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英雄》第五十二回 楊林兵敗金雞嶺 邱瑞薦舉裴仁基:秦瓊知道楊林厲害,深怕羅士信有失,高聲喝喊:「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瓦崗英雄》第五十二回 楊林兵敗金雞嶺 邱瑞薦舉裴仁基

瓦崗英雄

第五十二回 楊林兵敗金雞嶺 邱瑞薦舉裴仁基

且說楊林出陣要和羅士信拚命,羅士信把大槍一擺,站在那裡等候。

秦瓊知道楊林厲害,深怕羅士信有失,高聲喝喊:「士信!趕緊回來!」羅士信翻了翻白眼,仍站在那裡不動,秦瓊急忙命人嗚鑼收兵。

瓦崗隊裡鑼聲一響,羅士信不敢違拗,只好提著大槍,跑回本陣,他來到秦瓊跟前:「哥哥!我要把他們一個個的腦袋都揪下來,你偏叫我回來幹什麼?」

「好兄弟!你已經立了大功,不要胡鬧,再不聽話我可要生氣了。

快回山寨去吧!」羅士信還真怕秦瓊生氣:「哎!我聽話,我不惹您生氣。

我回山寨找咱一娘一去啦。」

說著話他連躥帶蹦地走了。

這時徐懋功和秦瓊說了幾句話,秦瓊點頭,只見他把大槍向空中一舉,說了一聲撤兵。

剎那間,鑼聲大振,瓦崗軍後隊作前隊,眾戰將斷後,大兵緩緩撤進山裡。

楊林一看自己死傷三員大將,豈能就此罷休。

於是也把虯龍棒向前一擺,隋兵隋將在後邊就追。

由於隋軍道路不熟,怕中埋伏,所以也是緩緩而進。

追來追去,拐過一個山頭,再看瓦崗軍蹤影皆無。

在前邊不遠有一座石頭城,城門緊閉,吊橋高懸;往城牆上觀看,靜悄悄沒有一人。

楊林帶的十萬大軍已經有一多半進了金雞嶺的山道。

前隊已經站住,後隊還在前進,楊林和他的十二家太保縱馬來到城下觀看,剛剛站定,忽聽城頭上三聲炮響,霎時間城牆上到處旌旗招展,瓦崗軍一個個排列整齊;緊跟著鼓樂齊奏,城頭上出現了旗羅傘蓋。

在歪把黃羅傘下站定一人,頭戴龍冠,身穿龍袍,正是混世魔王、大德天子程咬金。

左有魏征、徐懋功,右有秦瓊和一般武將。

程咬金沖楊林一拱手說:「城下來的可是靠山王嗎?不知王駕光臨敝山,本魔王未曾遠迎,恕罪恕罪!」楊林一聽,心說:「你一個販賣私鹽、打死人命、死囚牢裡的死囚犯,你搶了我的皇綱,我還沒有和你算賬呢,還給我來這一套,我豈能就此罷休?說:「程咬金!你聚眾造反,罪不容誅,本王奉了當今天子的聖旨,帶領三十萬大軍,已經把瓦崗山一團一團一圍住,你要識時務就從速下城投降,本王在皇上面前保你不死。」

程咬金聽了哈哈大笑,說:「楊林,老匹夫!你還想活著回去嗎?你活不了啦!」說著話程咬金袍袖一甩,頃刻間炮聲隆隆,殺聲震天,埋伏一在城垛下面的弓箭手一齊出現,強弓硬一弩一,亂箭齊發。

楊林慌忙後退,盔頭上已經中了一箭,馬身上中了兩箭。

戰馬疼得「灰兒灰兒」直叫,蹦起老高,差點把楊林掀下馬來,十二家太保一看不好,說:「父王千歲!快跑吧!」楊林本不想跑,無奈他的馬疼痛難忍,不聽使喚,馱著他衝入人群裡狂奔起來。

