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案》第四十一回 羅鍋子計賺贓證銀:皂役吳信生來的不正,在衙門中應役,刑上最狠;拿起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劉公案》第四十一回 羅鍋子計賺贓證銀

劉公案

第四十一回 羅鍋子計賺贓證銀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皂役吳信生來的不正,在衙門中應役,刑上最狠;拿起銀子來,就紅了眼咧。

那怕你是他親爹,不花費,他是往死裡收拾。

他家裡也富足點,走跳官司,給縣主作活想錢,官府跟前得臉,因此他眼橫四海,目中無人,誰人不恨?就只是不敢惹他。

當面奉承,背地裡挨的罷,也就不少。

今日在大人台下犯法,誰不想官報私仇?不用多添,照實話就夠他受的了!再者呢,眾人又知道這一位羅鍋子難纏,也不敢替他撒謊,故此地方才實說:他怎麼把持衙門,怎麼欺壓良善,怎麼家中招無籍之人,夜聚明散。

劉大人聽到其問,忠良不由得心中歡喜,座上開言,說:「地方,你們白沙屯村內,可有座玉皇廟嗎?」

地方說:「有座玉皇廟,可不在村內,在白沙屯東北。

離白沙屯有數里之遙,有一片荒郊,去年間,那道河路也算是個碼頭的地方,因為這幾年被沙子掩埋,船也不能那裡走咧,那買賣人也不能做,百姓難以居住,所以全都搬挪到別處而去。

到而今,就只剩下那座玉皇大殿咧。」

劉爺聽到此處,將頭點了一點,復又開言,說:「吳信。」

「有,小的伺候。」

劉爺說:「你家中常來的這些人,都是做什麼的?從實說來!」皂役吳信說:「回大人:他說小的家中有這些人來往,大人就信;小的要說楊武舉的閤家全是他殺的,不知大人信不信?聖明莫過大人,俗言說:一家飽暖千家怨,小的家中原本有碗飯吃,又搭著本官賞臉,三班的人俱各不忿,背地裡皆有怨言。

再者,各村的鄉保,他又與別人不同,有什麼大小事情,俱各少不了他們,稍有不是,自然要回官責打,他等不明,在背地裡抱怨,都說小的不好。

今日大人因為楊家之事,審問小的,他等趁勢加火,誣言添作,大人就信以為真,這不冤枉小的嗎?」

劉爺聞聽,微微冷笑,說:「吳信,你說本府聽了地方的話,冤枉了你咧。

我還要大冤枉冤枉你呢!俗言說:不打不招,兩邊看夾棍過來!」「哦。」

下役答應。

忠良爺,座上帶笑開言道:「一奴一才膽大了不成!倚仗嘴巧能巧辯,你把本府當別人!」說著吩咐「看夾棍!」

只聽下面喊連聲。

動刑的,青衣邁步往上跑,「嘩啷」撂在地埃塵,震得堂磚連聲響,犯法之人心內驚。

青衣綁住吳皂役,先把布衣扒在塵,然後又把襪拉下,脊背朝上按在塵。

兩腿高蹺將刑入,公差攥住攏頭繩,兩邊一分齊用力,只聽「撲通」響連聲。

又聽得,吳信「哎喲」一聲喊,再無「哼哈」第二聲。

一名青衣往上跑,含了口,涼水照定面門噴。

吳信「哎喲」緩過氣,疼得他,滿面儘是汗流痕。

劉爺座上高聲叫:「快把以往盡招承:你家中,來往俱是何人等?夜聚明散有何情?」

皂役怕死求活命,真情一吐喪殘生,忍刑不招高聲喊:口中連連尊「大人:我小的,家中並無人來往,如何招承認口供?望求大人施恩典,莫將屈棒拷良人。

但願老爺增福壽,公侯萬代受皇恩。」

劉爺聞聽微微笑,連把忍賊罵幾聲:「你就挺刑不招認,我劉某,怎肯輕饒善放鬆?俗言人心如似鐵,官法如爐卻是真!」吳信說:「原來無有這件事,強叫招承主何情?

夾死小人臭塊地,爺豈不,壞了從前清正名?」

吳信是久慣應役,豈有不知刑名?他做的事情,是該死之罪,今日若要一招,性命就難保。

無奈何,挺刑,想他做的事不招,要求活命。

怎奈劉大人早巳猜透其情,要叫他招承:「吳信,你與楊姓說,要完此案,須得五千兩銀子。

武舉人不肯花費許多。

他弟兄明知強人夜間必來,才與你們說留一個在衙中聽審,放一個回去保守家口,堵擋強人。

你也明知強人要害楊姓的家口,所以在內窩挑贓官,不放一個回去,才傷了二十四條人命。」

清官爺,公座上面開言叫,「該死一奴一才」罵幾聲:「分明知道強賊去,不放楊家轉家中。

二十四條人性命,葬送在,你與贓官手內坑!情弊顯然不招認,還敢巧辯仗口能!

