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眼
卷五
千百年眼
文帝用賈生
孝文時,山東之國,齊七十二城,楚四十城,吳三十城。
三國之中,齊為尤大,悼惠王復子多而材。
呂氏之亂,哀王襄欲舉兵西向,則關中為之震恐,且有自帝之謀,其弟朱虛、東牟且將為內應。
幸諸呂已誅,文帝正位,而其謀遂寢。
然則帝即位之後,諸侯之勢疏而逼、地大而可忌者莫如齊為盛。
文帝豈不慮及此?故雖盡復呂後所奪齊地,而即割其二郡以王城一陽一、濟北。
逮濟北以構逆誅,文王絕世,則盡以齊地分王悼惠之六子,即賈誼所謂"各受其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天子無所利焉"者也。
及孝景時,吳、楚為逆,悼惠王之子孫所謂六王者皆預其謀,然俱以國小兵弱之故,齊與濟北雖豫密謀而終不敢發,膠東、膠西、濟南、淄川僅能出兵圍齊,及漢兵出,則各已潰散。
吳楚既無巨援,宜其速敗。
使齊地不早分,以一壯王全據七十二城之甲兵,與吳、楚合從西向,漢之憂未艾也。
孰謂誼言不見用,而文帝為無謀哉![按賈誼傅長沙,絳、灌之屬害之也。
史謂其以謫去,宜耳。
其為梁懷王太傅也,帝自以為不及故也。
王,文帝愛子,故以屬誼。
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不忍負帝委託之重,故哭泣而死。
後之覽者,徒執誼謫長沙一節為誼歎息,謂帝終不用生,誤矣。
]
《過秦論》出《丹書》
賈長沙《過秦論》末所云"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為宋儒所笑,不知其原出於《丹書》也,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可見讀書不多,未可輕議古人。
賈生厚德
漢文欲任賈誼,公卿、絳侯之屬皆害之。
其後人告絳侯反,系獄。
誼言待大臣無禮以諷之,而帝亦悟。
洛一陽一少年可謂有先民之遺風矣!
宣室不宜名齋殿
《淮南子》云:"桀囚於焦門,悔不殺湯於夏台;紂拘於宣室,悔不誅文王於羑里。
"果爾,則宣室乃系所也,漢不宜以名齋殿。
趙、蓋、韓、楊之冤不由廷尉
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為不冤。
若趙、蓋、韓、楊之死,謂之不冤可乎?不知漢公卿有罪未必悉下廷尉,自有詔獄,多丞相御史大夫治之,或下中二千石雜議。
廷尉所謂平者,非必皆寬縱之謂,剛不葉、柔不茹者,平也。
以趙、蓋、韓、楊之死歸罪張子者,亦浪說耳。
李廣無長者風
李將軍廣,閒居霸陵,每日遊獵飲酒,必夜乃歸。
霸亭吏呵之,從者日:"故李將軍。
"吏日:"今李將軍亦不得夜行,況故乎!"廣竟止宿亭下。
其年匈一奴一入塞,詔起李將軍出右北平。
廣請霸亭吏隨,次日殺之。
嗚呼!廣之不侯,微獨殺羌降者,而霸亭一事殊無長者之風,此後之所以多不振也。
[夏君憲日:快仇報怨,武弁常態也。
且霸亭吏亦自可殺,炎涼小人,何足以累長者!]
文帝不能用李廣
漢文帝見李廣日:"惜廣不逢時,令當高祖世,萬戶侯豈足道哉!"帝蓋識廣才矣,自以其時海內乂安,不事兵革,廣之才無所用之耳。
末年匈一奴一入上郡、雲中,烽火通於甘泉、長安,遣將軍令免屯飛狐,蘇意屯句注,張武屯北地,周亞夫次細柳,劉禮次霸上,徐厲次棘門,以備一胡一 。
史稱其選用材勇,亦為勤至,而不及廣。
上之自勞軍也,亞夫則真將軍,而霸上、棘門兒戲爾,是時廣不知何在?以廣為之,其不賢於劉禮、徐厲輩耶?令免,蘇意、張武固亦不聞立功於景、武之世者也。
文帝復行族誅之法
漢初時雖約法三章,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
高後元年,既除之矣,其後孝文與平、勃熟計,盡除收帑相坐律令,非甚盛德哉!乃新垣平謀為逆,復行三族之誅。
故班史日:"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猶有過刑。
"蓋指此也。
自是族誅之法,景、武每輕用之。
袁盎陷晁錯,但雲"方今計獨有斬晁錯耳",而景帝使丞相以下劾奏,遂至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
主父偃陷齊王於死,武帝欲勿誅,公孫丞相爭之,遂族偃。
郭解客殺人,吏奏解無罪,公孫議族解。
則皆文帝族新垣平啟之也。
史謂孝文時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若新垣平一事,其不免為盛德之累乎?
