溶於五個一陰一爻之中,並統率五個一陰一爻,所以大象說「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 畜眾」。

大家要注意,下經卦為坎,因坎卦代表危險、困難的意思,所以一般全卦為先難而後易、先危而後安。

坎卦中爻為一陽一爻,在全卦中又得中並為主帥,所以卦象表現為中正、並帶領大家眾正,因此,彖辭說「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為王矣」。

坤卦三爻皆為一陰一爻,表現為順從,上下經卦的中爻一一陽一一一陰一,相互為應,所以彖辭說「剛中而應,行險而順」,就是指認真地做正事,就能化險為夷。

「以此毒天 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這一句的意思是:用師卦的思想、一精一神來統率天下,而民眾順從,必然吉而無咎。

這句話並不難,關鍵在為什麼要說成「毒」?

「毒」是毒害的意思,要理解這一點,關鍵在如何理解軍隊打仗是好事還是壞事。

老子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 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老子的意思是:帶兵打仗無論是對自己也好、對敵人也好,都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是凶器。

《孫子兵法》在一開始就說:「兵者,國之大 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無論哪一家思想,都認為強大的軍隊,只能是安全的保障,只能起威懾作用,一旦打仗則無論勝負都是一場災難。

所以,田穰苴在他的兵書中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也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見帶兵打仗的危害是 多麼的大,如果沒有中正的思想來抑制軍隊,對整個世界都將是一場災難。

希特勒、日本所發動的二次大戰就是最好的佐證,這也是當今核武器不能擴散的主要原 因。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軍隊和烏合之眾最大的區別就是軍隊有嚴明的紀律,而烏合之眾無論幹什麼事都很難成功,原因就在於「亂」,因為他們沒有約束,想怎麼幹什麼就幹什麼,這也是 為什麼同樣人數的正規軍能夠打贏相同人數的土匪是一樣的道理。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之所以節節敗退,武器是一方面,但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日軍訓練有 素,而中國軍隊僅僅比土匪稍好一點而已。

「律」,原本是音律,這兒引申為紀律。

「否」,與「泰」相反,泰是暢通的意思,而否是行不通的意思,這兒引申為「否則」、「不這樣」的意思。

「臧」與 「藏」通假。

人聚在一起,一開始要解決的就是紀律問題,不這樣就會亂成一一團一。

孫武演兵殺二姬以整軍,韓信拜將殺英甘以立威,穰苴首戰殺監軍以肅紀。

該初爻是一陰一爻主靜,不宜興師動眾。

下經卦為坎卦,坎又代表險,說明這是困境的開始,這時的困境主要表現在紀律方面。

所以,小象說「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否藏凶」與「失律凶也」是同一個意思,沒有紀律就沒有組織,軍隊就沒有戰鬥力。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上一爻講的是如何通過紀律來約束士兵,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張一弛才行,所以這一爻講的是如何一團一結士兵。

一方面要與士兵同甘共苦,另一方面要一愛一護一士兵、賞賜士 兵。

爻辭中的「在師中」自然是指後面的「王」,可以理解為統帥,統帥和士兵在一起共患難,這樣能與士兵打成一片,從而取得民心,自然會有「吉無咎」的結 果。

僅僅共患難還不行,還要同享樂,所以需要「王三錫命」。

「三」是虛數,形容次數多。

「錫」與「賜」通假,賞賜的意思。

「命」,是命令或任命的意思。

從卦象上看,九二一陽一爻在眾多一陰一爻之中,且該爻得中,使眾一陰一爻能得到一陽一爻的能量,成以小象說「在師中吉,承天一寵一也」。

該爻雖為一陽一爻,但仍不宜大動干戈,因為 坎為險,在危險的地方就要小心謹慎,一團一結起來才能發揮強大力量,一陽一爻的力量要傳遍三軍,所以小象說「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這個「懷」是感化的意思,感化 誰?感化敵國,讓他們不敢來戰。

◆六三:師或輿一屍一,凶。

「輿」,牛馬所拉能裝載人或物的車子,這兒指打仗用的戰車。

許多書上翻譯為打仗失敗了用車拉著一屍一體回來,小雅認為這樣的解釋上下文不連貫,其關鍵是對 「一屍一」的理解。

「一屍一」在古代可以作一屍一體解釋,但更多的地方是表示祭祀時所代表死者所祭的人.,《說文解字》中說「一屍一,陳也」,段玉裁注為神像。

那麼,用戰 車拉著神像幹什麼呢?難道不是打仗而是去祭祀嗎?

