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一般可分為急一性一支氣管炎和慢一性一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

支氣管炎屬中醫的「咳嗽」、「痰飲」等病範疇,臨一床一以咳嗽、吐痰為特徵。

一般可分為急一性一支氣管炎和慢一性一支氣管炎兩大類。

急一性一失治遷延可轉化為慢一性一,慢一性一繼發感染,又可引起急一性一發作,是臨一床一常見多發病。

1 .桃花散治支氣管炎

[方劑] 石膏9克,川貝15克,硃砂3克。

[制用法] 分別研細,過100目篩,然後混合均勻,備用。

1歲內0.25-0.3克,2-3 歲0.5-0.75克,4-5 歲l克,6歲以上1.5-2克。

[功效] 清宣肺熱,止咳化痰,平喘利尿,鎮靜安神。

[驗證] 陳x ,女,3個月,住院號35323。

1952年l月15日入院。

憋喘3天。

查體:體一溫一38.5 ℃ ,脈搏150次/分,呼吸60次/分,呼吸急促,口周發紺,面色發灰,雙肺可及哮鳴音,肝脅下2厘米。

住院後用青黴素控制感染,氨茶鹼、654-2 解除支氣管痙一攣,吸氧,鎮靜等措施治療。

但仍煩躁不安,咳喘加重。

經口服桃花散每次0.25克,每天3次,服藥第2天,止症緩解,肺部哮鳴音明顯減少。

第5天全部消失,7天痊癒出院。

[備註] 本方石膏清熱平喘,川貝潤肺止咳化疾,硃砂鎮靜安神,達到緩解支氣管痙李,糾正缺氧的目的,起到抗生素對病毒無效的作用,因而顯效率90%以上,且無副作用。

要幼兒可把藥粉放在一乳一頭上一吮一吸,.較大患兒配麻杏石甘湯效果更快,更好。

2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

[方劑] 桂枝、白芍、姜半夏、陳皮、生薑、大棗、龍骨、牡蠣。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解表祛風,安神,調和一陰一陽一,降逆化痰。

[驗證] 筆者運用《新中醫》1985年第3期「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小兒支氣管哮喘」一法,治癒小女6年之久哮喘病,特向《新中醫》及作者王秉歧先生致以謝意。

小女現年10歲,2歲始患哮喘,汗多易感冒,夜間易驚,痰多、納差、消瘦。

曾服射干麻黃湯加補腎藥百多劑無效。

持續一性一哮喘2年,每天需用西藥止喘。

自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加陳、夏、參、茂40劑後,半年未復發。

初期須結合西藥止喘,稍後可停西藥。

人也胖了,感冒也少了。

特此供諸同行參考。

[備註] 小兒哮喘一證,其病理機制多由一乳一食不節,內傷脾胃,脾虛濕滯,濕聚成痰;或由熱病傷一陰一,一陰一損及一陽一,外衛失護,感胃時作,內外合邪,疾氣相結,阻塞氣道,上逆為喘。

3 .鵝梨湯治小兒哮喘一性一支氣管炎

[方劑] 鵝管石(鍛研)、杏仁、茯苓各6-10克,灸麻黃3克,栝萎仁6-12克,梨皮10 ~15克,陳皮、半夏、蘇子、射干各6-9克,薑汁3-5克。

每天1劑,水煎,分4次服。

[加減] 偏寒加桂枝、細辛,偏熱加石膏、魚腥草、青黛,肺虛加黃芪、一黨一參、五味子,脾虛加一黨一參、山藥、白朮,腎虛加補骨脂、一婬一羊藿、一胡一桃肉,咳嗽劇烈加紫菀、款冬花、訶子,哮喘嚴重加白果、地龍、椒目 ,痰多加葶藶子、豬牙皂、膽南星。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主治咳嗽,哮喘。

[驗證] 楊、x ,男,3歲半,1988 年10月3日初診。

患者反覆咳嗽,哮喘已l 年多,近20天來因受風寒咳嗽又作。

今見咳嗽,哮鳴,喉間痰壅,汗多,納食差,腹脹,神疲,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緩。

聽診兩肺佈滿哮鳴音和痰鳴音。

診斷:哮喘一性一支氣管炎。

擬鵝梨湯加一黨一參12克,白朮5克,五味子4克。

藥進4劑,咳嗽、哮喘遂減,肺部聽診也好轉。

上方加黃芪10克。

連服12劑,諸證悉除。

4 .生薑、大棗等治小兒支氣管炎

[方劑] 麻黃、紫蘇子、杏仁、桑白皮、橘紅、茯苓各3克,甘草1.5克,生薑l 片,大棗1枚。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4-6次服完。

2歲以下者麻黃用量減半。

一般可連續服用3-4劑。

[加減] 熱象明顯,去生薑加黃苓、板藍根(或大青葉)各3克,呼吸急促,咳嗽不爽者加桔梗、白前各3克;喉間痰聲鳴響,加竹瀝9克。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急一性一支氣管炎患者巧例(均在3歲左右),其中,治癒12例;好轉2例;無效l例。

5 .白芥子麵粉治小兒支氣管炎

[方劑] 白芥子30克,麵粉90克。

[制用法] 先將白芥子研為極細末,與麵粉混合均勻備用。

用時,將上藥用水調成餅,餅的大小視背部面積大小而定。

每晚睡覺前敷背部。

晨起去掉。

一般連用2-3次即可見效。

[驗證] 用本方治療急一性一支氣管炎患者125例,用一藥2-3次痊癒者110例,4-5次治癒者15例。

6 .魚腥草等治小兒急一性一支氣管炎

[方劑] 魚腥草、生石膏、白茅根各15克,麻黃、杏仁、川黃連、膽南星各3克,瓜簍、法半夏、川貝母、前一胡一各6克。

[加減] 若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2克(後下);若高熱者,加羚羊角粉1克,2 次沖服。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急一性一支氣管炎患者181例,經用一藥2-5劑後,均獲治癒。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