十二家太保跟在後邊也跑。

他的兵將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見主帥如此逃跑,也都跟著跑起來。

徐懋功命令開城追趕,程咬金手提大斧,頭一個騎馬衝出城來,瓦崗山眾將兵也都衝出城來,追殺不捨。

金雞嶺兩面陡巖絕壁,中間一條大道,楊林的十萬人馬人擠人、人踩人、馬踩人、車壓人,互相擁擠,自相殘殺,亂成一片。

而瓦崗軍伏兵四起,喊殺連天,滾木、礌石一齊打下,直打得隋軍將兵抱頭鼠竄。

直到天黑,楊林和他的十二太保好不容易退出金雞嶺外,檢點人馬,剩下不到一萬人了。

十二太保盔歪甲斜,護著楊林繼續往回撤。

正走之間,來到一個地方,左邊是高山,右邊是山澗,沿山有一條道路可以通過,楊林左右看看,對身邊的羅方說道:「你看這個地方何等險要,倘若在這裡埋伏一支兵馬,你我父子就真的回不去了。」

說到這裡,忽聽炮聲一響,燈球火把亮成一片,一隊人馬攔住去路,為首的正是都招討大元帥秦瓊。

秦瓊見了楊林在馬上欠身說道:「王駕千歲!秦瓊在此等候多時了!」楊林大怒,喝道:「秦瓊,你不要欺人太甚,今日老王我和你決一死戰!」「王駕千歲!請您消消怒氣。

你現今是十萬大軍,全部覆沒,還說什麼決一死戰?告訴你,我們魔王千歲有好生之德,給你留了一條活路。

老人家!我看在往日情分上,還要勸你幾句。

隋朝江山氣數已盡,現在滿朝文武,除了你是忠心耿耿之外,還有哪個真心保他楊廣。

文官一愛一財,武官惜命,現今天下到處舉義旗,遍地是烽火,就是你老人家的本領再大,你替隋朝打下的江山,掙下的家當再多,也擋不住你那個寶貝侄子楊廣揮霍呀!楊廣如若是個有道明君,天下的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誰能起來造反?我看你老人家不要替他賣命啦,我念過去之情,放你逃命,不過這殘兵敗將可得給我留下。」

楊林還不服,說:「好你秦瓊!拿命來!」一擺虯龍棒,催馬直取秦瓊。

秦瓊把馬一閃,讓過了楊林和十二太保,截住隋軍的殘兵敗將,又是一場混戰,直殺到天亮。

楊林出了山口,看看身後,除去十二太保以外,就剩下二十幾個親兵跟隨,其餘的有投降的,有戰死的,有受傷的,漫山遍野到處扔的是旌旗、刀器、器皿、鑼鼓,連老楊林的金頂黃羅帳篷也給瓦崗義軍留下了。

楊林想:我這一路打了敗仗,那三路官軍為什麼不來接應?等我回去再作道理。

其實那三路人馬也是無能為力。

原來,徐懋功早派王伯一黨一、謝映登帶兵一千,趕到虎牢關後方去騷擾,散佈流言,說是瓦崗軍要搶奪虎牢關。

尚師徒在瓦崗寨外得到報告,恐虎牢關有失,便撤兵走了。

徐懋功又派金城、牛蓋領一千人馬趕奔虹霓關,八馬將辛文禮也把兵撤回了虹霓關。

濟南大帥唐壁本來和隋朝就不是一條心,他奉楊林之命到瓦崗山來是不得已。

秦瓊和唐壁過去交情不錯,他給唐壁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信裡說明了天下形勢,擺了唐壁的處境,勸他趁此和瓦崗山一起共圖大業。

