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卜筮類:△《易林》十六卷漢小黃令梁焦延壽贛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直齋書錄解題》卜筮類

直齋書錄解題

卜筮類

△《易林》十六卷

漢小黃令梁焦延壽贛撰。

又名《大易通變》。

唐會昌丙寅越五雲溪王俞序。

凡四千九十六卦,其辭假出於經史,其意雅通於神祇。

蓋一卦可以變六十四也。

舊見沙隨程迥所記,南渡諸人以《易林》筮國事,多奇驗。

求之累年,寶慶丁亥始得之莆田。

皆韻語古雅,頗類《左氏》所載《繇辭》。

或時援引古事,間嘗筮之,亦驗。

頗恨多脫誤。

嘉熙庚子從湖守王寺丞侑借本兩相校,十得八九。

其中亦多重複,或諸卦數爻共一繇,莫可考也。

△《易傳積算法維占條例》一卷

漢京房撰。

詳已見《易》類。

世所傳京氏遺學不過如此而已。

今世卜者「世應」、「飛伏」、「納甲」之類,皆出京氏。

△《周易版詞》—卷

不知名氏。

當是漢魏以前人所為。

其間官名,皆東京制也。

△《周易玄悟》一卷

題李淳風撰。

△《火珠林》一卷

無名氏。

今賣卜者擲錢占卦,盡用此書。

△《揲蓍古法》一卷

開封鄭克武子撰。

△《蓍卦辨疑序》三卷

郭雍撰。

自序略言:學者相傳,謂九為老陽,七為少陽,六為老陰,八為少陰。

及觀乾爻稱九、坤爻稱六,則九、六為陰陽,蓋無疑也。

而六子皆稱九、六,不言七、八,則少陰少陽未有所據。

及考乾坤之策,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六之一,則乾爻得三十六,坤爻得二十四,是則老陰老陽之數也。

又考二篇之策,陽爻百九十有二,以三十六乘之,積六千九百十有二,陰爻百九十有二,以二十四乘之,積四千六百八,合之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則二篇之策,亦皆老陰老陽之數也。

而少陰少陽之數又無所見。

再置陽爻百九十有二,以少陽二十八乘之,積五千三百七十六;再置陰爻百九十有二,以少陰三十二乘之,積六千一百四十四,合之亦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以是知少陰少陽之數隱於老陰老陽之中。

如是則七、九皆為陽,六、八皆為陰,其畫為奇為耦皆同。

聖人畫卦,初未必以陰、陽、老、少為異,然卜史之家欲取動爻之後卦,故分別老少之象,與聖人畫卦之道已不同矣。

然七、九為陽,六、八為陰,蓋謂陰陽各有二道,與《說卦》言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其義皆同。

是道也,以聖人不明,載之《系辭》。

後世紛紛,互相矛盾,至有大失聖人之意者。

大率多主卜史之論,不知所謂策數,遂妄為臆說也。

△《六壬翠羽歌》一卷

後唐長興中僧令岑撰。

錯誤極多,未有他本可校。

△《京氏參同契律歷志》一卷

虞翻注。

專言占象而不可盡通。

字亦多誤,未有別本校。

△《京氏易式》一卷

晁說之以道撰。

△《六壬洞微賦》一卷

不知名氏。

瞽卜劉松年所傳。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直齋書錄解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