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案》第一回 訪惡霸途認義女 疑拐帶路打不平:順治皇帝駕坐北京,坐了十八載,棄位歸五台山修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劉公案》第一回 訪惡霸途認義女 疑拐帶路打不平

劉公案

第一回 訪惡霸途認義女 疑拐帶路打不平

話說大清一統,世世篤生聖帝,代代不乏賢臣,所以人瑞既多,天和可召,遂致國富兵強,朝享太平之福,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順治皇帝駕坐北京,坐了十八載,棄位歸五台山修行。

二帝康熙老佛爺登極六十一年駕崩。

雍正皇帝坐了十三年。

乾隆皇帝坐了六十年,讓位於嘉慶皇帝,坐了二十五年,在熱河行圍打獵賓了天。

宣宗成皇帝駕登九五,國號道光,自登極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道光皇爺臨政至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駕登九五。

靜鞭三響,眾文武大臣朝參已畢,列在兩班。

皇爺閱鑒各省奏章已畢,只見左班中走出一臣,手捧本章,跪在太和殿前,口尊:「吾主,臣有本奏。」

向上一舉。

皇爺望下一看,乃是劉墉之孫,名喚劉煥芷。

命太監接過本章,展在御書案上,皇爺閃龍目閱畢,心中不悅,暗思:「所參乃是黃士功弟兄,他不知系朕國戚,國舅焉敢知法犯法?必是兩家有些不睦,才參劾他弟兄搶男霸女。

此乃妄奏不實,此本不准。」

劉煥芷無奈,退下殿來,心中著急。

忽見東路王趙長清手托朝珠走上殿來,施了朝王之禮。

皇爺口呼:「皇兄,免禮賜座,上殿有何國政議論。」

東路王口呼:「吾主,劉煥芷所參黃士功弟兄劣跡不虛,吾主效歷代先皇自行訪查可也。

當初康熙老主訪過月明樓,於成龍訪過梅花天竺宮及紅門寺,施士綸私訪淮安,劉墉私訪山東,判斷旋風案。

嘉慶先主暗訪過通州。

吾主何不亦出宮,訪查那雙關浦,黃家弟兄有無劣跡,方見水落石出。

誰真誰妄,吾主裁度。」

皇爺聞奏,曰:「皇兄下殿候旨。」

遂散了早朝。

皇爺回宮,遂扮作算命先生的模樣,頭戴纓帽,身穿天藍袍,外套亮青馬褂,用包袱包了一本《百中經》。

一本《麻衣相》並紙筆墨硯,腰中內藏銅錘兩把,以防不測。

道光爺乃是馬上皇帝,力大無窮,拉弓射箭,武藝超眾。

收拾已畢,吩咐傳宮太監:「朕當午時回宮。

如過午不回宮,急命王公大臣派滿漢兵丁前去接駕。」

言畢出了宮院。

不移時走至一交一 民巷,來到鼓樓大街,手執毛竹板敲了幾下,高聲念道:「算靈卦,占靈課,批八字,講子平,前來問卦防身寶,禍到臨頭問卜遲。

占課八個錢,算不準倒找二百錢。」

且言從迎面來了兩個光棍,一名李桂,一名吳昭英,素日不作好事,以訛人為本。

今日喝得醺醺大醉,往前行走。

李桂口呼:「兄弟,你看這先生穿得體面,他所言算準了要八個錢,算不靈倒找二百錢。

咱們令他算一算,算準了就說未算著,訛他二百錢,吃點心也是好的。」

吳昭英說:「言之有理。」

遂高聲喊道:「先生別走,我弟兄來算命。」

皇爺聞言,抬頭觀看,見迎面來了兩個人,前頭這人盤著辮子,歪戴簷氈帽,身披鸚哥綠大襖,足登鱗鞋,小腦袋,長脖頸,細眉毛,小眼睛,看年紀有三十歲。

後面那人光著頭,小辮頂,身穿青小棉襖,閃披皮馬褂,足登魚鱗靸鞋,大腦殼,小身量,濃眉大眼,看年紀有二十歲頭裡是李桂,後面是吳昭英。

李桂說:「先生算算我吃了飯未?」

吳昭英說:「先生算算我喝了茶未有?」

兩個無賴光棍,醉魔咕咚滿口一胡一 話。

道光皇爺沖沖大怒道:「該死的一奴一才!你倆不用算,不能活過兩天去。」

兩個光棍聞言大怒:「好大膽一個先生。

出口傷人,今日你算碰在釘子上了!你在北京訪一訪,我哥倆不是省油的燈。

咱哥倆打他。」

皇爺怒道:「你若打了我,准教你全家開斬,滅門九族!」二光棍大怒,闖近前舉拳打來。

皇爺用順手牽羊式,李桂鬧了個嘴啃地。

吳昭英見事不好,撒開腿跑了。

皇爺問:「該死的一奴一才,起來與我再打!」這李桂被皇爺摔重了,躺在地上只是哼哼。

皇爺說:「哪有閒工夫與你鬥氣!」

遂轉身往前行走。

腹內暗想,這座雙關浦不知在於何處?怎訪出兇徒惡豪之劣跡?

