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戰於郎:——規則也有靈活用時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戰於郎

禮記

戰於郎

(1)

——規則也有靈活用時

【原文】

(2)。

公叔愚人遇負杖入保者息(3)。

曰:「使之雖病也(4),任之雖重也(5),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1與其鄰重汪踦往(6),皆死焉.魯人欲勿殤重汪踦(7),問於仲尼(8)。

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9),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註釋】

1本節選自《植弓》下。

2郎:魯國地名,在今山東魚台。

齊國攻打魯國時,在郎發生戰鬥。

(3)公叔愚人:魯昭公的兒子。

保:同「堡」,小城。

(4)使:指徭役。

之:指:老百姓。

(5)任:指賦稅。

(6)重:應為「童」。

(7)殤(shang):這裡指未成年而死者舉行祭祀。

(8)仲尼:孔子的字。

(9)干戈:盾和矛,這裡泛指武器。

【譯文】

魯國和其國在郎一交一 戰。

公叔愚人遇上一個拄仗進入城堡休息的任。

公叔愚人說:「雖然徭役使百姓們很辛苦,賦稅使他們的負擔很沉重,但君子不能為國家謀劃,士人不能為國家獻身,這可不行,我敢於這樣說,就應當做到1於是他和相鄰的少年汪踦上戰場參戰,兩人都戰死了。

魯國人不想用孩子的喪禮來為汪踦辦喪事,便向孔子請教。

孔子說:「他們能夠拿起武器來捍衛國家,不用孩子的喪禮來安葬他們,不也是合理的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