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錄》項羽:四、劉邦的長處:他當亭長時,曾押送服勞役的犯人到驪山去,一路上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品人錄》項羽:四、劉邦的長處

品人錄

項羽:四、劉邦的長處

劉邦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大本事,卻也敢作敢當。

他當亭長時,曾押送服勞役的犯人到驪山去,一路上開小差的人不少。

於是劉邦乾脆把犯人的繩子統統解一開,說,你們都走吧,我也一走了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見劉邦並沒把什麼職銜放在眼裡,也沒把什麼王法放在眼裡,更不會因為要保住亭長的差使就什麼出格的事都不敢幹。

只要他認為該干,就會去幹,沒那麼多小心眼,也沒那麼多小算盤。

這樣大度的人,韓信自然不是對手。

實際上,韓信的錯誤,正在於狐疑,即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事實上他一直在反與不反之間猶豫。

正好劉邦對他的感情是複雜的,他對劉邦的感情也是複雜的,既感激,也怨恨,既蔑視,又畏懼,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是反還是不反。

當然,韓信的反,是被一逼一出來的。

劉邦不一逼一他,他不會反。

但要說他的造反或謀反完全是誣陷,似乎也不通。

從他出賣鍾離一事來看,韓信似乎也不是什麼靠得住的人。

他能背叛鍾離,怎麼就不能背叛劉邦?只不過在有條件背叛時不背叛,做了人家籠中之鳥時卻蠢一蠢一欲一動,未免糊塗罷了。

這其實因為韓信是英雄不是梟雄,是軍事家不是政治家。

他的狠毒程度和卑鄙程度都比不上劉邦,結果做了人家的刀下之鬼。

的確,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是容不得猶豫和狐疑的。

劉邦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當機立斷,乾淨徹底,做什麼都很到位,一點也不粘糊。

劉邦自己雖然沒什麼本事,也沒什麼計謀,但判斷力極強,也敢拍板,而且豁得出去。

正是這種資質,使他多次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終至以弱到強,步步走向勝利。

究其所以,就在於劉邦是流一氓,是流一氓中的英雄,因此敢於拿生命豪賭一把。

劉邦端的稱得上「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用人時真能放開手用,整人時也真能下得了手。

劉邦手下,真是什麼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韓信是平民,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伕,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劉邦都一視同仁,各盡所長,毫不在乎別人說他是雜牌軍、草頭王。

但他殺起人來也六親不認。

他曾誤聽讒言,以為樊噲有不臣之心,竟命令陳平去殺樊噲。

樊噲可以說是劉邦最鐵的哥們兒,早年在沛縣就和劉邦是朋友。

陳勝起義,蕭何、曹參派樊噲迎來劉邦,立為沛公。

以後,樊噲追隨劉邦轉戰南北,戰功赫赫。

初入咸陽,是樊噲勸劉邦秋毫無犯,還軍霸上,從而樹立了劉邦的威望。

鴻門宴上,是樊噲挺身而出,面折項羽,從而保住了劉邦的一性一命。

樊噲還是呂後的妹夫,同劉邦是連襟。

這樣至親至一愛一的人,也說殺就殺(最後陳平並未執行命令,劉邦又身受重傷,此事不了了之),可見其狠。

作為一個領袖人物,劉邦最大的優點是「知人」。

這裡說的知人,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一人一性一,既知道人一性一中的優點,也知道人一性一中的弱點,這才能最大限度地一團一結一切可以一團一結的力量,又能孤立敵人各個擊破,終於運天下於股掌之中。

什麼是天下?天下並非土地,而是人。

所以,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

劉邦很懂這個道理。

怎樣才能得人心?也就是要能知道別人心裡想要什麼並予以滿足。

韓信念念不忘劉邦「解一衣衣我,推食食我」之恩,說明劉邦已得他心,也說明劉邦能夠做到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自己肚子餓要吃飯,知道別人也想吃,便讓出自己的飯食;自己身上冷要穿衣,知道別人也想穿,便讓出自己的衣服;自己想得天下想當皇帝,知道別人也想封妻蔭子耀祖光宗,便慷慨地予以封賞。

