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六十三回:詩曰:花影衣香記勝游,章一江一九月不知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六十三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六十三回

安天壽進兵蘇州城 馬成龍大戰泥金崗

詩曰:花影衣香記勝游,章一江一九月不知秋。

千行羅綺圍銀燭,幾曲笙歌擁畫樓。

詞客醉吟金盞落,佳人笑墜玉搔頭。

今宵得預豪華飲,散盡塵襟萬斛愁。

馬成龍正在發放軍情之際,探馬來報說:「有數萬賊人順大一江一而來,殺奔截一江一渡口。」

成龍吩咐:「再探!」少時,又有二次探馬來報說:「群賊嘯聚在截一江一渡口,安下糧台,立下行營,水路船隻都在長一江一。」

馬成龍又吩咐:「再探!」這一次探馬下去,少時,又有三次探馬前來稟報說:「為首之賊,姓安,名天壽,帶數萬賊眾,由湖北洞庭湖起首,直奔一江一蘇而來,俱從水路至此。

調馬步軍隊前來,離此有三十里之遙。」

馬成龍吩咐:「左營調五百馬隊,派王緒祖帶領,在左邊扎定;右營派張廣太帶五百馬隊,左右邊扎定;自領中軍二千步隊,旗旛招展,出離泥金崗,山口以外紮住。

只見正南上殺氣騰騰,遮滿了半邊天。

又見那賊人前邊的流星探馬,也來望這邊來探。

只見正南上,遍地都是賊人,俱是八卦旗、蜈蚣幡兒,雕幡當中,按「干、坎、艮、震、巽、離、坤、的八卦旗,真是無邊無岸。

成龍一瞧,心中說:「真乃怪道!未見外省的驚報,這些賊人是從何處而起呀?」

書中一交一代,原來是四川峨嵋山通天寶靈觀八路督會總、賽諸葛吳代光屢次得報:他們教中人也有被官兵剿滅,也有被殺的。

四川總督派四川提督兵伐峨嵋山。

他一想:一不作,二不休,就傳下一道令去,天下各省是他教中人,都調齊,北五省的是:山東、山西、河南、直隸、奉天,都在河南汝寧府會兵;廣西、福建、浙一江一、湖南、湖北,都定在一江一蘇八月中秋會兵,取蘇州;他自家殺敗了四川提督,知會廣東、雲南,帶兵也望北殺來。

