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三十三回:詩曰:三尺清泉萬卷書,上天生我既何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三十三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三十三回

小豪傑賣身葬母 大英雄訪弟賣刀

詩曰:三尺清泉萬卷書,上天生我既何如。

不能定國安天下,愧死男兒大丈夫。

三爺一聽那邊兩個人說這個一江一湖黑話,別人不懂,三爺一聽,就知道了。

他說的「合字」,是他們自己人;「並肩字」,是自己哥們;「招路」,是眼;「把啊」,是瞧瞧;「龍宮道」,是河;「赤字的漂遙兒」,是官船;「渾天汪攢」,是夜裡三更天;「腦兒塞拈青字」,是他們的頭兒前來明搶;「急付流兒撒活」,是跑了。

張三爺想:「了不得了!大概必是賊人看見我們大人的官船載的甚重,也有此一說,前來必是要生財。

我何不趁此施展施我的本領,如要是能勝賊人,我必要大顯名頭;要是不能贏賊,我也自有主意,自此永不說會把勢。」

想罷,回到船內,管船之人預備著晚酒飯,三爺甚是煩悶,無奈喝了幾盅酒,大家安歇。

三爺換好了衣服,自己在船上悶坐,等候賊人前來。

唬的船上的夥計也不敢言語,也不敢睡覺,無可如何,在那裡坐著,暗中觀瞧。

天有三鼓時分,只見西邊來了一隻小船兒,頭裡掛著一個紅燈籠,裡面坐著有二十多個人。

為首的當中那個,藍面透青,年有三十多歲,手抱金背刀,甚是威風。

旁邊那些個小一毛一賊,就不足論了。

只見有一個賊人說:「我先去那邊探探路,然後再說。」

躥出一個人來,直撲大人那隻船去了。

廣太也就先從船後出來,望大人的船上,照著賊人就是一避血桷。

只聽「噗咚」一聲,賊人翻身栽倒於船板之上。

廣太過去就是一刀,也就把他殺了。

眾賊齊聲吶喊,又過來一個,也被廣太擒住殺了。

為首的出來,手執金背刀,說:「好個小輩,敢這樣無禮,我來拿你!」一個箭步躥出來,直奔大人的這個船上而來。

三爺掄刀就剁,二人殺在一處。

戰了有一個多時辰,廣太一避血桷,把賊人打倒,說:「小子,你是自來送死了!」掄刀把為首之賊殺死了。

那邊的那些個賊一見,齊說:「不好!遇見了英雄了。」

問廣太姓什麼,三爺說:「弓長萬,汪點。」

那邊的賊人就知是姓張,行三了,說:「你把死人的一屍一身給我們吧,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必有人去找你去!今天算我們輸了。」