原來,古人在討伐敵人之前,通常要會盟各方力量,用簡單的祭祀儀式來告誡軍隊我們要打誰?為什麼要打這一仗。

為了鼓舞士氣,一般會用被敵人殘酷迫害至死的 人來說事。

這樣的動員活動很常見,無論是夏啟伐伯益、還是商湯伐桀都有文字記載,屈原在《天問》中說到「載一屍一集戰何所急」,就是講述武王伐紂時,用戰車載 著文王的神像前去復仇。

《史記》中也記載了這件事:「東觀兵,至於盟津。

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

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

既然是動員大會,按理說應該是「吉」而不應該是「凶」,這又是為什麼呢?這種動員大會一般都是主動進攻對方才舉行,因為如果是敵方來攻,你不可能有時間和 敵人商量一下,請敵人等一下,我這邊要開一個會鼓動一下士氣才與你作戰。

軍隊只有不打仗,只起威懾作用,使敵人不敢入侵,這才是「吉」。

如果主動發動戰 爭,不管勝敗都是凶。

當前美國認國力軍力,又何止是伊拉克、阿富汗的百倍?但美國雖然打仗勝了,國家卻被這兩場戰爭拖垮了。

前蘇聯的阿富汗戰爭也是如此,在中國古代更是如此。

漢武帝打敗了匈奴,自己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任何一個朝代,在完成統一戰爭之後,這時是最危險的,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內憂外患、岌岌可危。

這一點在新中國 剛成立時同樣是這樣,當時可謂國家一片癱瘓,百廢待舉。

所以說發動戰爭一定是凶事。

從卦象上看,該爻是一陰一爻主靜,不可能是打仗失敗的樣子,還未打仗而處於動員狀態更貼切一些。

另外這是坎卦的上爻,站在危險的邊緣。

小象說「師或輿一屍一,大無功也」,意思是說,這樣做並沒有建立功業,似乎孔子也理解為戰車拉著一屍一體回來的現象。

◆六一四:師左次,無咎。

「左」與「佐」通假,有輔助、從旁幫助的意思。

「次」,《說文解字》說「次,不前不一精一也」,意思是不是排在最前的、也不是最一精一干的,言下之意是稍弱一點的。

整句意思是,在軍隊裡要協同行動,強的要幫助弱的,只有形成一個整體,軍隊才有戰鬥力,才能做到無過錯失。

從卦象上看,九二爻的力量傳到六三爻還比較有力,傳到六一四多端是比較弱。

不過在軍隊這樣的集體中,大家相互幫助才使得整個系統很完善。

小象說「左次無咎,未失常也」,意思是幫助弱的,使之沒有過失,這樣總體上才不失去正常能力。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

長子帥師,弟子輿一屍一,貞凶。

「田有禽」,田里有了吃谷的鳥,比喻軍隊中有搗亂分子、異己者。

「利執言」,利於批評指責,言外之意,不要用過激的方法來鎮壓,這樣就會沒有過失。

做哥哥的一般在力量上比做弟弟的要大,哥哥在前面統領軍隊、弟弟在後面負責宣傳鼓動,大家一起努力對外作戰,這樣很凶險。

上一爻是講相互幫助、取長補短,這一爻要清除內部雜音,然後各盡所能,齊心協力對外作戰。

該爻為坤卦之中爻,雖不當位卻得中,所以,靜則吉,執言便無咎; 動則凶,帥師輿一屍一就凶。

這也符合師卦的中心思想,即只威懾而慎戰。

小象中「長子帥師,以中行也。

弟子輿一屍一,使不當也」,這句評語似乎有所不妥。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五爻為君位,六爻為宗廟,所以,「大君有命」大致就是「奉天承運」的意思。

「勿用」,在前幾章已經反覆說過,不是「不用」的意思,是大家在相互招呼的意 思。

整句意思是承上天旨意開國保家民心所向。

這樣理解也正好與師卦的主題相符合,大象中「君子以容民畜眾」在這兒得到了完整的呼應。

縱觀師卦六爻,基本上是一陰一爻,所以軍隊不宜動,不能輕啟戰端,化軍於民,取得民心才符合大道。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小象中「小人勿用,必亂邦也」的評語仍然不當。