因此唐壁也把兵撤回了濟南。

楊林帶著十二太保回到金堤關,越想越氣,病倒一床一上。

十二家太保延醫調治,左右侍候,楊林病體稍好,命人修下告急本章,說明兵敗情由,請求朝廷火速派兵。

昏君楊廣接到告急本章之後,嚇得顏色大變。

第二天早朝,楊廣升坐三寶殿,文武朝賀已畢,分列兩廂。

楊廣說:「眾家一愛一卿!朕皇叔送來告急本章,言說:瓦崗寨聲勢浩大,皇叔兵敗,現今臥病金堤關,不知哪位將軍能替孤分憂解愁,掛帥平定瓦崗?」

這時有一人出班跪倒,高舉象牙笏板,三呼萬歲!楊廣一看,乃是長平王邱瑞。

楊廣說:「老一愛一卿有何良策!」「啟奏萬歲!臣保舉一人掛帥,可平定瓦崗山之亂。」

「但不知你保舉何人?」

「臣舉薦山馬關總兵裴仁基。」

「噢!你說的是鐵戟將軍裴仁基裴老將軍?」

「正是!裴仁基善使一對鐵戟,六十四斤,勇冠三軍,武功蓋世。

他有三個兒子,長子裴元龍,次子裴元虎,各使一口大鐵刀,也都武藝出眾,尤其他的三子裴元慶,勇力過人,十五歲時就能倒拔垂楊柳,十八歲時單臂力舉千斤鼎,如今已經二十歲了,他曾受紫陽真一人傳授武藝,善使一對八楞梅花亮銀錘,力大錘重,無人能敵。

依老臣看來,此子勇武不亞於天寶將軍宇文成都,況且他熟悉兵書戰策,攻殺戰守,斗隱埋伏,用兵之道,無一不曉。

請萬歲下旨調裴家父子進京,掛二路元帥,何愁瓦崗不平!」楊廣聽過之後,十分高興:「不是老一愛一卿提起,孤倒忘了。」

楊廣立刻命人寫了旨意,差人送往山馬關。

裴仁基接旨之後,不敢貽誤,父子四人臨走之前,全家吃了一頓離別飯。

裴老夫人和女兒彩霞都坐在一起。

裴仁基只彩霞一個女兒,一愛一如珍寶。

彩霞姑一娘一不僅長得美貌,一性一格溫柔,而且知書達理。

吃飯中間,裴仁基看看女兒,看看夫人,歎了一口氣說:「我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此一番召見,是要我掛帥去征討瓦崗山。

有句俗話說得好:瓦罐難離井沿破,大將不免陣前亡。

這一次前去,吉凶禍福難於預料。

聖旨已下,又不能違抗。

我們走後,望你等在家平安無事,彩霞要好生孝順你母,以免為父掛念。」

「爹爹只管放心前去,吉人自有天相,母親面前孩兒自當孝順,請爹爹不必掛念!」「孩子!現在刀兵四起,兵荒馬亂,為父離去之後,你和母親在家要多加檢點。」

「爹爹放心,孩兒知道了!」吃完了離別飯,父子四人頂盔貫甲,戎裝整齊,帶了一百名親兵,全家灑淚而別。

一路無話,這一天父子四人進了京城,住在迎賓館驛,先到午門報到,打聽萬歲何時召見,太監叫他先回館驛聽信,第二天太監告知:「萬歲明日在御花園金水亭召見。」

爺兒四個一宿也沒有睡好覺。

先是裴仁基令兒子演習君臣大禮,次日天明沐浴更衣,穿上朝服,由太監領著,從偏門進入皇宮,來到御花園金水亭外。

太監用拂塵一指:「老將軍請在此等候,待咱家啟奏聖上。」

「是!」太監進到亭內,不多時出來說:「萬歲傳旨,讓裴家父子金水亭上進見!」「謝恩!」裴仁基帶著三個兒子,低著頭,彎著腰,魚貫進到亭內,偷眼觀看,只見楊廣和一個老頭兒正在下棋。

楊廣每天除去吃喝玩樂,再不想別的事情,今天他高興了,正和西宮妃子張正艷的父親國丈張大賓下棋。

張大賓頭戴一字相雕,身穿大紅一團一龍袍,面似油粉,兩道大抹子眉,秤砣臉蛋往下嘟嚕著,兩撇黃焦焦灼鬍鬚,咧著大板牙的嘴。

這小子跟宇文化及穿一條褲子,跟老裴家是明合暗不合。

長平王邱瑞推薦裴家父子掛帥,張大賓和宇文化及都不痛快,他們知道裴家父子為人正直,深怕他們得勢,總想設法從中作梗,欲把裴家父子置於死地而後快。

今天他知道要召見裴家父子,特意趕來和楊廣下棋,下棋之前已經說好,誰要連輸五盤,就輸一萬兩銀子,楊廣已經連輸四盤了,第五盤楊廣的棋也快輸了,張大賓的小卒已經坐了中心,只差一將,這時裴家父子進到了亭內。

