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錄》25--29:凡驗身首異處的一屍一體,使令家屬先辨認一屍一首。務必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洗冤集錄》25--29

洗冤集錄

25--29

○二五 一屍一首異處

凡驗身首異處的一屍一體,使令家屬先辨認一屍一首。

務必要打量一屍一首放處的四至。

完了後,再量首級離開一屍一體遠近,或左或右,或距離肩、腳若干尺寸。

支解手臂腳腿的,分頭量,各計算,仍要各寫相距一屍一體遠近。

並且依照所支解肢體的原來位置同一屍一體相湊起來,提捧首級同脖項相湊起來,圍量尺寸。

一般都是刃物砍落的。

如果項下皮卷肉凸,兩鎖骨聳起皮剝,當是生前砍落的;如果項下皮肉不卷凸,兩鎖骨不聳起皮剝,就是死後砍落的。

○二六 火死

(一)凡生前被火燒死的,其一屍一體口鼻內有煙灰,兩手兩腳都拳縮(由於被燒的人未死前被火逼的奔跑掙扎,口開喘氣,所以呼吸煙灰入口鼻內);如果是死後燒的,被燒的人雖然手腳拳縮,口內便沒有煙灰。

如果不燒著兩肘骨及膝骨,手腳也不拳縮。

(二)如果因為老病失火燒死的,他的一屍一體肉色焦黑或卷,兩手拳曲,胳臂曲在胸前,兩膝也曲,口眼開,或咬齒及唇,或有黃色脂膏,凝積在皮肉上面。

(三)如果是被人勒死後拋在火內的,一屍一體頭髮焦黃,頭面渾身燒得焦黑,皮肉搐皺,並沒有起泡■〈皮達〉皮的去處,項下有被勒的痕跡。

(四)又如被刀殺死,卻作火燒死的,令仵作行人拾起白骨,扇去地下灰塵,在一屍一體下面的淨地上用釅米醋酒灑潑,如果是殺死的,即會有血入地因而現出鮮紅色。

必須先問死者生前宿臥在什麼地方,恐怕是殺死後移一屍一往他處,即難於驗出一屍一體身下的血色。

大凡人的住屋或是用瓦蓋或是用茅蓋,如果到火燒,屋裡被燒死的人一屍一體在茅瓦之下;或者因為與人有仇怨,被乘勢推入燒死的,其一屍一體則在茅瓦之上。

兼驗頭足,方向上也當有所不同。

如果一屍一體火化盡,只剩下灰而沒有成條成段骨殖的,令仵作鄰證等供狀:由於上件一屍一首,或失火燒燬,或被人燒燬,已無骸骨存在,的確是沒有憑證可驗。

才給予備文申報。

(五)凡驗被火燒死的人,先問原報案人,火是從什麼地方起的?火起的時候死者在什麼地方?因為什麼在那裡?被火燒的時候,曾不曾被救應過?還要徹底查究死者死前曾否與人爭鬧過,查問出究竟了,方可檢驗。

或檢到死者頭髮焦拳,頭面連同全身一概焦黑的情況,宜詳細說明,現已沒有依據檢驗死者全身上下有沒有傷損其它原故,及判斷年齡面貌形狀不得。

只驗到死者口鼻內有無灰燼,確實是火燒身死的。

如果火燒得嚴重,實在沒有可憑依的了,即不要說口鼻內有無灰燼了。

○二七 湯潑死

凡是被熱湯潑傷而死的,這種一屍一體皮肉都開裂,皮脫處呈白色,著肉處也呈白色,肉多壞爛紅赤。

如果在湯火內,多是倒臥,傷在手足、頭面、胸前。

如果是由於斗打或頭撞、腳踢、手推在湯火內的,多是傷在兩後腿彎和大腿到臀部上。

或有打傷處,上面皰不大起,和其它所燙地方不同。

○二八 服毒

(一)凡是服毒死的,一屍一體口眼多開,面部紫黯或青色,嘴唇紫黑,手腳指甲皆黑黯,口眼耳鼻中有血出。

嚴重的,遍身黑腫,面部作青黑色,嘴唇翻捲起皰,舌頭收縮或裂拆爛腫微出,嘴唇也爛腫或裂拆,指甲尖黑,喉、腹腫脹作黑色,生皰,身上或有青斑,眼睛突出,口鼻眼內出紫黑血,鬚髮浮亂不堪梳洗。