二、比卦解讀

◆比:吉。

原筮元永貞,無咎。

不寧方來,後夫凶。

《序卦傳》說「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比者,比也」,意思是人多了聚在一起必然有所比較,相互比肩而作,這樣可以完成單個人所不能之事,比卦就是相互比 肩、親附之意。

《雜卦傳》說「比樂」,意思是說人與人比肩合作,彼此結成親朋好友,則力量倍增,自然心情愉快,表現出「吉」的現象。

比的反義詞是「背」, 如果人與人背道而馳,則辦任何事情都很難。

從卦象上看,坎上坤下,坤為地而坎為水,像說「地上有水」,水又能潤下,坤能順從,所以能相輔相成。

所以彖辭說「比,輔也,下順從也」。

上一卦為師卦,有 了軍隊作後盾,便能建國封侯,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非一朝一夕所成,所以大象說「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全卦六個爻中,只有九五爻為一陽一爻,為全卦的核心, 其它一陰一爻相輔相成。

無論是文王武王、劉備、李淵等一些打江山的英雄人物,無不是依此方法,聚集無數的各方人士,形成一股有生力量,尤其是在初期。

這樣的隊伍,往往會出現各種 問題,內部矛盾也是逐漸產生。

所以,此卦既有利於將來建立各方根據地,又容易導致各方力量各自獨立,這也是「後夫凶」的體現。

「原筮」,其本源的占卜結果是什麼什麼,「原筮元永貞」和「元永貞」是同一個意思,用現代的寫作手法就相當於「科學證明:比卦的結果是元永貞」。

即使不加 這個「科學證明」四字,其意思不變。

「元永貞,無咎」也是對前面的「吉」來說明的,意思是從頭到尾都很吉利,也沒有過失,這一結果從卦象的九五爻得中當位 也可以看出,其它一陰一爻眾星拱月,自然就無咎了。

「不寧方來,後夫凶」,這句話是對前面的結果作進一步闡述,不安寧的情況才來來親附的人,屬於後來之人,這樣的人要小心,往往會有不好的結果。

這兒的 「夫」並不是指丈夫,而是指男人,現在男一女平等就不分男一女了。

為什麼會有「凶」的結果呢?我們看歷史就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劉關張是起事之前結義的異姓兄弟,這樣的兄弟情分非常牢固,因為他們不是為了私利,而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所以彼此可以為之生、為之死。

其後,因各種利 益原因而與劉備稱兄道弟的有很多,甚至呂布在困難時也與劉備結為兄弟之好,這樣相互利用的的關係就是「不寧方來後夫凶」,因其有所企圖,必然隱藏禍患。

再看《隋唐演義》,早先結義的幾個人,一直到最後仍然親密無間,而後來投奔之人也加入結義之列,一旦有危難,馬上就志不同而道具不合,立即就會翻臉不認 人,甚至撥刀相向。

《水滸傳》中的結義兄弟更是如此。

判斷此卦時,不能一概論先後,而要看加盟的人志向如何、動機如何。

彖辭中此處的評論並不準確。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

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有孚」前面章節已經說過,雖然有「誠信」的一點意思,但主要是「有……將要出現的跡象」。

「有孚比之,無咎」,意思就是有人要來投靠,應該歡迎,不會有 什麼過失。

「缶」是古時的酒具,「有孚盈缶」,意思是倒滿酒來歡迎人家。

「終來有它,吉」,意思是將來即使有什麼其它的事情發生,人家會努力回報,這是非 常吉利的事。

從卦象上看,下經卦為坤卦,有順從、收藏之意,有人來誠心誠意地來加盟,自然要收容容納,將來一旦有事,人家會相助,所以小象說「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注意,對等待人家的加盟,己方一定要有誠意,這是關鍵之處。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上一爻是外面有人來加盟,但外人與自己畢竟有許多地方需要磨合,這時就要特別加強自身內部的一團一結,內部能抱成一一團一,才能很好地一團一結新加入的人,這樣才吉利。

