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36 志第26 州郡二:南豫州刺史,晉江左胡寇強盛,豫部殲覆,元帝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宋書》卷36 志第26 州郡二

宋書

卷36 志第26 州郡二

○南豫州 豫州 江州 青州 冀州 司州

南豫州刺史,晉江左胡寇強盛,豫部殲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約始自譙城退還壽春。

成帝鹹和四年,僑立豫州,庾亮為刺史,治蕪湖。

鹹康四年,一毛一寶為刺史,治邾城。

六年,荊州刺史庾翼鎮武昌,領豫州。

八年,庾懌為刺史,又鎮蕪湖。

穆帝永和元年,刺史趙胤鎮牛渚。

二年,刺史謝尚鎮蕪湖;四年,進壽春;九年,尚又鎮歷一陽一;十一年,進馬頭。

昇平元年,刺史謝奕戍譙。

哀帝隆和元年,刺史袁真自譙退守壽春。

簡文鹹安元年,刺〔史桓熙戍歷一陽一。

孝武寧康元年,刺〕史桓沖戍姑孰。

太元十年,刺史硃序戍馬頭。

十二年,刺史桓石虔戍歷一陽一。

安帝義熙二年,刺史劉毅戍姑孰。

宋武帝欲開拓河南,綏定豫土,九年,割揚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屬豫州,豫基址因此而立。

十三年,刺史劉義慶鎮壽一陽一。

永初三年,分淮東為南豫州,治歷一陽一;淮西為豫州。

文帝元嘉七年〔合二豫州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考武大明三年〕,又分。

五年,割揚州之淮南、宣城又屬焉。

徙治姑孰。

明帝泰始二年又合,而以淮南、宣城還揚州。

九月又分,還治歷一陽一。

三年五月,又合。

四年,以揚州之淮南、宣城為南豫州,治宣城,五年罷。

時自淮以西,悉沒寇矣。

七年,復分歷一陽一、淮一陰一、南譙、南兗州之臨江立南豫州。

泰豫元年,以南汝一陰一度屬豫州,豫州之廬江度屬南豫州。

按淮東自永初至於大明,便為南豫,雖乍有離合,而分立居多。

爰自泰始甫失淮西,復於淮東分立兩豫。

今南豫以淮東為境,不復於此更列二州,覽者按此以淮東為境,推尋便自得泰始兩豫分域也。

徐志領郡十三,縣六十一,戶三萬七千六百二,口二十一萬九千五百。

今領郡十九,縣九十一。

去京都水一百六十。

歷一陽一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淮南立,屬揚州,安帝割屬豫州。

《永初郡國》唯有歷一陽一、烏江、龍亢三縣,何、徐又有酇、雍丘二縣。

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五十六,口一萬九千四百七十。

歷一陽一令,漢舊縣,屬九江。

烏江令,二漢無,《晉書》有烏江,《太康地誌》屬准南。

龍亢令,漢舊名,屬沛郡,《晉太康地誌》屬譙。

江左流寓立。

雍丘令,漢舊名,屬陳留。

流寓立,先屬泰山郡,文帝元嘉八年度。

酇令,漢屬沛,《晉太康地誌》屬譙。

流寓立,文帝元嘉八年度。

南譙太守(譙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於淮南僑立郡縣,後割地誌鹹實土。

《郡國》又有酇縣,何、徐無。

今領縣六,戶四千四百三十二,口二萬二千三百五十八。

去州水五百四十,陸一百七十;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

山桑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譙。

譙令,漢屬沛,《晉太康地誌》屬譙。

銍令,漢屬沛,《晉太康地誌》屬譙。

扶一陽一令,前漢屬沛,後漢、《晉太康地誌》並無。

蘄令。

(別見)

城父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譙。

廬江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淮南國立。

光武建武十三年,又省六安國以並焉。

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九,口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七。

去州水二千七百二十,陸四百七十;去京都水一千一百,陸六百三十一。

灊令,漢舊縣。

舒令,漢舊縣。

始新令,《永初郡國》、何並無,徐有始新左縣,明帝泰始三年立。

南汝一陰一太守(汝一陰一郡別見),江左立。

領縣五,戶二千七百一,口一萬九千五百八十五。

去州陸三百;去京都水一千,陸五百三十。

汝一陰一令(別見),所治即二漢、晉合肥縣,後省。

慎令,漢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汝一陰一。

宋令。

(別見)

一陽一夏令,前漢屬淮一陽一,後漢屬陳。

《晉太康地誌》陳令屬梁,無復此縣。

又晉地誌,惠帝永康中復立。

《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志屬此。

安一陽一令(別見),《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屬此。

南梁太守(梁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僑立於淮南,安帝始有淮南故地,屬徐州。

武帝永初二年,還南豫,孝武大明六年廢屬西豫,改名淮南,八年復舊。

《永初郡國》又有虞、一陽一夏、安豐三縣(並別見)。

何、徐無安豐;又有義昌而並無寧陵縣。

今領縣九,戶六千二百一十二,口四萬二千七百五十四。

去州水一千八百,陸五百;去京都水一千七百,陸七百。

睢一陽一令,漢舊名。

孝武大明六年,改名壽春,八年復舊。

前廢帝永光有義寧、寧昌二縣並睢一陽一。

所治即二漢、晉壽春縣,後省。

蒙令。

(別見)

