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秘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急一性一腎一盂腎炎主症為高熱、寒戰、腰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中醫秘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

老中醫秘方

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

腎孟腎炎,又分急一性一與慢一性一兩種,急一性一腎一盂腎炎的病變部位、主要在腎一盂,這種腎臟炎症是腎一盂直接被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所以是一種化膿一性一炎症;若不及時治療,即轉變成慢一性一腎一盂腎炎。

急一性一腎一盂腎炎主症為高熱、寒戰、腰痛、伴尿急、尿頻、尿痛、口乾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宜用清熱利濕之驗方。

1 .復方地膚子湯治療急一性一腎炎

[方 劑] 地膚子15克,荊芥、蘇葉、桑白皮、瞿麥、黃柏、車前草各10克,蟬蛻10只。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劑。

[功 效]曾治79例,其中治癒62例、好轉16例、無效l例。

總有效率98.7%。

[驗 證] 筆者拜讀《新中醫》1975 年第5期刊登廣東省蕉嶺縣中醫院鍾思潮老師寫的「復方地膚子湯治療小兒急一性一腎炎」一文後,10 多年來用此方治療該病32例,痊癒24例、好轉 例、無效3例(為中途轉醫者2例、轉院l例),有效率達90%。

只服此方不使用它藥作輔療者15例(其中痊癒12例、好轉3例);加用青毒素作輔助治療的17例(其中痊癒12例、好轉2例、無效3例)。

最多服藥7劑,最少2劑。

本方最適宜小兒急一性一腎炎患者,均用於15歲以下的兒童。

在臨一床一犯例患者中,有1例( 17歲)診治無效,年齡越小療效越佳。

[備 注]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變一態反應一性一疾病。

復方地膚子湯可能有杭過敏的作用。

過去常用本方治療竿麻疹,亦有顯著療效。

查鑫《 現代中藥學》 (葉橘泉著)有地膚子方(地膚子、桑白皮各10克,浮萍8克,木賊葉6克)治皮膚一性一腎臟炎的介紹。

本方用要地膚子苦寒入膀耽經,消皮膚之風邪為主藥,佐以車前草利,尿,瞿麥治血尿,黃柏清下焦濕一熱,蟬蛻、荊芥輕清散風邪,, 少佐蘇葉以散寒,收到發汗利尿、清熱除濕之功效。

應用本方時可隨病情加減藥量。

如病勢較急,地膚子之用量可增至18克;血尿較重可加重瞿麥;蛋白尿較重可加重蘇葉、蟬蛻的用夢量;尿中白細胞較多者可加連翹,並加重黃柏的劑量;管型較多者可加石葦。

2 .五白湯治療急慢一性一腎炎及腎病綜合征

[方 劑] 豬芩、茯芩、白朮、澤瀉、桂枝、桑皮、陳皮、大腹皮、茯芩切皮各10-15克,白茅根20-0克,小兒酌減。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 化氣利水,健脾祛濕,理氣消腫。

[驗 證] 陳某,女,25歲。

浮腫、血尿1個月,並心慌氣短,求治中醫。

治療1周後,兩下肢出現皮膚紫癱,非蛋白氮78.58%毫克,二氧化碳結合力22%容積、血漿蛋白4.2%克(白蛋白3 克、球蛋白1.4克,血膽固醇240毫克),尿檢查:蛋白(+ ++)、白細胞(+ ) 、紅細胞(+ + + )、透明管型少量、顆粒管型(+ ) ,紅細胞管型少最。

診為紫癱一性一腎炎。

證屬脾腎一陽一虛,並出現浮腫及胸水、腹水,用五白湯加附子、肉桂各6克,白芍20克,連服60劑,浮腫及胸水、腹水全部消退,非蛋白氮下降至41%毫克,尿蛋白、白細胞、紅細胞均消失。

3 .茯苓四物湯治療慢一性一腎炎

[方 劑] 蒼朮、茯芩、豬芩、澤瀉、官桂少許,當歸、川芎、白芍、生地(原書無劑量)。

[加 減] 筆者常將白芍易赤芍,並加滑石、蘆根;紅細胞多者加生蒲黃;急一性一腎炎熱象顯著者加蒲公英;病久腎虛明顯者加二至丸。

[制用法] 水煎服。

[療 效] 治慢一性一腎炎療效甚佳。

[驗 證] 祝x ,男,21歲,198年2 月15日診。

患慢一性一腎一盂腎炎半年,腰痛浮腫,尿頻尿痛短赤,納少,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滑。