裴仁基為首,爺兒四個跪在當地:「臣裴仁基叩見吾皇萬歲!」楊廣衝著棋盤發愣,想著怎麼才能解圍呢?要不然這一萬兩銀子就輸了。

裴仁基父子跪下叩頭他根本沒有看見。

裴仁基見皇上沒有說話,只好再說一聲:「裴仁基叩見吾皇萬歲!恭候聖安!」這一次楊廣倒是聽見了,瞅了裴仁基一眼,剛要說話,張大賓說:「聖上!該您走了,您這一萬兩銀子算是輸定了。」

楊廣又把眼睛盯向棋盤,把裴仁基又晾到那裡了。

如此三回。

裴仁基和裴元龍、裴元虎只好忍著。

可小將裴元慶一性一如烈火,心裡氣不過:我們風塵僕僕,千里迢迢,不辭勞苦,趕到京城,只道是討山滅寇,十萬火急,誰知道皇上倒有閒情逸致,在這裡下棋。

下棋也可以,你召見我們,我們進來給你叩頭,你跟這個老頭兒下棋,連理也不理。

這個老頭兒也壞,皇上剛要說話,他就攔過去了。

這個老頭兒不就是西宮一娘一娘一的父親張大賓嗎?我知道他不是個好東西,仗著女兒陪王伴駕,有權有勢,在朝裡上欺天子,下壓文武。

老小子!今日三爺我要教訓教訓你。

裴元慶想到這裡,突然來了個鯉魚打挺,從地上蹦了起來,往前一步,「噗」地一把把張大賓的衣領子揪住:「老傢伙!我叫你使壞!」張大賓嚇壞了,連叫:「主公!救我!」話還沒有喊完,只見裴元慶把張大賓提出亭外,雙手舉到頭上:「去你的吧!」一下子把張大賓扔到了金水河裡去了。

這可把楊廣嚇了一跳,棋盤翻了個兒,棋子灑了一地,宮娥太監也都嚇得亂跑,那張大賓在河裡撲騰一陣,喝了幾口水,多虧河水不大深,兩腳著地,走到河邊,太監們把他拽上了岸。

張大賓如落湯雞一般,紗帽也沒了,渾身往下淌水,肚子灌得鼓鼓的。

他把衣服上的水擰了擰,把靴子脫一下來倒了倒水,進到亭裡,跪在地上:「吾皇萬歲!老臣冤啊!」那老將軍裴仁基頭上的汗珠子比黃豆還大,順著臉往下流。

裴元龍、裴元虎也嚇得渾身打顫顫,暗道:「三弟呀!你這可惹下了滅門大禍了!」獨有裴元慶面不改色,在旁邊叉腰一站,瞪著張大賓喘粗氣。

當時在場的宮娥太監一個個面面相覷,都以為楊廣非發脾氣,把裴家父子綁出午門問斬不可。

誰知道楊廣這個昏君喜怒無常,今天他竟一反常態,一點沒有生氣。

為什麼?原來他剛才和張大賓下的那盤棋,眼看要輸啦,張大賓又在旁邊一逼一他。

這一盤棋一輸,一萬兩銀子他倒不在乎,只是臉上下不來。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裴元慶替他解了圍,救了他的駕,所以他不但沒有生氣,還挺感激這個愣小伙子。

同時張大賓剛才一逼一他,裴元慶把張大賓扔到河裡,還替他出了氣,所以他衝著張大賓,笑著說:「國丈,不必介意。

他是個孩子,甚是頑皮,讓你洗了個便宜澡。

老一愛一卿,快去換換衣服,回頭再下五盤,再分輸贏。」

張大賓不敢不走,不走就是抗旨不遵。

張大賓走後,裴仁基趕緊跪在地上叩頭:「吾皇萬歲、萬萬歲!我兒裴元慶無禮,驚動聖駕,罪該萬死!」「老一愛一卿!孤不怪他就是!來來來,過來叫我瞧瞧!」裴元慶緊走幾步,來到楊廣身邊。