虞令,漢舊名。

谷熟令,漢舊名。

陳令,前漢屬淮一陽一,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梁。

義寧長,何無,徐有,宋末又立。

新汲令,漢舊名,屬穎川。

崇義令,《永初郡國》羌人始立。

寧陵(別見),徐志後所立。

晉熙太守,晉安帝分廬江立。

領縣五,戶一千五百二十一,口七千四百九十七。

去州陸八百,無水;去京都水一千二百,無陸。

懷寧令,晉安帝立。

新冶令,晉安帝立。

一陰一安令,漢舊名,屬魏郡,《晉太康地誌》屬頓丘。

南樓煩令,《永初郡國》、何、徐志無。

太湖左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呂亭二縣,屬晉熙,後省,明帝太始二年復立。

弋一陽一太守,本縣名,屬汝南,魏文帝分立。

領縣六,戶三千二百七十五,口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二。

去州陸一千一百,去京都水(闕)。

期思令,漢舊縣。

弋一陽一令,漢舊縣。

安豐令,舊郡,晉安帝並為縣。

樂安令,新立。

茹由令,新立。

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

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屬弋一陽一,宋末復立。

安豐令,《前漢地理志》無,後漢屬廬江。

松滋令。

(別見)

汝南太守。

(別見)

上蔡侯相。

(別見)

平輿令。

(別見)

北新息令。

(別見)

真一陽一令。

(別見)

安城令。

(別見)

南新息令。

(別見)

臨汝令,漢舊名。

(別見)

一陽一安令。

(別見)

西平令。

(別見)

瞿一陽一令。

(別見)

安一陽一令。

(別見)

新蔡太守。

(別見)

鮦一陽一令。

(別見)

固始令。

(別見)

新蔡令。

(別見)

東苞信令。

(別見)

西苞信令,徐志南豫唯一苞信,疑是後僑立所分。

東郡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萇平、父一陽一而有扶溝(別見);何無一陽一夏、扶溝,徐無一陽一夏。

項城令。

(別見)

西華令。

(別見)

一陽一夏令。

(別見)

萇平令。

(別見)

谷一陽一令。

(別見)

南頓太守(別見),帖治陳郡。

南頓令。

(別見)

和城令。

(別見)

穎川太守。

(別見)

邵陵令。

(別見)

臨穎令。

(別見)

曲一陽一令。

(別見)

西汝一陰一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此郡。

汝一陰一令。

(別見)

安城令。

(別見)

樓煩令。

(別見)

宋令。

(別見)

汝一陽一太守。

(別見)

汝一陽一令。

(別見)

武津令。

陳留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浚儀、封丘,而有酸棗,何、徐無封丘、尉氏。

浚儀令。

(別見)

小黃令。

(別見)

雍丘令。

(別見)

白馬令。

(別見)

襄邑令。

(別見)

封丘令,漢舊名。

尉氏令。

(別見)