本府非是別官府,怎能叫你漏網中?從實招來無話講,若不實說枉受刑!」說著連拍驚堂木,衝冠發乍怒生嗔。

吳皂役,叩頭口把「大人」叫:「青天何故不分明?偏心只把楊家護,才說小的盡知情。

夾死小人也難認,就死黃泉不閉睛。

大人那,輩輩為官傳永遠,子孫萬代受皇恩。

小的不過犬羊輩,太老爺,何苦只叫我招承?」

說著不住連叩首,二日之中帶淚痕。

劉爺座上微微笑,連把「忍賊」

罵幾聲:「安心挺刑圖活命,也不過,多活一刻保殘生。」

吩咐兩邊將刑卸:「暫且押下不法人。

本官自有方法辦,管叫這賊你招認!」公差答應將刑卸,又把皂役發陣昏。

攙出衙外先不表,劉爺又問縣官身,說道是:「左右將他押出去,等我完結這事情。」

劉大人說:「一胡一 有禮,少時聽本府完結此案。」

「是。」

知縣答應,承差將他帶出衙外不表。

劉爺吩咐點鼓掩門。

劉爺離公座往後,下役散出不提。

再說劉公至書房坐下,大人眼望張祿,開言說:「你出去,到外邊把承差頭目陳大勇叫進來,本府有事立等。」

「是。」

內廝答應,回身向外而走,不多時,將承差陳大勇帶至書房,見了劉爺打了個千,在一旁站立,說:「大人叫小的何事?」

劉爺眼望好漢,開言說:「大勇。」

「有,小的伺候。」

大人說:「你同舉人楊文炳,帶著白沙屯的地方,騎快馬,速到吳皂役家中,這般如此,如此這般,急去快來,不可遲誤。」

「是,小的知道。」

陳大勇轉身出房而去。

劉大人書房閒坐不表。

且說承差陳大勇回到自己下處,吃了飯,更衣,諸事齊備,令人把楊文炳叫進房來,說:「大人方才吩咐:你我三人到吳皂役家中,這般如此,還要急快回來。」

武舉答應。

大勇又叫手下人:「外邊鞴快馬三匹伺候。」

「是。」

下人答應,傳出話去,二人這才向外面走。

陳大勇,邁步當先頭前走,武舉他也隨後跟。

霎時來至大門外,認鐙扳鞍上能行。

地方催馬前引路,承差武舉後邊跟。

大勇馬上開言道,叫一聲:「楊爺留神要你聽:想來萬事因天定,蒼穹造定難變更。

非是在下言此話,貴昆仲,移禍飛災天上臨。

留下客人因重義,皆因又看令表兄。

殺退賊人惹下禍,才有那,人頭扔在你院中。

自然出首到衙內,偏遇贓官一胡一 縣令,要訛銀子五千兩,皂役窩挑可惱人。

將你弟兄拘衙內,賊人得便下無情。

家口盡被賊殺死,良眷遭誅真慘情!多虧表兄家人告,幸遇清官劉大人。

當堂准了二人狀,設計要完案一宗。」

楊文炳,聞聽此話將頭點,馬上開言把話云:「請問尊駕爺貴姓?語音好像此處人。」

大勇回答說:「問我?一江一 寧人氏賤姓陳。

愚下當先也是武舉,得了個,運糧千總一載零。

因為皇糧遭失陷,公名革職算福星。

無奈投奔一江一 寧府,休見笑,暫為承差把役充。」

楊武舉,聞聽此話將頭點:「真是由命不由人!」復又想起自己事,不由一陣好傷心:仗義為把客人救,誰知道,反惹飛災禍臨身!一家被難還可恕,帶累老娘喪殘生。

弟兄身背不學名,活在世上枉為人!