否則,如果內部不一團一結,必然影響新加入的人,這樣就會有分歧、有危險。

從卦象上看,該爻為中爻,是內部的核心。

加強內部一團一結,才能使外人熔入這個家庭,成為家庭中的一員。

所以,小象說「比之自內,不自失也」,意思是內部比和就不會散失。

◆六三:比之匪人。

「匪人」,並不是現在土匪那樣的壞人,只是不正之人。

當不斷有人來加盟,己方力量就逐漸增強,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投靠,這時就要特別小心,一些不正之人、 或並非與自己志同道合之人也會來投靠。

卦辭中並沒有說明結果是吉還是凶,這就要引起重視,出於壯大力量方面來考慮應該吸收進來,但一定要小心提防。

從卦象上來看,六三爻已經到了坤卦的邊緣,再上去就是危險的坎卦,等於是說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

吸收這樣的「匪人」,等於埋藏了災禍的隱患,所以小象說 「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前幾卦已經講過,屯卦、蒙卦、需卦、訟卦自身的力量非常薄弱,師卦雖然有了一定的補充,但仍不強大,所以,即使有隱患也要接納這 些「匪人」,只要重視起來,隱患可以逐步消除。

◆六一四:外比之,貞吉。

前面都是外人加盟到自身,成為自身的一員,僅僅這樣還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還需要主動地拉攏外面的賢才,不僅使得自己勢力得以壯大,而且使敵方的力量削弱,這樣做是吉利的。

同時還可以與外部勢力相聯合,從面瓦解敵方陣營。

從卦象上看,這時已經到了坎卦,坎代表危險,同時,坎卦為外卦,所以,小象說「外比於賢,以從上也」,意思是對外面的賢人親附,從而使之遵從己方的統一指揮。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

邑人不誡,吉。

經過前面一系列的拉攏爭取,已經積蓄了一定的數量,這時與敵方開戰,仍然不能硬拚,因為己方還沒有足夠強大,以致還不能完全消滅對方。

另一方面,投靠人員 是否真的具有戰鬥力,是否真的與己方一同作戰等等情況還沒有充分把握。

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適合打殲滅戰,只能顯示一下已經爭取過來的實力,嚇唬一下對 方最好將對方趕走,這樣可以為己方爭取發展的時間。

「三驅」,顯然是虛數,表示多次。

「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顯示一下己方擁護者的聲勢,多次威懾對方,故意讓對方先頭部隊逃走。

「邑人不誡」,意思是讓己方民眾不要對逃跑的敵人戒備,應該放走敵人,以免敵人拚死一戰,這樣的謀略很吉利。

從卦象上看,該爻為九五之尊,既當中又得位,一陽一爻主動,是該打仗的時間了。

但因為是坎卦的中爻,牌危險之中,所以,不宜大動干戈。

小象中的三句評語,也就 中間一句有理,即「捨逆取順,失前禽也」,放走敵人的先頭部隊,是因為己方還不強大,故意捨棄圍殲,從而爭取時間來發展自己。

◆上六:比之無首,凶。

對於比附過來的人,如果沒有很好的管理控制,則一定會出亂子。

這就有點類似「群龍無首」。

所以,這一爻是指對待新加入的人,不能過於造就,該管束的地方就要管束,否則就會有凶事發生。

這也和卦辭中的「後夫凶」相印證。

從卦象上來說,該爻到了坎卦的上爻,風險仍然存在,但因其為一陰一爻,所以小象說「比之無首,無所終也」,意思是說比附過來的人,沒有加強領導,則會出現亂象的隱患。

三、小畜卦解讀

◆小畜:亨。

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序卦傳》說「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上一卦講許多人來投靠或加盟,那麼對這些人需要蓄養這些人,將來才能為我所用。

《雜卦傳》說「小畜,寡也」,寡就是「少」的意思,小雅一開始也認為這個解釋和卦義很不相符,「蓄養」和「少」究竟有什麼關聯呢?