南陳左郡太守,少帝景平中省此郡,以宋民度屬南梁、汝一陰一郡,而《永初郡國》無,未詳。

孝建二年以蠻戶復立。

分赤官左縣為蓼城左縣。

領縣二。

樂(疑)大明八年,省郡,即名為縣,屬陳左縣。

邊城左郡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屬弋一陽一郡。

徐志有邊城郡,領雩婁、史水、開化、邊城兩縣。

大明八年,復省為縣,屬弋一陽一,後復立。

領縣四,戶四百一十七,口二千四百七十九。

雩婁令,二漢屬廬江,《晉太康地誌》雲屬安豐。

開化令。

史水令。

邊城令。

光城左郡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

按《起居注》,大明八年,省扁城左郡為縣,屬弋一陽一,疑是大明中分弋一陽一所立。

八年復省,後復立。

樂安令。

茹由令。

光城令。

此三縣,徐志屬弋一陽一。

豫州刺史,後漢治譙,魏治汝南安成,晉平吳後治陳國,晉江左所治,已列於前。

《永初郡國》、何、徐寄治睢一陽一,而郡縣在淮西。

徐又有邊城,別見南豫州。

何又有初安、綏城二郡,初安領新懷、懷德二縣,綏城領安昌、招遠二縣,並雲新立。

徐無,則是徐志前省也。

領郡十,縣四十三,戶二萬二千九百一十九,口一十五萬八百三十九。

汝南太守,漢高帝立。

領縣十一,戶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一,口八萬九千三百四十九。

去州水一千,陸七百;去京都水三千,陸一千五百。

上蔡令,漢舊縣。

平樂令,漢舊縣。

北新息令,漢舊縣。

慎一陽一令,漢舊縣。

《永初郡國》及徐並作真一陽一。

安成令,漢舊縣。

南新息令,漢舊縣。

朗陵令,漢舊縣。

一陽一安令,漢舊縣。

西平令,漢舊縣。

瞿一陽一令,漢舊縣,作灈一陽一。

安一陽一令,漢舊縣。

晉武太康元年,改為南安一陽一。

新蔡太守,晉惠帝分汝一陰一立,今帖治汝南。

領縣四,戶二千七百七十四,口一萬九千八百八十。

去州陸六百;去京都水二千五百,陸一千四百。

鮦一陽一令,漢舊縣。

晉成帝鹹康二年,省並新蔡,後又立。

固始令,故名寢丘之地也。

漢光武更名。

晉成帝鹹康二年,並新蔡,後又立。

新蔡令,漢舊縣。

苞信令,前漢無,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汝一陰一。

後漢《郡國》、《晉太康地誌》並作「褒」。

譙郡太守,何志故屬沛,魏明帝分立。

按王粲詩:「既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粲是建安中亡,非明帝時立明矣。

《永初郡國》無長垣縣。

今領縣六,戶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七千四百四。

去州陸道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二百。

蒙令,漢舊縣,屬沛。

蘄令,漢舊縣,屬沛。

寧陵令,前漢屬陳留,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梁。

魏令,故魏郡,流寓配屬。

襄邑令。

長垣令,漢舊縣,屬陳留。

《永初郡國》無。

何故屬陳留,徐新配。

梁郡太守,秦碭郡,漢高更名。

孝武大明元年度徐州,二年還豫。

領縣二,戶九百六十八,口五千五百。

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水九百。

下邑令,漢舊縣。

何雲魏立,非也。

碭令,漢舊縣。

陳郡太守,漢高立為淮一陽一國,章帝元和三年更名。

晉初並,梁王肜薨,還為陳。

《永初郡國》有扶溝(前漢屬淮一陽一,後漢、《晉太康地誌》屬陳留。

)、一陽一夏(別見),而無谷一陽一、長平。

領縣四,戶六百九十三,口四千一百一十三。

去州陸七百六十;去京都水一千四百五十。

項城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陳郡。

西華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復立,屬穎川。

江左度此。

谷一陽一令,本苦縣,前漢舊淮一陽一,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梁,成帝鹹康三年更名長平令,前漢屬汝南,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穎川。

南穎太守,故屬汝南,晉惠帝分立。

領縣二,戶五百二十六,口二千三百六十五。

去州七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四百五十。

南頓令,漢舊縣,何故屬汝一陽一,晉武帝改屬汝南。

按《晉太康地誌》、王隱《地道》無汝一陽一郡。

和城令,何江左立。

穎川太守,秦立。

魏分穎川為襄城郡,晉成帝鹹康二年,省襄城還並穎川。

《永初郡國》又有許昌(本名許,漢舊縣。

魏曰許昌)、新汲(別見)、焉陵、長社、穎一陰一、一陽一翟(四縣並漢舊縣。

一陽一翟,魏、晉屬河南。

)六縣,而無曲一陽一。

領縣三,戶六百四十九,口三千五百七十九。

去州一千;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邵陵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誌》屬穎川。

臨穎令,漢舊縣。

曲一陽一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無。

汝一陽一太守,《晉太康地誌》、王隱《地道》無此郡,應是江左分汝南立。

晉成帝鹹康三年,省並汝南,後又立。

領縣二,戶九百四十一,口四千四百九十五。

去州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四百,水三千五百。

汝一陽一令,漢舊縣,屬汝南。

何故屬汝一陰一,晉武改屬汝南。

按晉武分汝南為汝一陰一,何所言非也。

武津令,何不注置立。

汝一陰一太守,晉武帝分汝南立,成帝鹹康二年,省並新蔡,後復立。

領縣四,戶二千七百四十九,口一萬四千三百三十五。

汝一陰一令,漢舊縣。

宋令,前漢名新郪。

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國於此,改曰宋。

宋城令,漢舊縣。

樓煩令,漢舊縣,屬雁門。

流寓配屬。

陳留太守,漢武帝元狩元年立,屬兗州,中原亂廢。

晉成帝鹹康四年復立,《永初郡國》屬兗州,何、徐屬豫州。

《永初郡國》無浚儀,有酸棗(別見)。

今領縣四,戶百九十六,口二千四百一十三。

寄治譙郡長垣縣界。

浚儀令,漢舊名。

小黃令,漢舊名。

白馬令,漢屬東郡,《晉太康地誌》屬濮一陽一。

雍丘令,漢舊名。

江州刺史,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揚州之豫章、鄱一陽一、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一陽一、安成十郡為江州。

