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中國古代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 第四節 宋遼金元文化: 第四節 宋遼金元文化一、哲學宗教理學 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簡明中國古代史》第七章 宋遼金元 第四節 宋遼金元文化

簡明中國古代史

第七章 宋遼金元 第四節 宋遼金元文化

第四節 宋遼金元文化

一、哲學宗教

1.哲學

理學 在哲學方面,兩宋時期產生理學,重要的理學家有北宋的周敦頤、程顥、程頤兄弟及南宋的朱熹、陸九淵等。

他們的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一精一神的東西,又把「理」說成是封建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宣傳「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所以統稱為理學。

其中程、朱把理看作生成天地萬物的根源,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陸九淵則強調「心即理」,把人心作為生成天地萬物的根源,屬於主觀唯心主義。

理學實是一種新形式的儒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從世界觀的高度,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一性一和永恆一性一,更能適應封建統治的需要,因而被採納為官方哲學。

朱熹是我國封建社會中著名的唯心主義者,他的著作很多,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他的《四書集注》從元代開始至明、清兩代,都被指定為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

唯物主義 兩宋時期,唯物主義也獲得很大的發展。

北宋時主要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有張載,他的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有」的世界,進一步發展了唯物主義的「有」的哲學,徹底反駁了唯心主義的「無」的哲學。

在南宋初年,陳亮和葉適以唯物主義觀點批判了朱熹、陸九淵的唯心主義思想。

他們反對朱熹把「道」或「理」看作是脫離具體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認為道不能離開物,強調道在事物之中。

這種道不離物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

他們很講究事功實效,反對理學家們空談什麼「道德」、「義理」,認為道德、義理應該表現於事功。

如果不見事功,道德、義理便都是虛妄的。

在理學繼續傳播的元代,也有反理學的思想家鄧牧出現。

他寫了《伯牙琴》一書,猛烈抨擊封建專制統治。

他認為帝王是最大的掠奪者,帝王和盜賊沒有什麼兩樣。

又認為官吏都是害民的,官吏比盜賊還壞。

這種反對專制統治的思想,不僅否定暴君、酷吏,也是對理學的批判。

2.宗教

元朝統治者很重視宗教在統治人民方面的作用,對各種宗教,只要有用的,都加以優待提倡,唯對反元的民間秘密宗教如白蓮教、彌勒教,嚴加禁止。

佛教 元代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尤其是喇嘛教。

喇嘛教是佛教傳入吐蕃後形成的一個教派,最受元朝皇帝的尊重。

元世祖忽必烈尊吐蕃大喇嘛八思巴為帝師,命他制定蒙古新字,下詔頒行天下,俗稱八思巴字。

此後,元朝皇帝和后妃都以喇嘛為帝師,從他們授佛戒。

帝師和其他喇嘛不僅在政治上擁有特權,在經濟方面又有免田稅、商稅的特權,並免差役。

道教 道教在元代分為數派。

江南有正一教,亦稱天師道。

天師世居江西龍一虎山(今貴溪境),是傳統舊派。

北方有三個新派,即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

其中以全真教勢力最大,流傳廣泛。

成吉思汗西征時,曾召見全真教主丘處機,問長生之術,呼之為「丘神仙」,封為國師,賜號「長春真一人」,命他總領道教。

丘處機隨從到過中亞,其弟子李志常著《長春真一人西遊記》,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基督教在元代稱為也裡可溫(蒙古語,原意「有福緣的人」,亦是對教士的尊稱)。

元初,自歐洲、西亞傳來中國;在大都、長安、杭州、鎮江、泉州及甘肅、寧夏等地都建有教堂,亦有不少信徒。

元亡後,此教在中原中斷。

伊斯蘭教在元代也很興盛。

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一大批來到中國,散處各地,被稱為「回回」。

其中多數人從事商業活動,亦有傳教士,稱答失蠻(波斯語,意為學者)。

在大都、長安、泉州等地有禮拜堂,亦有回回及漢人、蒙古人信徒。

此外,摩尼教、婆羅門教、猶太教,在元代亦有傳播。

二、文學藝術

宋詞 詞是一種按照樂曲配詞歌唱的文學,所以也叫作倚聲(按曲),作詞叫作填詞。

詞的句子是長短不齊的,所以又叫作長短句。

詞萌芽於隋,興起於唐,發展於五代,繁榮昌盛於宋。

到了宋代,詞成為文學的主流,作家如林,作品眾多。

近人唐圭璋編的《全宋詞》,收錄詞一千三百三十餘家,作品一萬九千九百餘首。

最著名的詞人有北宋的柳永、蘇軾,北宋末南宋初的李清照,南宋的陸游、辛棄疾等。

話本小說 宋金時期有白話小說在興起。

在北宋的開封、南宋的杭州及金的西京大同,都出現一些以「說話」(講故事)為生的藝人,叫作「說話人」。

這種「說話人」用的底本,一般稱作「話本」,「話本」經過流傳加工,便演變為「話本小說」,這就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白話小說,都是用當時的白話口語寫成。