小雅在不明白時往往去查閱《說文解字》,這一下才明白過來。

原來,「寡」是由「頒」所組成,本意是將家裡財物頒發出去給眾人,因而東西變少了,這就和卦的意思相一致了。

因為蓄養了很多外來人員,這些人員每天需要衣食住行,消耗大量物資,所以家裡的物資變少了。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小畜卦中的「小」不是指大小之意,而是「小人」即「平民百姓」,「畜」與「蓄」通假,有蓄養之意。

對於大量投靠過來的人,要把他 們當作自己人來養,同時還要對其管理,就如同蓄養草木、牛馬一樣。

因為外來人員多,己方力量對比迅速壯大,所以「小畜,亨」。

但外來人員和自己必定有一個磨合期,對於一些小摩一擦,不能採用暴力來鎮壓,最多只能嚴厲訓斥,讓其有一個改過的機會,這就好比雷聲轟鳴幾下,不要真的雨打 芭蕉,所以,卦辭上打了一個比喻說「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意思是對待新加入人員要恩威並施,只能威懾打壓,不宜直接鎮壓。

從卦象上來看,小畜卦為上巽下乾,巽為風而乾為天,所以小象說「風行天上」,這樣的現象一般下不了雨,象徵著偃武修文,所以,大象有「君子以懿文德」。

六個爻中,只有六一四爻為一陰一爻,雖不當中卻得位,與初九爻一一陽一一一陰一相呼應,所以,彖辭說「柔得位,而上下應之」。

下經卦乾代表健而上行,上經卦代表風而下行,一陰一陽一相合卻有度,所以,彖辭職說「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颳風比作威懾,下雨比作施恩,「密雲不雨,尚往也」,就是說恩威都擺到了面前,但引而不發。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意思是我給你留有一定的餘地,希望你改正過來。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對於投誠過來的人,就如同飼養貓狗牛馬一樣,首先要讓其恢復本來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保證其原來的個一性一,具有一定的能動一性一。

「復自道」就是恢復其自己的活動規律,這樣做同時可以避免他們的擔心顧慮,不致於產生敵對情緒,當然就吉祥沒有過錯。

初九爻是乾卦的下爻,代表發掘其潛力,所以要讓其恢復原先的生活習一性一,保證其充滿活力,所以,小象說「復自道,其義吉也」,意思是從道義上來說是好的、吉利的。

◆九二:牽復,吉。

對於這些人,如果一味地遷就也同樣不行,否則就和投靠前沒有什麼兩樣,還必須要讓其按照己方的規則辦事,不能像以前一樣為所欲為,不能放任自一由,必須要加 以一定的限制。

「牽復」,就是牽引、引導他們按己方的規矩行一事,就正如牛馬一樣,除了保持其牛馬的習一性一之外,還要拴上一根繩子來牽制住,這樣才會對己方有 利,才吉利。

從卦象上看,該爻為乾卦的中爻,雖不當位卻得中,可以有一定的作為,所以,小象說「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意思是在穩住他們的同時加以引導教育,使他們 不要迷失方向,當然也是吉利的。

這一爻的作用非常關鍵,做好了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矛盾,但做得不好,必將出現下一爻的惡果。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輿」是馬車放東西或坐人的部分,相當於車廂部分。

「說」與「脫」通假。

「輻」是車廂下面的輻條,是支撐車廂的主要一精一密部件,一旦輿與輻的位置有偏差或相脫離,整個車子將立即癱瘓不能前進。

雖然今人已經非常陌生,但古人因每日使用,對此非常熟悉。

這些歸順過來的人,不可能完全聽話一帆風順,產生摩一擦是必然的,這就好比是新結婚的夫妻,婚後會覺得對方再也沒有婚前那麼一愛一我了,彼此會產生出許多矛盾,就會出現夫妻反目的情況。

所以,「輿說輻」和「夫妻反目」都是指歸順之人與己方產生了矛盾衝突。

從卦象上看,九三爻是下經卦乾卦的上爻,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矛盾,是因為三個一陽一爻連續動作的必然結果,是摩一擦積壓後的爆發,這樣的矛盾已經影響了全局,所以,小象說「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內部矛盾如果不解決,整個車子不能前進,夫妻也不能共同生活下去。

◆六一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對於上一爻的頑固分子,已經造成了內傷,應該如何解決呢?必須要放出瘀血,小心謹慎地將異己分子清除出去,這樣才能保證革命隊伍的純潔一性一,否則就如同毒瘤 會腐蝕健康的機體。

