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子夏其子而喪其明:——勸誡忠告是愛心的體現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子夏其子而喪其明

禮記

子夏其子而喪其明

(1)

——勸誡忠告是愛心的體現

【原文】

(2)。

曾子吊之,曰:「吾聞之也:朋友喪明,則哭之。」

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1曾子怒曰:「商!女何無罪也3?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4),退而老於西河之上(5),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6),爾罪一也。

喪爾親,使民未有聞焉,爾罪二也。

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

而曰:「女何無罪與?」

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7)。

亦已久矣1

【註釋】

1本節選自《檀弓》上。

2子夏:孔子的弟子, 春秋 末期衛國人,名叫卜商,子夏是字。

(3)女(ru):同「汝」,你。

(4)事:侍奉。

夫子:孔子弟子對孔子的尊稱。

洙泗:古時魯國的兩條水名。

5西河:地名,在今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

(6)疑:同「擬」,比擬。

(7)索居:獨居。

【譯文】

子夏因兒子死了而哭瞎了眼睛。

曾子前去弔唁並說:「我聽說朋友的眼睛失明了,就要為它哭泣。」

曾子哭了,子夏也哭起來,說道:「天啊!我沒有罪過呀1曾子氣憤地說:「你怎麼沒有罪過呢?以前我和你在洙水和泗水侍奉老師,後來你告老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們把你比作老師。

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

你居親人之喪,沒有可以為人特別稱道的事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

你兒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

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

曾子接著反問道你難道就沒有罪過嗎?「子夏聽後仍掉手杖,下拜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獨自居住太久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