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一回 黃家兒納粟捐虛銜 周次女出閨成大禮:那一日,忽又接得省城一張電報,嚇了一跳。原來那張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一回 黃家兒納粟捐虛銜 周次女出閨成大禮

廿載繁華夢

第三十一回 黃家兒納粟捐虛銜 周次女出閨成大禮

話說周棟臣把梁早田遺下生理准折了自己欠項,方才滿意。

那一日,忽又接得省城一張電報,嚇了一跳。

原來那張電文,非為別事,因當時紅單發出,新調兩廣制帥的,來了一位姓金的,喚做敦元,這人素性酷烈,專一替朝上籌款,是個見財不貶眼的人。

凡敲詐富戶,勒索報效的手段,好生了得,今朝上調他由四川到來廣東。

那周棟臣聽得這點消息,便是沒事的時候,也不免打個寒噤,況已經裁撤了海關衙門,歸並總督管理,料庫書裡歷年的數目,將來盡落到他的手上,怕不免發作起來,因此十分憂懼。

急低頭想了一想,覺得沒法可施,沒奈何只得再自飛信周少西那裡,叫他認真弄妥數目,好免將來露著了馬腳。

更一面打點,趁他籌款甚急之時,或尋個門徑,在新督金敦元跟前打個手眼,想亦萬無不了的。

想罷自覺好計,正擬自行發信,忽駱子棠來回道:「方纔馬夫人使人到來,請大人回府去,有話商量。」

這等說時,周棟臣正在周園那裡,忽聽馬氏催速回去,不知有什麼要事,難道又有了意外不成?急把筆兒放下,忙令轎班掌轎,急回到堅道的大宅子裡。

直進後堂,見了馬氏,面色猶自青黃不定。

馬氏見了這個情景,摸不著頭腦,便先問周棟臣外間有什麼事故。

周棟臣見問,忙把上項事情說了一遍。

馬氏道:「呸!虧你有偌大年紀,經過許多事情,總沒些膽子。

今一個欽差大臣將到手裡,難道就畏忌他人不成?橫豎有王一爺 及子爺上頭作主,便是千百個總督,懼他則甚?』凋棟臣聽到這話,不覺把十成煩惱拋了九成半去了,隨說道:「夫人說得是,怪不得俗語說『一言驚醒夢中人』,這事可不用說了。