短喪不自文帝
後之儒者,皆以為短喪自孝文遺詔始,以為深譏。
考之三年之喪,自春秋、戰國以來未有能行者矣。
子張問日:"《書》云「高宗諒闇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日:"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蓋時君未有行三年喪者,故子張疑而問之,夫子答以古禮皆然,蓋亦歎今人之不能行也。
滕文公問喪禮於孟子,欲行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日:"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
"魯最為秉禮之國,夫子稱其一變可以至道,而尚不能行此,則他國可知。
漢初禮文,大率皆承秦舊。
秦,無禮義者也,其喪禮固無可考,然杜預言秦燔書籍,率意而行,亢上抑下。
漢祖草創,因而不草,乃至率天下皆終重服,旦夕哀臨,經罹寒暑,禁塞嫁娶飲酒食肉,制不稱情。
是以孝文遺詔,斂畢便葬,釋其重服,而為大功、小功、纖,釋其久臨,而為三十六日。
詔語忠厚懇惻,與異時振貸勸課等詔,皆仁人之言,豈可訾也?帝之詔固不為嗣君而設,而景帝之短喪亦初不緣遺詔也。
蓋古者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雖通喪必以三年,然亦以葬後為即吉之漸。
滕文公五月居廬,未有命戒,蓋孟子雖誨以三年之喪,而文公僅能於五月未葬之前守諒一陰一之制耳。
然亦當時所無也。
至秦始皇以七月崩於沙丘,九月葬;漢高祖崩凡二十三日而葬,葬之一日而惠帝即位;文帝崩凡七日而葬,葬之三日而景帝即位。
蓋景帝之所遵者,惠帝之法,惠帝之所遵者,春秋以來至亡秦之法耳,豈孝文遺詔為之乎?
七國緩削則不反
漢景初年,七國後強,晁錯之議曰:"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愚則日:亟削則必反,緩削則可以不反。
濞以壯年受封,至是垂老矣,寬之數年,濞之木拱,則首難無人。
七國雖強,皆可以勢恐之也。
錯不忍數年乏緩暇,欲急其攻,而躑躅為之,身殞國危,取笑天下。
俚語日;"貪走者蹶,貪食者噎。
"其錯之謂耶?
袁盎倖免
漢殺錯餌七國以求罷兵,卑亦甚矣。
盎欲快私仇,不顧國體,小人情態,迄今有餘恨也。
後說不售當誅,獲倖免者,帝失刑也。
而竟死於刺客,孰謂天道無知哉?
亞夫之死以忌
史稱漢景帝欲侯後兄王信,周亞夫爭之,帝默然而阻。
匈一奴一降者五人,帝亦欲侯也,亞夫曰:"彼背其主而侯之,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上日:"丞相議不可用。
"悉封降者五人為侯。
卒以此致禍。
不知帝殺亞夫,竟不在是。
帝春秋高,太子幼,而亞夫負震主之感,挾不賞之功,亞夫不死,帝不瞑目也。
故曰"鞅鞅非少主臣。
"帝本心於茲露矣。
漢興以來,獨勃父子俱有安社稷之功。
勃幾死而不死,亞夫竟死之,"走狗良弓"之喻所從來矣。
竇太后專制
漢母后豫政臨朝,不必少主,雖長君亦然。
竇太后好黃老,惡儒士,儒士多不得進。
趙綰、王臧欲助上興制度,則發其奸利寢之。
竇嬰,兄子也,惡之則除門籍,喜之則為相。
又灌夫罵坐則不食,論棄市。
愛梁孝王,則誦言請立為嗣,不顧太宗之重。
韓嫣,帝所貴也,太后欲殺之,則帝不能救。
可謂司晨預事矣!