尿常規:膿細胞(+ + )、白細胞(+ + + + )、紅細胞少許。

投獲荃四物湯加減,自覺症狀消失,但尿白細胞或膿細胞波動於(+--++ )。

筆者鑒於患者求愈心切,改投清利下焦濕一熱的龍膽瀉肝湯加減,3 劑後胃脘不適、嘔吐頻作、尿常規轉差。

暫投和胃止嘔之劑,並用慶大黴素等,治療5天未見好轉。

遂以投茯苓四物湯加減,數天後症狀消失,20天後尿檢正常,方悟守方的重要。

患者至今未復發。

[備 注] 引自1984年《醫學文選》10。

4 .宣肺利水飲治腎炎

[方 劑] 桔梗4.5克,杏仁、苡仁、豬苓、澤瀉、大腹皮各6 克,陳皮、木通、五加皮各3克,茯苓9克,蔥白1小撮。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劑。

[功 效] 宣肺行氣,利水滲濕理脾。

後以此方治幾例小孩腎炎,均治癒。

[驗 證] 楊xx ,男孩。

1966年7月間突然面頰腫大,迅速及全身,經醫院診為腎炎。

給服中西藥等,腫仍時輕時重,雖經先後住院治療4個多月,病情終未見好轉而出院。

多方尋找草藥單方治療均未見效。

筆者診時患兒仍全身浮腫,有時喘氣口渴,一精一神倦怠,食慾不振,小一便量極少而色黃。

治以宣利行水,理脾利濕。

予上方,服6劑後小一便較清長,浮腫減輕,飲食增加,一精一神較好。

服至20劑,腫消如常人。

在此期間並服用飲食單方:鯽魚煮大蒜。

3個月後。

患兒因偷吃了鹽醃辣椒,全身腫又復作,按原方又服10劑,水腫又消退。

此後,患兒戒鹽3年,腫未復發。

經尿複查無異常始食鹽,至今已長大成一人。

5 .蜈蚣雞蛋為主綜合治療慢一性一腎炎

[方 劑] 1.蜈蚣l 條,新鮮雞蛋1個。

將蜈蚣焙乾為末;在新鮮雞蛋氣室端打一小一洞,納人蜈蚣末攪勻,外用一溫一紙及黃泥包裹,放灶,內煨熟,每日服1個,一個月為1療程,隔3-5天再進行下1療程。

一般服2個療程停藥。

2.中藥基本方:黃芪20 克,一黨一參、生地、澤瀉、車前子、益母草各15克,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丹皮各10克,蟬蛻6克,赤小豆30克。

[加 減] 兼血瘀者重用益母草30克,加丹參、紅花;兼腎一陽一虛者加葫蘆;熟附子、仙靈脾;兼脾一陽一虛者適當減少滋一陰一藥,另加乾薑、雞內金;兼肝腎一陰一虛,肝一陽一上亢者加鉤籐、懷牛膝、石決明;兼感冒誘發者,先以越脾加術湯或其它感冒藥治療,表證解後復用基本方加減治療。

[制用法] 每日1劑,一個月為1療程,一般服2-3個療程後改為2日1劑,鞏固療效,須3-4個療程善後調理。

[功 效] 以本法治療40例慢一性一腎炎,緩解(臨一床一症狀消失,小一便常規正常,尿蛋白定一性一連續6個月一陰一性一,尿素氮、肌酐正常)13例,顯效(臨一床一症狀基本消失,尿常規接近正常,尿蛋白定一性一土--+ , 腎功能明顯好轉,尿素氮10.71ml以下,肌酐176.8 - 265.2mmol/L) 17 例,好轉(臨一床一症狀減輕,尿蛋白減少,定+--++ ,腎功能有改善)6例,無效4例。

