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四十五回:詩曰:大一江一東去日西流,百感茫茫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四十五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四十五回

張副將升任蘇州協 顧煥章奉旨查黃河

詩曰:大一江一東去日西流,百感茫茫不可收。

萬里一身長作客,五年三渡此登樓。

凌空便去誰如鶴,小立玄飛我似鷗。

碌碌恐防仙子笑,題詩焉敢姓名留。

張廣太方要騎馬上大橋,只見對面來了一人,把馬抓住,說:「張廣太,你可來了?我今天與你算算帳,你好好的把我銀子還我,萬事皆休!」張廣太一瞧,並不認識他是何人,只見那個人年約三十有餘,紫面目,身穿紫花布褲褂,紫花布襪子,青布鞋;一臉橫肉,二目圓睜,舉刀就剁。

旁邊過來一個人,也有二十多歲,穿著一身藍布褲褂,白襪青鞋,青須須臉膛兒,先把那人的膀臂抓住,說:「劉六,你別訛人哪,我來與你說理!」奪過那個姓劉的刀來,照著劉六就是一刀,砍倒在地。

劉六直嚷說:「好哇!張廣太,你砍了我啦!」張三大人與一胡一忠孝齊說道:「我們都沒有下馬,又怎麼拿刀砍人?」

那個砍人的說:「張廣太,你就不必走啦,你把人砍了,你還走嗎?我姓朱,排行在五,我給你們勸架,你等不知自一愛一!」說著,把那把刀扔在就地。

過來了本地面官人,把四個人圍住,說:「你們打官司吧!」帶著四個人,到了官廳。

一胡一忠孝常出入齊化門,認得本處該班陳老爺,說:「把這兩個人一交一送提督衙門,都有我們哪。

奉托兄台偏勞!」陳老爺說:「一胡一老爺,那位是誰?」

一胡一爺說:「我的妹夫,兵定畫石嶺、暢春園引見、副將張三大人。

我們一同入都有事,再未想遇見這兩個訛詐之人,自行砍傷,攔路行兇。

煩兄長把他一交一提督衙門。

我二人先進城,到史家一胡一衕哈宅,明天我們到衙門去就是。」

說罷,二人告辭進城了。

到了哈四大人住宅,門上通稟進去。

大人命那大爺出來請進去,到了書房廣太先道了謝,請了安,又給一胡一爺引見,然後與大人把家中上白狗墳與方纔的齊化門外之事細說一遍。

哈大人說:「我給你一封信,派人送去,一交一九門提督陶明陶大人那裡,明天你去投案,到那裡自有照應。」

先吩咐擺上酒,大家喝了些酒,安歇睡覺。

次日天明,大人上了衙門了,那大爺陪著用完了早飯。

廣太問那大爺,說:「昨天信給送了去沒有?」

那大爺說:「送了去啦。」

三爺說:「我要去到衙門去。」

就是一胡一忠孝跟著,出門雇了一輛車,到了衙門裡邊,正遇見昨天河一陽一汛的差人,說:「二位老爺來了,裡邊眾位老爺正坐堂,請二位到裡邊去。」

張三爺與一胡一爺齊到了堂上,給問官請了安,往旁邊一站。

把兩個賊人朱五、劉六帶上來一問,劉六說:「眾位老爺,你們不必細問。

我被張廣太欠債不歸,反行用刀把我剁了。

朱五在那邊勸架為憑。」

又問張廣太:「是所因何故」一胡一忠孝與張廣太二人,又把昨天在齊化門外所遇的實話說了一遍。

眾位問官把兩個賊人拉下去,動刑勘問。

叫廣太與一胡一爺二人先回去,問明知道在哈四大人那裡住,眾問官回明瞭提督陶大人。

陶明接了哈公的書信,又見眾問官回稟,兩個賊人並無承招訛詐作傷之事。

陶大人遞了一個折子,奏一交一刑部,大概是土匪惡棍攔路訛詐,自行作傷。

康熙聖主覽奏,龍顏大怒,說:「真有這等樣事!」傳旨意:把張廣太與一胡一忠孝一交一刑部,嚴刑審問私通天地會之事。

旨意一下,眾文武不知所因何故,一個個有與張廣太有一交一情的,俱皆擔心害怕:把張、一胡一二人傳一交一刑部,這是為什麼哪 ?

