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遊記
八十九回 修善功獅毛變假 試對答長老知真
話說當年有個獅象國,為害唐僧師徒,被行者大鬧皇城。
只因三個魔頭神通廣大,阻往西行,後請得普賢收去,皈依釋宗。
尚有小獅十毛十遁脫,修練多年,聚集群妖,占踞一個洞府。
忽一日,獅魔想起昔時我父皇結了兩個義叔,立國為尊,何等快活?後因要吃唐僧之肉,被一個猴頭請了主人公收去,把我們東散西拋,此恨常記於心。
前日在外閒遊,聞說唐僧師徒取了經文,不日歸國,成了大功。
但有怨不報非為丈夫,左思右想,想了一個妙計,可以到中華混鬧一翻,況取經人的來歷,久已盡知。
於是搖身一變,變了一個唐僧,又選三個十精十細的小妖,變了徒弟,白馬經擔,裝得一般無異,望大道而行。
來來往往,見了取經的東回,無不歡喜。
一日,走到了城市中,但見繁華喧嚷,見了唐僧師徒,男十女爭觀,有幾個好事的飛跑普靜寺報知。
那寺中長老喚集僧眾,迎接取經的老爺。
這一班濁眼凡夫,豈曉得妖魔所變?接入方丈獻齋不提。
再表比丘僧與靈虛子,半雲半霧,見有城市,按落雲頭閒遊。
但聞男男十女女傳說唐三藏取經回國,現迎在普靜寺中款他。
二人轉念,為何先到?急忙忙走至寺中;一入方丈,便聞腥風之氣,各相驚異。
忙入僧房,只見假唐僧倒臥在榻,見了兩個全真走入,便翻身內臥,叫假行者:「你陪伴全真,我略歇息一時。」
那假行者便與全真施禮,靈虛子把慧眼一觀,大喝一聲道:「何物妖魔,敢把聖僧假變?那櫃擔雖說不是真經,卻也被你引動了村市人心,都做了真經一視!」乃向比丘僧道:「師兄,我們既是道扮,當取出法劍,滅此妖魔。」
比丘僧說:「師兄,若以事論,這妖魔假變我僧家,溷擾禪室,本不可宥;若以情推,他假我僧家,還有一種向善之心,只當驅逐他出禪林,莫使他混亂禪堂。」
靈虛子聽了,方才要把木魚槌變慧劍驅妖。
只見假行者笑道:「你兩個分明是比丘、優婆,卻假變全真。
一個木魚槌子,乃是敲梆善器,卻把他變青鋒利械。
你縱說我等是妖,只怕你們假變瞞人,也非正道。」
比丘與靈虛被妖說了這兩句,也沒話答,乃叫長老、寺僧上前說:「取經唐僧尚離的路遠,這都是妖魔假變,你等凡眼不識,但把我釋門經義問他一句,若是真唐僧,自然答你眾僧。」
長老聽了,果然你一句,我一句,妖魔那裡能答,化一陣腥風而走。
這長老眾僧方才知是妖魔,個個驚怕起來道:「爺爺呀,若不是二位道真,我禪林怎識其假?」
一時,往來看取經唐僧的亂傳,說是妖魔假變,把個村市男十女都改了信心。
這正是:
不將兩句玄詮道,怎識皮十毛十假混真?