未死前須吐出惡物,或瀉下黑血,肛門浮腫突出,或大腸頭脫出。

有空腹服毒,只是肚腹青脹而嘴唇、指甲不青的;也有吃飽後服毒,只是嘴唇、指甲青而肚腹不青的;又有腹髒虛弱老病的人,略服毒便死,而肚腹、口唇、指甲並不青的,卻須參以其它旁證。

生前中毒,而遍身作青黑色,多日皮肉尚有,也作黑色,如果經過時間長久,皮肉腐爛見骨,其骨淺青黑色。

死後把毒一藥放在口內假作中毒的,皮肉與骨只作黃白色。

(二)凡服毒死的,或立時就發作,或當天早晚發作,如果毒性較慢,即有一天或二天發作的。

毒性發後,或有翻吐,或嘔吐不絕,仍須在死者的衣服上尋找余藥,及死一屍一坐的地方尋找藥物器皿之類。

中蟲毒的,遍身上下、頭面、胸心都是青黑色,肚脹,或口內吐血,或肛門內瀉血。

中鼠莽草毒的(一江一 南有之),也類似中蟲毒,再加上嘴唇裂,齒齦青黑色。

這種毒經過一夜 一天,方見,九竅有血出。

吃果實金石藥物中毒的,這種一屍一體上下或有一二處赤腫,有些像拳頭打的傷痕,或成大片青黑色,指甲黑,身體的毛孔微有血出,或腹脹,或瀉血。

中酒毒的,腹脹,或吐瀉血。

中砒霜野葛毒的,得一晝夜十二個時辰發,遍身起小皰,作青黑色,眼睛突出,舌上生小刺皰綻出,嘴唇破裂,兩耳腫大,肚腹膨脹,肛門腫脹破裂,十指甲青黑。

中金蠶蠱毒的,死一屍一瘦劣,遍身黃白色,眼睛塌陷,牙齒露出,上下唇縮,肚腹塌下。

拿銀釵驗,作黃浪色,用皂角水洗不去。

也有的說是這樣:只身體腫脹,皮肉像湯火燙的起皰,漸漸化膿,舌頭嘴唇鼻頭皆破裂的,乃是中金蠶蠱毒的形狀。

手腳指甲及身上青黑色,口鼻內多出血,皮肉多裂,舌頭伸出和肛門突出的,乃是中藥毒、菌蕈毒的形狀。

如果由於吐瀉瘦弱,皮膚微黑不破裂,口內無血和肛門不突出的,乃是飲酒相反的形狀。

(三)如驗服毒,用銀釵,著皂角水洗揩過,探入死人的喉內,口鼻以紙密封,良久取出,如果有毒,銀釵作青黑色,再用皂角水揩洗,其色不去。

如果無毒,釵的顏色鮮白。

如果服毒中毒死的人,生前吃東西把毒物壓下,進入腸臟內了,因而從喉內試驗沒有驗證的,即自肛門內試驗,毒的氣色即會現出。

(四)凡檢驗毒死的一屍一體,間或有服毒已久,蘊積在內,試驗不出的,須先以銀或銅釵探入死人喉內後,卻用熱糟醋自下罨洗,漸漸向上,須令氣透,使毒氣上行,熏蒸釵物,黑色方才現出。

如果開始便將熱糟醋自上而下罨洗,則其熱氣便逼使毒氣向下,上頭便不再能看到。

或就肛門中試驗的,則用糟醋的方向應和上述的相反。

(五)又一法,用大米或粘米三升炊飯,用淨糯米掏洗了,用布袱盛起來,就所炊飯上炊蒸,取雞蛋一個(鴨蛋也可以),打破取白,拌糯米飯使勻,依舊包起,著在前大米粘米飯上,用手的三個指頭緊握糯米飯如鴨蛋大,勿令冷,急開一屍一口,齒外放著,及用小紙三五張,搭蓋在一屍一體的口、耳、鼻、肛門和一陰一戶地方,再用新綿絮三五條,釅醋三五升,猛火煎數沸,將綿絮放到醋鍋內煮半個時辰取出,仍用糟圍罨一屍一,卻將綿絮覆蓋。