只因昨夜晚上,聖駕由長壽宮回寢宮,行至半路,輦前一片火光,聖主傳旨住輦,一瞧地下落了紙灰,皆成字樣。

頭一句:大清國王,仁明皇帝,可以為君,不虧群黎天地大亂,盜賊起,廣太歸降,詐降之計。

後邊有一行小字,上寫「張廣太昨無入都,聚會賊人,要起叛逆之心」。

聖主看罷回宮,用筆記上此事,半信半疑,想:「張廣太已回家,大概此事多有奇怪。」

聖主次日一見這折子,上有張廣太與一胡一忠孝入都之事,龍心大怒,下旨意,將他二人一交一刑部審問私通天地會賊之事。

這旨意一下,唬的哈四大人不知所因何故,連忙給河西務廣太家中捎去一封信。

姜玉上來先給哈大人請安,問了一回張三爺的事。

大人不知細情,然後去見倭侯爺,把這一段事細說一番。

侯爺說:「姜玉,我給你三叔托了人情,到了刑部,大概不要緊。

我要改扮行裝,穿道服,帶百寶囊。」

叫張榮、李昌二人過來,吩咐如此如此。

二人點頭去了。

又叫姜玉在這府中等候,叫人給他預備飯。

次日,倭侯爺改扮出離了侯府,一直奔廣渠門外,順大路到了於家圍西村頭,路北有一個小店兒,倭侯爺進去,是北房三間,上房裡邊有一個大土炕,柴鍋內煮著小雞兒,香氣噴鼻。

有一個老頭兒,年約五十多歲,身穿月白布汗褂,藍布中衣,白布襪子,青鞋;黃淡淡的臉膛兒,黃眉一毛一,圓眼,微有幾根黃一胡一子,一見侯爺顧煥章進來,說道:「爺,你來了嗎?天早哪,住店嗎?」

侯爺說:「我來歇歇。

今天在這村莊內化緣,晚半天住在你這裡就是。」

說著,坐在炕上,問:「掌櫃的貴姓?」

那個人說:「我姓劉,行五。

你歇歇,不必在村莊化緣,怕沒有人施捨。」

侯爺說:「那是小事,我歇歇就是。」

自己躺在炕上,說:「吾先睡一覺就是了。」

方才要合眼,不多時,只聽得外邊進來了一個人,說:「劉五哥,雞肉熟了沒有?」

小店掌櫃的說:「熟了,你來喝酒吧。」

那個人說:「我才聽見人說,六哥的傷倒好了些,這場官司倒打好了,咱們四莊主大概也有個人情。」

劉五說:「你少說話就結啦,何必你多嘴多舌的,多管閒事!」說著,二人喝了幾盅酒。

倭侯爺起來說:「唔呀!好困哉,好困哉!掌櫃的,我要走了,晚上見吧。」

劉五說:「道爺走哇?」

倭侯爺出了店門,一直的往東走,到了街當中一瞧,路北裡有一個大門,外邊左右有兩塊上馬石,裡邊有兩條大板凳,上邊坐著六七個彪形大漢,在那裡說閒話兒。

倭侯爺一聽,必是於莊主的住宅,他站在那裡,口中說:「吾乃梅花山梅花嶺梅花道人,正在洞中打坐,心血來一潮,掐指一算,知道有紫微星君真龍天子降世,落在這裡。

要有真龍天子,我這寶劍不動,自己出匣。」

聽:「嘩啷」一響,寶劍出匣有一寸。

倭侯爺他又照樣說了一遍,然後說:「吾善觀氣色,能知過去未來之事,能指迷人歸正路。

來,來,那個過來,我送給你們一相。」

自那邊來了一個人,年約二十多歲,像個跟官的樣式,說:「求先生給我瞧瞧吧。」

倭侯爺一瞧,說:「你臉上氣色不好,有人命牽連。

你快去奔正東,不到三里之遙,有一座樹林,必有機緣相遇。」

那個人說:「我有一個朋友,姓李,名昌,我叫他去上通州緞店裡給我去取銀子去了,五天也不見回來。

他家望我要人,說我把他們的人給害了。

我到通州一天也沒找著,我今日回來,到這裡遇見道爺。

來吧,求你老人家給我瞧瞧就是。」

煥章說:「我告訴你,望東樹林內去找去就是,越快越好!」那個人去了多時,門裡邊的家人一瞧,都過來了,圍著瞧熱鬧了。

倭侯爺又給別人送了幾句,只見先前那個人同著一個少年人回來了,說道:「你真是神仙!我這個朋友方才上吊來的,他在通州把我的錢輸了,也不敢回來見我,他要尋死,多蒙道爺指引。

來吧,我送給你幾兩銀。」

說罷,拿出五兩銀子,一交一給倭侯爺,二人揚長而去。

侯爺故意說:「吾不要銀子,吾不要銀子!」正說之際,只聽裡邊說:「好哇!哪裡來的妖人,敢在我這裡妖言惑眾!」聲音洪亮,過來一把手抓住侯爺,拉著就走。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