卻說只因這村市人懷疑不信,眾妖魔又生出一段虛情,乃各相計議道:「做妖魔要被神王剿滅,不如假僧人倒哄些齋供。」
一個笑道:「僧人可假,只是道理不通。
方才被寺僧你一句,我一句,盤出假來;又撞著那比丘、優婆把慧眼看破,這齋供縱哄了些吃,便是吃下去也難入腹腸。」
一個道:「不如還守舊在山洞為妖。」
一個說:「不好,不好。
六道輪迴,這亂十毛十怎脫?」
一個說:「我有道理,不如變小小飛蟲,暗隨著唐僧,學他些舉動、應答、禮貌、言談,再往前途行去,料是有人供奉。
縱無真經隨行,也有倣傚唐僧一節善事。」
眾妖計定,只候唐僧到來。
且說三藏與行者們擔押著真經,過了溪梁一路行來,安然無事。
過了幾處州城,早來到烏雞國界,三藏見那界口,有幾家煙火相連,乃向行者們說;「徒弟,我等只因車遲國轉路,圖了幾程近便,吃了許多山岡水蕩勞苦、妖魔毒害,幸喜真經保全,毫未褻慢。
只是身上衣服久未將水洗,你看山岡路過前面煙火相連,定是通行大路,我等須尋個潔淨人家歇下,把這身衣曬洗,以便前行。」
行者道:「師父,天下名山勝地僧占的多,這界口既屬通道,料必有庵觀寺院,我們尋一處僻靜僧道之家,方便供奉經典。」
師徒正講,遠遠只見一老叟走近前來,見了三藏們,大驚小怪叫道:「妖魔又變唐僧來了。」
三藏聽得,扯著老叟衣袖道:「老善人,小僧們是取經回還大唐法師陳玄奘,現有烏雞國王文引,如何是妖魔所變?」
老叟氣噓噓的,把三藏師徒上下估置了一番道:「爺爺呀,你放了手,前那唐僧們面貌形象還好看,不似如今你們黃皮寡瘦,比妖魔何異?」
行者道:「老善人,你休論相貌,把我們疑作妖魔,我們萬里程造,辛苦勞碌,憔悴是本等。
怎說前有甚唐僧到此?」
老叟道:「我也沒工夫與你講,你們可到那普靜禪林去住,自有僧道說與你。」
老叟說罷,掙脫了三藏之手,往前飛走,向那村市眾人道:「又有唐僧們來了。」
眾人也有怕的,也有看的,說:「只怕又是妖魔。」
一時傳入禪林,長老寺僧眾也懷疑不信,那裡肯來迎接?
比丘僧把慧眼一觀,乃向長老說:「唐僧師徒們已到村市,將至山門,長老當往迎接。」
長老道:「這來的縱真,只怕我寺眾僧也不肯去迎接。
須等他來時,把經義盤問他幾句。
如是真的,自然盤問對答;若是對答不出,他又要化陣腥風而走。
此乃二位道真始義教誨的,敢不遵你前言。」
比丘僧聽了,乃向靈虛子說:「師兄,世情俗眼,只因一疑,便生不信。
我與你速出山門,指引唐僧到此,叫他也準備幾句禪機玄奧對答寺僧,莫要緘默不語,使長老寺僧指為妖怪。」
兩個走出山門,恰遇著唐僧師徒問路前來。
見了兩個全真,三藏便問道:「二位師父,此處有座『普靜禪林』麼?」
全真答道:「轉彎抹角就是。
這禪林靜僻,盡好掛褡;只是長老寺僧要盤問經義,方才留住,老師須要打點對答。」
三藏道:「二位師父,我們禪機那在言語對答?若沒的說,方才是真僧。」
全真說:「此處不同,近來被妖魔欺瞞,大家都懷不信,師父們須要著意。」
全真說罷,往前走去。
八戒聽得道:「師父轉彎兒走小道過去吧,叫我老豬化齋借寓,說幾句現成經咒,講兩句好看話兒卻會,若叫我對答經義,真實不能。」
行者道:「師父,八戒倒也是老實話,就是我老孫機變千盤有,經文半字無。」
沙僧道:「師父,悟空若說不能,你老人家再若沒的說,真真不如莫進這禪林,從別路去吧。」
三藏聽得三個徒弟懷了不信之心,乃合掌向著經櫃擔子唸了一聲聖號道:「徒弟,你們挑著擔子,原來都是虛挑在肩,不曾著力在意。
我做師父的,雖說跟著櫃垛與這擔包,卻不是徒跟著走,泛取了來。
這五千四百八十卷,句句真詮都看誦在心,了明在意,任那長老寺僧盤問,自有對答。」
行者聽了笑道:「師父,你不說我還不會,你一說我更比你能,進山門去吧。」
三藏方才走到山門前,那長老寺僧慢慢的走出來問道:「老師父從何處來?」
三藏道:「來處來。」