[驗 證] 李x ,女,7歲,l990年8月患者父母發現女兒浮腫,情神不佳。

經徐州市x 醫院診為腎病綜合征。

因住院困難,回本地就醫,,經中西醫多方治療4月餘無效。

浮腫顯著,腹大如鼓,眼圈青黑,尿蛋白(+ +--++ + + ) ,管型(+--++ ) , 血WBC20*109/L 。

於1990年11月,經用激素、布洛芬等及中藥治療,浮腫雖消,但尿蛋白下降不理想(++--++ + ) 。

余投蜈蚣雞蛋每天l個,服用至第8個蜈蚣雞蛋時尿蛋白轉一陰一。

鞏固治療1周後改隔天服1個,療程間歇為10餘天。

隨訪症狀消失,尿蛋白一陰一性一,至今半年無復發。

[備 注] 慢一性一腎炎病程漫長,容易復發,正虛邪戀,治療上當以扶正祛邪為大法。

我們採用三聯療法(蜈蚣雞蛋+中藥+激素)有效率達90% ,提高了緩解率,降低了復發率。

觀察到蜈蚣雞蛋對利尿、消除蛋白效果較好。

6 . 消風散劑治療急一性一腎炎

[方 劑]防風、荊芥各8克,生石膏、茺蔚子、苦參、大力子各10克,知母、生白朮、當歸各6克,蟬蛻5克,木通4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 效] 疏風清熱,除濕利水止癢。

共治30例,療效滿意。

[驗 證] 讀《浙一江一中醫雜誌》 1986年第9期金明星氏所撰「消風散治療急一性一腎炎30 例」一文,頗受啟發。

試用於臨一床一,確獲良效。

如陳x ,男,14 歲。

7 天前感冒發一熱、咽痛,近日發現眼瞼及週身浮腫,時咳,身倦乏力,小一便短赤;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血壓16 / 9 . 5 千帕斯卡。

尿檢:尿蛋白(+ + + ) ,紅細胞( + + ) ,白細胞(+ ) ,顆粒管型少許。

證屬風熱傷肺,肺失宣疏,水溢肌膚之風水證。

治宜疏風洩熱,利濕消腫。

予消風散加減。

處方:荊芥、防風、大力子、蕪蔚子、苦參各9克,生石膏、生地各10克,知母、蒼朮、當歸各8克,蟬蛻、木通各5克,茯苓皮12克,甘草4克。

水煎服,每日1劑。

服6 劑,尿量增多,浮腫消退。

尿檢:尿蛋白(土),紅細胞少量。

繼服原方7劑而愈。

隨訪半年,尿檢正常。

7 .加味黃芪粥治腎炎

[方 劑] 黃芪、生薏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雞內金(研末)9克,金橘餅2枚,或酌情加人白茅根40克,六月雪12克,紫丹參10克。

[制用法] 先以水600毫升煮黃芪20分鐘,去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鐘,再人雞內金,糯米,煮熟成粥。

如加人白茅根等藥,可與黃芪同煮。

此為l天量,分2次服,食後含服金橘餅。

[療 效] 治腎炎效果甚好。

[驗 證] 所治8 例中,男6例,女2例,年齡35-75歲;初發6例,復發2例;病程最長1.5年,最短6個月。

伴貧血3 例,心律失常1 例。

蛋白尿在+-++ +之間,紅細胞在+-++ + +之間,血紅蛋白在6 -11克%之間。

服藥l月後複查,若蛋白尿消減,則持續服用1-2個月;尿蛋白完全消失後,仍繼續服用3個月以鞏固療效。

經治療後,8例患者均獲臨一床一治癒,症狀消失,所有化驗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且能參加輕體力勞動。

從藥物及臨一床一分析,此方對腎一陽一虛、腎氣不足者,療效較好。

8 .二白湯治腎炎

[方 劑]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旱蓮草、車前草各9-15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劑。

1周為1個療程。

[驗 證] 用上藥治療急一性一腎炎患者5 例,其中治癒40例,好轉10例,浮腫一般在2-7天內完全消退。

9 .白茅根、益母草等治腎炎

[方 劑] 白茅根50克,益母草、澤瀉、半邊蓮各9-15克。

[加 減] 風寒侵襲型加麻黃、蘇葉15克;水濕浸漬型加木通20克,茯苓25 克,桂枝15克;濕一熱蘊結型加蒲公英、竹茹各15克,生1地25克;腹脹、便秘或有氮質血症者加檳榔、二丑、厚樸、大黃、芒硝;血壓持續不降者重用黃芪(50克以上)、人參、川芎;蛋白尿始終不消者加黃芪、石葦、大黃、澤瀉;尿中持續見紅細胞者加生地榆、生柏葉;有血疲徵象者加丹參、川芎;合併咽炎者加金銀花、蒲公英、生地;伴噁心者加竹茹、半夏。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驗 證] 用上方治療急一性一腎炎患者110例,治癒87例,顯效14例,有效9例,其中,經1-2周治癒者54例;3-4周治癒者17例;4周以上治癒者16例。