初治豫章,成帝鹹康六年,移治尋一陽一;庾翼又治豫章,尋還尋一陽一。

領郡九,縣六十五,戶五萬二千三十三,口二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

去京都水一千四百。

尋一陽一太守,尋一陽一本縣名,因水名縣,水南注江。

二漢屬廬江,吳立蘄春郡,尋一陽一縣屬焉。

晉武帝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尋一陽一屬武昌,改蘄春之安豐為高陵及邾縣,皆屬武昌。

二年,以武昌之尋一陽一復屬廬江郡。

惠帝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立尋一陽一郡。

尋一陽一縣後省。

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二十,口一萬六千八。

柴桑男相,二漢屬豫章,晉屬武昌。

郡既立,治此。

鼓澤子相,漢、《晉太康地誌》屬豫章,立尋一陽一郡後,割度。

松滋伯相,前漢屬廬江,後漢無,《晉太康地誌》屬安豐。

安豐縣名,前漢無,後漢屬廬江,晉武帝立為安豐郡。

江左流民寓尋一陽一,僑立安豐、松滋二郡,遙隸揚州,安帝省為松滋縣。

尋一陽一又有弘農縣流寓。

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並松滋。

豫章太守,漢高帝立,本屬揚州。

《永初郡國》有海昏(漢舊縣),何志無。

今領縣十二,戶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九,口一十二萬二千五百七十三。

去州水六百,陸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一千九百,陸二千一百。

南昌侯相,漢舊縣。

新淦侯相,漢舊縣。

豐城侯相,吳立曰富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建城侯相,漢舊縣。

望蔡子相,漢靈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縣名曰上蔡;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平侯相,漢靈帝中平中立漢平,吳更名。

永修男相,漢靈帝中平中立。

建昌公相,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立。

豫寧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西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康樂侯相,吳孫權黃武中立,曰一陽一樂,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新吳令,漢靈帝中平中立。

艾侯相,漢舊縣。

鄱一陽一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立,治鄱一陽一縣;赤烏八年,徙治吳芮故城。

《永初郡國》有歷陵縣(漢舊縣),何志無。

領縣六,戶三千二百四十二,口一萬九百五十。

去州水四百四十;去京都水一千八百四十,陸二千六十。

廣晉令,吳立曰廣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鄱一陽一侯相,漢舊縣。

余干令,漢舊縣。

上饒男相,吳立。

《太康地誌》有,王隱《地道》無。

葛一陽一令,吳立。

樂安男相,吳立。

臨川內史,吳孫亮太平二年,分豫章東部都尉立。

領縣九,戶八千九百八十三,口六萬四千八百五。

去州水一千一百,陸一千二十;去京都水二千八百三十,陸三千。

臨汝侯相,漢和帝永元八年立。

西豐侯相,吳立曰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新建侯相,吳立。

永城男相,吳立。

宜黃侯相,吳立。

南城男相,漢舊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江左復舊。

南豐令,吳立。

東興侯相,吳立。

安浦男相,吳立。

廬陵太守,廬陵本縣名,屬豫章,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分豫章立。

領縣九,戶四千四百五十五,口三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去州水二千,陸一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六百。

石一陽一子相,前漢無,後漢有。

西昌侯相,吳立。

東昌子相,吳立。

吉一陽一男相,吳立。

己丘男相,吳立。

興平侯相,吳立。

一陽一豐男相,吳曰一陽一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高昌男相,吳立。

遂興男相,吳立曰新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永初郡國》無比縣,何、徐並有。

安成太守,孫皓寶鼎二年,分豫章、廬陵、長沙立。

《晉太康地誌》屬荊州。

領縣七,戶六千一百一十六,口五萬三百二十三。

去州水三千三百,陸三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七百,無陸。

平都子相,前漢曰安平,後漢更名,屬豫章。

新喻侯相,吳立。

宜一陽一子相,漢舊縣,本名宜春,屬豫章,晉孝武改名。

永新男相,吳立。

安復侯相,漢舊縣,本名安成,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屬長沙。

萍鄉侯相,吳立。

廣興侯相,《晉太康地誌》有此縣,何雲江左立,非也。

南康公相,晉武帝太康三年,以廬陵南部都尉立。

領縣七,戶四千四百九十三,口三萬四千六百八十四。

去州水三千七百四十;去京都水三千八十。

贛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寧都子相,吳立曰楊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雩都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平固侯相,吳立曰平一陽一,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南康公相,吳立曰安南,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陂一陽一男相,吳立曰揭一陽一,晉武帝太康五年,以西康揭一陽一移治故陂一陽一縣,改曰陂縣,然則陂一陽一先已為縣矣。