宋代話本流傳至今的有《五代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及《京本通俗小說》等。

元曲 元代文學的重大成就是元曲。

元曲主要是指元代戲劇,在當時叫作雜劇。

雜劇包括唱、白、表演等內容,而以唱曲子為主,所以後人稱之為元曲。

雜劇在元代極為盛行。

據統計,有姓名可考的劇作家有八十餘人,劇本有五百餘種,保存至今的還有一百六十餘種。

其中最著名的大劇作家及劇本,有關漢卿及其代表作《竇娥冤》,白樸及其代表作《梧桐雨》,馬致遠及其代表作《漢宮秋》,鄭光祖及其代表作《倩女離魂》,王實甫及其代表作《西廂記》。

繪畫 宋代宮廷畫院的規模有所擴大。

至徽宗時,盛極一時,凡入畫院者,須經考試。

試題是前人吟詠山水花鳥的詩句,從而推動了畫家們向山水花鳥畫方面發展,使這類繪畫出現了繁榮的局面,產生了很多著名畫家。

如善畫山水的李成、范寬、郭熙、米芾(fe&igra一ve;費)、米友仁、李唐、馬遠、夏圭等;工於花鳥的宋徽宗趙佶;以畫馬和人物著稱的李公麟;善畫宮室和風俗、人物的張擇端;專工人物畫的李嵩、劉松年等。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傳世之作。

三、史 學

宋元時期的史學很發展,官、私著述很多,其中以幾部大型通史和幾部類書尤為著名。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陝西夏縣(今屬山西)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

他認為紀傳體史書文字繁多,不利於士人、帝王閱讀。

便決定編一部編年體史書,上接《左傳》,自戰國開始,寫到五代。

治平三年(1066年),他完成了戰國部分八卷,進呈宋英宗。

英宗十分讚賞,下令開局續修,由司馬光主持。

次年,神宗為此書賜名《資治通鑒》,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之意。

司馬光編書,邀請著名史學家劉攽(bān班)、劉刷范祖禹為主要助手,協助他搜集資料,寫出長編,由他刪繁就簡,寫成定本。

經過十八年的努力,至元豐七年(1084年),全書始告完成。

《資治通鑒》共二百九十四卷,又有考異和目錄各三十卷。

敘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以事系年,詳略得宜,史料翔實,考證謹嚴,文筆簡潔。

以述事論人為主,兼及制度、文化、地理、民族,為一部極好的編年體通史。

司馬光在書中對一些王朝的興亡或帝王的成敗多所評論,雖以儒家正統觀點為指歸,但其批妄疾惡、倡導明治的一精一神,在封建社會中是有積極意義的。

《通鑒紀事本末》 《通鑒紀事本末》是袁樞撰。

袁樞,南宋初人。

他以紀傳體史書敘事零亂,一事往往重見於數篇,不辨主次;編年體史書述事斷斷續續,不成系統,於是創「紀事本末」體。

將《資治通鑒》一書打散改組,將其中同一或相關內容輯在一起,共輯出二百三十九篇,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征淮南」,每篇有首有尾,按時間排列。

這是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

《通志》 《通志》是鄭樵撰。

鄭樵,南宋末人。

他一生不仕,研讀四十年,著成此書,共二百卷。

此書以記述典章制度為主,分為本紀、年譜、略、世家、列傳。

其中「二十略」是全書的一精一華,尤以「氏族」、「六書」、「七音」、「都邑」、「昆蟲草木」五略為舊史所無,史料價值極高。

此書為典志體史書的代表作之一。

《文獻通考》 《文獻通考》是馬端臨撰。

馬端臨,宋末元初人。

一生隱居或教書。

所撰《文獻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起自上古,終於南宋嘉定年間,以典章制度為主,收羅較齊備,略古詳今,尤以唐中期以後最有價值。

共分二十四門,體例仿《通典》。

此書與杜佑的《通典》、鄭樵的《通志》合稱「三通」。

其他史書 在類書方面,北宋政一府組織人力,編纂了幾部大書,即百科一性一質的《太平御覽》一千卷,小說彙編的《太平廣記》五百卷,文章總集的《文苑英華》一千卷,政事歷史的《冊府元龜》一千卷,號稱宋代四部大書,今均完整存在。

在斷代史方面,北宋時出現了三部重要著作,即歐一陽一修、宋祁等撰《新唐書》二百五十五卷,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歐一陽一修撰《新五代史》七十四卷。

以上皆列入二十四史。

元朝有官修的三部史書,即《宋史》、《遼史》和《金史》,也均列入二十四史。

四、科學技術

宋元時期科學技術的成就,主要有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這三大發明的最後完善和天文歷算、醫學、農學的進步。