但方纔夫人催周某回來,究有什麼商議?」

馬氏道:「前兒忘卻一件事,也沒有對大人說。

因大人自進京裡去,曾把次女許了一門親事,大人可知得沒有?」

周棟臣道:「究不知許字那處的人氏?可是門當戶對的?」

馬氏道:「是東官姓黃的。

做媒的說原是個將門之於,他的祖父曾在南部連鎮總鎮府,他的父親現任清遠遊府。

論起他父親,雖是武員,卻還是個有文墨的,凡他的衙裡公事,從沒用過老夫子,所有文件都是自己干來。

且他的兒子又是一表人物,這頭親事,實在不錯。」

周棟臣聽了,也未說話。

馬氏又道:「只有一件,也不大好的。」

周棟臣道:「既是不錯,因何又說起不好的話來?」

馬氏道:「因為他祖父和他父親雖是武員,究竟是個官宦人家,但他兒子卻沒有一點子功名,將來女兒過門,實沒有分毫名色,看來女兒是大不願的。」

周棟臣道:「他兒子尚在年少,豈料得將來沒有功名?但親家裡算個門當戶對,也就罷了。」

馬氏道:「不是這樣說。

俗語說『人生但講前三十』,若待他後來發達,然後得個誥命,怕女兒早已老了。」

周棟臣道:「親事已定,也沒得可說。」

馬氏道:「他昨兒差做媒的到來,問個真年庚,大約月內就要迎娶。

我今有個計較,不如替女婿捐個官銜,無論費什麼錢財,他一交一 還也好,他不一交一 還也好,總求女兒過門時,得個誥封名目,豈不甚好?」

周棟臣聽到這裡,心中本不甚願,隻馬氏已經決意,卻不便勉強,只得隨口答個「是」,便即辭出。

且說東官黃氏,兩代俱任武員,雖然服官年久,究竟家道平常,沒有什麼積蓄,比較起周庸祐的富厚,實在有天淵之別。

又不知周家裡向日奢華,只為富貴相一交一 ,就憑媒說合這頭親事。

偏是黃家太太有些識見,一來因周家大過豪富,心上已是不妥。

且聞姓周的幾個女兒都是染了煙癮,吸食洋膏,實不計數的,這樣將來過了門,如何供給,也不免懊悔起來。

只是定親在前,兒子又已長大,無論如何,就賭家門的氣運便罷,不如打算娶了過門,也完了一件大事。

那日便擇過了日子,送到周家那裡,隨後又過了大聘。

馬氏招聘書看過了,看黃家三代填注的卻是甚麼將軍,什麼總兵游擊,倒也輝煌。

只女婿名字確是沒有官銜的,雖然是知之在前,獨是看那聘書,觸景生情,心更不悅。

忽丫環巧菱前來回道:「二小姐要拿聘書看看。」

馬氏只得一交一 他看去。

馬氏正在廳上左思右想,忽又見巧菱拿口這封聘書,說道:「二小姐也看過了,但小姐有話說,因姑爺沒有功名,不知將來過門,親家的下人向小姐作什麼稱呼?」

馬氏聽了,明知女兒意見與自己一般,便決意替女婿捐個官階。

即一面傳馮少伍到來,告以此意,便一面與家人及次女兒回省城,打點嫁女之事。

所有妝奩,著駱子棠辦理。

那分頭打點辦事。

馬氏與一干人等,一程回到寶華坊大屋裡。

計隔嫁女之期,已是不遠,所幸一切衣物都是從前預辦,故臨事也不至慌忙。

是時因周家嫁女一事,各親眷都到來道賀,馬氏自然十分高興。

單是周庸祐因長子年紀已大了,還未娶親。

單嫁去兩個女兒,心上固然不樂。

馬氏哪裡管得許多,惟有盡情熱鬧而已。

那日馮少伍來回道:「現時捐納,那有許多名目,不知夫人替二姑爺捐的是實缺,還是虛銜?且要什麼花樣?」

馬氏道:「實缺固好,但不必指省,總要頭銜上過得去便是。」

馮少伍得了主意,便在新海防項下替黃家兒子捐了一個知府,並加上一枝花翎,約費去銀子二千餘兩。

領了執照,送到馬氏手上。

馬氏接過了,即使人報知次女,再著駱於棠送到黃家,先告以替姑爺捐納功名之事。

黃家太太道:「小兒年紀尚輕,安知將來沒有出身?目下替他捐了功名,親家夫人太費心了。」

駱子棠道:「親家有所不知,這張執照,我家馬夫人實費苦心,原不是為姑爺起見,只為我們二小姐體面起見,卻不得不為的。

但捐項已費去二千餘兩,一交一 還與否,任由親家主意便是。」

說了便去。

那黃家太太聽了,好不氣惱。

暗忖自己門戶雖比不上周家的豪富,亦未必便辱沒了周家女兒,今捐了一個官銜,反說為他小姐體面起見,如何忍得過。

這二千餘兩銀子若不一交一 還於他,反被他們說笑,且將來兒子不免要受媳婦的氣。

但家道不大豐,況目前正打點娶親的事,究從哪裡籌這一筆銀子?想了一想,猛然想起在南關尚有一間鏡海樓,可值得幾千銀子,不若把來變了,一交一 回這筆銀子與周家,還爭得這一口氣。