低著頭信步行來,至東四牌樓,猛抬頭見迎面來一女子,髮髻蓬鬆,眼含痛淚,行走慌忙。

來至皇爺面前,道了一個「萬福」,口尊:「先生,你人家暫且慢行一步,我被冤的小女子問上王府從哪裡而去?」

皇爺問道:「這北京九門九關,街道一胡一 同無數,皆可通連,且問你欲上那哪王府?有何事故?」

那女子說:「一奴一到東路王府前去喊冤告狀。」

皇爺說:「王府深大,門軍攔阻,你告不成。

何不去到刑部衙門或是都察院告去?」

那女子說:「別的衙門不敢准狀。

除非東路王敢准此狀。

若是東路王府告不成,一奴一那屈死的爹娘白白教人家害死。」

言罷啼哭不止。

皇爺問:「你的父母被何人害死,對我實說,我與你出個主意,好去報仇。」

那女子止淚說道:「一奴一若說出,也是枉然,你作不了主。」

皇爺說:「常言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別看我是算卦的,我常到五府、六部、公伯、王侯之府去算命。

那時節我再到王府替你說一說,也能報仇雪恨。」

那女子聞言,「咳」了一聲,說道:「一奴一家住這北京宛平縣草帽一胡一 同,一奴一父湯明貴是嘉慶甲子年科的舉人,乙丑年的進士,即山西知府。

年近七十,膝下無子,告老還家。

作官清正,不愛民財,到家還是貧窮。

我母邱氏,生一奴一一人,名喚美容,素日指著一奴一家度日。」

皇爺說:「指著你度日,我可不信。

你又不是十七八歲的學生,做些生意買賣,你是一女子,這可奇了。」

湯美容說:「是指著一奴一的手巧。」

皇爺說:「你的手巧,不過是扎花擰雲子,每日賺幾文銅錢。」

湯美容說:「那個下賤活兒一奴一可不做,一奴一能畫畫賺錢度日。」

皇爺問:「你畫畫能掙幾何錢?」

湯美容說:「畫一張賣銀一兩。」

皇爺聞言,點點頭,說:「這就是了。」

湯美容說:「昨日我父上街賣畫,我母女上井汲水。

別的井水苦,唯雙關浦水甜。

這甜水井乃是惡霸黃士功、黃士龍所制,此井挖在他大門旁,不准男子汲水。

凡汲水之人中准其青年婦女。

若汲水之婦女生得俊俏,令打一手搶至家中成親。

也是一奴一誤同我母前去汲水,將一奴一搶進他府。

一奴一爹娘找到他府拚命要一奴一,我的父母被惡霸令眾惡一奴一一頓亂棍生生打死,將一屍一首拋在花園澆花井內,立逼一奴一家成親。

一奴一罵賊不休,二賊氣怒,將一奴一吊打,只打得一奴一家渾身傷痕青紫,無處不傷。

瞑目等死。

天至二更,眾惡一奴一退去,多虧二強霸之妹黃桂英將一奴一救上後樓,與一奴一情投意合,拜了生死姐妹,今晨放一奴一逃出火坑,去奔東路王府告狀,好與父母報仇雪恨。

難女摸不清王府在於何處,故而借問先生一聲。

此系以往實情,並無謊言。

你老可能替一奴一報得了仇嗎?」

道光皇爺聽了一遍,不由得龍心大怒,暗罵:「黃士功、黃士龍倚仗國舅皇戚,橫行霸道,苦害黎民,竟敢打死四品黃堂!朕當今日訪明他的劣跡,回朝抄拿黃氏滿門才是。」

遂說道:「原來是殺父的冤仇,該告狀的,你告去罷。

順著大街走,望西一拐,那就是東路王府。」

湯美容聞言,將臉一沉說:「我不說罷,非教我說不可。

我已說了,你老聞聽黃家的勢力,又不敢管哩。」

皇爺說:「你我一不系親,二不系故,誰與你打這人命官司去?」

湯小姐聞說是非親非故,不管一奴一事,心中暗想:「此位先生人品端正,非是歹人,不如認了干親罷。」

湯美容乃系紅鸞星降生,受些折磨方可見天日,當享榮華。

一時機靈,小姐口呼:「義父,女兒這裡叩頭了。」

皇爺說:「且慢!我自幼不愛認親。」

小姐含淚,口呼:「義父,你認了罷。

若是不認乾女兒,一奴一就跪著哭。」

皇爺一時動了惻隱之心,說:「罷了,我認下你了。

你看冰雪在地,你跪著啼哭,別人觀之不雅,立起來罷。」

小姐叩頭站起,口呼:「義父,女兒遭難,並無存身之處,一奴一家上哪裡居住?你老領女兒到家,一來給俺娘叩頭,二來認認門,女兒再去告狀。」

皇爺說:「咱的家好認,北京城數著第一。

隨我來認你乾媽去。」

言罷父女同行。

且言這北京宛平縣太平一胡一 同有一好漢,力大無窮,姓李名榮禧,行三。

生平好打不平,人送綽號李三楞。

素日以賣豆腐為生,正然挑擔往前行走,猛抬頭見正北走著一位先生,後隨一女子,哭哭啼啼,不由心中納悶,想道:「這先生必是不老成,拐來人家的幼一女;不然就是使女、丫鬟。