武帝紀元
自武帝立年號以紀元,改秦政而用夏,吾知千萬世而下,湯、武復興不能易也。
何者?漢非用夏也,蓋用古歷也。
殷、周未有改元之法,此子丑之所由建。
武帝易之而為年號,以明歷數之歸己,以示天下之從違。
雖易代之法,不過如此,又必復建子建丑以為贅乎?此新莽、曹魏、唐肅宗所以隨改而隨廢也。
吁!孰謂武帝之智,猶有殷、周之所不逮者哉!
武帝封建多不克終
漢之封建,其予之甚艱,而奪之每亟。
至孝武之時,侯者雖眾,率至不旋踵而褫爵奪地。
方其外事四夷,則上遵高帝非功不侯之制。
於是以有功侯者七十五人。
然終帝之世,失侯者已六十八人。
其能保者七人而已。
及其外削諸侯,則采賈誼各受其祖之分地之說,於是以王子侯者一百七十五人。
然終帝之世,失侯者已一百十三人,其能保者五十七人而已。
外戚恩澤侯者九人.然終帝之世失侯者已六人,其能保者三人而已。
功臣外戚恩澤之失侯也,諉曰予奪自找;王子之失侯,則是姑假推恩之名以析之,而苛立黜爵之罰以奪之。
吁,亦太刻矣!
太常卿用侯
漢自武帝以後,唯太常一卿必以見侯居之。
而職典宗廟園陵,動輒得咎,由元狩以降,以罪廢斥者二十人。
意武帝一陰一欲損侯國,故使居是官以困之爾。
表中所載酇侯蕭壽成坐犧牲瘦,蓼侯孔臧坐衣冠道橋壞,大略自酇侯至牧丘十四侯,皆以小故奪國,此亦鋤擊之術也。
漢和親與宋歲幣等
自古邊防莫強於漢,乃和親一事,至以天於之尊與匈一奴一約為兄弟,帝女之號與一胡一 媼並御,烝母報子,從其污俗,而漢之君臣皆莫之恥,此其辱與趙宋之歲幣寧有差別乎!顧漢武能雪平城之恥,其後雖以哀、平柔懦,猶能令呼韓起顙;朱真不能報澶淵之討,遂至微、欽北狩,其後竟折而入於夷,則其得失大可睹矣!腐儒小生,猶以窮黷為漢武罪,此李卓老所謂滅卻一隻眼睛也。
其可其可!
申公不知止
竇嬰、田蚡,俱好儒雅,推轂趙綰、王臧,迎魯申公,欲設明堂,令列侯就國;除關,以禮為服制,欲以興太平。
會太后不悅,綰、臧下吏。
嬰、蚡所為,其名亦善矣,然嬰既沾沾自喜,蚡又專為利,太平豈可以文致力成哉!申公始不能用穆生言,為楚人所辱,亦可以少懲矣,晚乃為嬰、蚡起,又可一笑。
"鳳凰翔於千仞,烏鳶彈射不去",誠非虛語也。
司馬安拙宦
司馬安四至九卿,當時以為善宦。
以今觀之,則謂之拙宦可也。
彼汩喪廉恥、廣為道徑者,不數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
卜式不一習一 文章
漢方事匈一奴一,而卜式願輸助邊;方事南越,而式願父子俱死。
天下方爭匿財,而式尤欲就助公家之費。
凡式之所樂為者,皆眾人之所難為,而武帝之所欲為者,式輒揣其意而逆為之,故天下因式獲罪者十室而九。
而式之褒一寵一 眷遇,自以為有用於天下。
乃武帝當封禪,而式獨以不一習一 文章見棄,式乎何不先眾人而為之乎!
