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子》仁意: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種者,後稷也;聽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屍子》仁意

屍子

仁意

原文:

治水潦者,禹也;播五種者,後稷也;聽獄折衷者,皋陶也。

舜無為也,而天下以為父母。

一愛一天下莫甚焉。

天下之善者,惟仁也。

夫喪其子者,苟可以得之,無擇人 也。

仁者之於善也亦然。

是故堯舉舜於畎畝,湯舉伊尹於雍人。

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仁者之於善也,無擇也,無惡也,惟善之所在。

堯問於舜曰:何事?舜 曰:事天。

問:何任?曰:任地。

問:何務?曰:務人。

平地而注水,水流濕;均薪而施火,火從燥,召之類也。

是故堯為善而眾美至焉,桀為非而眾惡至焉。

燭於玉燭,飲於醴泉,暢於永風。

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

四時和,正光照,此之謂玉燭。

甘雨時,降萬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謂醴泉。

其風,春為發生,夏為長嬴,秋為方盛,冬為安靜,四氣和,為通正,此之謂永風。

舜南面而治天下,天下太平。

燭於玉燭,息於永風,食於膏火,飲於醴泉。

舜之行,其猶河海乎?千仞之溪亦滿焉,螻蟻之一穴一亦滿焉。

由此觀之,禹湯之功不足言也。

譯文:

治大水的是夏禹,播種五穀的是後稷,聽詒訟獄使刑罰適中的是皋陶,舜不具體做什麼,但天下民眾卻把他當作父母,沒有誰比舜更仁一愛一天下的了。

天下所崇敬的只 是仁。

丟失了孩子,假如能夠通過誰能重新得到孩子,是不會選擇這個人是誰的。

仁對於人們的尊崇來說也是這樣的。

因此,舜在田野草民中被舉薦為天子,商湯從 廚師中選拔伊尹為國相。

舉薦親近不刻意避開自己的親人,舉薦外人也不漏舉自己的仇人。

仁一愛一的人對於善,無所選擇,無所不滿,只把善在哪裡作為惟一的條件。

堯問舜:「將以什麼為事?」舜回答說:「將以天為事。」

又問:「將以什麼為重任?」回答說:「將以敬事大地為重任?」又問:「將以什麼為任務?」回答說: 「以一愛一人治人為任務。」

平整的地面上澆注上水,水就會流向潮一濕的地方;把放置均勻的柴薪點著火,火就會向乾燥處伸展。

這就叫同類相召引。

因此,堯行善,眾 多的善美之人就聚來了,桀做惡,眾多的壞人就聚來了。

照的是玉燭,飲的是醴泉,乘的是永風。

春天為青陽,夏天為朱明,秋天為白藏,冬天為玄英。

四時和暢適宜,光照明亮,這就叫「玉燭」。

好雨按時而降,萬物因 此而欣欣向榮,高處雨水不少,低處雨水不多,這就是所說的「醴泉」。

對於風來說,春天為發生,夏天為長贏,秋天為方盛,冬天為安靜,四時的風氣和諧暢通, 依時而至,這就是所說的「永風」。

舜坐北朝南為天子,治理天下,天下太平,照耀著光明的太陽,呼息著和暢的四風,吃著膏粱,喝著醴泉。

舜的美行善德就像大河大海,廣澤天下,千仞深的溪流也注滿了,螻蟻的小一穴一也注滿了。

由此來看,夏禹、商湯的功就不值得一說了。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屍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