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陰經
卷一人謀上●賢有遇時篇 第六
經曰:賢人之生於世,無籍地,無貴宗,無奇狀,無智勇;或賢或愚,乍醉乍醒,不可以事跡求,不可以人物得。
其得之者,在明君之心,道合而志同,信符而言順,如覆水於地,先流其濕;如燎火於原,先就其燥。
故伊尹有莘之耕夫、夏癸之酒保,湯得之於鼎飪之間,升陑而放桀。
太公朝歌之鼓刀、棘津之賣漿,周得之於垂綸之下,殺紂而立武庚。
伍員被發徒跣、挾弓矢乞食於吳,闔閭向風而高其義,下階迎之,三日與語,無復疑者。
范蠡生於五戶之墟,為童時,內視若盲、反聽若聾,時人謂之至狂;大夫種來觀而知其賢,扣門請謁,相與歸於地戶。
管夷吾束縛於魯,齊桓任之以相。
百里奚自鬻於虞,秦穆任之以政。
韓信南鄭之亡卒,淮陰之怯夫,漢高歸之以謀。
故曰:「明君之心,如明監,如澄泉。
」圓明於中,形物於外,則使賢任能,不失其時。
若非心之見,非智之知,因人之視,借人之聽,其猶眩耄叟以黼黻聒,聾夫以韶濩玄黃,宮徵無貫於心,欲求得人,而幸其伯,未之有也。
故五帝得其道而興,三王失其道而廢。
廢興之道,在人主之心、得賢之用,非在兵強、地廣、人殷、國富也。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