如果是死者生前被毒,其一屍一即腫脹,口內黑臭惡汁噴出到綿絮上,不可近。

然後除去綿絮,糯米飯為臭惡之汁所噴,也黑色而臭,這是受毒一藥所毒的現象。

如果沒有這些,就不是。

用作試驗的糯米飯,在封起來上報官府的時候,要開寫明白。

這一檢驗方法,曾經過大理寺審定的。

(六)廣南人小有爭鬥,憤怒賴人,自服一胡一 蔓草,——一名斷腸草,形狀如同阿魏,葉長尖,條蔓生。

服三葉以上即死。

干的或收藏經久,作末服食也死。

如果剛吃下未久,將大糞汁灌之可解。

其草靠近人則葉動。

將嫩葉心浸水,點滴入口,即百竅流血。

其解法,急取抱孵未生的蛋中雞兒,細研和麻油開口灌之,乃盡吐出惡物而活過來。

如果少遲,沒有能夠救治的。

○二九 病死

(一)凡是因病死的,身體瘦弱,膚色痿黃,口眼多閉合,肚腹多塌陷,兩眼通黃,兩拳微握,髮髻解脫,身上或有新舊針灸瘢痕,別無其它原故,即是因病死了的。

(二)凡是患病求乞在路死的,身體瘦劣,膚色痿黃,口眼閉合,兩手微握,牙齒焦黃,唇不著齒。

邪魔中風猝然死亡的,一屍一體多肥,膚色微黃,口眼閉合,頭髻緊,口內有涎沫,遍身沒有其它原故。

(三)猝然死亡的,肌肉不陷,口鼻內有涎沫,面色紫赤。

因為其人未死時,涎痰壅到上面來,氣不得通,所以面色和口鼻這個樣子。

猝中死的,眼開睛白,口齒開,牙關緊,間或有口眼歪斜的,同時口兩角、鼻內涎沫流出,手腳拳曲。

(四)中暗風的,一屍一體必肥,皮膚多滉白色,口眼都閉,涎唾外流。

猝然死於邪祟的,其一屍一不在於肥瘦,兩手都握,手腳指甲多青。

或中暗風,如發驚搐死的,口眼多歪斜,手腳一定拳縮,臂腿手腳細小,口鼻也外流涎沫(以上三項大略相似,還須檢驗時仔細分別)。

(五)傷寒病死的,遍身紫赤色,口眼張開,有紫汗流出,唇也微裂,手不握拳。

(六)時氣死的,眼開口開,遍身黃色,檢查有薄皮起,手腳都伸開。

(七)中暑死的,多在五、六、七月,眼閉,舌頭和肛門都不出,面黃白色。

(八)凍死的,面色痿黃,口內有涎沫,牙關硬,身體僵直,兩手緊抱胸前,兼之衣服單薄。

檢驗時,用酒醋洗得少有熱氣,則兩腮泛紅,面如芙蓉色,口有涎沫出。

這種涎沫不粘,就是凍死的證明。

(九)飢餓死的,渾身黑瘦,硬直,眼閉口開,牙關緊閉,手腳都伸開。

(十)或有疾病死的,正當春夏和秋初時候,申報的慢,經隔三兩日,肚上臍下,兩脅肋骨縫有微青色。

這是病人死後,由於時間變化,肚子裡的穢污發作,攻注到皮膚,以致有這種顏色。

不是生前有什麼其它原故,切要仔細。

(十一)凡檢驗病死的人,才到檢驗所在地,先問原報案人,這個身死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幾時到來的?幾時得病的?曾與不曾報官錄取口詞?有沒有人認識他?如果取得口詞了,就要問原來患的是什麼疾病?這人年紀多大了?病到幾天才報官錄取口詞的?既取得口詞之後,幾天身死的?如果沒有口詞,則問為什麼取口詞不到?如果是一奴一婢,便要先討賣一身契 書看,問死者有沒有親戚?患的是什麼病?曾請過那個醫生?吃什麼藥?曾與不曾報官錄取口詞?如果沒有,則問明不取口詞的原因,然後對眾證實定案。

如果別無其它原故,那就採取眾定驗狀的方式,稱說,遍身黃色,骨瘦,確實是生前因患是何疾致死。

還要取得醫生定驗疾色狀一紙。

如果確實眾證因病身死分明,當初雖不曾錄取口詞,但不是非命致死的,不須請官覆驗。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洗冤集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