田千秋之賢
漢武帝征和二年,大鴻臚田千秋日:"方士言神仙者甚眾,而無顯功,請皆罷遣之。
"上日:"大鴻臚言是也。
"後對群臣云:"天下豈有神仙,盡妖妄耳。
"實千秋啟之也。
嗚呼!千秋能申戾太子之冤,而罷方士之妄,亦賢矣,世猶以一言取相少之,何其不恕耶!雖然,戾太子冤狀發之者,壺關三老也,武帝酬賞不及,而千秋乃繼踵取卿相,亦所遇之幸耳。
漢武憐才
自古文章於人主未必遇,遇者政不必佳耳。
獨司馬相如於漢武帝奏《子虛賦》,不謂其令人主歎曰:"朕獨不得此人同時哉!"奏《大人賦》則大悅,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間。
既死,索其遺篇,得《封禪書》,覽而異之。
此千古君臣相遇,令傅粉大家讀之,且不能句矣。
下此則隋煬恨"空梁"於道衡,梁武絀征事於孝標,李朱崖至屏白香山詩不見,曰"見便當愛之",僧虔拙筆,明達累辭。
於乎忌矣!後世覓一解忌人了不可得!
司馬相如《美人賦》
居常讀司馬相如《美人賦》,至"弱骨豐肌,時來親臣。
臣之氣服於內,心正於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則奮袂呼:長卿長卿!據爾所言,魯男子不啻也,其在卓氏,前邪後邪?可發一笑。
[夏君憲日;想當時美人不逮卓氏遠矣,卓非獨以色幸也。
李卓老論之詳矣。
]
視草之義
古人稱視草者,謂視天子所草也。
古者詔令多天子自為之,特令詞臣立於其側,以視所草何如耳。
故漢武帝詔淮南王,令司馬相如視草,非令相如代筆也。
今典制誥者,皆代天子筆,非視草之義而稱視草,不亦謬乎!
董仲舒忠、質、文之說甚謬
漢儒謂三代所尚之政不同,蓋自仲舒倡之也。
然求之《詩》、《書》、《易》、《春秋》之經,驗之孔、孟之言,別無是說也。
春秋之時,周衰甚矣,夫子乃日:"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何漢儒厭周文之弊,而夫子反從之?何夫子不患小人之僿,而漢儒乃孜孜言之?嗚呼陋哉,漢儒之見也!斯人禽一獸 草木如也,聖人有憂之,乃為之綱紀法度、典章禮樂以維持之,故謂之文。
文也者,所以使萬物各有條理而不相瀆亂也。
是以《書》稱堯為"文思",舜為"文明',禹為"文命"。
夫子於堯,亦曰"煥乎其有文章",謂至此而後變樸而為文物,大中之道始見也。
由堯舜至於三代,天下日向於文,蓋民之巧偽日滋,先王防閒之制俱密,而文日以盛。
故夏、商之文,比堯舜為有間,周之文,比夏商為尤盛。
上古捭豚燔黍、君民並耕之俗,至堯舜而始革。
堯、禹茅茨土階、卑宮土牆之制,至周人而始變。
是以孔子以周視二代,獨鬱鬱也。
二代非不曰尚於文,而不若周之大備。
由後世觀之,謂之忠、謂之敬可也,若曰夏政尚忠、商政尚敬,則非矣。
夫文果離於忠與敬乎?忠與敬又可離於文乎?《記》日:"虞夏之文,不勝其質;商周之質,不勝其文。
"此言三代之文質,故有以相勝耳,非有所偏尚也。
觀周之治,文、武、成、康之世,上下輯睦,顧指如意,則文之振也。
穆、昭而下,王室日衰,下多離叛,則文之不振也。
是以序《詩》者以君臣上下動無禮文為幽王之亂,以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為厲王之亂。
使周衰斯文不廢,則冠婚享射之制存,而乖爭之俗不作矣;朝覲聘問之禮存,而倔強之國不聞矣,國家、宮室、車旅、衣服之有等,則憯擬之風不起矣;號令、賞罰、政令、紀律之既行,則統御之權不失矣,豈至於亂乎?所以聖人必欲從周者,以為救糾紛者,莫若用文之為先也,奈何反以三代各有尚,而周衰為文之弊耶?