楊廣拉著裴元慶的手上下左右看了好一會兒問:「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臣今年二十歲。」

「我聽說你的能耐不錯。」

「萬歲誇獎!」「朕召見你們父子,意欲命你們掛二路元帥去攻打瓦崗山,不過你得當眾練練你的武藝,免得有人不服,你看如何!」「臣遵旨。」

「好!明日我召集群臣,看你獻藝!你們去吧!」裴家父子謝恩之後,回到館驛,單等第二天金殿獻絕技。

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瓦崗英雄
第一回 秦叔寶發配北平府 史大奈贖罪立擂台第二回 順義莊兄弟重相會 關帝廟席前敘舊情第三回∪秦瓊弟兄劃策 求王妃內宅托情第四回 王妃用計假托夢 羅藝升堂查案情第五回 大堂上羅藝有心追流弊 王府裡夫人無奈竟裝瘋第六回 親姑侄二堂認親眷 表兄弟王府傳鑭槍第七回 秦叔寶誤傷武少帥 孫知府受責查兇手第八回 武奎武亮王府訪兇手 羅藝羅成設計護秦瓊第九回 武奎定計為子報仇 秦瓊校場露技練武第十回 秦叔寶比武勝群將 小后羿賽箭出巧招第十一回 一箭雙鵰秦瓊險勝 立軍令狀武奎下場第十二回 秦叔寶校軍場鑭打武奎 於雙仁王爺府行刺秦瓊第十三回 秦瓊義釋於雙仁 武亮夜投瓦口關第十四回 羅成藝高槍挑反叛 秦瓊馬驚認子山林第十五回 大錘將飛錘打紅海 秦叔寶復守瓦口關第十六回 秦叔寶千里探友═賢莊雄信閉門第十七回雙牛傻英雄顯示神力 找騾馱大王莊弟兄相逢第十八回 小孟嘗晉見濟南侯 羅士信大戰徠乎爾第十九回 赴京城秦瓊押壽禮 遭劫難上官自輕生第二十回 少華山秦瓊遇友 瓊五廟齊彪打神第二十一回 臨潼山上柴紹秦瓊談往事 長安城內李豹齊彪惹禍端第二十二回 張家店骨肉相認 岳王府舊友重逢第二十三回 元宵逛燈解詩謎 鼓樓練武拉硬弓第二十四回 賣寶弓闊海試探天寶將 闖相府伯黨冒險救蘭香第二十五回 相府被圍群英突圍 鼓樓奮戰闊海助戰第二十六回 天寶將三搜王府 長平王智藏七雄第二十七回 弒兄納嫂楊廣篡位』獄大赦咬金被釋第二十八回』街虎大鬧會仙樓 鐵判官初會程咬金第二十九回 兄弟結拜密議劫皇綱 咬金學藝夢中練板斧第三十回 小孤山攔劫皇綱】山王嚴令捕賊第三十一回 尤通假設哭喪計 秦瓊三探汝南莊第三十二回 單鑭別妻全大義 染面塗須詐登州第三十三回 楊林愛將認義子 秦瓊意外得寶槍第三十四回 秦叔寶為母作壽 羅公然中途被劫第三十五回 程咬金截道丟臉 賈柳樓英雄聚會第三十六回 賈柳樓王勇失寶燈 秦府內單通丟玉人第三十七回 小白猿大顯身手 程咬金搬弄是非第三十八回 賈柳樓上大結拜 十三太保問斬刑第三十九回 程尤被押濟南府 群雄起義反山東第四十回〈山東火燒濟南府 搜酒樓唐璧得盟單第四十一回 秦府被抄全家遭難 傻子被囚難裡逃生第四十二回 羅士信大戰徠乎爾 傻英雄火燒濟南城第四十三回 楊林搜府認義女 秦瓊奉命結姻緣第四十四回 張子艷救夫自刎 秦叔寶棄官反隋第四十五回 秦叔寶智過潼關口 羅士信活捉魏文通第四十六回】山王中穩軍計 徐懋功取金堤關第四十七回 單通瓦崗會翟讓 談判決裂動干戈第四十八回 單雄信失利瓦崗寨 