後漢《郡國》無,疑是吳所立而改曰揭一陽一也。

南野伯相,漢舊縣,屬豫章。

虔化男相,孝武大明五年,以虔化屯立。

南新蔡太守,江左立。

領縣四,戶一千七百三十,口八千八百四十八。

去州水二百;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七十,陸一千八百八十。

苞信令(別見),本作褒信,《永初郡國》作苞信。

慎令,漢舊名,本屬汝南。

宋令(別見),徐志雲宋樂,後復舊。

一陽一唐左縣令,孝武大明八年立。

建安太守,本閩越,秦立為閩中郡。

漢武帝世,閩越反,滅之,徙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

後有遁逃山谷者頗出,立為冶縣,屬會稽。

司馬彪雲,章安是故冶,然則臨海亦冶地也。

張勃《吳錄》云:「閩越王冶鑄地,故曰安閩王冶。

此不應偏以受名,蓋句踐冶鑄之所,故謂之冶乎?閩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爐鑄劍為湛爐也。」

後分冶地為會稽東、南二部都尉。

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

吳孫休永安三年,分南部立為建安郡。

領縣七。

(疑)戶三千四十二,口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六。

去州水二千三百八十;去京都水三千四十,並無陸。

吳興子相,漢末立曰漢興,吳更名。

將樂子相,《晉太康地誌》有。

邵武子相,吳立曰昭武,晉武帝更名。

建一陽一男相,《晉太康地誌》有。

綏成男相,《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沙村長,《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晉安太守,晉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

領縣五,戶二千八百四十三,口一萬九千八百三十八。

去州水三千九百九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八十。

侯官囗相,前漢無,後漢曰東侯官,屬會稽。

原豐令,晉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晉安男相,吳立曰東安,晉武帝更名。

羅江男相,吳立,屬臨海。

晉武帝立晉安郡,度屬。

溫麻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立。

《永初郡國》無,何、徐並有。

青州刺史,治臨淄。

江左僑立,治廣陵。

安帝義熙五年,平廣固,北青州刺史治東一陽一城,而僑立南青州如故。

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

孝武孝建二年,移治歷城。

大明八年,還治東一陽一。

明帝失淮北,於郁洲僑立青州,立齊、北海、西海郡。

舊州領郡九,縣四十六,戶四萬五百四,口四十萬二千七百二十九。

去京都陸二千。

齊郡太守,秦立。

領縣七,戶七千三百四十六,口萬四千八百八十九。

臨淄令,漢舊縣。

西安令,漢舊縣。

安平令,六國時其地曰安平,二漢、魏、晉曰東安平。

前漢屬淄川,後漢屬北海,魏度屬齊。

般一陽一令,前漢屬濟南,後漢、《晉太康地誌》屬齊。

廣饒令,漢舊縣。

昌國令,漢舊縣。

益都令,魏立。

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

晉世濟岷郡,雲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

安帝義熙中土斷,並濟南。

案《晉太康地誌》無濟岷郡。

《永初郡國》濟南又有祝阿(二漢屬平原,《晉太康地誌》無。

)、於陵縣(漢舊縣),而無朝一陽一、平陵二縣。

領縣六,戶五千五十六,口三萬八千一百七十五。

去州陸四百;去京都二千四百。

歷城令,漢舊縣。

朝一陽一令,前漢曰朝一陽一,後漢、晉曰東朝一陽一。

二漢屬濟南,《晉太康地誌》屬樂安。

著令,漢舊縣。

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逢陵令,二漢、晉無,《永初郡國》、何、徐有。

平陵令,漢舊縣,至晉並曰東平陵。

樂安太守,漢高立,名千乘,和帝永元七年更名。

領縣三,戶二千二百五十九,口一萬四千九百九十一。

去州陸一百八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千乘令,漢舊縣。

臨濟令,前漢曰狄,安帝永初二年更名。

博昌令,漢舊名。

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

光武建武十三年,並北海,晉惠帝又分城一陽一立(城一陽一郡,前漢有,後漢無,魏復分北海立。

);宋孝武並北海。

領縣六,戶二千三百四,口一萬三千八百二。

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六百。

黔陬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淳於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高密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夷安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營陵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昌安令,漢安帝延光元年立,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平昌太守,故屬城一陽一,魏文帝分城一陽一立,後省,晉惠帝又立。

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七十,口一萬五千五十。

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千七百。

安丘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琅邪。

平昌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東武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誌》屬東莞。

琅邪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誌》無。

硃虛令,前漢屬琅邪,安帝永初元年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城一陽一。

北海太守,漢景帝中二年立。

領縣六,戶三千九百六十八,口三萬五千九百九十五。

寄治州下。

都昌令,漢舊縣。

寄治州下,余依本治。

膠東令,本膠東國,後漢、《晉太康地誌》屬北海。

劇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琅邪。

即墨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誌》屬北海。

下密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誌》屬北海。

平壽令,漢舊縣。

東萊太守,漢高帝立。

領縣七,戶一萬一百三十一,口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九。

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二千一百。

曲城令,漢舊縣。

掖令,漢舊縣。

弦令,漢舊縣。

盧鄉令,漢舊縣。

牟平令,漢舊縣。

當利令,漢舊縣。

黃令,漢舊縣。

太原太守,秦立,屬并州。

文帝元嘉十年,割濟南、太山立。

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五十七,口二萬四千六百九十四。

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一千八百。

山茌令,漢舊縣,屬泰山。

孝武孝建元年,度濟北。

太原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屬泰山。

祝阿令。

(別見)