太史公權衡
《史記刺客傳》序聶政事極其形容,殆自抒其憤激雲耳。
於《年表》則書"盜殺韓相俠累",蓋太史公之權衡審矣。
《田單傳》敘王蠋事,至以齊存亡系一布衣,孰謂史公之"退節義"乎?又如列孔子於世家,列老子於列傳,而且與申、韓相埒,亦曷嘗"先黃老而後六經"哉!然則後人之譏遷者,悉瞇語也。
史遷文章賓主
陳仁子日:漢初不知尊孟子,遷也以孟、荀同傳已為不倫,更以騶子、淳於髡等雜之,何卑孟耶?不知史法有牽連得書者,有借客形主者。
太史公歎孟子所如不合,而騶子、淳於髡之流棼棼焉尊禮於世,正以見碔砆輕售而璞玉不剖,汗血空良而駑馬競逐,其寄慨深矣。
仁子反見謂為卑盂,是不知文章之賓主故也。
太史公知己
趙汸日:史遷《平准書》,譏橫斂之臣也;《貨殖傳》,譏好貨之君也。
按漢武帝五十年間,因兵革而財用耗,因財用而刑法酷,迨至末年,平准之置,則海內蕭然,戶口減半,戕民之禍,於是為極。
遷備著始終相因之變,特以"平准"名書,而終之曰"烹弘羊,天乃雨"。
嗚呼旨哉!汸可謂太史公知己矣。
《史記》多為後人淆亂
太史公歿於武帝末年,而《賈誼傳》言賈嘉最好學,至孝昭時列為九卿;《相如傳》引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一;又《公孫弘傳》在平帝元始中詔賜弘子孫爵。
徐廣注謂後人寫此以續卷後,然則《史記》一書為後人所淆亂多矣。
[余又考《後漢楊終傳》云:肅宗時,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則今之《史記》非遷本書可知已,何怪其淆亂雜出也!]
史遷不解作賦
史遷載《子虛》、《上林》,以其文辭宏麗、為世所珍而已,非真能賞詠之也。
觀其推重賈生諸賦可知。
賈暢達用世之才耳,所為賦自是一家,太史公亦自有《士不遇賦》,絕不成文理。
千秋軼才,竟絀於彫蟲小技,人各有所能,不可強耶!
武帝遺命
自古帝王遺命多矣,要未有如漢武之奇者。
托國於素無名譽之人,期功效於數十年之後,若持左券,此豈尋常尺度所得窺耶?武帝更有一奇,不冠不見黯,雖以丞相、大將軍之貴不敢望也。
故使長孺不死,負斧之圖不在子孟也。
武帝神智
漢武帝冊封諸子,其策書皆帝親筆。
於燕王曰:"悉爾心,毋作怨,毋作棐德。
"燕王果以怨望,欲與上官桀、桑弘羊等謀殺霍光,廢帝而自立,事發.上官、桑氏俱族。
燕王自一殺,國除。
於廣陵王日:"大一江一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爾。
毋邇宵人。
"廣陵亦以近小人亡國。
如此神智,真不愧祖武矣。
蘇武娶一胡一 婦有見
蘇子卿娶一胡一 婦,卒蒙後世訾議。
私竊疑之。
《新安文獻志》載,宋建炎中有朱勣者,以校尉隨奉使行人在粘罕所,數日便求妻室。
粘罕喜,令於所虜內人中自擇。
勣擇一最陋者,人皆莫曉。
不半月.勣遂逃去,人始悟求妻以固粘罕使不疑,受其陋者.無顧戀也。
子卿之妻於一胡一 .得無朱勣之見耶?
霍光疏昌邑王之罪
觀昌邑王與張敞語,真清狂不慧者耳,烏能為惡?既廢則已矣,何至誅其從官二百餘人?意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一婬一亂故也。
二百人者方誅,號呼於市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此其有謀明矣。
特其事秘,史無緣得之,著此者亦欲後人微見其意也。
武王數紂之罪,孔子猶且疑之;光等數賀之惡,可盡信哉?