想罷覺得有理,便將此意告知丈夫,趕緊著人尋個買主。

果然急賣急用,不拘價錢,竟得三千兩銀子說妥,賣過別人,次日即把二千餘兩銀子送回周府裡。

兩家無話,只打點嫁娶的事。

不覺將近迎娶之期,黃家因周家實在豪富不過的,便竭力辦了聘物,凡金銀珠寶鑽石的頭面,統費二萬兩銀子有餘,送到周府,這便算聘物,好迎周家小姐過門。

是時馬氏還不知周庸祐有什麼不了的心事,因次日便是次女出閣,急電催周庸祐回省。

庸祐無奈,只得乘夜輪由港回省一遭。

及到了省城,那一日正是黃家送來聘物之日,送禮的到大廳上,先請親家大人夫人看驗。

幾個盒子擺在桌子上,都是赤金、珍珠、鑽石各等頭面。

時馬氏還在房子裡抽大煙,周庸祐正在廳上。

周庸祐略把雙眼一瞧,不覺笑了一笑,隨道:「這等頭面,我府裡房子的門角上比他還多些。」

說了這一句,仍復坐下。

來人聽了,自然不悅,惟不便多說。

可巧馬氏正待踱出房門,要看看有什麼聘物,忽聽得周庸祐說這一句話,正不知聘物如何微薄,便不欲觀看,已轉身回房。

周庸祐見了馬氏情景,乘機又轉回廂房裡去,廳上只剩了幾個下人。

送聘物來的見馬氏便不把聘物觀看,暗忖聘物至二萬餘金之多,也不為少,卻如此藐視,心上實在不舒服。

叵耐親事上頭,實在緊要,他未把聘物點受,怎敢私自回去。

只得忍了氣,求周府家人代請馬氏出來點收。

那周府家人亦自覺過意不去,便轉向馬氏請他出來。

奈馬氏總置之不理,且說道:「有什麼貴重物件!不看也罷,隨便安置便是。」

說了,便令發賞封,一交一 與黃府家人,好打發回去。

只黃府家人哪敢便回,就是周府家人以未經馬氏點看聘禮,亦不能遽自收起,因此仍不取決。

整整自巳時等候到未時,黃府家人苦求馬氏點收,說無數懇求賞臉的話。

馬氏無奈,便勉強出來廳上,略略一看,即令家人收受了,然後黃府家人回去。

那黃府家人受了馬氏一肚子氣,跑回黃府,即向黃家太太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各人聽了,都起個不平的心,只是事已至此,也沒得可說,惟有囑咐家人,休再多言而已。

到了次日,便是迎娶之期,周家妝奩自然早已送妥,其中五光十色,也不必細表。

單說黃家是日備了花轎儀仗頭鑼執事人役,前到周家,就迎了週二小姐過門。

向來俗例,自然送房之後,便要拜堂謁祖,次即叩拜翁姑,自是個常禮。

偏是週二小姐向來驕傲,從不下禮於人的,所有拜堂謁祖,並不叩跪,為翁姑的自然心上不悅。

忽陪嫁的扶新娘前來叩拜翁姑,黃府家人見了,急即備下跪墊,陪嫁的又請黃大人和太太上座受拜。

誰想翁姑方才坐下,週二小姐竟用腳兒把跪墊撥開,並不下跪。

陪嫁的見不好意思,附耳向新娘勸了兩句,仍是不從,只用右手掩面,左手遞了一盞茶,向翁姑見禮。

這時情景,在男子猶自看得開,若在婦人,如何耐得住?因此黃家太太忿怒不過,便說道:「娶媳所以奉翁姑,今且如此,何論將來!」說罷,又憶起送聘物時受馬氏揶揄,不覺眼圈兒也紅了。

那周小姐竟說道:「我膝兒無力,實不能跪,且又不慣跪的。

今日只為作人媳婦,故尚允向翁姑奉茶。

若是不然,奉茶且不慣做,今為翁姑的還要厭氣我,只得罷了。」

一頭說,一頭把茶盞放在桌子上,再說道:「這兩盅茶喝也好,不喝也罷,難道周京堂的女兒便要受罰不成!」話罷,撇開陪嫁的,昂然拂袖竟回房子去。

黃家太太就忿然道:「別人做家姑,只受新娘敬禮,今反要受媳婦兒的氣,家門不幸,何至如此!」那周小姐在房裡聽了,復揚聲答道:「說是家門不幸,莫不是周家女兒到來,就辱沒黃家門戶不成?」

