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君子以禮樂安身立命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禮記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1)

——君子以禮樂安身立命

【原文】

君子曰:2。

致樂以治心(3),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4)。

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由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

天則不失而信,神則不怒而威。

致樂以治心者也。

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

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許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5)。

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

樂極和,禮極順。

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故德輝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

故曰:致禮樂之逍,舉而錯之天下(6),無難矣。

【註釋〕

1本節選自《樂記·樂化》。

2斯須:片刻,須臾。

3致:詳審。

1子:同「慈」,慈愛、諒:誠信。

5易慢:輕優怠慢。

(6)錯:同「措」。

【譯文】

君子說;禮樂片刻都不能離開身心。

詳細審視樂的作用以加強內心修養,那麼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油然而生。

具有平易、正直、慈愛和誠信之心,就會感到快樂,快樂就會安寧,天雖然安寧就能持久,持久則能成自然,自然就可達到神的境界。

天亙然不言不語,卻可使人相信;神雖然不怒不慍,卻讓人感到威嚴。

詳細審視樂的作用是為了加強內心修養。

詳細審視禮的作用是為了端正儀表舉止,使人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就會有威嚴。

如果心中有片刻不平和與不快樂,那麼卑鄙奸詐的念頭就會進入;如果外表有片刻不莊重與不恭敬,那麼輕佻怠慢的念頭就會進入。

所以,樂是影響人的內心的,禮是端正人的外表的。

樂使人極其平和,禮使人極其恭順。

內心平和而外表恭順,那麼人們看到這樣的氣色表情就不會同他爭鬥,看到這樣的儀表舉止就不會產生輕佻怠慢的念頭。

因此,德性的光輝萌動於內心,人們就不會不順從;行為的準則表現在外,人們也不會不順從。

所以說,詳審禮和樂的道理,再把它們付諸行動,天下就沒有難事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