這種「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錢大家賺,有財大家發」的想法和做派,在中國最是大得人心。

項羽卻從來都不會替別人著想,頂多只會弄些小恩小惠,在進行權力和利益再分配時,卻完全只憑一己的好惡,賣弄自己的權威。

他把原來的燕王韓廣貶到遼東,把原來的趙王趙歇打發到代國,對於韓王韓成,竟然因為其謀士張良曾幫助過劉邦的緣故,先是不讓他「之國」(到封地去),繼而又降為侯爵,最後予以謀殺(實在小心眼兒),終於把韓成的智囊張良一逼一入漢營,和他作對到底(事實上劉邦東進反楚,是張良鼓動的;反楚的同盟軍黥布、彭越,也是張良替劉邦聯絡的)。

劉邦入關滅秦,功居首位,即便不能如約封為關中王,至少也該把劉邦的家鄉封給他,或封得離家鄉近一點,以慰藉這支人馬的思鄉之情。

項羽自己一門心思要衣錦還鄉,應該知道別人也有同樣的念頭(事實上劉邦的將士「日夜而望歸」)。

然而他不。

也許是出於對劉邦先入關中的嫉恨,嫉恨他搶了自己的鏡頭,竟然把劉邦打發到當時視為蠻荒之地的漢中,以至於劉邦一天都不願意在那裡呆下去(用劉邦自己的話來說,是「安能鬱鬱久居於此乎」),終於引兵東討。

從他一進咸陽宮就發呆不想走來看,劉邦原本也不是很有野心的人。

如果當時項羽給劉邦一塊肥肉,沒準後來的事情就是另一個樣子。

至少是,誰要鼓動劉邦反楚,總不太容易,而已然回鄉的士兵也很難再讓他們重返戰場。

(張良就看到了這一點:「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

)但是項羽偏不讓劉邦吃飽,這就一逼一得劉邦非吃了他不可。

不能替別人著想的人,其實對自己也缺乏體驗;而能夠以己度人的人,也多半有自知之明。

劉邦確實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百無一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用計沒有謀略,打仗沒有武力。

因此他把這些事情都放手交給別人去做,自己只做兩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

這樣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處,也調動了別人的積極一性一,一舉兩得。

加上他明是非,識好歹,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勇於糾正自己錯誤,又能容忍別人的過失,不拘一格用人才,也使得別人心甘情願為他所用,從而在身邊集結起一群英雄豪傑,並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

比如樊噲有勇,張良有謀,韓信會將兵,蕭何會治國,簡直就是一個優化組合。

結果他這個老闆當得非常瀟灑,也非常成功。

項羽不懂得這個道理,自恃天下英雄第一,什麼都自己來,反倒吃力不討好,變成光棍一條。

項羽不知人,也不自知。

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所長,哪些是自己所短,當然也不肯認錯。

直到最後兵敗垓下,自刎烏江,還說是天要亡他,他自己什麼錯都沒有,真是「死不認錯」。

劉邦則不同。

劉邦也犯錯誤,而且犯判斷錯誤和戰略錯誤,但他肯認錯,也肯改。

公元前200年,劉邦對形勢和軍情作出錯誤判斷(實則中匈奴誘兵之計),不聽婁敬的極力勸阻,親自帶兵挺一進;深入敵方腹地,結果被匈奴圍困在白登(白登是平城附近的一個小城。

平城即今山西省大同市。

此役又稱「白登之圍」或「平城之圍」),幸虧用陳平密計(其計不詳)才能脫離危險。

劉邦班師回到廣武(今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立即釋放關押在那裡的婁敬,向他賠禮道歉,承認錯誤,並封婁敬兩千戶,升關內侯。

這樣的度量,項羽就沒有。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品人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