活字印刷術 北宋慶歷年間,布衣(百姓)畢升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這種方法比雕版印刷省堡省力,成本較低,所以很快得到推廣。

畢升初用膠泥刻字,每字為一印,火燒之使堅一硬,便於印製和存放。

至元代,又改進為用木製活字。

至明代,又出現了銅、鉛活字。

活字印刷術發明使用後,不久即傳入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歐洲則直到四百多年以後才開始使用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指南針 北宋時,已知道用磁石磨成針以指示方向,這就是指南針。

指南針已普遍用於航海等方面。

當時有四種放針方法:一是浮於水上,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懸在絲線上。

以第四種方法為最好。

指南針首先傳到阿拉伯地區,以後又傳到歐洲。

火藥 火藥發明於唐末。

北宋初年,曾用以製成「火箭」、「火球」、「火蒺藜」,以抗擊遼軍。

從此火藥得到廣泛應用。

北宋在開封設有專門製造火藥和火器的官營手工業作坊。

仁宗時,曾公亮等編《武經總要》中,記有火藥武器的名稱、用法和三種製造火藥的配方。

這些火藥武器是用弓箭或拋石機發射一出去的燃一燒一性一武器。

北宋末發明了爆炸一性一的「霹靂炮」。

南宋時,又先後發明了「鐵火炮」和管狀發射器「突火槍」,又發展為用鐵或銅作筒的「火銃」(chōng充)。

南宋時,火藥由海上傳到阿拉伯。

後來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繼學會了使用和製造火藥武器。

蒙古軍西征時,火藥又從陸路傳到西方各國。

天文、歷算 宋朝曆法一共改了十九次,是我國歷史上曆法改革頻繁的朝代。

曆法的不斷改革,反映了天文學研究的進步。

南宋《統天歷》相當一精一確。

它定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比實際週期僅差26秒,和現代國際通用的公歷(《格列歷》)完全一致,但比後者早了四百多年。

宋代的天文儀器製造也有成就,發明了計時的蓮花漏和水運儀象台。

這一儀象台用水力發動,可以有節奏的按時轉動,把報時、觀象測天同時顯示出來。

後來儀象台傳入金朝。

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在天文、數學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奉命修歷,認識到修歷的基本工作在於實測。

他創造了簡儀、仰儀和圭表等一系列儀器以助觀測。

其中簡儀的設計很一精一密,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

這個儀器要比歐洲的同樣儀器早三百年。

他又在全國設立二十七個測景所,最北的北海測景所已在北極圈附近了。

現在河南登封觀星台,就是當年的測景所的遺址之一。

他根據觀測和研究,制訂了《授時歷》,這是我國古代最一精一確和使用最久的曆法。

這一時期與天文曆法有關的數學也有進步,出現了北宋的賈憲、南宋的秦九韶、楊輝和金的李冶、元的朱世傑等著名數學家。

秦九韶《數書九章》、李冶《測圓海鏡》、朱世傑《四元玉鑒》等都是世界聞名的數學著作。

他們的許多成就都領先於歐洲幾百年。

醫學 這一時期突出的醫學成就是針灸學。

北宋針灸學家、太醫王惟一總結歷代針灸家的實踐經驗,設計鑄造了兩個針灸銅人模型,在上面刻劃一穴一位,標注名稱;並寫成《新鑄銅人腧(sh&ugra一ve;樹)一穴一針灸圖經》三卷;又將《圖經》刻石流傳,便利了針灸的實際一操一作和傳授。

金、元時期醫學理論有很大發展,產生了四大學派,稱為「金、元四大家」。

四大家以金代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和元代的朱震亨為代表。

他們的理論和醫術,對我國醫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另外,藥學、病因學、法醫學也有發展,出現了許多名著。

如北宋曹孝忠主編《聖濟總錄》、南宋宋慈撰《洗冤集錄》等。

農學 南宋時,陳敷(fū夫)撰《農書》三卷,是現存最早的專門記載、論述南方農業的著作。

元代的最重要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是王禎的《農書》。

全書約三十萬字,記述了當時全國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知識。

此外,官修的《農桑輯要》和魯明善著的《農桑衣食撮要》,也是元代比較重要的農書。

複習題:

*1.簡述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2.宋代有哪些重要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其主張怎樣?

3.宋代有哪些重要的詞人?

*4.《資治通鑒》的作者是誰?它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

5.簡述我國三大發明在宋代的發展。

重要名詞:

*程朱理學*畢升長短句* 《通鑒紀事本末》* 《通志》話本王惟一

參考書:

1.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下冊)第七章第六節。

(選讀)

2. 張傳璽、張仁忠合著:《中國古代史輔導講座》第二十二講《五代遼宋金元的文化》。

(選讀)

3.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五冊。

(選讀)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簡明中國古代史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