治癒時間最長者45天,最短者7天,平均為25天。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 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 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 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 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 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 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 八 、癲癇_中藥偏方 九、頭痛_中藥偏方 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 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中醫秘方
一、高血壓_中藥偏方二、低血壓_中藥偏方三、冠心病_中藥偏方四.腦梗塞_中藥偏方五、高脂血症_中藥偏方六、腦血栓_中藥偏方七、面神經麻痺_中藥偏方八 、癲癇_中藥偏方九、頭痛_中藥偏方十、三叉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一、坐骨神經痛_中藥偏方十二、腦炎、腦膜炎_中藥偏方十三、糖尿病_中藥偏方十四、失眠_中藥偏方十五、眩暈_中藥偏方十六、嘔吐_中藥偏方十七、胃下垂_中藥偏方十八、胃腸炎_中藥偏方十九、胃脘痛_中藥偏方二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_中藥偏方二十一、呃逆_中藥偏方二十二、消化不良_中藥偏方二十三、腸炎_中藥偏方二十四、腹瀉_中藥偏方二十五、痢疾_中藥偏方二十六、便秘_中藥偏方二十七、肝炎、肝脾腫大_中藥偏方二十八、肝膿瘍_中藥偏方二十九、肝硬化腹水_中藥偏方三十、腎炎_中藥偏方三十一、感冒_中藥偏方三十二、咳嗽_中藥偏方三十三、哮喘_中藥偏方三十四、矽肺、肺癰_中藥偏方三十五、肺結核_中藥偏方三十六、風寒濕痺_中藥偏方三十七、汗證(盜汗、自汗)_中藥偏方三十八、暑病_中藥偏方三十九、神經衰弱_中藥偏方四十、硬皮病_中藥偏方四十一、下肢潰瘍_中藥偏方四十二、水火灼傷_中藥偏方四十三、蛇、蟲、獸咬傷_中藥偏方四十四、癰、疽、療、癤_中藥偏方四十五、破傷風_中藥偏方四十六、腦震盪_中藥偏方四十七、丹毒_中藥偏方四十八、脈管炎_中藥偏方四十九、疝氣_中藥偏方五十、闌尾炎_中藥偏方五十一、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五十二、淋巴結核、慢性淋巴結核_中藥偏方五十三、痔瘡_中藥偏方五十四、肛裂_中藥偏方五十五、骨質增生症_中藥偏方五十六、跌打損傷_中藥偏方五十七、急性腰扭傷_中藥偏方五十八、頸椎病_中藥偏方五十九、腳跟痛_中藥偏方六十、漏肩風_中藥偏方六十一、跺關節扭傷_中藥偏方六十二、眼疾_中藥偏方六十三、耳病_中藥偏方六十四、鼻症_中藥偏方六十五、牙痛_中藥偏方六十六、口瘡_中藥偏方六十七、慢性喉炎_中藥偏方六十八、誤吞硬物(刺)_中藥偏方六十九、口臭_中藥偏方七十、泌尿系統結石_中藥偏方一、小兒發熱_中藥偏方二、小兒感冒_中藥偏方三、小兒疳積_中藥偏方