如果事態嚴重,必須採取壯士斷脘以保全身的做法,這樣才能無咎。

「有孚」前面章節已經多次說明,是「有什麼什麼跡象」的意思,基本上可 以不譯。

從卦象上看,已經到了外卦的巽卦,巽代表「入」,各種病菌乘虛而入,必須要清楚出去。

從而保證與上層的思想一致。

所以小象說「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該爻將初爻到三爻的長期積累的陳痾切除,為九五爻的昌盛作準備。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攣」,《說文解字》上說「攣,係也」,也就是用繩子將東西繫住。

「攣如」就是用繩子繫住的樣子,從這兒也可以看出,「有孚」是「有什麼什麼的樣子」。

經 過上一爻的肅反運動,清除了不聽話的動亂分子,其他人員就不敢輕舉妄動,全局也就被告牢牢地控制住了。

社會安定了,家國也就富裕了,甚至涉及左鄰右舍。

異己已經被告清除,在此基礎上,該爻已經到九五之尊,一切都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這時家家戶戶日子都好過起來,所以,小象說「有孚攣如,不獨富也」,意思是緊密一團一結在一起,沒有內亂,上下齊心,共同發展,你好我好,一榮俱榮,這樣大家都將過上好日子。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

月幾望,君子征凶。

這一爻的爻辭是對前面五個爻辭的總結概括,一開始就講過,風雨代表威和恩,「既雨既處」就是指該給你們恩惠的已經給了(指一爻、二爻),該處罰的也已經處 罰了(指三爻、四爻)。

「婦」是嫁過來的女子,用來比喻投誠的人。

「尚德載,婦貞厲」是警告其中的一部分人,意思是指經過了這樣一系列的風風雨雨,如果品 德好,我們就歡迎你留下來,如果有異常舉動,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望」,是指的每月十五,月亮圓起來後,地上的人舉頭望月。

「月幾望,君子征凶」,月亮快要圓滿了,比喻目前已經掃平了內憂外患,是歷史上最好的局面了, 這時如果再出去四處征戰,則一定會凶象環生。

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消除了世界上所有的敵人,幾乎達到了這樣一個圓滿的結果。

可以美國人不懂易經,他們自己樹 立一個假想敵,然後四處征戰,並號稱能同時打勝多場戰爭,幾年後便嘗到了「征凶」的惡果。

該爻是全卦象的上爻,不得中也不當位,所以靜則安、動則凶。

小象說「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大一浪一淘沙,將品德正的人篩選並保留了出來。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太平時期並沒有人來襲,你懷疑這個懷疑那個,到處樹敵,這樣才會四處出征。

四、履卦解讀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序卦傳》說「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意思似乎在說,人員物資積蓄到一定程度就要有「禮」,所以,「履」就是「禮」的意思。

《雜卦傳》說「履,不處也」,「處」就是停止、中止的意思,這兒有兩個問題,為什麼說「履」就是「禮」,又為什麼「履」又是「不止」的意思了。

原來,問題出在我們當今所說的「禮」已經和原意有了很大的延伸,以至我們很難理解。

「禮」的篆體為「」,左邊一個「示」,右邊陳列了許多祭祀用的器一具,「禮」的意思就是舉行儀禮祭神求示意,這樣的活動內心一定要非常地尊敬、虔誠。

《說文解字》上說「禮,履也」。

所以,「履」就是誠心誠意地按照上天或神的旨意來履行。

上天的開示就是「禮」,按「禮」行一事就是「履」。

按上天旨意來做人處事,這不是簡單的一個儀式,也不是口頭上說說就算的事,而是要時時刻刻都要這樣去做 事,這樣去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刻也不能停止。

所以《雜卦傳》說「履,不處也」,意思是不能中止「禮」的行為,一刻也不能停止。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地將「禮」變成了人們的一種行為規範,這種規範當然是從自然規律或祭祀中取得的、符合上天造物的規律,又稱之為「禮儀」。

而 「履」又引伸為「踩」、「踐行」等意思,也表示「鞋」的意思,總之,和「履行」有關聯。

履卦中的意思要取上面的本義,既是人們的行為規範,又要求人們時刻 履行。

履卦的卦象為上乾下兌,乾為天而兌為澤,「澤」是上天對大地的恩澤、上天對地上萬物的雨露滋潤,有了上天的雨水,大地才會欣欣向榮,表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 現象,兌為悅,悅就是喜洋洋的樣子,所以大象說「上天下澤」。