既然今日遇見,我李三豈有不管之理。」

於是將擔兒一放,未放穩,挑兒倒在地上,豆腐撒了一地,自己也不顧了,抽下扁擔舉起,惡狠狠望皇爺打來。

皇爺身形一閃,扁擔打空,落在地上,把地打一個深坑,扁擔亦折了。

遂拿著半節扁擔,闖上去又望皇爺打來。

皇爺大怒,將小包袱扔在一旁,見半節扁擔臨近,身形一閃,用左飛腳照著大漢手腕踢去,將半節扁擔踢飛;還過右腳,一個掃堂腿,把個李三楞踢倒在地。

皇爺說:「好一個該死的一奴一才,青天白日在當街竟敢打槓子劫人。」

李三楞說:「你疑我是打槓子的,你是在街巷假算卦,是真拐帶人。

你拐此女,遇見我李三楞,我才要打你。」

皇爺聞言說:「你這人好愣呀!你為何不先問明白了,再打也不遲。

那是我的乾女兒,你疑我拐帶,不容分說,舉扁擔就打。

若是人家接送姑娘,在街上行走,你都給打死不成?」

李三楞說:「你接送閏女,為何不早向我說明,我就不動武了。」

皇爺說:「我們父女行走,你舉扁擔就打,你問誰了?」

正然講話,湯美容走近前,口呼:「爹爹,咱快走罷,休與他較量。」

李三楞說:「今日遭咧!人家是父女,我這是何苦?扁擔也折咧,豆腐撒了一地,收不起來哩,本錢也賠淨哩。

這買賣也作不了咧。」

自己躊躇。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劉公案
第一回 劉羅鍋初審李有義第二回 假算命巧裝探私情第三回 白翠蓮半吐心中事第四回 陳大勇探得真消息第五回 裝神靈畫符鎮冤鬼第六回 焦素英憤題絕命詩第七回 賭博場兇犯投羅網第八回 兩承差乘機落贓銀第九回 遞冤狀民女上公堂第十回 貪錢財鍾凶害親朋第十一回 萬人愁霸搶民間女第十二回 巡撫子仗勢逞豪強第十三回 除惡少知府察賊宅第十四回 徐大勇夜探虎狼窩第十五回 為擒賊劉墉暗調兵第十六回 十里堡官軍戰惡霸第十七回 嫌禮輕總督動肝火第十八回 審死屍女頭竟男身第十九回 難上難苦無原被告第二十回 酒鋪裡醉鬼吐案情第二十一回 劉知府驅邪假畫符第二十二回 風雲變又起醃屍案第二十三回 黑吃黑盟兄殺盟弟第二十四回 王二樓貪財誤偷屍第二十五回 亂佛規女尼私產子第二十六回 蓮花庵色鬼又殺人第二十七回 懼官刑僧俗雙認罪第二十八回 伸正義鄉人呈訴狀第二十九回 墳塋地傳訊吳舉人第三十回 審案情寡婦進衙門第三十一回 查究竟叔嫂露破綻第三十二回 吳二匪行竊窺淫行第三十三回 探案情知府大劈棺第三十四回 李仵作三驗含冤鬼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姦第三十六回 王客商投宿遇強人第三十七回 楊武舉救人戰群寇第三十八回 暗勾連官匪同為虐第三十九回 胡知縣貪財索賄賂第四十回 審惡皂青天大動怒第四十一回 羅鍋子計賺贓證銀第四十二回 設巧計惡皂露原形第四十三回 借盤纏役匪雙結盟第四十四回 陳大勇私訪小柳村第四十五回 全義氣設計救吳信第四十六回 圍賊窩王明巡道路第四十七回 鎮江寧巧施緩兵計第四十八回 李財主貪色生淫慾第四十九回 狗肉王乘醉發獸性第五十回 傻李九跑肚得秘聞第五十一回 趙掌櫃避災反招禍第五十二回 句容縣孫興巧告主第五十三回 李文華屈招姦殺罪第五十四回 惡庸醫亂開治病方第五十五回 傻李九口快說奇遇第五十六回 劉知府慎審連環案第五十七回 貪錢財行兇又害命第五十八回 金寡婦裝神貪供品第五十九回 洪陽教妖婦現原形第六十回 豪門子欺民逞霸道第六十一回 衣冠獸垂涎親甥女第六十二回 七村民狀告趙豪強第六十三回 暗察訪知府被劫持第六十四回 陳大勇快馬搬救第六十五回 李游擊揮兵圍賊窩第六十六回 勇承差冒死救知府第六十七回 