楊文炳提起老母被害之事,不由心中傷感,二目流淚。

陳大勇說道:「楊爺不必傷心,就是令堂與合眷被害,俱是前因造定,命該如此,你還要自解呀才是?」

說著話催馬前行,野店打尖,歇息一夜 。

第二天,一交一 辰刻,到了白沙屯。

進村走到吳信的門口下馬,地方他領著二人到吳信的客座內坐下,地方叫出個做活的人來,說:「你進去告訴你們內當家的,就說我從一江一 寧府來,有要緊的話來說,一定要見。」

那人聞聽,連忙進內。

且說皂役吳信的妻子王氏,為人正道賢良,見丈夫不行正事,常常的解勸,怎奈吳信總也不聽,夫妻反倒不睦。

前日聽見丈夫被一江一 寧府釣差人提去,就知道有些不好,在家中提心吊膽。

房中正坐,忽聽長工在窗外開言說:「外邊有地方崔大哥,他說打一江一 寧府回來,有要緊話,要見面講。」

王氏聞聽,滿心歡喜,正要去打聽丈夫的信息,崔地方又是本村人氏,叔嫂常見,並不躲避。

聽見他來,房內講話說:「你就把崔大叔請進來罷,有話好講。」

長工聞聽向外走,來至客房把話云:口稱「崔爺後邊去,當家奶奶有話雲。」

崔地方,告辭武舉、陳大勇,邁步翻身向外行。

霎時走到進房內,王氏一見欠起身,口稱「崔叔你坐下,有何事情講言明。」

地方坐下尊「嫂嫂,留神要你仔細聽:吳哥為人我知道,仗義疏財要知聞。

衙門中,官府跟前很得臉,夥計之中奪盡尊。

常言道:一家飽暖千家怨,這句俗言卻是真。

有人一江一 寧將他告,說他窩藏眾綠林,連著知縣全提去,大人當堂問口供。

我哥只說無此事,令人押帶在衙中。

府中上下人人好,都與吳哥是賓朋,裡外打點完此事,要結須得二百銀。

因此大哥央煩我,到家中,來對嫂嫂回言明,上月分的那銀兩,休要遲挨拿四封。

回府完結這件事,大料著,明日早晚轉家中。」

王氏憐夫那怠慢,箱中忙取銀四封。

又托地方「急速去,完了事,叫你大哥另補情。」

「他就回來無要緊,小事何須掛在唇?」

說著邁步向外走,客房之中見二人。

將銀遞與陳大勇,武舉一旁看得真,口中連把「大人」叫:「你瞧來,四封全是愚下銀!」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劉公案
第一回 劉羅鍋初審李有義第二回 假算命巧裝探私情第三回 白翠蓮半吐心中事第四回 陳大勇探得真消息第五回 裝神靈畫符鎮冤鬼第六回 焦素英憤題絕命詩第七回 賭博場兇犯投羅網第八回 兩承差乘機落贓銀第九回 遞冤狀民女上公堂第十回 貪錢財鍾凶害親朋第十一回 萬人愁霸搶民間女第十二回 巡撫子仗勢逞豪強第十三回 除惡少知府察賊宅第十四回 徐大勇夜探虎狼窩第十五回 為擒賊劉墉暗調兵第十六回 十里堡官軍戰惡霸第十七回 嫌禮輕總督動肝火第十八回 審死屍女頭竟男身第十九回 難上難苦無原被告第二十回 酒鋪裡醉鬼吐案情第二十一回 劉知府驅邪假畫符第二十二回 風雲變又起醃屍案第二十三回 黑吃黑盟兄殺盟弟第二十四回 王二樓貪財誤偷屍第二十五回 亂佛規女尼私產子第二十六回 蓮花庵色鬼又殺人第二十七回 懼官刑僧俗雙認罪第二十八回 伸正義鄉人呈訴狀第二十九回 墳塋地傳訊吳舉人第三十回 審案情寡婦進衙門第三十一回 查究竟叔嫂露破綻第三十二回 吳二匪行竊窺淫行第三十三回 探案情知府大劈棺第三十四回 李仵作三驗含冤鬼第三十五回 亂人倫叔嫂暗通姦第三十六回 王客商投宿遇強人第三十七回 楊武舉救人戰群寇第三十八回 暗勾連官匪同為虐第三十九回 胡知縣貪財索賄賂第四十回 審惡皂青天大動怒第四十一回 羅鍋子計賺贓證銀第四十二回 設巧計惡皂露原形第四十三回 借盤纏役匪雙結盟第四十四回 陳大勇私訪小柳村第四十五回 全義氣設計救吳信第四十六回 圍賊窩王明巡道路第四十七回 鎮江寧巧施緩兵計第四十八回 李財主貪色生淫慾第四十九回 狗肉王乘醉發獸性第五十回 傻李九跑肚得秘聞第五十一回 