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誌》雲故屬東萊。

《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

領縣四,戶二千九百六十六,口二萬二十三。

去州五百;去京都一千九百五十。

不其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誌》屬長廣。

長廣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誌》屬長廣。

昌一陽一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

挺令,前漢屬膠東,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誌》屬長廣。

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後省。

義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

文帝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治歷城,割土置郡縣。

領郡九,縣五十,戶三萬八千七十六,口一十八萬一千一。

去京都陸二千四百。

廣川太守,本縣名,屬信都,《地理志》不言始立。

景帝二年,以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復。

明帝更名樂安,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晉武帝太康五年,又改為長樂。

廣川縣,前漢屬信都,後漢屬清河,魏屬勃海,晉還清河。

何志,廣川江左所立。

又有蓨縣(前漢屬信都,後漢、晉屬勃海。

),而無廣川。

孝武大明元年,省便川之棗強(前漢屬清河,後漢、晉江左無。

)、勃海之浮一陽一、高城(並漢舊縣),立廣川縣,非舊廣川縣也。

屬廣川郡。

領縣四,戶三千二百五十,口二萬三千六百一十四。

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九百八十。

廣川令。

(巳前見)。

中水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河間。

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間割度。

武強令,何江左立。

索盧令,何江左立。

平原太守,漢高帝立。

舊屬青州,魏、晉屬冀州。

領縣八,戶五千九百一十三,口二萬九千二百六十七。

廣宗令,前漢無,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誌》屬安平;《永初郡國》、何無;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平原令,漢舊縣。

鬲令,漢舊縣。

安德令,漢舊縣。

平昌令,漢舊縣。

後漢無。

《晉太康地誌》曰西平昌。

般縣令,漢舊縣。

茌平令,前漢屬東郡,後漢屬濟北,《晉太康地誌》屬平原。

高唐令,漢舊縣。

清河太守,漢立,桓帝建和二年,改曰甘陵,魏復舊。

何有重合縣(別見)。

領縣七,戶三千七百九十四,口二萬九千二百七十四。

去州一百一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清河令,二漢無,《晉太康地誌》有。

武城令,漢舊縣,並曰東武城。

繹幕令,漢舊縣。

貝丘令,漢舊縣。

零令,漢舊縣,作靈。

鄃令,漢舊縣。

安次令,前漢舊縣,屬勃海,後漢屬廣一陽一,《晉太康地誌》屬燕國。

樂陵太守,晉武帝分平原立。

舊屬青州,今來屬。

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三,口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一。

去州一百四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樂陵令,漢舊縣,故屬平原。

一陽一信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誌》屬樂陵。

新樂令。

(別見)

厭次令,前漢曰富平,明帝更名,屬平原,《晉太康地誌》屬樂陵。

涇沃令,前漢屬千乘,後漢無。

何雲魏立,當是魏復立也。

《晉太康地誌》屬樂陵。

魏郡太守,漢高帝立。

二漢屬冀州,魏、晉屬司隸,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

領縣八,戶六千四百五,口三萬三千六百八十二。

魏令,漢舊縣。

安一陽一令,《晉太康地誌》有。

聊城令,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博平安,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肥鄉令,《晉太康地誌》屬廣平。

蠡吾令,前漢屬涿,後漢屬中山,《晉太康地誌》屬高一陽一。

孝武始立,屬高一陽一,大明七年度此。

頓丘令(別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流民歸順,孝武孝建二年立。

臨邑令,漢屬東郡,晉屬濟北。

孝武孝建二年,與頓丘同立。

河間太守,漢文帝二年,分趙立。

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

領縣六,戶二千七百八十一,口一萬七千七百七。

樂城令,漢舊縣。

城平令,前漢屬勃海,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河間。

武垣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誌》屬河間。

章武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誌》屬章武。

江左立,屬廣川,孝武大明七年度此。

南皮令,漢舊縣,屬勃海。

孝武始立,屬勃海,大明七年度此。

阜城令,前漢勃海有阜城縣,《續漢》安平有阜城縣,注云「故昌城」。

漢信都有昌城,未詳孰是。

頓丘太守(別見),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

領縣四,戶一千二百三十八,口三千八百五十一。

頓丘令。

(別見)

衛國令,《晉太康地誌》有。

肥一陽一令,何志以前無。

一陰一安令,二漢屬魏。

魏屬一陽一平,晉屬頓丘。

高一陽一太守,高一陽一,前漢縣名,屬涿,後漢屬河間。

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涿為范一陽一,又屬焉。

後又分范一陽一為高一陽一。

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

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九十七,口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五。