黃家太太聽得,更自傷感。

當時親朋戚友及一切家人,都看不過,卻又不便出聲,只有向黃家太太安慰了一會,扶回後堂去了。

那做新郎的,見父母方做翁姑,便要受氣,心實不安,隨又向父母說幾聲不是。

黃游府即謂兒子道:「此非吾兒之過,人生經過挫折,方能大器晚成,若能勉力前途,安知他日黃家便不如周氏耶?且吾富雖不及周家,然祖宗清白,尚不失為官宦人家也。」

說罷,各人又為之安慰。

誰想黃游府一邊說,周小姐竟在房裡抽洋膏子,煙槍煙斗之一聲 ,響徹廳上,任新翁如何說,都作充耳不聞。

各人聽得,哪不忿恨。

正是:

心上只知誇富貴,眼前安識有翁姑?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廿載繁華夢
序一第一回 就關書負擔訪姻親 買職吏匿金欺舅父第二回 領年庚演說書吏 論妝奩義諫豪商第三回 返京城榷使殞中途 鬧閨房鄧娘歸地府第四回 續琴弦馬氏嫁豪商 謀差使聯元宴書吏第五回 三水館權作會陽台 十二紳同結談瀛社第六回 賀姜酌周府慶宜男 建齋壇馬娘哭主婦第七回 偷龍轉鳳巧計難成 打鴨驚鴛姻緣錯配第八回 活填房李慶年迎妾 擋子班王春桂從良第九回 鬧別宅馬娘喪氣 破紅塵桂妹修齋第十回 鬧谷埠李宗孔爭釵 走香江周棟臣懼禍第十一回 築劇台大興土木 交豪門共結金蘭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論銀精 冶丫環調情鬧花徑第十三回 餘慶雲被控押監房 周少西受委權書吏第十四回 賴債項府堂辭舅父 饋嬌姿京邸拜王爺第十五回 拜恩命倫敦任參贊 禮經筵馬氏慶宜男第十六回 斷姻情智卻富豪家 慶除夕火燒參贊府第十七回 論寶鏡周家賞傭婦 贈繡衣馬氏結尼姑第十八回 譖長男驚夢惑尼姑 遷香江卜居鄰戲院第十九回 對繡衣桂尼哭佛殿 竊金珠田姐逮公堂第二十回 定竊案控僕入監牢 謁祖祠分金修屋舍第二十一回 遊星洲馬氏漏私煙 悲往事伍娘歸地府第二十二回 辦煤礦馬氏喪資 宴娼樓周紳祝壽第二十三回 天師局李慶年弄計 賽金樓佘老五爭娼第二十四回 勤報效書吏進京卿 應恩闈幼男領鄉薦第二十五回 酌花筵娼院遇丫環 營部屋周家嫁長女第二十六回 周淑姬出閣嫁豪門 德榷使吞金殉宦海第二十七回 繁華世界極侈窮奢 冷暖人情因財失義第二十八回 誣姦情狡妾裸衣 賑津饑周紳助款第二十九回 爭家權長子誤婚期 重洋文京卿尋侍妾第三十回 苦謀差京卿拜閹宦 死忘情債主籍良朋第三十一回 黃家兒納粟捐虛銜 周次女出閨成大禮第三十二回 挾前仇佘子谷索資 使西歐周棟臣奉詔第三十三回 謀參贊汪太史謁欽差 尋短見周乃慈憐侍妾第三十四回 留遺物慘終歸地府 送年庚許字配豪門第三十五回 赴京城中途驚噩耗 查庫項大府劾欽差第三十六回 潘雲卿逾垣逃險地 李香桃奉主入監牢第三十七回 奉督諭抄檢周京堂 匿資財避居香港界第三十八回 聞示令商界苦誅求 請查封港官駁照會第三十九回 情冷暖侍妾別周家 苦羈留馬娘憐弱女第四十回 走暹羅重尋安樂窩 慘風潮驚散繁華夢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