一交一 道之弊
今之論一交一 者,皆曰王、貢,蕭、朱。
若以此為第一義,夫彈冠結綬,時勢相依,正今士之弊。
而乃以為至一交一 ,傷哉!益以見世之無一交一 也。
西漢文章之陋
西漢自王褒以下,文字專事詞藻,不復簡古。
而谷永等書,雜引經傳,無復己見,於是古學益遠。
又文章好用事,自鄒一陽一始,而太史公雲"比物連類,有足多者",豈意其遂為方便法門耶?至於今日,則末流之濫觴矣。
漢用吏胥之效
漢有天下,平津侯、樂安侯輩皆號為儒宗,而卒無所表現。
至其卓絕俊偉、震耀四海者,類出於吏胥中,如趙廣漢,河間之郡吏也;尹翁歸,河東之獄吏也;張敞,太守之卒史也;王尊.涿郡之書佐也。
是皆雄俊明博,出可為將,入可為相。
然則何吏胥之多賢耶?夫吏胥之人。
少而一習一 法律,長而一習一 獄訟,老奸大豪,畏憚懾伏,吏之倩狀變化出入,無不諳究。
因而官之,則豪民猾吏之弊,表裡毫末,畢見於外,無所逃遁。
而又上之人擇之以才,遇之以禮,而其志復自知,得自奮於公卿,故終不肯自棄於惡,以賈罪戾,而敗其終身之利。
故當此時,士君子皆優為之,而其間自縱於大惡者,大約亦不過幾人。
而其尤賢者,乃至成功。
而後世顧以為雜流,此士大夫所以為恥而不肯為也。
趙充國屯田是計
趙充國屯田事,乃兵家計策。
不唯宣帝與漢庭諸公、先零、罕、開為所惑,班尉亦不識其幾。
漢用兵皆調發諸部國,千里行師,遇虜輒北。
今罕、開等羌亦烏合,充國知其不能久,故欲以計挫之。
但雲"兵難逾度,願至金城,圖上方略",又曰"明主可為忠言,兵當以全取勝。
及到彼,但欲為留屯計"。
凡與漢廷往復論難者,不過糧草多寡耳,機初不露也。
羌人見其設施出於所料之外,實不可久留,故輸款而退,趙亦奏凱而還。
在邊不過自冬徂夏,元不曾收得一粒谷,想亦不曾下種。
不然,五月谷將穗,那肯留以遺羌耶?學者不以時刻考之,每語屯田,必為稱首,可笑。
陳湯之功不當以矯制廢
陳湯之功,千古無兩,而議者以矯制罪之。
不知所惡夫賞矯制而開後患者,謂其功可以相踵而比肩者也。
一陰一山之北,凡幾單于,自漢擊匈一奴一以來,得單于者幾人?終漢之世,獨一陳湯得單于耳,其不可常徼幸而立功者如此。
誠使裂地而封湯,且著之令日:"有能矯制斬單于如陳湯者,無罪而封侯。
"吾意漢雖欲再賞一人焉,更數十年未有繼也。
如此則上足以尊明陳湯之有功,顯褒而不疑,而下不畏未來生事要功之論,計之善者也。
唯其為說不明,故阻功之徒,乘間而竊議,其後英雄志士所以息機於世變之會也。
二疏之去以許伯
蕭望之為元帝傅,與石顯為仇,卒為石顯所陷。
疏廣亦為元帝傅,與許伯為惡,而許伯莫能肆其毒。
蕭、疏事體一同而安危異者,去就之勢異也。
且元帝仁柔不斷,疏傅蓋熟察其為人,故一旦引知足之分,父子相攜而去之。
人徒知疏傅之去為高,而不知所以去者,蓋以此耳。
言災異不當著事應
孔子於《春秋》著災異不著事應者何?蓋旁引物情、曲指事類,不能一一皆合;偶有不然,人君將忽焉而不之懼,聖人於此自有深意也。
自劉向釋《洪範》,析天下災祥之變,而推之於金木水火土之域.乃以時事之吉凶而曲為之配,此之謂欺天之學。
況周得水德而有赤烏之祥.漢得火德而有黃龍之瑞,此理又何如耶?豈其晉厲公一視之遠,周單公一言之徐,而能關於五行之沴乎?如是則五行之繩人甚於三尺矣。
歆、向廢圖譜之學