此時取蘇州北路大兵,是金眼魔王安天壽,在湖廣洞庭湖嘯聚,有四五萬賊,先進取蘇州,第二路,是急先鋒蕭可龍,由福建南台灣會齊,進取蘇州。

第三路,是神棍將軍李天一,由廣西進兵,定於八月中秋,一江一蘇省城會齊。

妖道吳恩自帶群賊,是從四川峨嵋山通天寶靈觀起兵,先取湖北、襄一陽一、漢一陽一、武陵、黃州、貴一陽一、長沙、武昌、荊州、一江一夏,隨後接應前三路大兵。

北五省另有頭目,以待來年才起兵,為是作為接應。

這安天壽是由水路進發,他想別處自有他等攻取,一江一蘇乃名勝之地,山川秀麗,財帛、美一女必多於別處,故此他兼路進兵。

七月初旬,他就到白龍灘了,安下老營。

探馬回稟說:「一江一蘇咱們本會中人俱皆逃走,大事已洩。

一字並肩王吳德逃奔四川去了。」

原來一江一蘇巡撫吳德,他與吳恩兩個人,認作一家弟兄,在會匪中,是一字並肩王。

他定於會匪一到,他就獻城。

他一逃走,福建會館之內的人也走了。

安天壽就楞了。

又探得一江一蘇省四門已閉,馬成龍帶著人馬,紮在泥金崗。

安天壽傳令:「派鐵錘將卜龍,帶五千飛騎馬隊,前去取泥金崗,郝大龍、郝大彪、郝大豹、郝大虎四個人,各帶三千步隊,前去接應。

本營留下巡風會總蔣仲元、管糧會總陶進、後軍會總謝春、五軍都會總鮑天慶四位大帥守營。」

他帶著華家八彪,自帶三萬大軍,浩蕩蕩的直殺奔泥金崗而來。

頭隊邪教賊人,是卜龍馬隊,離泥金崗不遠,見正北有三千人馬;左邊是五百白旗,馬隊當中是一江一蘇協鎮王緒祖。

右邊有紅旗,馬隊五百,是水師營的協鎮張廣太。

當中有一匹黑馬,馬上馱著一人,頭戴青泥得勝盔,二品頂戴,大花翎,灰色貴州綢的單箭袖袍,外罩紅青跨馬服,腰中佩著大環金絲寶刀;面如紫玉,環眉大眼,身後有一桿大旗,當中一個「馬」字,上面兩旁是「臨敵無懼」、「勇冠三軍」,那桿旗被風一吹,背後露出一個「帥」字來。

身背後兩旁,高高矮矮的英雄不少。

卜龍一瞧,把隊紮住,催馬直奔當場,口中說:「對面的馬成龍出來,會總爺要拿獲於你!」清營眾英雄一瞧,見這賊人頭戴三角白綾巾,金抹額,迎門菇葉,鬢邊雙插白鵝翎兒,身穿藍綾子箭緞袍兒,腰繫英雄帶,足登薄底快靴,面如瓦獸,就彷彿是磚瓦之色,懷中抱著一對鑌鐵軋油錘;兩道環眉,一雙大眼,黑眼珠滴溜溜亂轉,白眼珠真白,瞪著雙睛,口中大嚷說:「馬成龍,你過來!我今天必要與你較量三合兩趟!」馬大人派王緒祖出去捉拿此賊。

王副將自己一帶馬,直奔戰場而來。

後跟著一桿大旗,是白旗,上繡著黑七星。

王緒祖頭戴著青泥得勝盔,三品頂戴花翎,藍箭袖袍,黃馬褂,座下騎白馬,鞍轡鮮明;面如白紙,細眉闊目,手捻長槍,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口中大罵說:「賊人好大膽!我來也!拿獲你這叛賊!」鐵錘將卜龍大怒,說:「你這個匹夫,好大膽!焉敢破口傷人,我來拿你!」王緒祖擰槍就刺,卜龍用錘相迎。

二人在戰場之上,殺了一個棋逢對手,不分上下。

王緒祖是一江一蘇有名的豪傑,自己一想,說:「我今天要贏不了這個賊人,我萬不能善罷干休!」想罷,用槍照著賊人面門一刺,賊人用錘相迎,王緒祖望後一撤,卜龍的錘就迎空了。

王緒祖趁勢一槍,正刺在賊人前胸,只聽「哎喲」一聲,紅光崩冒,鮮血直流,登時賊人死一屍一栽於馬下。

賊隊中一聲喊說:「好一個小輩!休要傷我家會總,我來也!」兩員步將齊聲吶喊,直奔王緒祖而來,頭前的那個也是三角白綾巾,鬢邊雙插白鵝翎兒,藍綢子箭袖袍,大紅綢子底衣,薄底快靴,手中舉棍,就望下打。

後邊那個人也是這樣的打扮,手中使一口雙手岱的大刀,齊聲說:「王緒祖休得逞能,何榮來也!」後邊那個自通名說:「我乃管隊會總何祥是也!」這兩個是跟著卜龍帶隊大頭領,今天要給卜龍報仇雪恨。

王副將未走三合,一槍一個,俱皆刺死於馬下,登時身死。

後隊有郝大龍與郝大虎,二人帶兵趕到,聽說卜龍陣亡身死,二人催馬前來,把隊伍紮住,自出了本隊,說:「那個前來?敢與會總爺較量!」王緒祖一瞧,見又有六千大隊,為首的兩個賊頭目:頭一個坐騎一匹青馬,身高八尺,面如晚霞;頭戴三角白綾巾,銀抹額,迎門菇葉,鬢邊雙插白鵝翎兒,身穿紫緞箭袖袍,品藍綢子底衣,薄底快靴。

