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四十二回:詩曰:蓬島瀛州漫較量,郭郎鮑老最排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四十二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四十二回

張廣太奉旨一交一部問 顧煥章私訪於家圍

詩曰:蓬島瀛州漫較量,郭郎鮑老最排場。

十年說破虛無理,月有清影花有香。

張廣太正與眾人打在一處,外邊有李貴、鄒忠帶著二三十個人,方要幫著動手。

張廣聚一瞧這事不好,連忙就說:「三弟不可這樣無禮!哥哥我是管你,叫你好。

我說完了你,我吃飯還叫你瞧著不成嗎?你自己想不開。

別人的話,你不可聽。

走吧,我的車在外邊哪,上車吧,咱們到家裡去,有話自管說。」

拉著三爺出來上車。

外邊鄒、李二人就不敢去攔他了,派人跟著,後面打聽,二人回到局子等信不表。

且說廣太跟他大哥到了家,下車進裡邊,三爺明知故問說:「老太太在哪裡哪?我給他老人家磕頭去。」

說著,到了上房。

大一奶一奶一一見,先說:「三兄弟來了,好哇!你自哪裡來呀?」

三爺正要問話,只見大一奶一奶一說:「屋裡來吧。」

使喚人一大家俱來給三爺行禮、倒茶。

廣太不見他大哥廣聚進來,三爺心中甚是疑惑。

正思量之際,聽得外邊門上人進來說:「三爺,外邊有人在門外等著你老人家說話哪。」

三爺方才到了外邊一瞧,見是四個公差,手拿著鐵鏈,說:「你就是張廣太?你哥哥把你給告下來啦,我們老爺派我們來傳你過堂去。」

說著,把鎖子一扔,把三爺鎖上了,拉著望前就走。

到了巡檢司,衙門裡頭早坐了堂了,見他大哥廣聚把頭自己也拍破了。

這位老爺是吏員出身,姓牛,名必,字受川,是一愛一財如命的極惡的小人,原與廣聚有舊一交一。

今天張廣聚自己打算要把他兄弟給治死,故此自己先把頭拍破了,到巡檢司署喊控,老爺派人傳到廣太。

牛必坐在堂上等著,見四個公差前來,帶著張三爺到了公堂之上,他坐在那裡發威說:「你這個無禮的一奴一才,見了本司,因何不跪?不但你目無長兄,而且你膽敢目無本司,咆哮公堂!」吩咐左右:「拉下去,給我重責四十板子再問!」張三爺一聽,說:「你且慢著!我身犯何罪?你不可這樣無故作威害人!」正問之際,只見門外有李貴、鄒忠在那衙門門首大罵說:「張廣聚,你真是骨肉無情!來吧,咱們爺倆算算帳!」巡檢司一瞧,吩咐:「給我拿人!先給我打這張廣太!」

只聽得人聲一片,自外邊進來五騎馬,頭前有一個人,年約二十以外,身穿一件藍綢長衫,青緞薄底快靴,手托著個大包袱,上邊有帽盒一個,到了廣太跟前請安,說:「請大人上馬。」

那邊巡檢司一楞,說:「這是何人?」

姜玉說:「是奉旨回家張三大人!」唬的巡檢司渾身直戰,說:「我不知道是大人。」

連忙跪倒,過來行禮,說:「卑職不知是大人。」

吩咐左右撤去鐵鏈,殷懃奉勸三爺,少生嗔怪。

旁邊嚇壞了張廣聚,撚手捻腳的溜去。

衙門巡檢吩咐:「看淨面水來!內書房請大人更換衣襟。」

三爺說:「我打攪貴司了,休要見怪。

你我都是有緣之人。」

張三大人換好衣服,淨面喫茶,吩咐外面伺候。

巡檢說了好些個好話。

張三爺告辭,出了巡檢司衙門,牛大老爺送到外邊。

張三大人騎上馬,帶著四五個跟人,出了衙門,要上背後街給老母請安,然後再找大哥張廣聚算帳。

方才走著,瞧看之人不少。

先前在糧店見與他大哥廣聚打架,一個個的說:「這樣不要強的東西,由自幼兒我就瞧他不成器,到如今還是不成器!」這又瞧見三爺戴花翎三品頂戴,身穿官服,四五個跟人,一個個的甚是威風,便又換過嘴來說:「我當初瞧著他是一個好人,必要作官,由自幼兒就不俗。

如今作了官了,我知道必要成名的!」這就是人嘴兩片皮,由著他說,大漢非一奸一則傻,矮人心內三把刀,怎麼說怎麼有理。

閒言少敘。

廣太到了背後街自家門首,下馬進裡邊,見老太太磕頭行禮,然後給二嫂子施禮。

老太太哭了會子,說了半天別後的事情。

外邊他大一嫂子周氏進來,說:「三弟,你過來,今日個當著老太太,你哥哥所做的事,我從中勸他不聽。

就是老太太這裡,我也時常來送些錢來,無奈我能有多少錢呢!你哥哥我就不能說他了,他在外邊也不敢進來,叫我來說人情。

我料想賢弟不能不賞給我一個臉兒。」

說著,給老太太行禮。

老太太張母是一個好人,心地慈善,連忙說:「兒媳起來,把廣聚叫來,我瞧瞧他。」

只聽外邊大惡賊張廣聚說:「母親,孩兒原有心把你老人家早就接回去,不想如今我三弟來得巧,什麼話也不必說,總是我的不好。

賢弟,大哥錯了!」說著行禮,請老太太上車回家去。

老太太不去,夫妻跪著求了多時,連廣太瞧著大賢人當初救命之恩,早過意不去啦,叫二哥請老太太先到外邊上車,叫下人回來搬家。

又派姜玉把自己車輛、箱子俱皆搬取到家,然後又忙了一天。

次日拜街坊,是河西務大小人家、買賣鋪戶全拜。

拜到李貴門首,裡邊這李大爺正同鄒爺在書房喫茶,告訴那使喚老一媽一說:「如有張廣太來拜,就說我沒在家。」

正說哪,外邊有叫門之一聲。

老一媽一忙出去開門,見張三爺衣冠齊整,帶著跟班的,三爺說:「我來給我大哥請安來了。

你進去就說張廣太來拜!」老一媽一是鄉下人,不會說話,也說:「張三大人,我們大爺說啦,『沒在家』。」

三爺一聽,也笑咧。

那個老一媽一自知說錯了,也就不言語了。

廣太一想:「必是那天我沒告訴他實話,他惱了吧。

我與大哥孩童在一處,知己之一交一,我硬進去也無妨。」

想罷,邁步望裡走,帶著跟班之人,來到了內宅書房。

老一媽一說:「大爺,張三大人他一定要進來了。」

李貴說:「他已然作了官,還認得哥哥作什麼哪?」

廣太過去請了安,說:「大哥別記恨我。」

又給二哥鄒忠行禮,三人落座,談別後得功名之事。

廣太請二位幫辦喜事,回家擇日,行茶過禮,搬娶過門。

洞房花燭之期,來了那丹珠、倭侯爺、哈四太太、都中眾親友。

焉想到美中不足,洞房花燭鬧出一場是非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