三爺把他們的死一屍一也就給他扔過去了。

此時無奈,眾賊人撤回船,散去了。

三爺回到自己船內,一見那邊本船上夥計站在那裡,還未睡覺,見三爺進來,說:「好的!我的老爺子,真有你的!把他們那些個賊人都追跑了。

三爺說:「明天如有人問,不准與人說。

如要走漏消息,我是要了你們的命!」大家都說:「不敢給你老人家走漏了消息。」

說罷,大家安歇睡覺。

次日天明起來,大人是因昨夜晚晌已聽見,起來把眾人喚到面前,問昨夜之事。

大家齊說:「不知。」

按花名冊一點名,惟不見了廣太,叫人把三爺叫來,說:「昨夜晚上是你把賊人殺退的?」

三爺說:「不知。」

哈公一細看他那裡的情形,把哈喜叫過來,附耳說如此如此。

哈喜去不多時,拿了一口刀來,避血桷一把,夜行衣包,放在大人跟前。

廣大一瞧,都是自己的對象,說:「不好了,他們把我的東西對像給偷了來啦。」

大人說:「方纔我暗中去叫人把你的物件拿來,你就不必狐疑。

你是怎麼會事?」

張三爺無奈,把自己家中之事又細說了一遍,把在天津學藝與昨夜殺賊之事都說明了。

大人說:「你何不早說?我一家人都算是你救的,何必不露你本來面目。」

連忙把少爺那丹珠叫過來,說:「你過去謝謝你三哥!」只見少大爺年約二十以內年歲,白臉膛,長眉大眼,儒儒雅雅,過來給廣太請安,說:「三哥,小弟給你請安了。」

三爺連忙答禮相還。

二人親一熱了一回,甚是投緣,三爺與那大爺結為昆仲弟兄了。

帶著三爺,到那邊船上,見見太太,望姨一奶一奶一叩頭行禮。

老太太賞了四樣活計、四樣玉器;還有姨一奶一奶一給了幾樣物件,甚是親一熱。

三爺感恩不盡,回到船上,眾管家齊以三爺稱之。

大人甚是一愛一喜,向廣太說:「你跟我去到任上,等我任滿之後,我給你大小捐一員武職的功名,好叫你榮耀歸家,也對得起你等眾村鄰。」

廣太心中甚喜,說:「若能那樣,我雖死在九泉之下,也感念大人的好處!」

次日開船,非止一日,到了上海,接了任,派的哈喜總管稅務,張廣太幫辦。

到任有半年,大人時常喚廣太進裡面去,談談唱唱。

太太、姨一奶一奶一俱皆喜歡他。

大人待他甚好,叫那大爺與他練練拳腳,刀槍。

廣太倒願意教那丹珠,無奈他不甚一愛一習一練。

二人也時常出去,在外邊逛逛,如遇見窮苦之人,自己也不露名,常常周濟。

廣太在上海一年有餘,人人都知衙門有一個張三爺。

這一日,他二人在十字街,見有一夥人圍繞著,不知裡邊有何緣故。

二人分開眾人,進去一瞧,見是一個小孩子在那裡拍石頭要錢。

有一個人拿了一塊石頭,說:「狗兒,你把這一塊石頭如能拍碎,我給你一百錢。」

那個小孩年在十四五歲,身軀不高,細眉大眼,黃臉膛,蛤蟆嘴,油綠脖頸;身穿一身破爛衣服,用手一拍,那石塊碎了。

三爺甚是感佩,說:「我拿一塊石頭,如你能拍碎,我必要多給你錢。」

那個小孩子翻二目瞧三爺,眾人說:「狗兒,該你發財了。

你瞧瞧這是上海道衙的張三爺。」

哪個小孩子用手照著那塊小石頭上一拍,只聽得一聲響,石頭已碎了。

那大爺說:「這個小孩,你別瞧他長的醜陋,甚有力氣。

來吧,我先叫他跟咱們走吧!」三爺說:「你跟我們走吧。」

帶著他到了衙門東小院書房之內,說:「你姓什麼?你是哪裡的人?」

那個小孩兒說:「我姓姜,就是這裡的人,名玉,小名兒叫狗兒。

家中有老母,我別無一業,就在街上拍這個石頭為生。

得了錢,養活我的母親,這是我的實話。」

三爺說:「你會什麼武藝?」

姜玉說:「我會吃、會喝、會拉、會撒、會睡,這五樣大能耐。」

那大爺說:「給他五千錢,叫他去吧,何必問他。」

旁邊有一個家人給了他五千錢,那個小孩子也就去了。

二人說了會話,吃完了晚飯。

過了十數余天,這一日,有門上人來稟說:「那天的那個小孩子來了,在門上說:『有大事要見三爺。

』」廣太說:「叫他進來。

有什麼話,叫他來說。」

少時,外面那個小孩子進來,給三爺叩頭,說:「我母親死了,我來求你老人家周濟我。

我這裡有一個字兒。」

說著,一伸手在腰內拿出來,遞給三爺,一瞧,上寫的是自賣自身的字兒:立字人姜玉,年十五歲,因生母病故,一貧如洗,不能安葬,情願賣身葬母,永遠為一奴一。

空口無憑,立字存證。

康熙 年 月 日姜玉親筆張廣太看罷,說:「你也不必如此。

我給你二十兩銀子,你暫拿了這字兒去,我也不留它,你拿了去就是了。」

姜玉磕了一個頭,說:「我走啦。」

拿著銀子,竟自去了。

過了幾天,姜玉來找三爺,說:「我也沒有別的,我在這裡伺候你老人家幾天,就算是我報答恩公了。」

三爺說:「別叫我三爺,你叫我三叔就是了。」

自此,姜玉就伺候三爺。

過了有一個月之久,這一天,那大爺與廣太在一處練拳腳,姜太在一旁瞧著只笑。

三爺說:「你這孩子笑什麼?你說說,我聽聽。」

姜玉說:「三叔與那大爺所練的,都是平常的玩藝,贏的了力奔,贏不了行家。」

三爺說:「你會練嗎?」

姜玉說:「會練。」

練了一趟,拳腳一精一通。

三爺說:「你為什麼不早說你會把勢?你跟何人所學?姜玉說:「我跟的是我舅舅鑽雲神猴朱天飛所練。」

廣太說:「明天我給你買一口刀。」

自此,天天尋訪好刀。

這一天清早起來,三爺帶著姜玉出離了衙門,來到十字街,見圍著不少的人。

三爺帶姜玉進去一瞧,見裡面有一個人:身高九尺,面如白紙,喪門眉,弔客眼,耷一拉嘴唇;身穿白綿綢汗褂,青洋縐中衣,薄底快靴;手中拿著一把金背刀,在那裡說:「賣刀,什麼人要買,自管說話。」

三爺過去要買這把刀,惹出一場是非來。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