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它是由於感受外邪和飲食內傷,大腸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

痢疾是指以腹痛、裡急後重、瀉下赤白粘凍為特徵的一種疾病。

它是由於感受外邪和飲食內傷,大腸氣血房雍滯,血絡損傷,傳導功能失司所致。

常用於臨一床一治療的有效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1 .大蒜治痢疾腸炎

[方 劑] 大蒜l頭,白糖20克。

[制用法] 大蒜去皮切細末,用白糖拌和。

每日早晚各1次,飯前吞服,連用7-10天。

[功 效] 殺菌解毒。

[驗 證] 伍xx ,女,16歲,患痢疾,用上方不久即痊癒。

[備 注] 如系菌痢,同時用大蒜液灌腸則效果更佳。

2 .覽菜拌蒜泥驅菌止痢

[方 劑] 莧菜100克,大蒜1頭,香油少許。

[制用法] 將莧菜洗淨切段備用,大蒜去皮搗爛,鐵鍋倒人油後立即將覽菜放人,而後置於旺火上炒熟,撒上蒜泥。

[功 效]「養一精一益氣補血,食之肥健,嗜食。」

(見《 神農本草經))因此經常食用覽菜能增強身一體素質。

對細菌一性一痢疾有輔助療效。

[驗 證] 劉xx ,女,15歲,患菌痢,用上方,即愈。

[備 注] 莧菜入夏上市,不但價廉,而且譽養豐富。

此菜不宜久妙過熟,以免養分受到破壞,影響療效,如直接取莧菜汁,療效更為理想。

3 .田螺清熱利一溫一止痢

[方 劑] 田螺。

[制用法] 取田螺挑出螺肉,曬乾,炒焦,水煎。

日服3次,每次15克。

[功 效] 清熱解毒。

用治菌痢。

[驗 證] 據《常見藥用食物》介紹,某女,10歲,排膿一性一大便,裡急後重伴腹痛,用此方3次即愈。

4 .葡萄汁紅糖治赤痢

[方 劑] 鮮葡萄250克,紅糖適童。

[制用法] 將葡萄洗淨,絞取汁,放人紅糖調勻。

頓服,數次即愈。

[功 效] 消炎止痢。

治赤痢疾。

[驗 證] 據《食物療法一精一萃》介紹,某人患血痢日夜十餘次,裡急後重,身有微熱,食慾不振,服用此方1劑而愈。

5 .紅棗湯治久痢不止

[方 劑] 紅糖60克,紅棗5枚。

[制用法] 煎湯服。

[功 效] 治痢有神效。

[驗 證] 劉xx ,小兒,證見痢下赤白,紅少白多,血色不鮮,伴有一乳一白色粘一液,飲食如常,睡時露睛,舌苔白。

曾處以理中合芍葯湯加減治療,效不佳。

其父與一單方:紅糖60克,紅棗5枚,煎湯服。

連服2次而痢下赤白自止。

[備 注] 本方健脾一溫一中,大建中氣,並有活血之功。

用此方治久痢不止的虛寒痢甚效。

6 .燮理湯加鴉膽子治熱痢

[方 劑] 生山藥25克,白芍18克,銀花15克,牛蒡子(炒搗)、甘草各6克,黃連、肉桂各1.5克。

[制用法]1 .熱痢下重數天者可煎服此湯,另加鴉膽子(去殼)40-80(去殼時仁破者不用),用一溫一開水分兩次圓圈吞服。

通常服1-2劑,大便即由赤轉白,腹痛、裡急後重也可大大減輕或消失。

2 .如屬熱痢下重已久,或遷延失治,造成腸粘一膜嚴重損害,所下之痢色紫腥臭,雜以脂膜,則宜加三七粉9克,一溫一開水分兩次吞服。

多能止住膿血。

[驗 證] 本湯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 ,為治熱痢下重的良方。

用此方臨一床一治療90例,痊癒82例(膿血便停止,腹痛、裡急後重消失,大便形狀恢復正常),好轉5例(膿血便減少,腹痛、裡急後重減輕),無效3例(各症均無改善)。

7 .二菜秦皮湯療下痢

[方 劑] 委陵菜、鐵莧菜、秦皮各30克。

[加 減] 發一熱、大便膿血較多、苔黃膩、脈數者加黃連10克。

[制用法] 每天l劑煎2遍和勻,日3次分服。

[功 效] 急慢一性一細菌一性一痢疾,下痢大便帶膿血;粘一液,裡急後重者。

委陵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抗菌治痢的作用;鐵覽菜消炎收斂,有保護腸粘一膜的作用;秦皮清熱燥濕「主熱痢下重」,現代研究對痢疾桿菌有強大抗菌作用。

三藥合用相輔相成,方簡而效宏,為熱毒下痢(菌痢)之良方。

[驗 證] 劉xx ,男,25歲。

就診日期:1980年6月15日。

患者病起2日,下痢膿血便日5-6次,每次量不多,腹痛裡急後重,低熱38℃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左下腹明顯壓痛,大便鏡檢每視野白細胞10個/高倍,診為熱毒痢(菌痢),予本方治療,連服3劑後熱退痢減,每天大便l-2次無膿血,諸症均減,苔薄白,脈弦滑,大便常規一陰一性一,再予原方3劑以淨餘焰。

[備 注] 症狀消除大便正常後須繼續再服3劑,以求徹底治癒。

8 .馬齒莧湯療下痢

[方 劑] 馬齒莧每次30-60克(鮮的加倍)。

[加 減] 如發一熱較重加黃連10克同煎。

[制用法] 煎服每日3次。

[適應證] 急慢一性一細菌一性一痢疾,下痢大便帶膿血粘一液,裡急後重者。

[功 效] 馬齒覽味酸一性一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熱痢便膿血,療效可靠,為治療菌痢之良藥。

現代藥理研究,水煎劑對志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

[驗 證] 王x 、,男,35歲。

就診日期:1959年8月15日。

患者昨日起發一熱38.5℃ ,腹痛下痢膿血便,日7 -8次,裡急後重,舌苔黃膩、脈沉而數。

證屬熱毒痢。

予本方服2天後熱解,下痢次數減為日2- 3次,服4天後大便成形,無粘一液,日l次。

連服1周痊癒。

[備 注] 症狀消除大便正常後須繼續再服3劑,以求徹底治癒。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