趙掌櫃避災反招禍第五十二回 句容縣孫興巧告主第五十三回 李文華屈招姦殺罪第五十四回 惡庸醫亂開治病方第五十五回 傻李九口快說奇遇第五十六回 劉知府慎審連環案第五十七回 貪錢財行兇又害命第五十八回 金寡婦裝神貪供品第五十九回 洪陽教妖婦現原形第六十回 豪門子欺民逞霸道第六十一回 衣冠獸垂涎親甥女第六十二回 七村民狀告趙豪強第六十三回 暗察訪知府被劫持第六十四回 陳大勇快馬搬救第六十五回 李游擊揮兵圍賊窩第六十六回 勇承差冒死救知府第六十七回 魯見明貪賭竟輸妻第六十八回 節烈婦絕命勸夫君第六十九回 罰黃賊建祠旌烈婦第七十回 聖水廟老婦失愛女第七十一回 尼姑庵暗藏好色僧第七十二回 探穢廟權借風流妓第七十三回 煙花女禪堂遇熟客第七十四回 淫和尚行刺劉知府第七十五回 擒賊盜羅鍋暗遣兵第七十六回 戀女尼淫僧藏庵廟第七十七回 惡滿盈兇犯落法網第七十八回 乾隆帝贈金試清廉第七十九回 訛聖駕劉墉賺銀兩第八十回 富興當訛詐打知府第八十一回 查賑糧欽差反受刑第八十二回 楊財主忍痛出罰款第八十三回 劉清官御封大學士第八十四回 惡衙役姦殺三婦人第八十五回 閱案卷劉墉生疑忌第八十六回 錢知縣貪贓起殺心第八十七回 滅口供只為一萬銀第八十八回 劉欽差夜驚黑虎夢第八十九回 黑心腸贓官陷武舉第九十回 遇恩公馮吉談匪情第九十一回 行淫亂和尚嫖妓女第九十二回 振寺規夜襲淫穢廟第九十三回 三承差勇戰蕭飛賊第九十四回 半邊俏落網受剮刑第九十五回 熊公子鍾情窈窕女第九十六回 仗權勢買盜攀窩主第九十七回 救義兄克展聚同盟第九十八回 殺贓官馬快報仇冤第九十九回 大劫牢血洗大名府第一百回為逃命黑夜奪城門第一百一回 遇好漢柳林暫避禍第一百二回 空槍計虛驚大名城第一百三回 擒劉奉總督大調兵第一百四回 逢潑皮馬快反遭捕第一百五回 憤難平克展反公堂第一百六回 武藝強單人戰官軍第一百七回 陳大勇力擒劫獄人第一回 因逼糧怒斬進士 憐疾苦替民納糧第二回 納糧知縣不敢主 求情激怒被梟示第三回 母子分離白綾為記 進京告狀認廟為鑾第四回 聞御狀誤入護國寺 拜義父朝房告國泰第五回 東朝房鳴冤雪恨 九龍城辨明是非第六回 景州地旋風攔輿 瞎潘三賄賂仵作第七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第八回 得真情誆劉入公館 張武舉探黃露真情第九回 驗明屍鍘姦夫淫婦 又一案蛤蟆路鳴冤第十回 漚煙計劉公脫難 臥虎村二黃被擒第十一回 訪民情二女訴冤情 收義女怒追劉公阻第十二回 猛英雄怒打惡奴 住小店實說真話第十三回 鍘佟林與民洩忿 馬鳴冤井中撈屍第十四回 安國寺怒鍘眾和尚 濟南府國泰追口供第十五回 國泰悖君囚劉公 和公進省兩反目第十六回 審國泰實認供招 三郎莊惡霸設井第十七回 三郎搶良家婦女 周侍郎稟女被殺第十八回 請李璟激怒草上飛 訪惡跡冤魂訴冤狀第十九回 訪惡霸劉公遭難 四英雄定計捉凶第二十回 捉惡霸銅鍘廢命 回北京加爵封官第一回 因荒旱赴京謀幹 良鄉縣霸道搶親第二回 春紅放走二難女 奉旨閱邊訪民情第三回 良鄉縣劉公私訪 拜義父二女鬧堂第四回 鬧公堂相爺坐獄 南牢內兄弟相逢第五回 奔北京攔輿喊冤 遇救星死中求活第六回 劉同成大鬧夜府 審命案二次私訪第七回 訪實情計誆閻丁 劉同成華鳳搭救第八回 東閣怒鍘夜閣老 大報冤仇受皇封第一回 上參本嘉慶私訪 天順當寶慶施威第二回 鬧寶局二王施勇 增盛館嘉慶欠帳第三回 劉萬山霸當不贖 嘉慶爺店內認子第四回 張家店嘉慶收兒 無帳本連登遇難第五回 救連登劉墉闖府 抄和府大報冤仇第一回 訪惡霸途認義女 疑拐帶路打不平第二回 李三楞被打拜盟 罵強徒殺死王寡第三回 李三楞大鬧縣衙 白雲庵救妹殺奸第四回 君臣大鬧意合館 抄拿黃府報仇冤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