安平令,前漢屬涿,後漢屬安平,《晉太康地誌》屬博陵。

饒一陽一令,前漢屬涿,《續漢》安平有饒一陽一縣,注云「故名饒,屬涿。」

按《地理》,涿唯有饒一陽一縣,無饒縣。

鄴令,漢舊縣,屬魏郡。

江左避愍帝諱,改曰臨漳。

孝武始立,屬魏郡,大明七年度此。

高一陽一令。

(已見)

新城令,前漢屬中山,後漢屬涿,《晉太康地誌》屬高一陽一,並曰北新城。

勃海太守,漢高帝立,屬幽州;後漢、晉屬冀州。

江左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

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五,口萬二千一百六十六。

長樂令,晉之長樂郡也。

疑是江左省為縣,至是又立。

蓨令。

(別見。

何志屬廣川。

徐志屬此。

重合令,漢舊縣。

司州刺史,漢之司隸校尉也。

晉江左以來,淪沒戎寇,雖永和、太元王化暫及,太和、隆安還復湮陷。

牧司之任,示舉大綱而已。

縣邑戶口,不可具知。

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領河南(漢舊郡)、滎一陽一(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

)、弘農(漢舊郡)實土三郡。

河南領洛一陽一、河南、鞏、緱氏、新城、梁(並漢舊縣)、河一陰一(《晉太康地誌》有)、陸渾(漢舊縣,屬弘農,《晉太康地誌》屬河南。

)、東垣(二漢、《晉太康地誌》、何有垣縣。

)、新安(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誌》屬河東。

)、西東垣(新立)凡十一縣。

滎一陽一領京、密、滎一陽一、卷、一陽一武、苑陵、中牟、開封、成皋(並漢舊縣。

屬河南。

)凡九縣。

弘農領弘農、陝、宜一陽一、黽池、盧氏(並漢舊縣)、曲一陽一(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誌》無。

)凡七縣。

三郡合二十七縣,一萬六千三百六戶。

又有河內(漢舊郡)、東京兆(京兆別見雍州,東京兆新立。

)二僑郡。

河內寄治河南,領溫、野王、軹、河一陽一、沁水、山一陽一、懷、平皋、(並漢舊名。

)、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太康地誌》屬汲郡。

晉武太康元年始立。

)凡十縣。

東京兆寄治滎一陽一,領長安(漢舊縣)、萬年(別見)、新豐(別見)、藍田(別見)、蒲阪(二漢、《晉太康地誌》屬河東。

)凡六縣。

合十六縣,一千九百九十二戶。

少帝景平初,司州覆沒北虜。

文帝元嘉末,僑立於汝南,尋亦省廢。

明帝復於南豫州之義一陽一郡立司州,漸成實土焉。

領郡四,縣二十,去京都水二千七百,陸一千七百。

義一陽一太守,魏文帝立,後省,晉武帝又立。

《太康地誌》、《永初郡國》、何志並屬荊州,徐則南豫也。

明帝泰始五年,度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屬司州。

領縣七。

戶八千三十二,口四萬一千五百九十七。

平一陽一侯相,前漢無,後漢屬江夏曰平春,《晉太康地誌》屬義一陽一,晉孝武改。

鄳令,二漢屬江夏,《晉太康地誌》屬義一陽一,並作鄳,音盲。

《永初郡國》、何並作鄳。

鍾武令,前漢屬江夏,後漢、《晉太康地誌》無,《永初郡國》屬義一陽一。

寶城令,孝武孝建三年,分鄳立。

義一陽一令,《晉太康地誌》有,後省。

孝武孝建三年,分平一陽一立。

平春令,孝武孝建三年,分平一陽一立。

環水長,《永初郡國》、何、徐並無。

明帝泰始三年,度屬宋安郡,後省宋安,還此。

宋安,本縣名,孝武大明八年,省義一陽一郡所統東隨二左郡立為宋安縣,屬義一陽一。

明帝立為郡。

隨一陽一太守,晉武帝分南一陽一義一陽一立義一陽一國,太康年,又分義一陽一為隨國,屬荊州。

孝武孝建元年度屬郢,前廢帝永光元年度屬雍;明帝泰始五年還屬郢,改為隨一陽一;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屬司州。

徐志又有革音縣,今無。

領縣四,戶四千六百。

去京都三千四百八十。

隨一陽一子相,漢隨縣屬南一陽一,《晉太康地誌》屬義一陽一。

後隨國與郡俱改。

永一陽一男相,徐志有。

關西令(別見荊州,作厥西。

),宋末新立。

西平林令,宋末新立。

安陸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分江夏立,屬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司州。

