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齋書錄解題》時令類:前史時令之書,皆入「子部農家類」。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直齋書錄解題》時令類

直齋書錄解題

時令類

前史時令之書,皆入「子部農家類」。

今案諸書上自國家典禮,下及里閭風俗悉載之,不專農事也。

故《中興館閣書目》別為一類,列之「史部」,是矣。

今從之。

△《夏小正傳》四卷

漢戴德傳,給事中山陰傅崧卿注。

此書本在《大戴禮》,鄭康成注《禮運》「夏時」曰:「夏四時之書也,其存者有《小正》。」

後人於《大戴禮》鈔出別行。

崧卿以正文與傳相雜,仿《左氏經傳》,列正文其前,而附以《傳》,且為之注。

△《荊楚歲時記》六卷

梁吏部尚書宗懍撰。

記荊楚風物故事。

△《錦帶》一卷

粱元帝撰。

比事儷語,若法帖中《章草》、《月儀》之類也。

△《玉燭寶典》十二卷

隋著作郎博陵杜台卿少山撰。

以《月令》為主,觸類而廣之,博采諸書,旁及時俗,月為一卷,頗號詳洽。

開皇中所上。

△《金谷園記》一卷

題李邕撰。

《館閣書目》雲唐中散大夫。

按邕字泰和,江都人,至北海太守,世號李北海。

其父善,注《文選》者也。

中散大夫,唐文散階,本傳不載,不知《書目》別何所據?唐世不應有兩李邕也。

△《秦中歲時記》一卷

唐膳部郎中趙郡李綽撰。

綽別未見,此據《中興書目》云爾。

其序曰:「緬思庚子之歲,洊周戊辰之年。」

庚子,唐廣明元年;戊辰,梁開平二年也。

又曰:「偶記昔年皇居舊事,絕筆自歎,橫襟出涕。」

然則,唐之舊臣國亡之後,傷感疇昔,而為此書也。

按朱藏一《紺珠集》、曾端伯《類說》載此書,有杏園探花使、端午扇市、歲除儺公儺母及太和八年無名子詩數事,今皆無之,豈別一書乎?

△《鹹鎬故事》一卷

唐韋慎微撰。

其書與前大同小異,竟不知何人作也。

卷末卻有鬼神大者號儺公母一語。

案《館閣書目秦中歲時記》一名《鹹鎬歲時記》。

△《千金月令》三卷

唐孫思邈撰。

△《韋氏月錄》一卷

唐右領軍衛兵曹韋行規撰。

李翱為之序。

△《歲華紀麗》七卷

唐韓鄂撰。

采經、子、史傳歲時事類聚,而以儷語間之。

△《國朝時令集解》十二卷

左僕射真定賈昌朝子明撰。

唐因《禮記》《月令》舊文增損為《禮記》首篇。

天寶中改名《時令》。

景祐初,始命復《禮記》舊文,其唐之《時令》,別為一篇,遂命禮院修書官丁度、李淑、宋祁、王洙、鄭戩及昌朝,約唐《時令》撰定為《國朝時令》,以便宣讀。

蓋自唐以來有明堂讀時令之禮也。

及昌朝解相印治郡,五臣者皆已淪沒,乃采經、史諸書及祖宗詔令典式,為之集解而上之。

△《歲時雜記》二卷

侍講東萊呂希哲原明撰。

希哲,正獻公公著之子,號滎陽公。

在歷陽時與子孫講誦,遇節日則休,學者雜記風俗之舊,然後團坐飲酒以為樂,久而成編。

承平舊事,猶有考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直齋書錄解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