河出圖,天地有自然之象;洛出書,天地有自然之理,二者不可偏廢也。
圖,經也;書,緯也。
一經一緯,相錯而成文,相須而成變化。
見書不見圖,如聞其聲不見其形;見圖不見書,如見其人不聞其語。
圖至約也,書至博也。
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
故學者為學,置圖於左,置書於右,索象於圖,考理於書,則人亦易為學,學亦易為功。
後之學者,離圖即書,尚辭務說。
故雖平日胸中有千章萬卷,及置之周行執事之間,則茫然不知所向。
秦人雖棄儒學,未嘗棄圖書,誠以為圖之具不可一日無也。
蕭何知取天下易、守天下難,故入鹹一陽一先取秦圖書。
一旦干戈既定,文物悉張,由是蕭何定律令而刑罰清,韓信申軍法而號令明,張蒼定章程而典故有倫,叔孫通制禮儀而名分有別。
夫高祖以馬上得天下,一時武伕役徒知《詩》《書》為何物?而此數公又非老師宿儒、博通古今者,非圖書有在、指掌可明見,則一代之典未易舉也。
況是時挾書之律未除,屋壁之藏不啟,所謂書者有幾?無非按圖之效也。
後世書籍既多,儒生接武,及乎議一典禮,有如聚訟,玩歲愒日,紛紛紜紜,縱有所獲,披一斛而得一粒,所得不償勞矣。
此其失,實自歆、向啟之。
漢初典籍無紀,劉氏創意,總括群書,分為《七略》,只收書不收圖。
《藝文》之目,遞相因襲,故天祿、蘭台、三館、四庫內外之藏,但聞有書而已。
蕭何之圖,自此委地。
後之人將慕劉、班之不暇,故圖消而書日盛。
唯任宏後兵書一類分為四種,有書五十三家,有圖四十三卷,載在《七略》,獨異於他。
宋、齊之間,群書失次,王儉於是作《七志》,以為之紀;六志收書,一志專收圖譜,謂之《圖譜志》。
不意末學而有此作也!且有專門之書,則有專門之學;有專門之學,則其學必傳,其書亦不失。
任宏之《略》,劉歆不能廣之;王儉之《志》,阮孝緒不能續之。
孝緒作《七錄》,錄散圖而歸部,錄雜譜而歸記注。
蓋積書猶調兵也,聚則易固,散則易亡。
積書猶賦粟也,聚則易贏.散則易乏。
按任宏之圖與書幾相等,王儉之志自當七之一。
孝緒之錄,雖不專收,猶有總記,內篇有圖七百七十卷,外篇有圖百卷,未知譜之如何耳。
隋家藏書,富於古今,然圖譜無所繫。
自此以來,蕩然無紀。
至唐、虞、夏、商、周、秦、漢上代之書具在,而圖無傳焉。
圖既無傳,書復日多,茲學者之難成也。
天下之事,不務行而務說,不用圖譜可也。
若欲成天下之事業,未有無圖譜而可行於世者。
圖譜之益
世無圖譜,人亦不識圖譜之學。
張華,晉人也,問以漢之宮室,千門萬戶,其應如響,時人服其博物。
張華固博物矣,此非博物之效也,見漢宮室圖焉。
武平一,唐一人也,問以魯三桓、鄭七穆,春秋族系,無有遺者,時人服其明《春秋》,平一固熟於《春秋》矣,此非明春秋之功也,見《春秋》世族譜焉。
使華不見圖,雖讀盡漢人之書,亦莫知前代宮室之出處;使平一不見譜,雖誦《春秋》如建瓴水,亦莫知古人氏族之始終。
當時作者,後世史臣,皆不知其學之所自。
逮鄭夾漈見楊佺期《洛京圖》,方省張華之由,見杜預《公子譜》,方覺平一之故。
由是而知圖譜之學,其裨益宏矣。
今之學者,此類都成廢閣,何怪其博洽不逮古人也。
歆、向之罪可勝討乎!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