四、小兒痄腮_中藥偏方五、百日咳_中藥偏方六、小兒支氣管哮喘_中藥偏方七、小兒肺炎_中藥偏方八、小兒支氣管炎_中藥偏方九、嬰幼兒哮痰證_中藥偏方十、厭食症_中藥偏方十一、嬰兒黃疽_中藥偏方十二、小兒疝氣_中藥偏方十三、小兒脫肛_中藥偏方十四、小兒遺尿症_中藥偏方十五、嬰兒濕疹_中藥偏方十六、小兒口腔潰瘍_中藥偏方十七、嬰幼兒腹瀉_中藥偏方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_中藥偏方十九、蟯蟲病_中藥偏方二十、佝僂病_中藥偏方二十一、麻疹_中藥偏方二十二、小兒汗證_中藥偏方二十三、小兒夜啼_中藥偏方二十四、小兒驚嚇_中藥偏方二十五、小兒脂溢性皮炎_中藥偏方二十六、小兒癲癇_中藥偏方二十七、小兒漆過敏_中藥偏方二十八、兒童手足凍瘡_中藥偏方二十九、嬰幼兒尿布疹_中藥偏方三十、兒童多動症_中藥偏方三十一、小兒缺鋅症_中藥偏方三十二、小兒過敏性紫癜_中藥偏方三十三、小兒流涎症_中藥偏方三十四、小兒痱子_中藥偏方三十五、重症小兒營養不良_中藥偏方三十六、小兒脾虛_中藥偏方三十七、嬰幼兒綠便_中藥偏方三十八、兒童便秘_中藥偏方三十九、小兒尿頻症_中藥偏方四十、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_中藥偏方四十一、小兒黃水瘡_中藥偏方四十二、小兒肝炎_中藥偏方四十三、小兒細菌性痢疾_中藥偏方四十四、小兒麻痺後遺症_中藥偏方四十五、小兒肌性斜頸_中藥偏方四十六、骨髓炎_中藥偏方一、流產_中藥偏方二、催生引產_中藥偏方三、產後疾患_中藥偏方四、子宮脫垂_中藥偏方五、月經不調_中藥偏方六、痛經_中藥偏方七、閉經_中藥偏方八、帶下病_中藥偏方九、陰道炎_中藥偏方十、崩漏_中藥偏方十一、產後血暈_中藥偏方十二、宮頸糜爛_中藥偏方十三、老婦行經_中藥偏方十四、產後便秘_中藥偏方十七、倒經_中藥偏方十八、缺乳_中藥偏方十九、回乳_中藥偏方二十、乳腺炎_中藥偏方二十一、女陰瘙癢症_中藥偏方二十二、外陰濕疹_中藥偏方二十三、胎位不正_中藥偏方二十四、避孕_中藥偏方二十五、更年期綜合症_中藥偏方一、陽痿_中藥偏方二、早洩_中藥偏方三、遺精_中藥偏方四、陽強、陽縮_中藥偏方五、不射精症_中藥偏方六、男性不育症_中藥偏方七、血尿_中藥偏方八、尿頻症_中藥偏方九、老年性前列腺肥大_中藥偏方十、男性乳房發育症_中藥偏方十一、肇丸痛_中藥偏方一、酒渣鼻_中藥偏方二、凍瘡_中藥偏方三、疥瘡_中藥偏方四、黃水瘡_中藥偏方五、癬證_中藥偏方六、手足癬_中藥偏方七、皮膚瘙癢症_中藥偏方八、白癜風_中藥偏方九、扁平疣_中藥偏方十、爛腳丫_中藥偏方十一、帶狀皰疹_中藥偏方十二、蕁麻疹_中藥偏方十三、銀屑病_中藥偏方十四、接觸性皮炎_中藥偏方十五、鵝掌風、雞爪風_中藥偏方十六、痱子_中藥偏方十七、痤瘡_中藥偏方十八、雞眼_中藥偏方一、青年脫髮_中藥偏方二、青年粉刺_中藥偏方三、腋臭_中藥偏方四、祛斑潔面_中藥偏方五、美澤容顏_中藥偏方六、去皺美容_中藥偏方七、青春痘_中藥偏方八、雀斑_中藥偏方九、黑斑_中藥偏方十一、化妝品引起的斑疹_中藥偏方十二、婦女駐顏法_中藥偏方十三、面頰發紅_中藥偏方十四、使面如白玉五法_中藥偏方十五、美膚法_中藥偏方十六、減肥輕身_中藥偏方十七、烏須美發_中藥偏方十八、爽口香身_中藥偏方解煙毒、酒毒秘方_中藥偏方解食物中毒秘方_中藥偏方一、滋陰補陽方_中藥偏方二、補氣養身_中藥偏方三、補血養身_中藥偏方四、補腎養身_中藥偏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