作為行為規範,君子就要掌握對上要忠誠,對下要仁一愛一,這才符合天地好生之德,所以大象又說 「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民志,就是讓民眾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卦辭中的「履虎尾,不咥人」許多書上譯為:踩了考慮的尾巴,老虎也不咬人。

這個翻譯是錯誤的,讓人覺得卦辭不可理喻。

踩了老虎尾巴而不咬人,難道老虎真的發了慈悲?或者老虎生病了是一隻死老虎?就算關在籠子老虎也不會讓你白白地踩上一腳。

「履」不是「踩」的意思,是前面所說的按「禮」的要求行一事。

老虎當然是一個比喻,例如「虎口脫險」並不是指真的從老虎嘴巴逃生,「虎口」也好,「虎尾」也 好都是指危險的地方。

所以整句意思是:按照天道即禮的規範做人做事,即使在危險的邊緣也不會受到傷害,所以做事亨通。

「咥」就是「咬」的意思,比喻為傷 害、殘害。

彖辭對這一情況從卦象上作進一步分析,乾剛而兌柔,以柔順著剛走,不與剛相對立,當然就不會有危險了。

「說而應乎乾」中的「說」與「悅」通假,意思是乾 (即上天)說什麼我就答應什麼,完全按照上天的意思去執行,這樣再剛烈的老虎也不會傷害我,所以,我這樣去行一事自然就亨通。

更何況乾還不是老虎那麼凶殘, 乾剛健中正,居於統率的君位而沒有任何不對的地方,所以由他來統率,大家一定前途光明,這就是「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這一卦告訴了我們,當今我們所用的禮儀就是古人按照天道、傚法自然,長期總結而成,這裡面沒有任何迷信色彩,更不是封建糟粕。

按照禮儀就是按照自然規律辦 事,這是最科學的好東西。

時代變了,社會發展了,禮儀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以變,但不管如何改變,一定要遵守自然的法則,這樣才符合天道。

◆初九:素履,往無咎。

「素」本義是沒有經過任何染色的蠶絲,比喻為本質一性一的東西,例如元素、維生素表示維持物質或生命的那個本質一性一的東西;素質就是指一個人本能的特一性一。

「素履」就是按「禮」或天道的本義去行一事,沒有任何其它雜念的干擾,通俗一點說,就是一絲不苟地按禮的要求做人做事。

從卦象來看,該爻為一陽一爻主動,因為是剛開始,力量還不是很強,但只要堅定不移地按天道行一事,這樣下去不會有什麼過失。

小象說「素履之往,獨行願也」,就是 要求做事要堅定對天道的信仰,不被告外界所干擾。

一個人在行一事的一開始,往往意志不堅定,對事情的前途看不清,所以,該爻就是讓人要堅定信念、有誠信。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這是接著上一爻的意思發展而來,當人堅定信念、堅決按天道行一事,前途就會開闊、道路就會平坦,這就是「履道坦坦」。

「幽」的本義是指躲在山裡面,引申為 「隱藏」的意思。

「幽人」就是躲在山裡面的人,比喻為心中有許多擔心害怕的人。

只要對天道的旨意堅定信念,那麼這些幽人也同樣踏上了康莊大道,所以「貞 吉」。

九二爻為一陽一爻主動,又是下經卦的中爻,因其得中而中正,掃除了心中障礙,所以即使是幽人也吉,這就是小象說的「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即心中的疑一團一被 「禮」一掃而光,所以「不自亂」。

這兒也可以看出,「禮」對人們的行為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可以帶動心有疑惑之人向善的一面轉化,即使當今仍然如此。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

武人為於大君。

「禮」是不是能改變所有的人呢?顯然不是,下面兩種人就是反例。

「眇」,少了一隻眼睛之人,不能看明東西的人,比喻為不能明禮之人;「跛」,腿腳不便之 人,比喻為不能行禮之人。

因為禮是天道,是自然規律,違反這樣的規律之人,一旦遇到危險,就會傷及自身,非常凶險,這就是「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 人,凶」的解釋。