魯見明貪賭竟輸妻第六十八回 節烈婦絕命勸夫君第六十九回 罰黃賊建祠旌烈婦第七十回 聖水廟老婦失愛女第七十一回 尼姑庵暗藏好色僧第七十二回 探穢廟權借風流妓第七十三回 煙花女禪堂遇熟客第七十四回 淫和尚行刺劉知府第七十五回 擒賊盜羅鍋暗遣兵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第七十七回 惡滿盈兇犯落法網第七十八回 乾隆帝贈金試清廉第七十九回 訛聖駕劉墉賺銀兩第八十回 富興當訛詐打知府第八十一回 查賑糧欽差反受刑第八十二回 楊財主忍痛出罰款第八十三回 劉清官御封大學士第八十四回 惡衙役姦殺三婦人第八十五回 閱案卷劉墉生疑忌第八十六回 錢知縣貪贓起殺心第八十七回 滅口供只為一萬銀第八十八回 劉欽差夜驚黑虎夢第八十九回 黑心腸贓官陷武舉第九十回 遇恩公馮吉談匪情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第九十二回 振寺規夜襲淫穢廟第九十三回 三承差勇戰蕭飛賊第九十四回 半邊俏落網受剮刑第九十五回 熊公子鍾情窈窕女第九十六回 仗權勢買盜攀窩主第九十七回 救義兄克展聚同盟第九十八回 殺贓官馬快報仇冤第九十九回 大劫牢血洗大名府第一百回為逃命黑夜奪城門第一百一回 遇好漢柳林暫避禍第一百二回 空槍計虛驚大名城第一百三回 擒劉奉總督大調兵第一百四回 逢潑皮馬快反遭捕第一百五回 憤難平克展反公堂第一百六回 武藝強單人戰官軍第一百七回 陳大勇力擒劫獄人第一回 因逼糧怒斬進士 憐疾苦替民納糧第二回 納糧知縣不敢主 求情激怒被梟示第三回 母子分離白綾為記 進京告狀認廟為鑾第四回 聞御狀誤入護國寺 拜義父朝房告國泰第五回 東朝房鳴冤雪恨 九龍城辨明是非第六回 景州地旋風攔輿 瞎潘三賄賂仵作第七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第八回 得真情誆劉入公館 張武舉探黃露真情第九回 驗明屍鍘姦夫淫婦 又一案蛤蟆路鳴冤第十回 漚煙計劉公脫難 臥虎村二黃被擒第十一回 訪民情二女訴冤情 收義女怒追劉公阻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惡奴 住小店實說真話第十三回 鍘佟林與民洩忿 馬鳴冤井中撈屍第十四回 安國寺怒鍘眾和尚 濟南府國泰追口供第十五回 國泰悖君囚劉公 和公進省兩反目第十六回 審國泰實認供招 三郎莊惡霸設井第十七回 三郎搶良家婦女 周侍郎稟女被殺第十八回 請李璟激怒草上飛 訪惡跡冤魂訴冤狀第十九回 訪惡霸劉公遭難 四英雄定計捉凶第二十回 捉惡霸銅鍘廢命 回北京加爵封官第一回 因荒旱赴京謀幹 良鄉縣霸道搶親第二回 春紅放走二難女 奉旨閱邊訪民情第三回 良鄉縣劉公私訪 拜義父二女鬧堂第四回 鬧公堂相爺坐獄 南牢內兄弟相逢第五回 奔北京攔輿喊冤 遇救星死中求活第六回 劉同成大鬧夜府 審命案二次私訪第七回 訪實情計誆閻丁 劉同成華鳳搭救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第二回 鬧寶局二王施勇 增盛館嘉慶欠帳第三回 劉萬山霸當不贖 嘉慶爺店內認子第四回 張家店嘉慶收兒 無帳本連登遇難第五回 救連登劉墉闖府 抄和府大報冤仇第一回 訪惡霸途認義女 疑拐帶路打不平第二回 李三楞被打拜盟 罵強徒殺死王寡第三回 李三楞大鬧縣衙 白雲庵救妹殺奸第四回 君臣大鬧意合館 抄拿黃府報仇冤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