長老道:「往何處去?」
三藏道:「去處去。」
長老只聽了三藏兩句對答,便恭敬起來,又問道:「老師父,這櫃擔是何物?」
行者道:「這都是長老要盤問,我們要對答的。」
那長老見行者答了這句,乃向寺僧道:「這方是取經真聖僧,徒弟尚能對答,況師父乎?」
乃齊齊請三藏上殿,撞動鐘鼓,眾僧向真經拜禮,等三藏上坐,隨備齋供。
一時村市男十女齊來觀看,都把疑心解了。
三藏方才問長老:「何故懷疑?有甚妖魔欺瞞你寺僧?」
長老乃把迎接了假變來的,被盤問不能答,化陣腥風而走的原故說出。
三藏聽了十毛十骨悚然,對行者說:「悟空,這分明妖魔假我們名色,不知將何物變做經擔,只怕褻瀆了真經,當速為驅除。」
行者答道:「師父既要我徒弟驅除妖魔,你可在這禪林少住一日,待我找尋這妖魔來歷。」
三藏道:「但不知這妖魔假變我們何意?」
八戒道:「何意?何意?他說:
借我多名色,假說取經僧。
哄人齋餘飯,饃饃共點心。
素湯吃卷子,清油炸麵筋。
閩筍生薑炒,山藥白糖蒸。
石花熬塊子,豆腐煮蔓青。
三扒來兩咽,食腸盡著撐。
廚中無半點,碗內十精十打十精十。
襯錢齊有了,方才動起身。」
八戒說罷,三藏道:「徒弟,妖魔若只是欺瞞人家些齋供,這情節還小,只怕他們假著我等名色,做出僧家壞事,叫這地方疑而不信,禪林不肯迎接,便連我們體面都傷。」
長老道:「正是,正是。
這妖魔情節可惡,你師徒們卻也沒奈何他。」
行者笑道:「老師,你便沒奈何他,我老孫卻會奈何他。」
說罷,叫一聲:「師父,你可在方丈坐等,徒弟我尋妖魔去也。」
「忽喇」一個觔斗打不見了。
長老寺僧驚恐起來道:「爺爺呀,這才是久聞名的孫悟空哩。」
三藏道:「師父,你如何久聞我徒弟之名?」
長老說;「當初我弟子在寶林寺出家,知道拿妖捉怪的孫悟空。
老師父可少住一日,等小徒捉了妖魔,我這裡還求老師父建一個齋醮,備辦香幡奉送。」
三藏見行者去找尋妖魔來歷,只得且住在禪林殿上,侍奉經文。
不提。
卻說獅十毛十怪物變了些小蟲兒,隨著唐僧學禮貌言談,又聽了唐僧對答,這妖魔伶俐,乃相計議,仍變了唐僧們模樣,離了普靜禪林,他也挑擔押馬,與唐僧們無二。
走前村過後裡,市人見了的,都說上靈山取經僧眾今日回還了;挨挨擦擦,躋躋蹌蹌,大大小小,男男十女女,觀看者甚多。
一時傳聞到寶林寺住持,奉知烏雞國王,便差寺僧遠來迎接,方才起身出寺,住在廓門。
卻說比丘僧與靈虛子仍變做兩個全真,先行到廓門。
見寺僧幾個,知是迎接唐僧,乃近前相見。
那寺僧便問道:「二位全真從何處來的?可曾見有回還取經的長老?」
全真道:「我小道在前村普靜寺相會著取經僧眾。
只是因那唐僧的徒弟當取經時動了一種機變心,便依路來生了種種妖魔,把個唐長老一點志誠也使的恍恍惚惚。
幸虧他十世修行,善根深固,真經感應,逢妖遇怪盡都蕩平。
如今雖然前來,只為有幾個妖魔假變了他師徒,前行欺哄人齋供。
師父前去迎接,須要盤問他幾句。
他如答不來,便非真取經僧,必是妖魔變化。」
全真說罷,進入廓門,直走寶林寺。
見那住持帶領寺僧出山門伺候唐長老,他兩個把說與前僧的話又講了與住持聽了。
住持道:「二位師父,何物妖魔把我僧家作假?」
心中一疑,便停住在山門外,等差去寺僧的回信。
比丘兩個乃進寶林山門,在那殿廡打坐不提。
畢竟唐僧何時方到,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講道學的,竊孔聖皮十毛十;十習十禪和的,竊釋迦皮十毛十;扮全真的,竊老君皮十毛十。
皆一群獅子怪也!安得行者一頓金箍棒打殺!◎「來處來,去處去」,是今日假和尚騙施主衣缽,如何試出真僧?比丘、靈虛大錯,唐僧大錯,不如孫行者經文一字無也。
〕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