下面,進一步說明「不明禮」、「不行禮」之人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有什麼後果。

「武人」,大家注意,這並不是指帶兵打仗的將軍,而是指不懂禮儀,沒有素養,卻剛愎自用,遇事好用武力來解決的人。

這樣一性一格剛毅、好勇鬥狠之人容易犯上作亂,如果有了一定的權力必然危害君王。

六三爻為一陰一爻主靜,從卦象上看,禮在初爻、二爻被較好地貫徹執行,到了三爻開始停下來了。

三爻的爻位一般比較凶,這是因為事情往往一開始順利,發展到中間過程必然遇到麻煩。

一個禮儀制度的推行也是一開始順利,然後就會有違反制度之人出現。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什麼樣的人遇到危險才不被傷害呢?「愬愬」,就是恐懼的樣子,在危險面前,那些處處小心、嚴格按禮辦事的人將有好的結果。

從卦象上看,九四爻緊挨著九五爻,四爻位多懼,只要認真做好該做事情,就沒有危害,所以,小象說「愬愬終吉,志行也」。

也有人根據上一爻「武人為於大君」一句分析,認為這是對前面句子的補充說明,武人固然是指不能明禮行禮之人,而老虎則是指這個「大君」,六三爻、九四爻都是跟在這個「大君」後面的人,所以不懂禮儀的人先倒霉,而九四爻小心翼翼則安全。

◆九五:夬履,貞厲。

「夬」,《說文解字》上說「夬,分決也,剛決柔也」,意思是用剛硬之物將柔軟、雜亂的東西分割開來,引申為對複雜事情進行判決。

「夬履」就是對不知可否的 事情或行為、矛盾等等進行裁判、決定,這樣的場合一般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不能偏袒一方,所以較為嚴肅、厲害一點,故有「貞厲」的結果。

從卦象來看,該爻為九五之尊,當然屬於一切事情的總統帥、總裁判,相當於一個家庭的家長、一個軍隊的統帥、一個國家的首腦,所有大事都要匯總到這兒,所有大事方針也都是由這兒發出,包括規矩、禮儀的制定。

因其得中當位,所以小象說「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禮儀或其它行為規範制定以後,還需要看一下實行的效果如何。

「視履」就是觀察禮儀實行的情況。

「考」,並不是許多書上解釋的「考察」,《說文解字注》上說 「考,老也,引申為成也」,本義是「老」,後引申為「建成」的意思。

「考祥其旋」就是看一看是否形成好的局面並持續下去,如果這樣就很元吉了。

該爻為上九爻,因其一陽一爻主動,「視爻」正是其動的表現。

小象說「元吉在上,大有慶也」,這是對禮儀的重視,必然有好的結果。

大家注意,一個國家是否強盛,禮儀的重要一性一決不比軍隊差,一個家庭的長久興旺與這個家庭的門風教養關係最大,而決不是今天撿到一個元寶等等偶然事件。

五、本章學習重點

1.師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有什麼關聯?

2.為什麼說禮儀制定決定著一個國家是否長期繁榮?

六、常見問題

問: 「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中的小人是指一奸一臣嗎?

答:遠古一直到文王周公為止,「小人」指的是平民百姓,決沒有指一奸一臣的意思,另外也不是「不用小人」的意思,而恰恰恰恰相反,是要多用平民的意思。

問:有書上說「王用三驅」是指成王伐紂時包圍三面而留一面讓其逃走,有這麼回事嗎?

答:書上所說的故事的確是有這一段歷史,但與這個爻辭沒有任何關係。

問:《周易新解》上說「血去惕出」是因為乾金上進克巽木,可以這樣理解嗎?

答:你所用的五行之法,稱為「金錢爻」或「火珠琳」,是漢朝時期才有的。

正統的周易從來就沒有用五行來斷卦,所以不管你的結果對還是不對,方法就錯了,這就是風馬牛相及,你說可能嗎?

問:「有書上說「兌象徵為虎,三爻、四爻正好位於虎尾」,「履虎尾」能這樣理解嗎?

答: 這是取象派經常用的方法,當他們解釋不了爻辭就展開豐富的想像,如果這樣的方法成立,你隨便換一句爻辭放在這兒,我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說明,所以爭論人家是否正確已經沒有意義,因為那種方法本身就不可取。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入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