羅士信大鬧聚英堂第四十九回 秦叔寶一鑭劈圓覺 程咬金三斧定瓦崗第五十回 程咬金冒險探地穴 瓦崗軍正式舉義旗第五十一回】山王圍剿瓦崗寨 羅士信打死魏文通第五十二回 楊林兵敗金雞嶺 邱瑞薦舉裴仁基第五十三回 裴元慶力舉千斤鼎 魚皮國派使送怪獸第五十四回 降異獸小將得寶馬 征瓦崗元慶戰虎彪第五十五回 裴元慶戰勝反問斬 齊國遠假錘倒逞威第五十六回 瓦崗寨前真錘對假錘 大帥府內假書當真書第五十七回 山馬關裴夫人受騙 瓦崗寨程魔王娶親第五十八回∠壁澗徐懋功收將 元帥帳張大賓喪生第五十九回 楊林大擺一字長蛇陣 羅成設計夜奔瓦崗山第六十回 興隆鎮羅成巧遇義父 招商店延平月下傳槍第六十一回 羅少保甜言探聽白蛇陣 侯君基盜圖夜入麒麟山第六十二回 巧換酒白猿惡作劇 陷機關被救得陣圖第六十三回 為破陣羅成徹夜不寐 捉刺客陣圖得而復失第六十四回≡花槍佛山腳下兄弟相會 忘舊恩王爺府內夫妻絕情第六十五回 破敵陣羅成派將 上高峰飛軍攀繩第六十六回 失指揮活陣成死陣 巧化裝單槍破雙槍第六十六回 破大陣靠山王再度兵敗 戰瓦崗天寶將掛帥出征第六十八回 退敵兵軍師設巧計 遞書住勇士鬧皇宮第六十九回 觀瓊花修運河苦役百姓 接楊廣建行宮陷害李淵第七十回 金殿辯冤世民得寵 御前要官元霸出世第七十一回≠銅獅兩傑比力氣 較武藝二雄爭高低第七十二回 乘龍舟昏君肆虐 截楊廣反王結盟第七十三回 捉放靠山王秦瓊心軟 圍攻天寶將元慶求戰第七十四回 裴元慶錘打天寶將 隋煬帝旨調西趙王第七十五回 柴紹聯營定暗號 元霸錘鎮四平山第七十六回  金錘碰銀錘元慶敗走 傻人治精人君基吃虧第七十七回 一猛一傑難分勝負 老夫老妻破鏡重圓第七十八回 十八國聯軍兵敗四平山 程膠金單騎勇闖揚州城第七十九回 三官廟魔王斗「活鬼」】山屯咬金遇「閻王」第八十回 李世民正氣拒蕭後 程咬金二次探地穴第八十一回 程咬金牛頭嚇楊廣 魏國公刑橙魔王第八十二回 瓦崗山魔王禪讓 大魏國李密稱王第八十三回 紅霓關程咬金作媒 元帥府王伯黨成親第八十四回 聽戲言新夫妻大打出手 受責罰兩兄弟被趕出關第八十五回 泗水關哥弟復遭擒 青風嶺兄妹暫安身第八十六回 取泗水女將發雄威 投瓦崗三傑甘服輸第八十七回 刺客被釋說出真情話〈王齊集攻打紫金山第八十八回 西魏王觀陣遇險 秦叔寶馬墜槍折第八十九回槍馬尚師稈自刎 逼義父羅少保絕情第九十回 裴元慶再打天寶將 西趙王又助瓦崗軍第九十一回 破銅旗陣懋功點將 走揚州城楊林敗兵第九十二回 失北平羅藝戰死 破揚州隋朝滅亡第九十三回 楊廣未死義軍死奸手 李密不要江山要美人第九十四回 元霸恃武強索玉璽 李密荒淫眾將走離第九十五回∠密澗李密丟命 雷雨天元霸喪生第九十六回 徐懋功洛陽請將 尉遲恭別家從軍第九十七回 白壁關三鞭換兩鑭 棋盤山一截十萬糧第九十八回 李世民感召黑袍將 尉遲恭降順小秦王第九十九回 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羅少保感服李世民第一百回≯洛陽反王聯兵 鎖五龍一統歸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