第二個坐騎黃驃駒,鞍轡鮮明,也是頭戴白綾巾,雙插白鵝翎兒,粉一紅緞箭袖袍,薄底快靴;面如薑黃,長眉大眼,手使三尖兩刃刀。

頭一個手使月牙開山斧。

二人催馬,撲奔王緒祖而來。

王大人殺得一性一起,揮槍殺奔過去,口中大罵說:「你這一干叛國賊,望哪裡走?我結果你的一性一命!」座下馬橫衝豎撞,手中槍上下翻飛。

郝大龍難以招架,郝大虎刀法遲慢。

兩邊是戰鼓齊鳴,殺聲一片。

賊的後隊安天壽已到此處,帶著無數賊將,齊聲喊殺,日色無光。

王緒祖又戰敗了兩個賊將。

成龍吩咐鳴金收軍。

王大人回歸本隊說:「大帥,為何鳴金?我正要拿獲賊人。」

馬成龍說:「這就是大人你的奇功。

我叫張廣太出去,到那裡把賊人拿獲就是。

你先歇歇就是。」

遂派張廣太前去,務要把賊人拿住。

張三大人一催馬,直奔兩軍陣,破口大罵:「賊人哪個過來動手?」

郝大彪是步將,手持鐵棍,一聲喊說:「好一個張廣太!你望會總爺,休逞英雄!」掄棍就打,廣太用手中槍急架相還,二人在戰場之上動手。

賊隊中一聲喊,又出來一個賊將,年約二十多歲,頭戴三角白綾巾,鬢邊雙插白鵝翎兒,身穿青緞蟒箭袖袍,薄底快靴,腰繫英雄帶;面似茄皮,黃眉圓眼,掄手中大砍刀,照廣太砍來。

張三大人一見,急用槍架開。

三人一大戰多時,不分勝敗。

本來張三大人不是馬上的戰將,焉能敵的了這兩員賊將?

自己方要敗回去,只見張忠掄手中的金背刀過來,說:「賊將休要以多為勝,我來也!」飛也似直撲使大砍刀的來,叫:「賊將通名!」那個賊人說:「我乃前軍統領會總楊文治是也。

你是何人?」

張忠自通名姓,二人動手。

郝大龍在那裡與廣太動手。

賊帥金眼魔王安天壽一催座下的花斑豹,即掄手中五鳴月牙方便鏟,至陣前說:「清營你等為首的馬成龍,急速前來!會總爺常常聽說你是有名的英雄,今天出來與我較量,便是英雄。」

山東馬在馬上一瞧,心中想到:「賊人的勢大,一江一蘇的兵少,我須得見機而作。

我馬成龍今天死在這裡,我也不能叫賊人藐視我無能。」

想罷,自己下馬,換好了衣服,摘下帽子,還是身穿山東繭綢褲褂,高腰襪子,山東鞋,小辮挽個兒,手持大環金絲寶刀。

大眾一瞧,像個挑水的山東人,又像個老米碓坊的掌櫃的。

自己吩咐擂鼓,只聽一聲喧。

山東馬今天是想開了,死在陣前,不死陣後。

來到安天壽的馬前,成龍心中說:「今天數萬賊眾來搶一江一蘇,我受侯爺重托,必須要與賊人拚命!我要死去,就全不管了。」

又想:「賊人眾多,幾千官兵如何能敵的住?」

他想罷,只見安天壽說:「來者可是馬成龍?會總爺正要拿你!」山東馬說:「不錯!你是何人?」

安天壽說:「會總爺姓安,名天壽,乃是平北大帥、太平公的便是。

看你趁早投降,免得受死,不失封侯之位!」成龍說:「你這個東西,真乃大膽!待我結果於你!」掄刀就砍。

從賊隊中殺出無數賊將,口中大喊,齊要拿成龍。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