徐志有安蠻縣,《永初郡國》、何並無,當是何志後所立。

尋為郡,孝武大明八年,省為縣,屬安陸;明帝泰始初,又立為左郡,宋末又省。

領縣二,戶六千四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四。

去京都水二千三百。

安陸公相,漢舊縣,屬江夏。

江夏又有曲陵縣,本名石一陽一,吳立。

《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一陽一曰曲陵;明帝泰始六年,並安陸。

南汝南太守。

(汝南郡別見)

平輿令。

北新息令。

真一陽一令。

安城令。

南新息令。

安一陽一令。

(並別見)

臨汝令,新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宋書
卷01 本紀第1 武帝上卷02 本紀第2 武帝中卷03 本紀第3 武帝下卷04 本紀第4 少帝卷05 本紀第5 文帝卷06 本紀第6 孝武帝卷07 本紀第7 前廢帝卷08 本紀第8 明帝卷09 本紀第9 後廢帝卷10 本紀第10 順帝卷11 志第1 志序 歷上卷12 志第2 歷中卷13 志第3 歷下卷14 志第4 禮一卷15 志第5 禮二卷16 志第6 禮三卷17 志第7 禮四卷18 志第8 禮五卷19 志第9 樂一卷20 志第10 樂二卷21 志第11 樂三卷22 志第12 樂四卷23 志第13 天文一卷24 志第14 天文二卷25 志第15 天文三卷26 志第16 天文四卷27 志第17 符瑞上卷28 志第18 符瑞中卷29 志第19 符瑞下卷30 志第20 5行一卷31 志第21 5行二卷32 志第22 5行三卷33 志第23 5行四卷34 志第24 5行五卷35 志第25 州郡一卷36 志第26 州郡二卷37 志第27 州郡三卷38 志第28 州郡四卷39 志第29 百官上卷40 志第30 百官下卷41 列傳第1 后妃卷42 列傳第2 劉穆之、王弘卷43 列傳第3 徐羨之、傅亮、檀道濟卷44 列傳第4 謝晦列傳第五 王鎮惡 檀韶 向靖 劉懷慎 劉粹卷46 列傳第6 趙倫之、到彥之闕、王懿、張邵列傳第七 劉懷肅 孟懷玉 弟龍符 劉敬宣 檀祗卷48 列傳第8 硃齡石、弟超石、毛修之、傅弘之卷49 列傳第9 孫處、蒯恩、劉鍾、虞丘進卷50 列傳第10 胡籓、劉康祖、垣護之、張興世卷51 列傳第11 宗室列傳第十二 庾悅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列傳第十三 張茂度 子永 庾登之 弟炳之 謝方明 江夷卷54 列傳第14 孔季恭、羊玄保、沈曇慶卷55 列傳第15 臧燾、徐廣、傅隆卷56 列傳第16 謝瞻、孔琳之卷57 列傳第17 蔡廓、子興宗卷58 列傳第18 王惠、謝弘微、王球列傳第十九 殷淳 子孚 弟沖 淡 張暢 何偃 江智淵卷60 列傳第20 范泰、王淮之、王韶之、荀伯子卷61 列傳第21 武三王卷62 列傳第22 羊欣、張敷、王微卷63 列傳第23 王華、王曇首、殷景仁、沈演之卷64 列傳第24 鄭鮮之、裴松之、何承天卷65 列傳第25 吉翰、劉道產、杜驥、申恬卷66 列傳第26 王敬弘、何尚之卷67 列傳第27 謝靈運卷68 列傳第28 武二王卷69 列傳第29 劉湛、范曄卷70 列傳第30 袁淑卷71 列傳第31 徐湛之、江湛、王僧綽卷72 列傳第32 文九王卷73 列傳第33 顏延之卷74 列傳第34 臧質、魯爽、沈攸之卷75 列傳第35 王僧達、顏竣卷76 列傳第36 硃修之、宗愨、王玄謨卷77 列傳第37 柳元景、顏師伯、沈慶之卷78 列傳第38 蕭思話 劉延孫卷79 列傳第39 文五王卷80 列傳第410 孝武十四王卷81 列傳第41 劉秀之、顧琛顧覬之卷82 列傳第42 周朗、沈懷文卷83 列傳第43 宗越、吳喜、黃回卷84 列傳第44 鄧琬、袁鳷、孔覬卷85 列傳第45 謝莊、王景文卷86 列傳第46 殷孝祖、劉勉卷87 列傳第47 蕭惠開、殷琰卷88 列傳第48 薛安都、沈文秀、崔道固卷89 列傳第49 袁粲卷90 列傳第50 明四王卷91 列傳第51 孝義卷92 列傳第52 良吏卷93 列傳第53 隱逸卷94 列傳第54 恩幸卷95 列傳第55 索虜卷96 列傳第56 鮮卑、吐谷渾卷97 列傳第57 夷蠻卷98 列傳第58 氐胡卷99 列傳第59 二凶卷100 列傳第60 自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